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竞争

搜索文档
啤酒头部企业普降背后|财报的秘密⑥
搜狐财经· 2025-05-03 06:4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行业格局分化、结构性调整持续演进,行业整体进入低速或负增长阶段,企业通过成本优化、渠道变革和产品及营销创新寻找新增长极 [2] 高端调整、增长分化、龙头承压 - 我国啤酒市场寡头垄断特征明显,2023年华润、青岛、百威亚太、燕京、重庆、珠江啤酒市场销量占比分别为30.1%、21.6%、18.3%、10.7%、8.1%、3.8%,行业CR6销量达92.6% [3] - 我国啤酒产量自2013年达巅峰后下滑,消费市场收缩,影响头部企业业绩 [3] - 2024年行业分化,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营收分别为432.33亿元、386.35亿元、321.38亿元、146.45亿元,同比下降8.89%、0.76%、5.3%、1.15%;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重庆啤酒净利润分别下降14.8%、8.03%、17.05%,原因包括传统即饮渠道动销承压等 [4] - 燕京啤酒与珠江啤酒营收和利润正增长,2024年燕京啤酒营收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大增54.87%;珠江啤酒营收57.31亿元,同比增长6.56%,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29.95% [5] - 高端化是分化加剧的决定因素,2024年燕京U8销量达69.6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0%,燕京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比67.01%;珠江啤酒高档产品收入大涨近14%,占比提升至70%;青岛啤酒主品牌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下降2.7%,重庆啤酒高档产品销售收入下降2.97% [6] - 啤酒核心消费价格带聚焦8 - 10元,百威亚太将资源从超级高端转移到“核心++”产品,华润啤酒冲击8元细分市场,燕京U8占位8元价格带释放红利 [7][8] 存量阶段,效率决定效益 - 啤酒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调整战略,优化运营效率与深耕市场 [8] - 2024年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销售成本分别减少8.93%、2.93%,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营业成本分别减少7.72%、1.92%、0.03%,归因于大麦价格下行等 [9][10] - 青岛啤酒除研发投入外各项费用减少,平衡利润,2024年营收下滑仍实现净利润1.8%微增 [10] - 燕京啤酒推进营销变革,推广产品、布局新业态,销售费用微增0.75%,财务和管理费用分别下降17.42%、3.08% [11][12] - 华润啤酒优化产能,推动数智化转型,毛利率从2016年的33.7%提升至2024年的42.6% [12] 营销策略和渠道布局创新 - 消费主力向年轻群体转移,推动啤酒厂商营销和渠道创新 [13] - 依托情绪营销、场景营销重塑品牌价值,如青岛啤酒借足球赛场推广无醇啤酒,重庆啤酒开发多种消费场景 [14] - 创新渠道模式,重构消费链路,百威亚太开拓非即饮渠道,转型夜场营销场景;2024年华润啤酒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超30%,宣布与歪马送酒合作;青岛啤酒线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推进新鲜直送业务 [15][16]
从“价格战”到用户运营 乳企打响“存量保卫战”
犀牛财经· 2025-04-29 07:47
行业变革背景 - 中国乳业正经历由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深刻变革 新生儿数量连续7年下滑导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从2020年1885亿元萎缩至2023年1572亿元 [3] - 2023年新生儿数量跌至902万较2016年减少近一半 直接导致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同比下滑4% 部分区域母婴店关店比例高达40% [3] 乳企生育补贴策略 - 飞鹤2025年4月投入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 包括孕期服务 母乳喂养服务和奶粉兑换券 [3] - 伊利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提供不少于1600元补贴 覆盖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 [4] - 君乐宝2025年5月实施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提供价值不少于1600元的补贴 [4] - 补贴计划直接锁定用户从孕期到哺乳期的消费链条 为后续定向营销埋下伏笔 [4] 渠道与商业模式重构 - 母婴零售店数量过去5年锐减40% 直播电商与社交平台分流超半数客流 [6] - 