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国产IP差异化逐鹿海外,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6:28
南向资金动态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8945.28亿港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额的111% 创历史新高 [1] - 南向资金连续三个交易日净买入 8月5日~7日净买入金额分别为234.26亿港元 94.85亿港元 6.61亿港元 [1] - 近7天南向资金净买入前五为腾讯控股(42.82亿港元) 阿里巴巴(38.07亿港元) 小米集团(34.57亿港元) 理想汽车(28.39亿港元) 美团(27.35亿港元) [1] 谷子经济市场分析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 同比增长40.6% [1] - 预计2029年谷子经济规模超3000亿元 产品形态多元化 消费画像呈现女性向 年轻化趋势 [1] - 产业链特征为IP为核心 国货破圈 渠道多元 行业从日本领衔转变为国产竞逐 国产IP差异化出海竞争格局形成 [1] 港股消费ETF概况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覆盖互联网电商龙头+新消费领域 [2] - 成分股包含泡泡玛特 名创优品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小米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兼具科技与消费双重属性 [2]
“谷子经济”崛起:IP为核,破圈新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8-08 02:27
行业定义与核心特征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具有体积小、复购率高、成本低、社交属性强等特点 [1][4] - 产品品类涵盖徽章、卡牌、挂件、立牌、手办等,其中徽章占比约40%,卡牌类占比30%-40% [13][19] - 产品单价普遍较低,徽章国产单价在7-45元,泡泡玛特产品价格区间59-69元,名创优品产品价格在29元及以下 [13][2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 [1][4] - 预计2029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1][4] - 线上销售增长显著,2024年淘宝平台谷子相关商品销量达1700万件,同比增长近5倍;闲鱼平台谷圈闲置交易量同比增长170% [14][32] 消费群体特征 - 消费者画像呈现女性向、年轻化趋势,女性占比61.39%,薪酬主要分布在5001-15000元之间(占比62.98%) [19] - 05后与00后并列为消费主力,年轻消费者在闲鱼月均消费2.9次,单次消费超百元,月均消费人数同比涨幅97.2% [19] -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2.12亿人增长至2024年5.03亿人,Z世代群体中泛二次元用户占比高达95% [18][20]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以IP为核心,分为上游IP开发与运营、中游生产、下游多元渠道 [1][4] - IP来源集中于动漫和游戏领域,2023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游戏IP市场销售收入2459.2亿元(同比+12.97%) [28] - 线下渠道快速扩张,全国至少39个城市谷店数量超30家,合计门店数量超3239家 [14][32] 竞争格局演变 - 行业从日本IP领衔转向国产IP竞逐,国产IP通过差异化生态挑战国际巨头 [1][4] - 2025年国产IP《恋与深空》和《第五人格》登顶谷圈IP热销榜,超越日谷 [25][29] - 泡泡玛特、TOPTOY、卡游等品牌凭借线下门店数量优势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其中泡泡玛特门店数量达401家 [32][33] 驱动因素分析 - Z世代悦己需求与情感投射驱动消费,42%消费者购物动机为取悦自己/愉悦心情 [18][20] - 国产IP崛起与供应链成熟提供产业基础,工业生产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5] - 政策支持文化消费,2024年发布《潮玩及其衍生品系列团体标准》等10项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22][25] 渠道生态建设 - 线上线下融合渠道格局形成,线下包括二次元零售商、潮玩专卖店、动漫展会等类型 [32][33] - 二次元主题商业体成功案例涌现,如百联ZY创趣场、武汉潮流盒子X118带动全国"二次元改造"潮流 [14] - 线上渠道除电商平台外,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成为重要补充,二次元相关订单连续2年保持100%以上增速 [14][32] 代表性企业布局 - 潮玩品牌泡泡玛特通过IP推新与海外扩张推动Labubu全球销售 [5] - TOPTOY依托名创优品生态打造全球潮玩集合平台 [5] - IP卡牌及玩具品牌卡游(国产IP创新能力强)、布鲁可(深度绑定奥特曼IP)占据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5]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专题报告:“谷子经济”崛起,IP为核,破圈新消费(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 具有体积小 复购率高 成本低 社交属性强等特点 产品价格区间主要在29-69元 [2] - 谷子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较2023年增长40.6% 预计2029年规模超3000亿元 [3] - 谷子经济产业链以IP为核心 国产IP崛起推动国货谷子走向世界 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2][6][8] 市场规模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逐年递增 2023年达4.9亿人 2024年达5.03亿人 [3][5]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较2023年增长40.6% 预计2029年规模超3000亿元 [3] - 线上销售高速增长 2024年淘宝平台谷子相关商品销量达1700万件 同比增长近5倍 闲鱼平台谷圈闲置交易量同比增长170% 二次元相关订单规模连续2年保持100%以上增速 [3][8] - 线下渠道持续扩张 全国谷店数量在30家以上的城市至少有39个 合计谷店数量达3239家 [3][8] 产品与客群 - 谷子品类多元 徽章是最主流品类占比40% 卡牌类占比30%-40% 其他产品占比20% [4] - 消费群体呈现女性向 年轻化趋势 女性消费者占比61.39% 薪酬主要分布在5001-15000元之间占比62.98% [4] - 05后是消费增速最快群体 与00后并列为消费主力 年轻消费者在闲鱼月均消费2.9次 单次消费超百元 月均消费人数同比涨幅97.2% [4] 驱动因素 - 产品具有逆周期属性 徽章国产单价7-45元 消费门槛低 同时具备高情绪价值 成为消费者表达自我 释放情绪的重要载体 [5] - Z世代情感与圈层需求推动 截至2023年Z世代群体中泛二次元用户高达95% 更加注重个性化 自我表达和情感体验 [5] - 国产IP崛起驱动消费 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女性向游戏《恋与深空》和手游《第五人格》销量登顶 超越日系IP [6] - 线上线下融合助推流量增长 电商平台 二次元社区 品牌官网等线上渠道与二次元会展 主题快闪店等线下渠道共同发展 [6] - 政策引导与资本涌入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原创IP开发 覆盖动漫 电竞 游戏衍生品等领域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IP开发与运营环节 IP资源是谷子经济发展基础 日本动漫IP与国产游戏IP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国产IP逐步超越日系IP [6] - 中游为生产环节 生产商将IP元素转化为具体周边产品 需要构建全产业链能力以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6] - 下游销售渠道多元化 线上电商 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 动漫展会并存 闲鱼等二手平台推动产品流通 [6] IP开发现状 - IP来源集中于动漫和游戏两大领域 2023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突破4700亿元 [7] - 2023年中国动漫相关企业全年注册量突破300万家 行业快速发展为衍生品市场提供丰富IP资源储备 [7] - 游戏IP领域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459.2亿元 同比增长12.97% 预计2024年提升至2841.1亿元 同比增长14.43% [7] 渠道发展 - 线下谷店保持增长 泡泡玛特 卡游 TOPTOY和潮玩星球等品牌凭借齐全品类和超百家线下店数量 占据不可撼动市场地位 [8] - 传统商业体转型二次元商业体 百联ZX创趣场开业首年举办450余场线下活动 吸引顾客近千万人次 创造3亿元年销售额 [9] - 杨浦五角场百联ZX造趣场引入60家二次元品牌 包含全球首店1家 全国首店10家 上海首店9家以及近30家区域首店 首店比例近80% [9] 竞争格局 - 全球谷子经济蓬勃发展 日本产业领先 中国本土IP崛起 [10]
泸州老窖:谷子经济带领存量市场进入加时赛
北京商报· 2025-08-07 13:09
