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信用周报:贵州:化债后半程还有哪些机会?-20250813
中邮证券· 2025-08-13 1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贵州省属于典型重点省份,本轮化债后杠杆压力缓解,重点关注非标市场;化债进度接近尾声,新增融资需求来自部分市场化转型成功国企,但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时间;择券方面,短期限品种传统城投和市场化主体均可考虑,中长期限信用品种持谨慎态度 [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贵州经济财政与债务情况 - 2024年贵州省GDP为22667.12亿元,排名倒数第十;一般预算收入2169.62亿元,排名靠后;政府性基金收入2315.28亿元,排名全国第8 [2][9] - 2024年贵州政府债务余额17537.09亿元,存量城投有息债务15906.27亿元,债务结构分布均衡 [2][10] 贵州地级市情况 - 贵阳和遵义为第一梯队,2024年GDP超5000亿,其他地市州在1000亿 - 2500亿之间;贵阳公开市场融资规模更高,“三线并行” [3][13] - 2024年贵阳和遵义存量城投有息债务分别为3853.55亿元和1911.34亿元 [3] 贵安新区情况 - 定位“三大产业基地”,多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引进多个数据中心 [14] - 2024年一般预算收入23.04亿元,土地出让收入50.44亿元,房价均价4000 - 5000元/㎡ [14] 化债进度情况 - 化债支持力度大,高息债务置换取得进展,特殊再融资置换债和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观 [3] - 银行参与高息债务置换意愿强,主要置换高息银行贷款,非标置换推进慢 [3] 发展情况与融资情况 - 化债到偏尾声阶段,省市和高新区级有新增融资诉求,依托产业化主体 [4] - 名单内及二类城投转型进度慢,退名单无省级统筹时间节点 [4] 区域推荐发债主体情况 - 以市场化转型成功国企为主,省级、市级和园区级均有亮相 [4][19] - 收购上市公司成参控股股东常见,产业化国企对上市公司管控话语权不大 [19] 产业基金情况 - 多以政府出资为主,投资方向用于扶持省内企业,拉动区域产业与就业 [20] - 重点支持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项目 [20] 贵州省产业规划情况 - “6 + 3”产业体系,“3533”产业集群 [21] - 明确主导、战略新兴、支柱、传统、优势、未来产业 [21]
越秀资本控股子公司参与*ST松发增发认购 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中证网· 2025-08-13 07:29
*ST松发重大资产重组 - *ST松发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出陶瓷制造产能并注入恒力集团持有的恒力重工100%股权[1] - 恒力重工主营业务涵盖大型船舶建造、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重型机械制造 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海洋装备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标杆[1] - 重组配套募集资金将用于高端船舶智能制造与研发设计项目 推动公司从传统陶瓷制造向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转型[1] - 越秀资本控股子公司广州资产作为最大内资机构投资人参与增发认购 将成为*ST松发第八大股东[1] 广州资产战略布局 - 广州资产近年推动投行化转型战略 聚焦上市公司纾困与产业价值提升 已投资广东榕泰、仁东控股等多个纾困项目[2] - 未来将继续深化投行化转型 围绕广东省委"1310"部署 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与金融风险化解[2] *ST松发历史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原主营业务为日用陶瓷制造[1] - 因行业竞争加剧、需求萎缩导致经营困境 2025年1月触发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1]
瞭望 钢都更新记
新华网· 2025-08-13 01:39
核心观点 - 鞍山市通过城市更新推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服务升级和文旅进阶 实现老工业城市存量提质增效 具体措施包括盘活闲置资产、改造生态空间、升级基础设施和活化文化街区 [1] 盘活城区与产业转型 - 钻石SOHO商业中心改造为快手电商产业基地 90天内落地项目 带动500余人直接就业 2021年至今盘活闲置厂房153宗164.75万平方米 闲置土地1251.44公顷 闲置楼宇6.18万平方米 启动停缓建项目21个 [4][5] - 鞍钢自动化公司迁入激光产业园 腾挪原址启动20亿元高端酒店和住宅项目 铁东区引进碧乐城等商业综合体和9家精品酒店 通过潮流业态置换低效产业 [5] 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 - 千山湾公园采用PPP模式改造 新建桥梁、拓宽河道并配套雨污分流管网 新增滨河路、湖心岛等服务设施 将行洪工程转化为景区 [6] - 高新区将闲置商业用地改造为下沉式体育公园 占地超1万平方米 全市建设593个口袋公园 改造运粮河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空间 [6][7]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承接鞍钢集团移交的1000余万平方米"三供一业"管理面积 5年完成1500公里老旧管网改造 更换536公里灰口铸铁燃气管网 排查整治70公里隐患管网 [8] - 2019年至今改造211个老旧小区(2340栋)惠及24.4万户居民 改造3个城中村惠及3000余户 "保交房"交付率达90% 社区服务中心集成政务与便民服务 [9][10] 文旅进阶与文化传承 - 台町百年街区引入文创、餐饮等多元商业 红楼1953文化街区重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场景 采用"老建筑+新消费"模式 钢·美术馆改造原鞍钢礼堂 融合钢铁元素艺术展 [11][12][13] - 打造台町片区、百年老街等旅游休闲街区 与千山5A级景区形成集群效应 强化工业遗址活化和历史文脉保护 [12][13]
