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管理

搜索文档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20:53
董事会会议情况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6月18日上午10:00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由董事长姜伟主持,应参会董事9人全部出席,其中独立董事胡坚、晏国菀、杨明、张洪武以通讯方式表决 [2][3][4] - 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6日通过专人送达、电子邮件及电话发出,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 [2][5] - 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审议通过三项议案且均获全票同意(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4][6][7][9][10] 重大经营决策 - 拟向深交所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ST标识),因2024年内控整改已完成:包括制度修订、设立合规管理部、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优化内控体系,且2024年内控审计报告已转为无保留意见 [24][26][27][28] - 为控股子公司大健康医药提供贷款担保:子公司拟续贷1.48亿元(期限2年),公司按55%持股比例担保8,140万元,另一股东医投科技担保6,660万元,该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7][15][16][21] - 累计对外担保余额达2.134亿元,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的6.71%,其中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占比0.77%,无逾期或涉诉担保 [23] 子公司财务与业务 - 被担保子公司大健康医药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医药流通及大健康产业运营,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5.79% [14][18][19] - 公司对其担保总额10,890万元(含本次新增),占公司净资产3.42%,董事会认为其经营及资信状况良好,风险可控 [14][22] 股东大会安排 - 定于2025年7月4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担保等议案,股权登记日为6月27日,采用现场+网络投票方式(深交所系统及互联网投票平台) [31][32][33][35] - 中小投资者表决将单独计票,股东需通过证件原件或授权委托书登记,网络投票时间为7月4日9:15-15:00 [34][37][38][48][50]
人民同泰: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7 11:1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48亿元,同比下降3.2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7.00% [6] - 总资产71.66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81亿元 [6] - 医药批发业务收入82.28亿元,同比下降4.89% [6] - 医药零售业务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5.67% [9] - 直营门店数量382家,会员人数260余万人,会员销售占比约78% [9]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批发业务受带量采购、医保控费和市场竞争影响 [6] - 医药零售业务DTP专业药房发展良好,新增经营品规800余个 [10][11] - 医疗服务业务中三精肾病医院门诊量超10.5万人次 [12] - 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吞吐量507万件,日均配送客户933家 [13] 2025年经营计划 -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2.50亿元,同比增长2.00% [32] -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 [20] - 医药批发业务将完善大健康品类矩阵,巩固公立医疗市场优势 [20] - 医药零售业务将提升门店标准化运营,优化O2O店铺曝光率 [21] - 医疗服务业务将聚焦血液透析核心业务发展 [22] - 医药物流业务将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仓储数字化水平 [22]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4次监事会会议 [14][26] - 完善内部制度8项,制定《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15] - 拟取消监事会,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54]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调整股东会提案权相关规定 [56] 财务事项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 [32] - 拟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69.5亿元,银行贷款余额不超过15亿元 [46] - 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21万元 [48][51] 关联交易 - 2024年实际发生日常关联交易1.65亿元 [39] - 2025年预计日常关联交易3.49亿元 [40] - 主要关联方包括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等 [41][42]
招商南油: 招商局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6-16 11: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3120号文批准 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 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 取得营业执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921349556628 [1] - 公司于1997年5月1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 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150万股 于1997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向公司职工发行的350万股公司职工股于1997年12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注册名称为招商局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NANJING TANKER CORPORATION 公司住所为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24号油运大厦 