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AI
icon
搜索文档
凭借一条私信,我如何入职OpenAI
量子位· 2025-08-04 03:07
求职策略 - 通过LinkedIn主动发送陌生私信可以成为进入顶级公司的有效途径,Sophie Rose仅用五周时间就通过这种方式获得OpenAI的offer [1][2][7] - 在私信中明确表达对职位的强烈兴趣,并展示灵活性(如愿意搬迁)能显著提升成功率 [14][16] - 有策略地展示专业能力(如定期分享行业见解)比直接请求对方时间更有效,领导更关注候选人对行业趋势的独到见解和职业思考逻辑 [27][28] 职业发展关键因素 - 主动建立联系的能力是实现职业突破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OpenAI许多员工都通过此方式开启职业生涯 [20][21] - 在社交平台持续输出专业内容(如生成式AI工具测评)能创造意外机会,提升个人品牌可见度 [27][29] - 职业转型时机选择很重要,当意识到当前公司发展停滞时需果断寻求新机会 [11][12] 沟通技巧 - 发送陌生私信时应避免直接请求对方时间,需清晰说明沟通目的和具体问题 [24][26] - 跟进沟通需及时(如提交申请后立即致谢),并强调与公司目标的契合度 [18] - 措辞得体的信息几乎可以触达任何目标对象,但需注重信息质量和专业性 [22][23]
苹果“掉队”?
经济网· 2025-08-04 02:55
深入剖析苹果"掉队"根源,内部技术路线分歧是关键。公司内部长期存在两股力量的角力:一方致力于 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超级智能"愿景,追求科技突破;另一方则聚焦文本摘要、图像生成等实 用功能的快速落地。这种战略内耗导致决策低效与关键机遇错失。例如,早在2022年,苹果团队就已构 建起好几个大语言模型,却因公司高层质疑"实用性不足"而被搁置,错失先机。伴随战略摇摆而来的是 核心人才流失,OpenAI、Anthropic等新锐企业不断"挖角"苹果顶尖人才。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AI)竞技场浪潮奔涌。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以及中国领军企业百 度、华为等,纷纷重金布局这场技术革命。然而,曾以颠覆性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苹果,近年来却异常 沉寂,显露出"掉队"迹象。 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清晰可见。截至7月25日,凭借在AI算力芯片上的强势表现,英伟达以4.24万亿美元 市值登顶全球,微软以3.8万亿美元紧随其后。而昔日的行业王者苹果,市值已滑落至3.19万亿美元,与 英伟达的差距高达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变化,不仅反映了资本的选择,更折射出AI时代产业格局的深 刻变革。 回望过去,苹果曾是AI领域的先行者。201 ...
智谱GLM-4.5重磅发布,国产大模型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平安证券· 2025-08-04 02:44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产大模型GLM-4.5发布,综合能力达全球第三、国产第一,开源模型第一,在12个评测基准中表现优异 [8][11] - Figma上市首日股价暴涨250%,市值达676亿美元,远超2023年估值,公司积极推进AI+设计功能布局 [14][15] - 计算机行业指数本周下跌0.20%,跑赢沪深300指数1.55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跑赢10.71个百分点 [20][21] 行业要闻及简评 国产大模型进展 - GLM-4.5在推理、代码、智能体综合能力达开源SOTA,真实代码智能体评测国内最佳,12个评测基准综合平均分全球第三 [11] - GLM-4.5参数效率高,SWE-bench Verified榜单显示其性能/参数比位于帕累托前沿,API调用价格低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 [12] - 国内大模型迭代加速,月之暗面Kimi K2、阿里千问Qwen3系列等竞品密集发布 [10] Figma上市及AI布局 - Figma上市首日收盘价115.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50%,市值676亿美元 [14] - 2025年Q1营收2.28亿美元(+46%),净利润4490万美元,毛利率92% [14] - 公司推出AI图像生成、自动布局与代码编写功能,覆盖设计全流程 [15] 重点公司公告 - 智微智能2025H1营收19.47亿元(+15.29%),净利润1.02亿元(+80.08%),AI服务器业务翻倍增长 [19] - 萤石网络2025H1营收28.27亿元(+9.45%),净利润3.02亿元(+7.38%),智能家居产品持续拓展 [19] - 新点软件2025H1预计亏损扩大至7419.68万元,营收同比减少14.52% [19] 投资建议 - 推荐信创板块:龙芯中科、中科曙光、金山办公等 [26] - 关注AI算力:海光信息、工业富联、浪潮信息等 [26] - 金融IT板块强烈推荐恒生电子,推荐同花顺、顶点软件等 [26]