于寻常处发掘不寻常的可能(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的旷野上,一座座智能风电机组巍然耸立,传感器实时感知风向变化,巨大扇叶同 步调整角度精准"追风"。在风机有节奏的嗡鸣声中,电流注入电网,每年能为镇上带来上千万元税收收 入。当地干部打趣说:"这笔钱真是大风刮来的。" 风曾经是当地发展的一块"心病"。这里地势特殊,风多且大,过境的狂风经常破坏农业设施,导致作物 倒伏。有村民无奈调侃:"都说'喝西北风',我们这东西南北风都有,要是能换钱就好了。"想不到,这 句话成了产业转型的预言:当地借"风"破局,昔日掣肘发展的"拦路虎",化作绿色发展的新跳板。风车 转动,不仅吹来了清洁能源,还转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 看似贫瘠的土壤,也能孕育出逆势生长的产业新枝。转换视角、顺势而为就能乘风而上,让劣势变为优 势,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新机遇。 (摘编自《天津日报》,原题为《大风"刮"来了新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3日 05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短板里也积蓄着"后发优势",多一些化被动为主动的创新智慧,往往能柳暗花明,收获意想不到的效 果。污水处理厂是众所周知的用电大户,能否将其变成发电高手?近段时间,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污水 处理 ...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7月物价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新华网· 2025-08-12 09:3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转正 - 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0.4% 同比持平[1]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1] 服务消费成为主要拉动因素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5] - 暑期出游带动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11] 促消费政策成效显著 - 各地推出超2000项促消费活动 包括上海300余场"好来、好玩、好购"活动[6] - 消费券带动电影院黄金时段上座率提升 江郎山景区凭电影票根兑换门票游客增多[11] - 电影票根可解锁浙江多地景点、商圈和餐饮门店优惠[11] 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呈现积极变化 - 7月PPI环比下降0.2% 但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1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收窄[15][18] - 上述行业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较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18] 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动能成长 - 煤炭行业采用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地面规划开采、装备自动运行、面内无人作业的采煤新模式[19] - 物流和工厂应用自主装卸货机器人和双臂多模态具身智能类人型机器人[22] - 高科技产品和高技术制造业价格呈现上涨趋势[24]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 家电消费从"刚需型"向"改善型"升级 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 空气循环扇销售增长超89%[23] - 节能环保的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30%-40%[23]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营养食品制造等领域价格同比上涨[24]
杰瑞股份(002353):业绩和现金流显著改善,海外业务有望持续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8-11 02: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9.01亿元,同比增长39.21%,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增长1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31亿元,同比增长33.90% [2][6] - 单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2.14亿元,同比增长49.12%,归母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长8.78%,扣非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37.46% [2][6]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32.19%,同比下降3.64pct,销售净利率18.4%,同比下降4.07pct [11] - 经营现金净流量31.4亿元,同比+196%,经营现金净流量/业绩达253%,同比提升156pct [11] 业务板块表现 - 高端装备制造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2.42%:成功交付多个电驱压裂项目订单,签署海外近亿元连续油管设备订单及5亿元大型储气库离心式压缩机项目 [11] - 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加88.14%,毛利率提升6.62pct:突破北非油服市场,签署ADNOC井场数字化改造项目合同 [11] 国际化进展 - 海外市场收入32.95亿元,同比增长38.38%,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4.16% [11] - 持续推动海外业务协同,聚焦全球战略客户,优化海外订单质量 [11] 订单与资本动向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98.81亿元,同比增长37.65%,期末存量订单123.86亿元,同比增长34.76% [11] - 公司回购1.06亿元,实控人累计增持0.6亿元(截至7月21日) [1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2.99元、3.53元、4.10元,对应PE分别为15.2X、12.9X、11.1X [11]
广东宏大拟10.2亿收购补强短板 营收净利连续8年双增市值287亿
长江商报· 2025-08-11 00:43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子公司宏大防务拟以现金10.2亿元收购长之琳60%股权 [2][6] - 交易旨在补强防务装备板块并提升财务及持续经营能力 [3][6] - 公司对长之琳整体估值为17亿元 较净资产账面值8.55亿元溢价98.97% [8] 收购标的详情 - 长之琳为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 产品包括紧固类、隔热类及发动机零组件等 [8] - 标的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和3043.97万元 [5][12] - 交易后原实际控制人夏健钧与夏建功仍合计持有长之琳40%股权 [8] 资金安排与财务影响 - 公司向宏大防务增资16.2亿元使其注册资本增至45.61亿元 [4][9]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货币资金29.38亿元 可支持本次收购 [5] - 收购完成后长之琳将纳入合并报表 预计提升防务业务业绩 [8][12]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长之琳军工资质齐全 配套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客户 [8] - 公司防务装备业务2024年收入3.5亿元 仅占营收2.57% [10] - 标的研发制造能力与存量军工业务具协同性 可提升综合产品服务能力 [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17-2024年连续8年营收净利双增 2024年营收136.52亿元、净利8.98亿元 [5][12] - 2024年矿山开采业务收入108.11亿元占比79.19% 民爆器材销售占比16.91% [12]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5.68亿元 2024年投入5.09亿元 [12]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287亿元 过去一年股价从19.12元涨至37.75元涨幅97.44% [2][12] - 宏大防务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5532.96万元和-2049.8万元 [11]