核心观点 - 泸州老窖通过"窖主节"活动创新白酒消费场景 以"谷子经济"模式挖掘新消费潜力 推动行业从传统销售向生活方式营销转型 [1][5][6] - 白酒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与渠道库存压力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 存货量同比增长25% 60%企业存在价格倒挂现象 [8][9] - 头部酒企通过文创产品拓展新场景 茅台文旅开发120余款产品实现近20亿元收入 洋河单场活动周边收入突破百万元 [9][10]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三期叠加"调整阶段: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分化期、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 [7] - 消费场景从传统宴请转向多元生活场景 轻饮化、IP化成为新方向 泸州老窖特调鸡尾酒单日售出800杯 [6][14] - 社交属性从"功利性符号"转向"情感共鸣载体" 核心价值由消费者定义 [13] 企业创新实践 - 泸州老窖窖主节2024年全面升级 覆盖多城市 结合数字营销与地域特点 现场互动参与人数突破1.2万人次 [6] - 文创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0% 通过积分兑换机制增强用户参与度 [4][6] - 至少13家主流酒企推出衍生产品 包括生肖酒、盲盒、雪糕、NFT数字藏品等 [9] 战略转型 - 营销模式从B端转向C端 构建"白酒+"消费新模式 跨界融合餐饮、文旅、艺术等领域 [7][13] - 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注重情绪价值提供 形成认识-理解-复刻-营造消费者情绪的过程 [12][13] - 产品开发转向泛生活化类产品 注重物质精神化、精神场景化及代际融合 [12][14]
泸州老窖:“谷子经济”带领存量市场进入加时赛
北京商报· 2025-08-07 12:51
核心观点 - 泸州老窖通过"窖主节"活动创新白酒消费场景 以"谷子经济"模式开发文创周边产品 深度链接年轻消费者 实现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型 [4][6][7] - 白酒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与渠道库存压力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 同比增长10% 存货量增25% 价格倒挂覆盖60%企业 迫使酒企转向C端场景创新 [9] - 头部酒企通过文创产品挖掘新消费场景 茅台文旅开发120余款产品累计收入近20亿元 洋河单场音乐节周边收入破百万元 行业呈现"白酒+"跨界融合趋势 [11][13] 白酒行业现状 - 行业进入政策调整期、消费转型期和深度调整期"三期叠加"阶段 终端需求疲软致社会零售餐饮收入仅增3% 经销商库存达历史高位 [9] - 渠道库存压力高企 价格倒挂现象普遍化 反映市场供需失衡与渠道堰塞湖效应 [9] 企业创新实践 - 泸州老窖窖主节通过运动健身区、角色扮演体验场等新场景重构消费者社交关系 文创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0% 特调鸡尾酒单日售800杯 互动参与人数突破1.2万人次 [4][7][14] - 至少13家主流酒企推出文创盲盒等衍生产品 涵盖生肖酒、节气酒、NFT数字藏品等形式 茅台推"茅小凌"手办 五粮液推"五福进宝"盲盒 郎酒推"郎小仙儿"盲盒 [11] - 轻饮化与IP化成为新趋势 泸州老窖"花果系列特调"受非传统消费者青睐 酒企借鉴二次元行业经验将非遗文化转化为系列化周边产品 [14] 消费场景变革 - 传统白酒消费集中于商务宴请和家庭聚会 文创产品打破场合限制 渗透日常生活多场景 [11] - 酒企从"压货"转向"玩货" 通过谷子经济将品牌文化转化为可收藏实体商品 突破传统渠道动销瓶颈 [8][10] - 体验经济崛起推动行业从渠道为先导向消费者价值模式转变 社交属性从"功利性符号"转向"情感共鸣载体" [11][13] 未来发展趋势 - 酒企需关注物质精神化、精神场景化及代际融合 将实用属性转化为情感体验 通过新锐IP沉淀文化厚度 [14] - 深度挖掘消费情绪价值 形成"认识-理解-复刻-营造"情绪的过程 进一步向泛生活化类产品转变 [12] - 白酒轻饮化产品适配露营、音乐节等年轻场景 文化IP化推动企业挖掘更多消费市场 [14]
创新消费力丨泸州老窖:“谷子经济”带领存量市场进入加时赛
北京商报· 2025-08-07 12:48