2025年人工智能与数字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4 02:14
AI驱动增长 - 2025年65%高管将AI和预测分析视为增长主因 可实现高效大规模个性化 61%高管认为个性化体验对增长关键[17] - 生成式AI已显成效 53%高管称团队效率显著提升 50%提到内容创作加速[19] - 企业2025年计划增加技术投入 80%增投新技术 79%加强客户数据和 analytics 投资 78%提高数字媒体预算 69%计划增投人才[21][22] 技术投资与回报 - 仅12%组织有明确ROI解决方案 多数处于试点或推广评估阶段[25][26] - 市场领导者与追随者存在实施差距 近半领导者有AI解决方案 追随者较少且难显ROI[55] - 有成熟解决方案的企业多已完成ROI框架 试点阶段较少 64%完成ROI测量框架 试点阶段仅34%[60][62] 个性化体验差距 - 仅14%从业者能提供卓越数字客户体验 较去年25%下降[33] - 71%消费者希望品牌预判需求 仅34%品牌做到 78%期待全渠道无缝体验 仅45%达标[35] - 88%消费者关注数据安全 仅49%组织满足 信任缺口大[37] 数据与实时能力挑战 - 47%从业者用 analytics 预测需求 仅39%常规个性化网站体验 31%实时更新优惠[42] - 75%从业者受数据碎片化影响实时个性化[44] - 74%个性化推荐未完全自动化 76%客户支持未完全自动化[47] 生成式AI应用现状 - 从业者用生成式AI在聊天和客户支持等领域 19%已见ROI[72] - 个性化客户旅程和内容生成是高增长机会 仅13%报告ROI 22%尚未采用[72] - 近半消费者愿用AI助手 2024年网络星期一聊天机器人流量激增[74] 组织与协作需求 - 客户旅程所有权分散致体验不一致 责任分散致团队摩擦[15] - 营销和技术团队AI优先级不同 前者侧重创意 后者侧重基础设施 需加强协作[5] - 55%高管计划构建统一数据生态系统[5]
佳能新光刻机工厂,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8-03 06:56
佳能新工厂投产计划 - 佳能位于日本宇都宫市的新光刻机制造工厂将于9月正式投入量产,主攻成熟制程及后段封装应用设备 [3][4] - 新工厂2023年开始动工建设,总投资额超过500亿日元,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成后产能将提高2倍 [4] - 工厂将使用自家开发的Nanoimprint(纳米压印)技术,主要增产光刻设备 [4]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荷兰ASML垄断全球90%以上的光刻机市场,尤其在先进制程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4] - 佳能在成熟制程(I-line和KrF)及先进封装光刻机领域保持市场份额,后段制程设备占总销售额的30% [4] - 佳能与ASML市场定位不直接竞争,专攻ASML不重视的成熟制程及封装市场 [4] 技术特点与优势 - 新工厂将生产i-line和氟化氪光刻机设备,以及纳米压印(NIL)设备 [5] - NIL技术耗电量仅为EUV生产方式的10%,设备投资降低至40% [5] - 佳能FPA-1200NZ2C系统可实现最小14nm线宽,支持5nm制程逻辑半导体生产 [6] 研发合作与客户布局 - 佳能与铠侠、大日本印刷等企业从2017年开始合作研发NIL量产技术 [6] - 2024年向美国得克萨斯电子研究所交付NIL系统FPA-1200NZ2C [6] - 目标在三到五年内每年销售10-20台NIL设备 [6] 业务战略与市场机遇 - 佳能2011年率先推出用于后端工艺的光刻设备,目前后端设备占总销量30% [7] - 目标2025年销售225台半导体光刻设备,同比增长9% [7] - AI芯片推动CoWoS与多芯片封装需求攀升,佳能在封装光刻机领域技术优势有望持续受益 [7]
深蓝媒体智库沙龙|探路AI金融:安全底座上的转型机遇
北京商报· 2025-08-03 04:56
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 生成式AI正在金融领域引发"效率革命",深度重构行业生态 [1][2] - 行业面临安全、稳健与信任等核心问题的尖锐考问 [1] - 金融机构、企业和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平衡AI金融的安全与创新 [1] 财经媒体在金融转型中的角色 - 财经媒体通过专业能力应对转型挑战、弥合信息鸿沟、构建行业信任 [2] - 金融转型的核心挑战之一是投资者、企业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 - 财经媒体通过深度报道、数据分析和实时解读帮助市场理解政策动向、技术趋势和风险信号 [2] 北京商报的财经传播策略 - 内容生产纵深化:覆盖理财、金融科技、保险、基金和上市公司板块,具备广覆盖、强传播优势 [3] - 传播形式多元化:推出以商报财经蓝视频为代表的融媒体产品 [3] - 通过策略、资源、运营、转化四个维度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品牌价值重构 [2]