邮政编码210003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0,185.6148万元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2] - 总经理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总经理辞任的视为同时辞去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辞任的 公司应当在法定代表人辞任之日起三十日内确定新的法定代表人 [2]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的经营宗旨为服务全球石化 追求客户满意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4] - 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国内沿海 长江中下游及支流省际油船运输 国际船舶危险品运输 台湾海峡两岸间海上直航不定期货物运输 国际船舶管理 汽油 煤油 柴油批发 油轮船舶机务 海务管理 船舶检修 保养 船舶买卖 租赁 营运及资产管理 船舶技术服务 修理 工业生产资料 燃料油 润滑油 沥青销售 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4] 股份结构 - 公司发行的股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存管 [5] - 公司成立时分别向南京长江油运公司 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化工总厂 中国石化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中国石化安庆石油化工总厂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 中国石化金陵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化荆门石化总厂 中国石化销售中南公司和中国石化销售华东公司9家发起人发行10709.1万股 800万股 800万股 800万股 [5] - 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数为4,801,856,148股 公司的股本结构均为人民币普通股 [5] - 公司或者公司的子公司不以赠与 垫资 担保 借款等形式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的股份提供财务资助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除外 [5] - 经股东会决议或者董事会按照章程或者股东会的授权作出决议 公司可以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的股份提供财务资助 但财务资助的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 董事会作出决议应当经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6] 公司治理 - 公司根据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经股东会作出决议 可以采用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 向现有股东派送红股 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方式增加资本 [7] - 公司可以减少注册资本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当按照《公司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和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7] - 公司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股东因对股东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将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情况下可以收购本公司的股份 [8]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可以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或者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进行 [8] - 公司因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将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8] - 公司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 公司因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将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8] - 公司依照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 属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注销 属于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股东因对股东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情形应当在6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属于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将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情形 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 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8] - 公司不接受本公司的股份作为质权的标的 [9] -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9] - 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 在就任时确定的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同一类别股份总数的25% 其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9] - 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 持有本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本公司所有 本公司董事会将收回其所得收益 但证券公司因购入包销后剩余股票而持有5%以上股份的以及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的除外 [10]
公司快评|2244万元罚单砸出合规漏洞:罗平锌电子公司越界开采暴露管理三重失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08:27