看见美丽中国丨停伐十年 看“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转型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23:28
大兴安岭生态价值与转型发展 - 森林被定位为集水库、粮库、钱库、炭库于一体的综合资源宝库,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 [2] - 总面积达32.72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占2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8.44%,林木蓄积量10.3亿立方米,年吸收3亿辆轿车碳排放并提供1亿人所需氧气 [5] - 累计生产商品材及林副产品超2亿立方米,支撑新中国初期建设 [8] 产业转型与政策支持 - 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结束63年伐木历史,启动生态修复工程 [11][12] - 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推动转型,森林蓄积量增长近30%,70%森林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 [17][23] - 传统贮木场转型为国内最大森林公园(如莫尔道嘎年产量曾达40万立方米) [29][31] 新兴经济模式发展 - 林下经济与文旅产业崛起,野果采摘(如羊奶子日采20斤、蓝莓日采50-60斤)带动居民收入 [25][26] - 旅游开发激活资源,野果早市受游客青睐,湿地公园划分保育区与合理利用区 [20][28] - 夏季避暑旅游旺季与森林防火同步推进,采用卫星、飞机、瞭望塔立体监测系统(日雷电监测超17000次) [34][38] 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 - 野生动物从390种增至439种,狍子、熊等物种重现,110万公顷原始林未开发 [23] - 建立8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监测持续3年覆盖全区域 [19][23] 社会角色转变 - 从业人员从"砍树人"转为"看树人",发展生态旅游、研学等新业态(如驯鹿主题研学) [22][46] - 林业工作者通过40年实践形成保护与开发平衡方案 [44]
财经聚焦|7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积极信号?
新华社· 2025-08-10 04:48
物价数据积极信号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1][3]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1]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燃油小汽车、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由连续5个月下降转为持平,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在0.5%至2.2%之间 [2] - 各地推出促消费举措,如上海"国际消费季"、广西"潮玩暑期惠燃广西"、福建"全闽乐购"等,助推暑期消费活力释放 [1] "反内卷"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 7月PPI环比下降0.2%,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4]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4] 供需两端"新"动能壮大 - 供给端产业转型向"新":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 [7] - 需求端消费市场求"质":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空气循环扇销售同比增长超89%,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营养食品制造等领域价格同比上涨 [7] -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推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支撑行业物价走势 [7]
最新GDP发布!全国GDP百强城市洗牌:佛山退至21,长春39,龙岩98
搜狐财经· 2025-08-10 04:32
中国城市GDP百强榜单分析 - 上海以26222.15亿元GDP总量位居榜首 北京和深圳紧随其后 [1][6] - "万亿俱乐部"城市数量增至23座 长三角城市群持续领跑 [1] - 杭州和宁波名义增速双双突破11% 苏州以7.82%增速跃居第六 [1][6] 高增长城市表现 - 成都以8.57%高增长率跻身第八 西安实现640亿元增量 [1][7] - 长春市实现9.34%名义增速 红旗新能源汽车贡献超三分之一增量 [3][8] - 金华市以17.29%增速领跑全国 南宁市增速达10.99% [9][10] 产业转型与挑战 - 龙岩市以2.01%增速垫底 稀土永磁材料增长28%但采掘业下降13% [3][12] - 佛山市3.98%增速落后同梯队 传统陶瓷家具产业承压 [5][7] - 榆林市成为唯一负增长城市 GDP下降0.55% [9] 区域经济亮点 - 长三角地区表现强劲 杭州宁波苏州增速均超7.5% [1][6][7] - 中西部地区崛起 成都西安增速超8% [1][7] - 东北地区长春表现突出 红旗新能源和中车长客贡献显著 [3][8] 新兴产业发展 - 长春构建汽车高铁卫星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佛山加速布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 [5] - 龙岩培育文旅康养新兴产业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城市竞争格局 - 前六名城市格局稳定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保持领先 [6] - 济南以8.62%增速超越合肥 南通保持4.68%增速 [7][8] - 荆州以14.78%增速成为榜单增速最快城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