别再入局大模型,除非你是马斯克?OpenAI董事长90分钟深度访谈
36氪· 2025-08-03 01:32
AI市场格局 - AI市场将分为三大板块:基础模型市场、工具层市场和应用型AI市场 [11] - 基础模型市场需要巨额资本投入,初创公司难以生存,最终将被少数超级规模公司掌控 [12] - 工具层市场面临基础模型公司向上游扩张的风险,容易被平台商替代 [14] - 应用型AI市场将由构建Agent的公司主导,价值将在这一领域集中释放 [17][21] Agent发展趋势 - Agent是新时代的应用形态,具有高度自动化和结果可衡量的特点 [4] - Agent商业模式类似SaaS,但利润率更高,按业务成果而非模型副产品收费 [18] - Agent将推动生产力显著提升,如同早期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变革 [22] - 按结果定价的模式将统一供需双方目标,促进软件行业变革 [31] AI编程变革 - 现有编程语言如Python不适合AI特点,需要重构编程系统 [5] - AI编程工具常因缺乏上下文而出错,可通过MCP解决这一问题 [6] - 未来编程将从"手写代码"转变为"操作代码生成机" [38] - 需要开发具备自我反思和验证机制的新编程系统 [45] 产品设计理念 - 新技术出现时应创造全新体验,而非简单数字化旧体验 [54] - 谷歌地图成功在于原生利用平台优势,创造纸质地图无法实现的功能 [55] - 产品设计需区分"为什么用它"和"长期价值"两个维度 [56] 市场策略选择 - AI产品市场化有三种模式:开发者主导、产品驱动和传统直销 [47] - 许多AI公司应更多采用直销模式,尤其当使用者和购买者不同时 [51] - 选择市场策略需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匹配产品类型和客户购买方式 [50] 教育领域影响 - ChatGPT将促进教育平权,成为个性化学习工具 [74] - AI放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两极分化 [9] - 教育系统需要适应AI工具,重新设计评估方式 [75] 创始人素质 - 优秀创始人需保持身份灵活,随时转变为公司最需要的角色 [61] - 每天思考"今天做什么才能产生最大影响力"是关键工作方法 [64] - 需要警惕"单议题选民"陷阱,避免用偏好代替真理 [66]
高通侯明娟:以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娱乐形态演进
环球网资讯· 2025-08-02 08:49
数字娱乐产业前沿发展趋势 - 2025 ChinaJoy与CDEC高峰论坛同期举行 主题聚焦"聚新质动能 引全球共振" 展现数字娱乐产业前沿发展趋势 [1] -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发表演讲 分享公司在技术创新和数字娱乐生态构建方面的成果 展现骁龙平台如何赋能多元终端 推动产业向新质发展迈进 [1] 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技术突破 - 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在性能和能效上实现跨代升级 采用第二代定制高通Oryon CPU、Adreno GPU切片架构及增强版Hexagon NPU 实现CPU、GPU、NPU性能均提升超40% [3] - 该平台已支撑超过180款终端设计 涵盖荣耀、OPPO、vivo、小米等品牌的影像旗舰、电竞手机、折叠屏等多元形态终端 [3] - 集成的第七代骁龙至尊游戏技术套件 包括Adreno图像运动引擎2.0、自适应性能引擎4.0、实时硬件加速光追技术等 将PC级游戏体验引入移动端 [3] 生成式AI与5G-A网络的应用 - 高通积极推动生成式AI在终端侧的部署 小米AI眼镜搭载高通芯片 可实现实时AI助手交互、第一视角拍摄等功能 [5] - 推出骁龙AR1+平台 尺寸缩小26% 功耗更低 支持运行小语言模型 助力AI智能眼镜在更多场景发挥作用 [5] - 5G-A网络商用加速 结合AI、空间计算等新兴技术 为数字娱乐带来新可能 骁龙XR奇幻之旅借助5G-A万兆网络 实现超8K分辨率的低延迟传输 [5] 数字娱乐生态构建 - 高通通过丰富的骁龙平台产品组合 构建覆盖手机、PC、XR、汽车等多终端的数字娱乐生态 [6] - 手机与掌机领域 30余款基于骁龙8至尊版和第四代骁龙8s移动平台的安卓旗舰手机亮相 支持最新骁龙至尊游戏特性 [6] - AI PC方面 12款骁龙X系列平台产品可畅玩主流PC游戏 同时支持原生生产力应用 [6] - XR设备领域 15款骁龙XR设备覆盖AR、VR、MR全品类 带来多样沉浸体验 [6] - 汽车领域 多样化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扩展"智能座舱"的边界 打造沉浸式数字体验舱 [6] 产业合作与生态协同 - 高通携手75家合作伙伴升级骁龙主题馆 带来覆盖10大品类的超过100款终端和超过50项多终端游戏大作及应用演示 [6] - 与小米展示跨终端互联成果 打造全链路跨端生态 宇树科技G1Q机器人采用高通跃龙 IQ9系列处理器 体现智能交互的跨界变革力量 [6] - 与众多游戏工作室、厂商深度合作 优化游戏体验 释放开发者创意 [6] 线上线下联动与用户体验 - 骁龙主题馆构建多维度互动场景 "骁龙XR奇幻之旅"升级 结合定制座椅与5G-A网络 带来超8K分辨率、低延迟的沉浸体验 [7] - AR游馆互动让观众借助设备体验虚实融合的交互乐趣 电竞舞台上职业选手与水友组队表演 同步讲解技术原理 [7] - 微博、小红书相关话题吸引大量用户分享体验 "骁龙京东超级品类日"推出购机补贴 助力技术普惠 [7] - 高通游戏技术赏为开发者提供支持 推动创新作品落地 [7]