公司战略与活动 - 泸州老窖通过窖主节活动打造白酒消费新场景 包括酒量健身区 窖主体验场和特调鸡尾酒售卖 创造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体验场 [1][4][7] - 公司以"谷子经济"模式开发文创周边产品 通过积分兑换机制促进消费者互动 活动现场周边产品频繁脱销 [4][5][7] - 窖主节2023年确立全国巡展形式 2024年全面升级并覆盖更多城市 结合数字营销与地域特点深化消费者互动 [7] - 窖主节期间文创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0% "窖主特调"鸡尾酒单日售出800杯 现场互动参与人数突破1.2万人次 [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白酒行业全面步入"以消费者为中心"时代 头部企业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洋河等通过盲盒 生活用品及文创产品挖掘新消费市场 [4][10] - 至少13家主流酒企推出衍生产品 涵盖生肖酒 节气酒 联名盲盒 雪糕 NFT数字藏品等多种形式 [10] - 行业面临深度调整期 形成政策调整期 消费结构转型分化期和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的"三期叠加"局面 [8] -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 较上年增长10% 存货量同比增长25%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60%企业 [9] 产品创新与销售表现 - 白酒企业开发低度果味特调 便携小酒等轻量化产品 适配露营 音乐节等年轻消费场景 [13] - 茅台文旅累计开发120余款文创产品 覆盖陶瓷 木艺 布艺 金属等多个品类 实现近20亿元收入 [10] - 洋河在音乐节销售限定款酒具套装 单场活动周边收入突破百万元 [10] - 企业通过"白酒+"模式跨界融合 在餐饮 文旅 艺术等领域融入白酒元素 实现情感文化维度共鸣 [12]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变化 - 消费场景从传统餐桌文化转向年轻人主动参与的"生活方式" 社交属性从"功利性符号"转向"情感共鸣载体" [7][12] - 终端需求疲软导致社会零售餐饮收入仅增长3% 经销商库存达到历史高位 [9] - 白酒产业从以渠道为先导模式向消费者价值模式转变 企业更加注重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体验 [11][12][13]
IP联名、谷子潮玩撬动情绪消费,这波风口还跟不跟?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1:20
数字文化IP消费趋势 - Z世代将"让自己开心"列为首要消费目标,商品消费成为文化符号、身份象征和情感放大器,未来需提供更强烈的情感嵌入和社交赋能以持续点燃年轻人消费热情 [1] - 数字文化IP进化为激活文旅、商超、茶饮、零食等多个业态的超级接口,例如山西文旅借势《黑神话:悟空》推出主题线路,浙江安吉落地全球最大Hello Kitty主题乐园,上海豫园联动《恋与制作人》手游 [1] - 国家政策助力数字文化IP发展,各地推动文化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形成"内容创作—数字转化—衍生开发—跨界赋能"协同生态,AIGC等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广将进一步打破产业壁垒 [1] IP跨界合作策略 - 各品牌选择IP合作方时强调"调性契合"关键词,例如软星科技选择与泡泡玛特、匹克、霸王洗发水等跨界合作,需兼顾经典文化底蕴与日常大众产品需求 [5] - 龍歌自助小火锅联名考虑欢乐用餐场景与家庭、同学、情侣消费者匹配度,避免IP调性与原有品牌调性不符 [7] - 世纪华通与上海浦东嘉里中心大酒店美食联名,合作餐厅套餐提升饮食丰富性并增强玩家线下体验,同时与老凤祥合作让传统品牌焕新形象拓展年轻客群 [9] IP衍生开发与用户适配 - IP联动需在推陈出新空白期带给粉丝新鲜感,或围绕内容更新节点辐射更多人群,同时需把握市场潮流趋势和内容雷点 [11] - 并非所有IP都适合开展谷子经济,例如《传奇》系列用户以成熟玩家为主,不作为周边开发重点,而可爱二次元IP具备更强周边延展潜力,需结合游戏调性和用户偏好 [11] - 《无尽冬日》IP通过展会场景扩大影响力,周边设计引入亲和可爱元素降低接受门槛 [11] 茶饮行业IP联动态势 - 茶饮赛道联名速度放缓,柠檬向右联名节奏通常每月1次或两月3次,涉及泛二次元和非遗内容,但联名前期投入长达六个月且热度难维持 [12] - 联名面临同类品牌竞争和授权期限制,例如手游IP热度最多维持三天,周边生产需平衡数量与授权期限 [12] - 茶饮品牌更重视自身建设,计划联名国际知名大IP提升整体调性,采用快闪店等长期推广方式 [12] 自有IP建设与品牌价值 - 龍歌自助小火锅打造自有IP形象麦克龙,在顾客用餐满意后提供IP产品刺激复购,联名回归产品维度 [14] - 世纪华通强调先做好自身产品再考虑联名,例如《无尽冬日》在ChinaJoy通过发雪糕活动成功推广,未必要与大型厂商联名 [15] - IP授权方衍生品销售周期差异显著,谷子类产品维持半个月顶峰销售期,潮玩手办周期长达几个月且需随市场调整品类,衍生品行业收尾过程漫长 [14] AI技术赋能IP联动 - AI玩具厂商FoloToy通过模型识别实现对话交互,保留用户长期记忆如生日和爱好,增强IP生动性和线下互动体验 [15] - AI应用场景包括居家和线下门店引流,例如在深圳奈雪生活开展对春联快闪活动 [17] - 大型企业对AI联名持谨慎态度,因AI幻觉问题未完全解决,担心错误内容对IP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多将AI作为工具调用知识库 [17] 知识产权保护挑战 - 知识产权保护维系IP价值稀缺性,是高投入回报的前提和新资本吸引力,例如上半年全国海关查扣侵权嫌疑货物1.1万批次、3867.5万件,其中山寨Labubu约116万个 [19] - 侵权产品粗制滥造影响品牌声誉,需及时处理同质化蹭流量行为 [19] - 线下侵权难以发现和处理,品牌方需通过遏制盗版防止市场默许侵权形象,著作权、商标和不正当竞争均有维权路径可探索 [19]