飞鹤"星妈会"与伊利"金领冠爱儿俱乐部"通过会员体系整合健康咨询 育儿课程等服务 将一次性交易转化为长期用户运营 [6] - 补贴计划让企业绕过母婴店直接触达消费者 削弱传统中间渠道话语权 [6] - 飞鹤2024年销售费用71.8亿元中12亿元补贴占16.7% 可换取超80万家庭核心消费数据 [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3年行业CR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68%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8] - 中小企业财力有限难以跟进补贴计划 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8] - 红星美羚通过技术攻关解决羊奶腥味问题 澳优联合知名院校开展专项研究构建竞争壁垒 [8] 未来发展趋势 - 乳企从产品供应商转向健康服务商 伊利与故宫联名推出国潮奶粉 三元食品推出"7天不重样"儿童成长牛奶 [6] - 行业生态重构后 留存消费者的关键将是产品力 服务力与创新力的综合较量 [8]
就连拥抱苹果这件事,现在都能卷了起来
虎嗅· 2025-04-22 13:3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厂商市场份额高度接近 其中vivo份额17.2%居首 苹果份额15.6%排第三[11][17] - 市场呈现存量竞争特征 厂商难以实现大规模用户心智抢占[12] - 安卓阵营采取兼容苹果生态策略 通过互联互通功能争夺双持用户群体[13] 厂商产品策略 - vivo在X200s推出双机流转功能 可实现iPhone来电通知/短信查看及设备查找 后续OTA升级支持接听iPhone电话[3] - vivo X200s兼容AirPods空间音频功能 突破传统连接操作限制[3] - OPPO通过"0+互联"APP实现与iPhone文件/视频/图片互传 支持Live Photo二次编辑[4][7] - 小米澎湃OS 2.0支持与iPhone/iPad/Mac文件互传 可查看Keynote/Pages文档 Mac端具备妙享桌面镜像投屏功能[7] 用户群体特征 - 2023年18%智能手机用户选择双持设备 该群体规模显著[12] - 双持用户多为智能手机重度使用者 具有多场景使用需求 对封闭系统路径依赖较低[17] - 该群体成为存量市场竞争关键 可能决定未来行业格局[12] 技术实现路径 - 跨系统互联技术原理已成熟 核心挑战在于网络延迟优化[9] - 厂商采用渐进式适配策略 先实现文件互传再开发跨平台操作功能[15] - 摒弃传统拉踩营销 转向突出系统兼容性以降低用户抵触心理[13]
中炬高新接待75家机构调研,包括淡水泉投资、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等
金融界· 2025-04-14 11:06
公司发展历程与财务表现 - 上市30年总营收突破55亿元 总资产突破80亿元 净资产突破55亿元[3] - 累计股权融资4.976亿元 累计现金分红24.14亿元 派现融资比达485%[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创近五年来次高 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3]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调味品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消费分级明显 行业整合及数字化转型深化[3] - 公司坚持中档以上产品细分和品牌定位 拥有厨邦中高端基础调味品国民品牌[3] - 拥有超29亿元大单品1个 超5亿元大单品2个 超1亿元单品2个[3] 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三大核心优势:全国性厨邦品牌影响力 产品迭代创新能力 全方位立体化营销网络[3] - 研发支出1.64亿元 同比减少1354万元 通过架构调整和外部合作优化研发效率[8] - 打造柔性生产线 推出减盐30%产品 由谢霆锋代言 推进全品类减盐工作[11] 2025年战略目标 - 完成至少1起产业化并购 补足短板或空白领域[3] - 实现不低于同行的营收增速 内生增长目标高个位数[5] - 完成三项基础能力建设:精细营销 持续创新 精益运营[3] 营销体系变革进展 - 全国推行客户分级管理 价格修复成效显著 新零售管理呈现增长势头[4] - 食品工业代工业务增强经销商粘性 餐饮业务价格管控模式逐步成型[4] - 存在改革节奏过快问题 二批市场价格管控需加强 事业部作战模式未完全形成[5] 渠道建设策略 - 经销商数量增加并向县级市场下沉 客户规模仍较小需时间建设[9] - 实施三价管理(出厂价/终端进店价/零售价) 规范价格标准建立错位竞争基础[9] - 2025年重点建设四大渠道:华南市场价格体系修复 KA渠道调整 新零售电商拓展 餐饮渠道开发[11][12] 业务发展情况 - 餐饮业务通过经销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终端配送能力 部分地区已建立完整发展体系[6] - 食用油品类虽毛利率低但属于品牌延伸 基于后厨一站式需求布局 追求利润最大化[7] - 使用东北非转基因大豆 当前关税摩擦未造成重大影响 将根据形势调整库存策略[10] 人力资源与激励机制 - 建立与业绩挂钩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薪酬体系对标市场水平[11] - 通过培训体系 职业发展通道 文化宣贯等多方式提升员工归属感[11] - 确保考核机制有效性 激发个人潜能与价值创造[11]
暴降超35%!小熊电器,正在掉队!