抗癌药们的研发,终于摁下加速键
虎嗅APP· 2025-08-02 03:40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生成式AI和大模型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新药研发进程,有望将研发周期缩短30%-50% [3][4][5] - 过去1个月内近100亿美元资本密集涌入AI制药领域,跨国药企与AI公司达成超过20项重大合作 [4] - 全球处方药市场预计到2030年达1.756万亿美元,AI制药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4] - 传统新药研发成功率不足10%,需10年以上时间且成本高达3亿美元 [4][6] 公司定位与商业模式 - C12聚焦湿实验验证环节,通过AI Agent+机器人解决实验室效率瓶颈,与晶泰等AI分子设计公司形成互补 [11][12] - 商业模式从软件订阅转向"租转售",租赁模式审批周期仅为采购模式的一半,试错成本大幅降低 [39][41][42] - 初期尝试全流程自动化失败后,现聚焦"纯化"环节,该环节占客户70%工作时间且付费意愿强 [29][45][46] - 通用机器人可串联专业设备,通过更换定制手指适配不同场景,成本比定制化系统低4-5倍 [35][38]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 大模型为药物研发提供50%基础能力,企业只需构建剩余50%垂直场景模型 [13] - 试点场景显示生产效率可提升数倍,成本显著下降 [7] - 技术路径采用"双臂协同"而非人形机器人,重点解决实验室重复性操作如移液等 [34] - 应用场景从医药研发延伸至新材料、化工等领域,底层逻辑具备跨行业适用性 [30][37] 客户需求与产品迭代 - 客户反馈设计实验仅解决7%需求,促使公司从软件转向硬件开发 [29] - 纯化环节选择源于客户实际痛点,该环节耗时占70%且愿意付费 [46] - 产品验证通过微信视频号传播,单条视频获70万播放并吸引主动询盘客户 [31] - 数据使用采用两种模式:客户专属模型或战略合作共享,不直接吸收客户数据 [49] 团队发展与战略规划 - 创始团队具备药明康德、腾讯、阿里健康全产业链经验,形成"理解场景-产品化-验证迭代"方法论 [19][20][22] - 当前阶段聚焦1-2个标杆客户深度打磨,2024年启动规模化拓展 [54][56] - 人才策略强调40%招聘质量+60%团队磨合,小团队模式下角色分工灵活 [25] - 未来将优先深耕医药行业,同步在新材料等领域快速试错 [56]
海辰储能高管被捕!宁德时代起诉索赔1.5亿,东京电子投资1.5万亿日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02:59
储能行业人事风波 - 海辰储能正值港股IPO关键时期,美国第三大储能集成商Powin突然申请破产,直接冲击其海外战略布局,2024年海外营收37亿元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60.5%,Powin作为最大合作方贡献销售额22.39亿元 [3] - 宁德时代在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海辰储能,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1.5亿元损失,案件焦点直指海辰储能587Ah电芯与宁德时代专利产品参数高度重叠 [3] - 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批捕,冯登科曾在宁德时代担任设备工程师,负责海辰储能工厂建设和技术落地 [3] - 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曾为宁德时代技术骨干,2019年离职后10个月便创立海辰储能,公司四大执行董事中三人来自宁德时代,被业内称为"小宁德时代" [3] 半导体设备行业战略调整 - 东京电子宣布2025至2029财年投资1.5万亿日元,新招募一万名员工,投资额是上个五年周期的1.8倍,目标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4] - 东京电子在涂布显影、气体化学蚀刻、扩散炉和批量沉积设备领域排名全球第一,清洗、等离子蚀刻等设备位居第二,生成式AI相关设备营收占公司总销售额三成 [4] - 东京电子通过扩大向中国销售"不太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4%提升至今年第三季度的43% [4] - 东京电子计划在印度建立芯片工程师团队,预计2026年左右招聘和培训当地工程师,为Tata Electronics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