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助力云南锡业集团5亿元科技创新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6-16 01:30
债券发行情况 - 云南锡业集团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 28%,成为云南省首单科技板债券 [1] - 债券简称25云锡集MTN001,由申万宏源证券承销,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1] - 发行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全场倍数超过3倍,实现超预期定价 [2] 政策背景 - 2025年6月初云南省国资委印发《关于支持省属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实施意见》,鼓励省属重点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推动产业升级 [1] - 云锡控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于6月9日率先完成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为云南省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树立新标杆 [1] 公司概况 - 云锡控股是具有141年历史的国有独资企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锡产业链布局,锡金属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1] - 公司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44项,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22项,"YT"商标是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国际知名品牌 [1] 承销机构表现 - 申万宏源证券展现产业类债券开发和定价专业能力,精准把握发行窗口 [2] - 本次发行进一步巩固申万宏源证券与云锡控股的合作关系 [2] - 未来申万宏源证券将继续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全链条金融支持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支撑 [2]
申万宏源助力云南锡业集团5亿元科技创新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债券发行情况 - 云南锡业集团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 28%,成为云南省首单科技板债券[1] - 债券简称25云锡集MTN001,由申万宏源证券承销,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 政策背景 - 云南省国资委2025年6月初印发《关于支持省属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实施意见》,鼓励省属重点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推动产业升级[1] - 云锡控股积极响应政策,于6月9日率先完成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为云南省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树立新标杆[1] 公司竞争力 - 云锡控股是具有141年历史的国有独资企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锡产业链布局,锡金属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1] - 公司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44项,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22项,其YT商标是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国际知名品牌[1] 市场反应 - 债券发行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全场倍数超过3倍,实现超预期定价[2] - 申万宏源证券通过精准把握发行窗口展现产业类债券开发和定价专业能力[2] 未来规划 - 申万宏源证券将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全链条金融支持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支撑[2] - 公司计划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关键材料技术突破,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2]
中信证券: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公司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核准额度自该决定书发出之日起两年内有效,有效期内公司可自主选择分期发行时间。
快讯· 2025-06-13 10:33
公司融资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公司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1] - 核准额度有效期为两年 自决定书发出之日起计算 [1] - 公司在有效期内可自主选择分期发行时间 [1]
响应“科创债”鼓励政策,合盛硅业拟发行不超过40亿元公司债扩大融资渠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2:35
债券发行概况 - 合盛硅业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已获上交所受理,尚需通过审核及中国证监会注册[2] - 本次拟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可续期债券除外),具体期限构成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确定[3] 政策背景与行业动态 - 上交所2024年支持百余家民营企业实现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超2200亿元[3] -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科技创新债券新规,全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已超4000亿元[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45.17亿元(历史最佳),净现比2.60,模拟调整后为82.43亿元[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银行授信总额359.31亿元,已使用310.34亿元,未使用48.97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266.92亿元,预计未来3-5年业务规模将持续增长[6] 债券发行目的与影响 - 补充营运资金以支持业务扩张、人才引进及海内外市场开发[5][6] - 发行后预计流动比率从0.36提升至0.46,非流动负债占比上升,降低短期偿债压力[6] - 资产负债率已从2024年末的63.83%降至2025年3月末的62.56%[8] 信用评级与市场地位 - 主体信用等级AA+(中诚信国际评级),违约风险很低[7] - 近3个月同类公司债发行主体评级对比显示AA+处于较高水平[7][8] - 公司为民营企业龙头,此前2016-2017年发行的公司债均已到期兑付或回售注销[9] 融资策略与工具 - 采用单利计息、按年付息方式,发行结束后将申请上市[9] - 同步通过融资租赁、短融、超短融、中票等多渠道优化资金结构[8]
资产支持票据产品报告(2025年5月):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节奏环比有所放缓,个人消费金融类资产表现活跃
中诚信国际· 2025-06-11 1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节奏环比放缓但同比增长,个人消费金融类资产表现活跃,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科技创新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推出助力科技金融体制建设 [3][21] 发行情况 - 2025年5月资产支持票据发行44单,规模433.37亿元,较上月数量减少14单、规模降26.78%,较上年同期数量增13单、规模增104.06%,仅4单公开发行 [3][4] - 国投泰康信托发行规模61.64亿元居首,前十大发起机构发行规模316.69亿元,占比73.08% [4] - 基础资产涉及个人消费金融等,个人消费金融产品发行24单,规模占比52.74% [7] - 单笔产品最高发行规模27.83亿元,最低1.79亿元,(0,10]亿元产品发行38单,规模占比75.41% [9] - 期限最短0.25年,最长11.14年,(0,1]年产品发行17单,规模占比32.22% [10] - AAAsf级票据发行规模占比89.72% [11] - 一年期左右AAAsf级票据最低发行利率1.80%,最高2.09%,利率中枢约1.86% [13] - ABCP产品发行12单,规模108.83亿元,占ABN发行规模25.11%,个人消费金融ABCP规模占比44.60% [17] 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 2025年5月二级市场成交391笔,金额374.96亿元,成交金额环比升9.83%、同比升24.77%,交易笔数环比升17.07%、同比升17.77% [18] - 交易活跃品类为个人消费金融等,成交金额占比分别为32.99%等 [18] 行业动态点评 - 5月7日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5月26日首单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发行,规模1.79亿元,票面利率1.84% [21] - 科技创新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有助于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赋能科技型企业发展 [22]