36氪· 2025-04-14 10: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7.58亿元,同比增长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37%,创近九年最大跌幅 [3] - 毛利率从36.61%下滑至35.29%,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4%,人工成本增10.42% [8][10] - 费用端压力显著:管理费用增24.25%至2.36亿元,财务费用增171.74%至1437.7万元,研发费用增36.48%至1.95亿元 [10] 市场竞争与业务结构 - 核心厨房小家电业务收入占比68.84%,但同比下滑10.1%,西式电器、壶类及锅煲类产品跌幅超10% [12] - 外销收入同比增80%至6.88亿元,但占比不足15%,主要依赖代工,自主品牌出海进展缓慢 [11] - 竞品苏泊尔营收224.3亿元(+5.27%)、新宝股份营收168.21亿元(+14.84%),均通过高端化与海外拓展实现双增长 [11]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609亿元,同比下降0.8%,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空气炸锅等爆款品类渗透率饱和 [15][17] - 公司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重点布局智能家电、健康个护,但新品毛利率低于传统品类2-3个百分点 [12][18]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原材料成本波动持续,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及细分市场挖掘突破 [18] 股价与市场预期 - 年内股价累计跌幅10.52%,较2023年6月高点跌超55%,总市值67.32亿元,市场对业绩拐点预期悲观 [5][6]
小熊电器,正在掉队
盐财经· 2025-04-14 09:24
公司表现 - 小熊电器2024年营收47.58亿元,同比微增0.98%,但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37%,创近九年最大跌幅 [4]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10.52%,较2023年6月高点累计跌幅超55%,总市值67.32亿元,反映市场对其未来预期悲观 [6] - 核心厨房小家电业务收入占比68.84%,但2024年同比下降10.1%,西式电器、壶类及锅煲类产品收入跌幅均超10% [16] 财务分析 - 毛利率从2023年36.61%降至2024年35.29%,主因高毛利国内及线上业务下滑,低毛利国外及线下业务增长 [9][11] - 营业成本同比增2.6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4%,人工成本增10.42% [11] - 费用端压力显著:管理费用增24.25%至2.36亿元,财务费用增171.74%至1437.7万元,研发费用增36.48%至1.95亿元 [11] 竞争格局 - 苏泊尔2024年营收224.3亿元(+5.27%)、净利润22.44亿元(+2.97%),新宝股份营收168.21亿元(+14.84%)、净利润增7.47%,均通过海外拓展与高端化实现双增长 [14] - 小米、海尔等推出双区/三区洗衣机产品,与小熊双舱迷你洗衣机形成直接竞争 [17] - 公司外销收入同比增80%至6.88亿元,但占比不足15%,且依赖代工,自主品牌出海进展缓慢 [14][16] 行业趋势 - 2024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609亿元,同比降0.8%,行业进入存量竞争 [19][20] - 空气炸锅等爆品渗透率饱和,"宅经济"红利消散,产品换新周期延长 [22]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推高生产成本,行业利润率持续压缩 [23] 战略调整 - 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重点布局智能家电、健康个护赛道,但新品毛利率较传统品类低2-3个百分点 [17] - 优化内销产品结构,精简SKU数量,同时强化海外市场开拓与数字化转型升级 [16][17]
泸州老窖(000568) - 000568泸州老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325