公司违规事件 - 罗平锌电下属3家全资子公司因越界开采被行政处罚 预计导致2025年归母净利润减少2283 87万元 [2] - 向荣矿业 德荣矿业和宏泰矿业分别因超越采矿许可证范围开采被处以高额罚款 其中宏泰矿业被罚没金额达1911 5万元 [2] - 向荣矿业还因非法占用林地建设尾矿库被责令恢复林地原状并处以罚款 [2] 处罚金额变化 - 公司通过听证和第三方机构重新计算 将处罚金额从7750 92万元降至2244 91万元 [2] - 公司对处罚结果存在较大争议 计划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2] 管理问题 - 公司接手矿山后未能有效排查历史遗留问题 未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 越界开采行为持续发生 暴露出公司在合规管理 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三方面的严重不足 [2] 事件影响 - 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将直接影响公司短期财务表现 [3] - 公司面临可能的法律诉讼和进一步的监管处罚 [3] - 事件对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3] 改进建议 - 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合规体系 全面排查潜在合规风险 [3] -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确保经营活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3] -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加强员工合规培训 [3] - 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 争取减轻处罚 加快整改进度 [3]
合规护航: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安全航标- 从本土合规到全球治理的进阶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2 05:11
合规管理体系核心概念 - 合规管理是企业持续识别法律法规要求并实施控制措施的自我防御体系,对建立诚信、保障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2] - 中国企业面临国内外双重合规压力,国内反腐败力度加大,国际监管环境复杂多变,忽视合规可能导致巨额罚款、业务停顿及高管刑事责任[2] - 合规管理体系包含八大核心组件:领导力与承诺、政策与程序、风险评估与管理、运营控制、监控与审计、培训与沟通、事件管理与响应、管理评审[5] - ISO 37301是可认证的国际合规标准,获得认证能提升企业国际市场信任度与竞争力,如工商银行通过认证显著提升国际信誉[7] 中国特色的合规环境 - 中国合规管理需结合政治法律环境,政策导向迅速转化为严格法规,如反腐行动推动刑法修订,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保执法[8] - 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是中国独创机制,失信企业面临多维度处罚,需将信用管理纳入整体合规战略[10] - 行业监管呈现深度化趋势,医疗行业需建立反贿赂机制,电商平台需遵守反垄断法,金融行业需应对密集出台的资管新规[13] 全球化合规挑战 - 国际税务合规需应对各国差异,某中国电商巨头因忽视欧洲税务制度差异面临巨额补缴风险[15] - 数据安全成为高风险领域,欧盟GDPR和中国PIPL对跨境数据传输有严格要求,企业需建立覆盖境内外法规的数据合规体系[16] - 反贿赂反腐败是国际执法核心,美国FCPA和英国《反贿赂法》使中国企业面临高额罚款风险,需制定严格制度并落实到海外分支机构[17] - 知识产权保护需针对不同市场制定策略,美国采用"先使用原则"而欧洲普遍采用"先注册原则"[18] 合规管理最佳实践 - 构建全面灵活的合规框架,覆盖所有监管要求并能应对法律环境变化[23] - 培育从领导层渗透到全员的合规文化,将合规作为核心价值[24] - 利用技术实现自动化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合规管理效率[25] - 定期风险评估和审计可提前解决潜在问题[26] -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适应法规变化和新兴风险[27] 未来合规趋势 - 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合规升级,大数据和AI技术可实现从"事后纠偏"到"事前预防"的转变[30] - 全球合规标准逐步融合,OECD推动的统一标准成为国际通行规则[31] - 合规文化从被动遵循演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如西门子转型提升品牌信誉[32] - 合规管理趋向动态化敏捷适应,需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33] - 合规与业务战略深度融合,成为决策制定的核心考量[34]
再现抄作业式“老鼠仓” 中信、华泰罚单各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8:35
券商从业人员违规交易案件 - 中信证券信息技术中心高级经理李海鹏利用CRM系统权限获取客户交易信息 跟买私募基金持仓获利213.14万元 被处以"没一罚一"合计罚没426.28万元 [1][3][5] - 华泰证券投研系统建设负责人邵某通过X系统获取自营账户数据 趋同交易58只股票盈利19.39万元 同时违规炒股14年累计亏损262.61万元 被处以"没一罚三"合计罚没107.57万元 [1][5][6][7] - 两起案件暴露出券商内部合规漏洞:系统权限管理失控 异常操作监测缺失 信息隔离墙制度形同虚设 [1][5] 监管态势与行业规范 - 2024年证监会查处59起从业人员违规案件 包括38名违规炒股人员和15起"老鼠仓"案件 典型案例涉及1800万元和6500万元罚没款 [8] - 中证协拟出台新规强化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 重点监控自营和资管业务人员 要求建立"看得清管得住"的监控体系 [9] - 行业专家建议采取"科技+制度"双重手段:物理隔离系统权限 AI实时监测异常 完善双人复核等合规机制 [9][10] 案件操作细节 - 李海鹏控制亲属账户组进行趋同交易 累计操作128只股票金额6483.80万元 其中76只与高毅资产产品趋同交易金额2900.38万元 [3][5] - 邵某通过OA系统登录X系统984次 日均4.66次 其控制账户与华泰自营趋同买入金额占比59.06% 趋同股票占比72.5% [5][6] - 涉案私募产品指向高毅资产"晓峰1号睿远基金"系列 托管人均为中信证券 [5]
合规管理是券商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证券日报· 2025-06-04 17:23
■李文 第一,强化合规管理,从"形式合规"升级到"实质风控"。可以借助科技赋能,填补流程漏洞,提高合规效率。比如在开 户、交易环节,部署AI系统监测异常操作,业务全程留痕,从开户资料审核到后续交易,确保每一步可追溯,提升管控的威慑 力,避免"粗放式"揽客,也从源头保护投资者权益。 经纪业务是券商主营业务之一,具有业务营收占比大、从业人员众多的特点,这使得合规问题更容易暴露出来。现阶段, 合规风控已成为券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近期券商经纪业务频收罚单,暴露出部分券商合规管理流于形式,对从业人员的 培训与监督不到位。券商要以此为戒,注重强化全业务链合规。 第二,优化考核体系,打破业绩与合规的简单绑定。经纪业务迎来增长空间,各券商分支机构的考核任务也随之加重,部 分从业人员为完成业绩指标,拓客心切,把合规看作是能省即省的"成本负担",进而不惜突破合规底线。从这个角度来看,券 商可以将考核指标拆分细化。具体而言,可适当降低前台业务人员销售指标的权重,同时新增包含客户投诉率、适当性匹配准 确率之类的合规质量评价,引导从业人员重视合规执业。实际上,在2024年10月份,监管部门曾对券商下发通知,要求证券公 司应当切实加 ...