国家队LP又出资了
投资界· 2025-06-10 07:51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七批子基金设立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七批子基金全部完成签约设立,总规模达82.87亿元,涉及中科创星、东方嘉富、蓝驰创投和深创投四家机构 [4][5][6][7] - 中科创星子基金规模26.17亿元,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6] - 东方嘉富子基金规模16亿元,重点投资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领域 [6] - 蓝驰创投子基金规模20.7亿元,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方向 [6] - 深创投子基金规模20亿元,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健康产业等硬科技领域 [6][7] 子基金投资策略与要求 - 第七批子基金延续此前投资方向,支持投早投小投创新,重点培育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并新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8] - 单支子基金认缴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30%,存续期不超过8年(含3年投资期) [8]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整体规模 - 成立五年来累计设立46支子基金,总规模超1200亿元,投资项目超过1800家,成为创投圈重要资金源 [8] 创投行业募资环境变化 - 政府资金LP成为出资主力军,社会化LP因市场压力大幅减少,机构更关注实打实的DPI和GP历史业绩 [10] - 部分机构主动控制规模,甚至退回已募集资金,反映行业出清持续进行 [11] 政策层面新动向 - 2024年两会首次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带动地方及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存续期20年 [10] - 科创债政策放开,允许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东方富海、君联资本等成为首批试点单位 [10]
6.10犀牛财经早报:上金所再度提示贵金属投资风险 苹果推出全新独立“游戏”应用
犀牛财经· 2025-06-10 01:34
股票策略占据主导 前5个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增逾45% 私募发行市场显著回暖。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较去年同期增 长超45%。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增量资金进场脚步加快,存量资金也积极谋攻。据统计,截至5月底, 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环比4月底小幅提升,其中高仓位私募占比明显增加。在业内 人士看来,伴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增量资金加速进场,A股和港股的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演绎,尤其 是中国优质科技企业的价值重估有望延续。 (上海证券报) 科技创新债券"满月" 全市场累计发行超3748亿元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6月9日消息,自5月7日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 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后,市场各方反应热烈。截至6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推出首月,全市场147家机构累 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3748亿元,包括39家金融机构发行2239亿元,108家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98亿 元,其中,交易商协会支持73家非金融企业发行977.2亿元。(中国证券报) 科创板重大资产重组持续活跃 年内44家发布新方案 近期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
交易商协会: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超3700亿元
快讯· 2025-06-09 10:54
交易商协会: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超3700亿元 金十数据6月9日讯,交易商协会9日消息称,自5月7日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 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后,市场各方反应热烈。截至6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推出首月,全市场147家机 构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3748亿元,包括39家金融机构发行2239亿元,108家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98 亿元,其中,交易商协会支持73家非金融企业发行977.2亿元。 ...
“科创债”新政满月:“券商+银行”掀交易热,全年发行量或接近1.9万亿
新浪财经· 2025-06-06 13:13
智通财经记者 | 邹文榕 自5月7日科创债配套政策出台以来,金融机构参与科创债发行及交易热情持续高涨。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产品体系丰富到配 套机制完善,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筑牢政策基石。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步配发《关于进一 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细化支持举措。 从发行的债券类型来看,金融债是主要的债券类型,其次为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就发行主体而言,银 行主体的发行规模最大,但产业主体的发行数量最多。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华福证券研报分析,银行主体发行的科创债募集资金多用于发放科技创新领域贷 款,股权投资机构的募集资金多用于置换自有资金出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 仅就金融机构层面而言,科创债新政首月,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以及股份行等合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0只,但发行规模即将突破2000亿元,达到1980亿元,占月内发行比重已超50%。 券商合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9只,合计发行规模249亿元。发行规模虽难与银行科创债相抗衡,但相比 于市场其他发行主体,券商发行的科创债融资成本相对更低,且市场认购热情更高。 在披露数据的债券中 ...
推动产业创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光谷金控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6-04 12:42
债券发行情况 - 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0亿元,发行期限5(3+2)年,票面利率2.10%,全场认购倍数2.38倍 [1] - 本期债券是湖北地区国有企业在新政推出后发行的首批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天风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 [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光谷金控集团围绕光谷主导产业方向开展项目投资布局,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发挥金融资源优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助力产业升级转型,为光谷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政策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新政旨在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