Workflow
M2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4月社融规模新增近1.2万亿元 还原置换影响信贷增速或仍超8%
新华财经· 2025-05-14 09:54
社会融资规模 - 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1] - 4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4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较上月高0.3个百分点 [1][2] - 政府债券净融资1-4月超5万亿元 同比多约3.6万亿元 其中4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 同比多约1.1万亿元 上拉社融增速约0.3个百分点 [3] - 企业债券余额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3.2% [3] 信贷状况 - 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约2800亿元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0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3] -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 因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对应置换贷款约2.1万亿元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5% 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4] - 地方债务置换将金融支持由贷款转为债券 不影响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4] 货币供应量 - 4月末M2同比增长8% 较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1][5] - 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 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 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 [6] - M2/GDP从2019年末197%上升至2024年末232% 5年提升35个百分点 [7] - M1余额109.14万亿元 同比增长1.5% M0余额13.14万亿元 同比增长12% 前四月净投放现金3193亿元 [7] 利率水平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 环比降4个基点 同比降50个基点 [4]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同比降55个基点 [4] 政策与展望 - 金融总量增长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1] - 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对实体经济需求恢复起积极作用 [4] - 长期看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但短期内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受外贸不确定性及债务置换影响 [1][4]
大增8%!刚刚,央行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14 09:38
货币供应与M2增长 - 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 较上月末提高1个百分点 主要受低基数效应和逆周期调节政策推动 [1][2][3] - 剔除去年低基数因素后 M2增速保持相对平稳水平 去年4月央行通过规范手工补息等措施主动压缩金融数据水分 [3] - M1余额同比增长1.5% 较上月末微降0.1个百分点 资金活化程度保持稳定 [1] 社会融资规模变化 - 前4个月社融规模增量累计16.34万亿元 其中4月新增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1][6] - 政府债券发行成为社融主要支撑 前4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 同比多3.58万亿元 4月单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 同比多约1.1万亿元 拉动社融增速约0.3个百分点 [6] - 企业债券融资回暖 4月净融资超2000亿元 企业利用债券收益率走低时机加大融资力度 [6] 信贷结构与利率变化 - 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 4月新增约2800亿元 4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 [1][9] -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信贷统计 专项债券置换贷款规模约2.1万亿元 还原后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 [9]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企业贷款占比从2021年的63%升至68% 居民贷款占比从37%降至32% [9] - 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 同比低50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同比低55个基点 [10] 政策效果与展望 - 金融总量数据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M2 人民币贷款增速分别为8.7% 8% 7.2% 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1] - 一揽子金融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利率下行和结构性工具创新有助于激发有效内需 挖掘重点领域信贷需求 [12] - 外部环境出现有利转变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有望加速显现 政策实际效果可能进一步放大 [1][12]
工业品价格增速或有回踩——4月经济数据前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30 11:03
经济增长 - 预计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主要因制造业PMI回落至49%,产需双双回落,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同步下降 [2] - 4月汽车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同比继续下降,化工行业开工率同比降幅走扩,但六大发电集团耗煤同比增速因低基数有所上升 [2] - 预计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其中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上升,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 [2] - 4月水泥价格同比略有上升,螺纹钢累计产量同比降幅收窄,支撑基建投资增速 [2] - 42城地产销量累计同比降幅持续走扩,预计房地产投资额累计降幅略微下降 [2] - 乘联会乘用车批发和零售销量累计同比由升转降,预测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将有所下降 [2] 消费与贸易 - 预计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3月社消零售增速创2024年以来新高至5.9% [2] - 3月必选消费品增速上行至8.1%,可选消费品增速上行至8.7%,消费表现明显改善 [2] - 4月前20天乘联会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速为12%,上海车展新车上市预计为新能源市场带来增长动能 [2] - 预计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14.4% [2] - 预计4月出口同比增长3.5%,进口同比增长-7%,贸易顺差约为976亿美元 [2] - 4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同比增速上行,但因高基数和关税等原因,出口有所回落 [2] - 4月前20日韩国出口同比增速显著下行,铁矿石价格下行明显,影响进口需求 [2] 货币与通胀 - 预计4月新增信贷7500亿元,新增社融1.05万亿元,M2增速7.3% [3] - 3月新增社融5.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是主要贡献 [3] -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增加9853亿元,企业部门贷款增加2.84万亿元 [3] - 4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高出8000亿元以上,企业债净融资规模回升 [3] - 预计4月CPI同比增长-0.3%,PPI同比增长-2.7% [3] - 4月肉蛋蔬果价格环比和同比改善,但原油价格走低,CPI同比增速或再次走低 [3]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有色月均价格同比转负,钢铁和原油月均价格同比降幅走扩 [3] 历史数据 - 2023年GDP同比5.4%,工业增加值4.6%,社会消费品零售7.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0% [4] - 2023年出口-4.7%,进口-5.5%,贸易顺差8221亿美元 [4] - 2023年CPI 0.2%,PPI -3.0%,M2 9.7%,人民币贷款新增227431亿元 [4] - 2025年3月工业增加值7.7%,社会消费品零售5.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2% [4] - 2025年3月出口12.4%,进口-4.3%,贸易顺差1026亿美元 [4] - 2025年3月CPI -0.1%,PPI -2.5%,M2 7.0%,人民币贷款新增36400亿元 [4]
短贷高增VS财政托举——3月金融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14 11:42
核心观点 - 3月信贷数据回暖主要源于企业短期贷款放量,新增信贷3.64万亿元,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2.93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2][8][47] - 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600亿元,而更具经济指向意义的中长期贷款仅新增1.58万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反映企业对未来预期审慎,倾向于通过短期融资维持现金流周转而非扩大资本开支 [2][8][47] - 3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至8.4%,主要驱动力来自财政融资节奏前置,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48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 [2][14][47] 信贷结构分析 - 居民部门贷款新增9853亿元,同比多增4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4841亿元(同比少增67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047亿元(同比多增531亿元) [4][22][49] - 企业部门票据融资下降1986亿元,短期贷款新增14400亿元(同比多增4600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58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 [4][22][49] - 非银贷款下降1702亿元,同比少减256亿元 [22] 社融结构分析 - 3月新增社融58879亿元,同比多增10544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38278亿元(同比多增5358亿元)为主要支撑 [4][30][49] - 政府债券新增14828亿元(同比多增1020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90.5亿元(同比少增5142亿元) [4][30][49] - 表外融资中委托贷款下降166亿元(同比少减299亿元),信托贷款新增238亿元(同比少增443亿元),未贴现汇票新增3633亿元(同比多增81亿元) [30][49]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3月M2同比持平于7.0%,新口径M1同比回暖1.5个百分点至1.6% [5][39][50] - 居民存款新增30900亿元(同比多增2600亿元),企业存款新增28400亿元(同比多增7675亿元),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元(同比多减49亿元) [5][39][50] - 非银存款减少14110亿元(同比多减12610亿元) [39][50] 财政政策与流动性传导 - 一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达3.8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推动社融存量同比从上年末的8.0%回升至8.4% [14][47] - 财政支出效率提升,3月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元,结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90.5亿元等数据,显示财政当局通过债务置换等渠道向实体经济定向输送流动性 [17][18][48] - 后续需重点关注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及十个试点省份专项债发行节奏,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将维持高位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