2025-03-25 12:0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分析师会议和股东大会交流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84 人,包括中金公司王文丹、广发证券符蓉等 [1]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3 月 21 日 10:00 - 11:00,地点在华西证券会议中心 506 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勇和证券事务代表王川 [1] 公司经营情况 - 春节期间主要产品动销和开瓶量同比正增长,库存可控,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全年经营计划待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1] 数字化改革 - 数字化是系统工程,贯穿各业务体系,通过管理、生产和营销体系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优化激励导向,稳定渠道利润和产品价盘 [1] 扫码率情况 - 现阶段产品整体扫码率达 40%,公司构建消费者数据模型,以消费者为中心做好管理和服务,激励扫码开瓶 [1] 行业竞争应对 - 行业进入高度集中时代,公司将提高产品品质、提升文化高度、强化品牌宣传、加强人才储备,在调整周期中脱颖而出 [1] 低度酒规划 - 中低度酒是未来趋势,公司在低度酒领域有技术护城河,会根据当地习惯投放产品,在潜力市场培育低度产品 [1][2] 销售计划制定 - 借助数字化工具监控各区域销售及库存,由经销商配额制转为终端配额制,以消费数据制定全年销售计划 [2] 市场变化应对 - 维护国窖 1573 高端品牌地位,构建产品矩阵,挖掘创新产品消费潜力,研发酒类衍生品,打造新消费场景,灵活调整战略 [2] 消费者增长点 - 在传统消费培育基础上,研究新生代消费者需求,拓展新兴行业公共关系,构建消费生态体系 [2]
QuestMobile2025 APP流量竞争新观察:存量市场深度博弈下,跨周期精析流量路径,全链路优化留存成为解题思路
QuestMobile· 2025-03-25 01:59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变化 - 2025年1月全网用户月人均APP使用数量、使用时长、使用次数分别为28.7个、171.4小时、2487.9次,其中数量、时长同比微增,但使用次数同比下降[2] - 用户需求一站式满足度提升导致APP打开次数减少,存量争夺加剧[2] - 用户使用行为趋向稳定,市场竞争转向存量深耕和效率提升[10] 行业流量格局演变 - 2025年1月AIGC、智能家居、用车服务月活跃用户同比分别增长244.7%、16.7%、20.8%,而2023年同期增速较快领域为综合电商(12.1%)、手机银行(18.4%)、效率办公(22.9%)[2][12] - 2025年2月近半数行业TOP3玩家占据该行业80%以上流量,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16] - 短视频领域已高度集中,智能设备和AI仍处于市场格局塑造阶段[2] 电商领域竞争态势 - 淘宝与拼多多互为最大流量来源与去向平台,京东成为二者之外用户最常转换选择[21] - 2025年1月淘宝和拼多多的徘徊用户在2月转化为淘宝忠实用户达5140万,淘宝对京东用户转化能力更强(6191万)[22] - 2024年11月淘宝流失到京东用户数达峰值,京东流失到淘宝峰值出现在2024年6月[24] 即时零售赛道发展 - 2025年1月抖音、京东、美团三者重合用户规模达2.96亿,同比增长22.3%[32] - 京东达达秒送骑士APP吸引同行业深度用户,其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5] - 2025年2月达达秒送与美团众包、蜂鸟众包徘徊用户占比分别达23.9%和35.3%[37] 新兴流量场景崛起 - 2025年1月红果免费短剧APP月活1.66亿,河马剧场3700万,新上线繁花剧场600万[40] - 在线视频平台月播放量10万+短剧数量达1113部,同比增长79.8%[42] - 美团AI短剧营销推动2024年12月日活峰值达2.04亿[44] AI领域发展动态 - DeepSeek APP月活突破1.8亿,豆包1.01亿,腾讯元宝0.26亿,Kimi智能助手0.25亿[3][46] - 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大模型11天后日活突破500万,纳米AI搜索日活峰值达384.8万[48] - 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厂商活跃量TOP5均超百万辆,比亚迪以853万辆领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