创源股份进军潮玩文创,联名现象级IP,机构看好长期成长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3:48
公司动态 - 创源股份旗下子公司浙江源脉文化科技发布先锋潮玩品牌"TT"并推出"TT×我是不白吃"联名系列 标志着公司"超级IP文创"进入场景化落地新阶段 [1] - "我是不白吃"是国内动画领域现象级IP 全网粉丝超7200万 年播放量超200亿 在动画与漫画图书领域均为顶级IP [1] - 该IP以喜剧形式科普饮食文化 胖萌形象与寓教于乐方式使其成为国民级饮食文化符号 与TT品牌创意精神高度契合 [1] - 联名合作将IP文化基因注入产品设计 从美食哲学到历史元素 构建"内容传播+文化承载+商业转化"共生体系 [2] - 公司已与知乎 敦煌博物馆等知名IP合作 计划引入更多IP开拓国内市场 [2] 行业趋势 - 中国"谷子经济"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40.63% 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2] - Z世代消费崛起推动市场增长 追求文化认同 社交货币与情感价值 愿为优质IP支付溢价 [2] - 悦己需求与国产IP崛起驱动行业 国产势力以差异化IP生态挑战国际巨头格局 加速海外市场竞逐 [3] - 行业以"IP为核"实现国货破圈 依托多元渠道与二次元商业体激活增长动能 引领文化出海浪潮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5.07% 居文化用品板块首位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50.42万元 同比增长218.33% [4]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0.96% 31.3% 53.19% [4] 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聚焦国内市场 深化战略布局 融合IP文化势能捕捉本土消费趋势 [3] - 构建"IP+科技+文创"产品矩阵 强化自有品牌与国内市场共鸣 开启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 [3]
名创优品再涨超5% 永辉超市拟对门店进行胖东来模式改造 公司此前入住永辉超市
智通财经· 2025-08-07 03:23
股价表现 - 名创优品股价再涨超5% 截至发稿涨5.54%报40.42港元 成交额2.68亿港元 [1] 战略投资 - 名创优品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三成股权实现入主 [1] - 永辉超市拟定增募资不超40亿元 其中298家门店将进行"胖东来模式"调改升级 [1] IP合作与业务增长 - 公司已与超150个知名IP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 [1] - 全球前10大IP授权商有6个 前20大IP授权商有9个已与名创优品达成合作 [1] - 旗下潮玩品牌TOPTOY在25Q1实现总营收3.4亿元 同比增长59% [1] 行业趋势 - "谷子经济"在悦己需求与国产IP崛起驱动下全面开花 [1] - 行业通过重塑消费主权与升级线下生态 有望成为中国新消费的核心引擎 [1]
港股异动 | 名创优品(09896)再涨超5% 永辉超市拟对门店进行胖东来模式改造 公司此前入主永辉超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3:21
公司股价表现 - 名创优品股价上涨5.54%至40.42港元 成交额达2.68亿港元 [1] 战略投资与合作 - 公司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30%股权 [1] - 永辉超市拟募资不超过40亿元用于298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升级改造 [1] IP合作与潮玩业务 - 名创优品已与超过150个知名IP在全球范围内合作 [1] - 与全球前10大IP授权商中的6家、前20大中的9家达成合作 [1] - 旗下潮玩品牌TOPTOY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4亿元 同比增长59% [1] 行业趋势 - "谷子经济"在悦己需求和国产IP崛起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1] - 该趋势通过重塑消费主权和升级线下生态 有望成为中国新消费的核心引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