大连银行迎新“掌舵人”!东方系基因再续,资产质量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6-04 15:0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大连银行董事长职位空缺两年后由曾涛正式接任,其任职资格于6月3日获监管核准[1][4] - 曾涛具有"东方系"背景,职业生涯横跨银行、资产管理、保险领域,曾任职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及东方资产多个管理岗位[5] - 大连银行董事长人选自2015年东方资产重组后始终与"东方系"绑定,前任包括崔磊、彭寿斌等[5][6] - 同日大连银行行长助理魏续新任职资格也获核准,管理层进一步补充[7] 公司经营业绩 - 大连银行2024年全年营收54.04亿元(同比+13.42%),净利润6.21亿元(同比+1.78%),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超2%至2.09亿元[9] - 历史业绩波动剧烈:2010年净利润增速达38.3%,2014-2015年连续两年降幅超70%,2015年净利润仅1.29亿元,显著落后同期宁波银行(65.67亿元)、南京银行(70.66亿元)[8][9]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56亿元(同比+5.64%),结束2018-2023年连续负增长[9] 资产质量状况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88%(同比+0.31pct),不良贷款余额78.12亿元(同比+11.35亿元)[11] - 贷款质量恶化:次级贷款占比从1.63%升至1.78%,损失贷款占比从0.55%升至0.81%[11] - 2017-2023年不良率持续高于2%,峰值达3.94%(2020年)[11] 战略发展方向 - 曾涛的"东方系"背景有望强化与东方资产在不良处置、产品创新等领域的协同[6] - 行业分析师认为需优化资本结构(如发行二级资本债)、加强金融科技在风控中的应用,建立智能监测系统[12] - 当前采取的清收措施包括总分行领导包干机制、抵债资产平台招商、"一户一策"处置方案等[11]
再现抄作业式“老鼠仓”:有人赚210万,有人亏260万!中信、华泰两案例罚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5:04
券商从业人员违规交易案件 - 中信证券IT高级经理李海鹏利用CRM系统权限获取私募基金持仓信息 通过亲属账户进行趋同交易76只股票 累计交易金额2900.38万元 获利213.14万元 被处以"没一罚一"合计426.28万元罚款 [3][5][6] - 华泰证券投研系统负责人邵某通过OA系统违规访问自营账户数据984次 实施趋同交易58只股票 买入金额3153.38万元 获利19.39万元 同时作为从业人员违规炒股14年累计亏损262.61万元 被处以合计107.57万元罚款 [11][12][13] - 两起案件暴露出券商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漏洞 包括客户数据全量开放 异常操作监测失效等问题 [3][11] 私募基金信息泄露细节 - 李海鹏跟踪交易的"高某睿远基金"涉及10只产品 管理人均为上海高毅资产 托管人为中信证券 推测跟踪对象为知名基金经理邓晓峰 [7][8][9] - 涉事私募产品包括高毅-晓峰1号睿远系列1-9号证券投资基金 均在中信证券托管 [9]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证监会已查处59起从业人员违规案件 包括湘财证券高管1800万元罚单和资管公司投资经理6500万元罚没案例 [16] - 中证协正在征求意见的《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要求加强交易监测 关键岗位核查 重点防范自营和资管业务中的老鼠仓行为 [17] - 专家建议通过物理隔离系统权限 AI实时监控 数据脱敏等技术手段 结合双人复核等制度设计防范IT岗位内幕交易 [18] 案件特征分析 - 趋同交易定义为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同方向买卖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5] - 典型操作模式包括跟踪机构账户持仓 提前建仓获利 案件平均趋同交易比例达72.5% [11] - 监管呈现"三严"态势:顶格处罚 科技监控 机构连带责任 [3][16]
招商系高管调整渐次落地:招行副行长朱江涛出任招商证券总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4:59
人事变动 - 招商证券新任总裁由招商银行原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出任,接替到龄退休的吴宗敏 [1] - 朱江涛在招商银行工作20年,历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首席风险官等职,风控经验丰富 [1][2] - 招商证券近期高管团队调整,新聘两名副总裁张兴和王治鉴,形成包括董事长霍达、总裁朱江涛在内的7人核心管理层 [3] - 招商银行5月公告朱江涛辞任执行董事、副行长职务,董事会对其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2][3] 战略规划 - 2025年招商证券将推进三大核心策略:转型创新提升竞争力、变革升级支持战略落地、守牢底线保障稳定经营 [4][5] - 财富管理转型聚焦产品择时择优和大类资产配置,机构业务计划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投行业务扩展再融资、并购重组等 [5] - 科技与协同成为战略关键抓手,推动AI等技术在核心业务落地,深化与招商银行的战略协同 [5] - 风险管理方面将优化制度指标,强化重点业务防控,提升合规管理和审计效率 [5] 财务表现 - 2024年招商证券营业收入208.91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103.86亿元(同比+18.51%),行业排名保持第4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7.13亿元(同比+9.6%),归母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6.97%) [6] 协同效应 - 招商证券与招商银行历史渊源深厚,干部流动和业务协同频繁,文化一脉相承 [1] - 未来财富管理协同可结合招商银行高净值客户资源与招商证券投研能力,投行业务联动将互补信贷资源与证券承销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