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上任半年成绩单:把世界谈成了生意,却把美国带进了赌局
搜狐财经· 2025-08-10 06:30
关税政策 - 特朗普将全球贸易谈判简化为交易艺术,使用关税作为筹码,欧盟与日本同意将输美产品平均关税从不足2%提升至15%,并承诺未来几年对美投资数千亿美元 [3] - 印度仍在谈判中,症结在于转售俄罗斯能源的灰色通道,若乌克兰停火,印度可能让步 [3] - 巴西遭遇50%综合关税突袭,表面理由是对等报复,实则为支持博索纳罗,关税武器化导致传统贸易规则形同虚设 [3] 财政扩张 - "美丽大法案"通过,未来十年新增赤字定为3万亿美元,美债总额直奔40万亿美元 [5] - 共和党内部虽有分歧,但党派忠诚压倒财政保守主义,白宫策略为关税筑墙与赤字派发消费红包 [5] - 全球最大债务国不忌惮杠杆,其他国家被迫调高风险预算 [5] 加密货币立法 - 新法要求稳定币以"安全资产"储备,但故意留下监管空白,为特朗普家族数十亿美元数字资产提供便利 [7] - 国会未追问潜在利益冲突,行政部门获得事实上的单边立法权 [7] - 匿名稳定币为逃税与资本外逃开辟新捷径,规模可能数倍于现金黑市 [11] 经济基本面 - 7月非农数据爆冷,衰退阴影挥之不去,二季度GDP增长3%,就业市场尚未崩塌 [9] - 3000亿美元年度关税收入让进口商、消费者与华盛顿产生还能支撑的幻觉 [9] - 全球企业将"去美国化"从应急备案升级为主动战略,可能导致美国本土通胀与失业同步抬头 [9] 金融风险 - 数千种缺乏背书的加密货币流通,杠杆规模超过当年私人银行发行的野猫美元 [11] - 一旦关税战触发输入型通胀,美联储将被迫在金融压抑与利率飙升之间选择,可能推高债务风险 [11] - 总统绕过国会调整关税,国会放弃监督职责,三权分立底座松动 [11] 国际反应 - 欧盟讨论"报复性关税自动触发机制",日本加速日元国际化 [13] - 各国对美国单边主义容忍逼近临界点,一旦华盛顿政局波动,全球怨气可能反噬 [13] - 世界贸易版图可能一夜回到冷战前的碎片状态 [13]
短短半年美印彻底翻脸,莫迪犯下最大错误,就是把印度当成了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10 04:11
美印贸易关系恶化 - 2024年美印商品贸易额达1288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458亿美元,美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7] - 特朗普政府指责印度高关税(25%)和非关税壁垒阻碍美国农产品进入,称印度为"死亡经济体"[7][13] - 印度对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实施严格保护,将转基因作物和乳制品列为"政治禁区",拒绝向美国让步[5] 印度经济定位偏差 - 莫迪政府错误将印度与中国类比,认为人口规模和市场体量可赋予同等谈判筹码[3][9] - 实际印度制造业发展滞后,全球产业链地位薄弱,缺乏科技/金融等反制手段[11] - 印度在俄乌冲突中坚持购买俄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但无实质性能力抵抗美国关税惩罚[13][17] 双方博弈策略分析 - 美国采取高压手段:加征关税、威胁切断石油贸易、公开侮辱印度经济[13][15] - 印度强硬回应:强调"战略自主"、呼吁购买本土产品、宣称将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5] - 印度实际困境:能源成本压力(放弃俄油将增加进口成本)、外交回旋空间有限、缺乏经济反制工具[17][19] 行业影响聚焦 - 农业领域:印度对美国大豆/乳制品征收高关税,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受阻[5] - 能源领域:印度2024年持续进口俄油(未披露具体量级),引发美国制裁威胁[13][17] - 制造业:印度本土保护政策与美企市场准入需求形成根本冲突[7][11]
普京会晤美特使后,特朗普对欧洲关上谈判大门
搜狐财经· 2025-08-10 04:05
欧洲能源行业 - 欧盟被迫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2023年能源进口成本飙升至5000亿欧元,民众电费翻倍 [3] - 欧盟切断俄气供应后,被迫以四倍高价进口美国LNG,为美国带来暴利 [10] - 美国对购买俄油的印度加征25%关税,被视为警告欧洲不要违逆美国制裁政策 [10] 欧洲军工行业 - 欧洲军工产业严重依赖美国技术,俄乌冲突后欧盟各国高价回购美制武器 [3] - 德国承诺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3%,但其防空系统仍依赖美国芯片 [7] - 法国航母弹射器依赖美方技术支持,防务自主计划遭到特朗普团队嘲讽 [10] 美俄谈判对乌克兰的影响 - 美国可能默许俄罗斯控制乌东现状,俄外交部放风称愿意接受"有限停火" [6] - 美国批准向乌克兰追加2亿美元军售,以武器安抚基辅但架空其在谈判中的地位 [7] - 特朗普私下透露普京可能接受"以领土换和平"的方案,如承认俄控乌东四州独立 [7] 美俄密谈细节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进行近三小时闭门会谈,俄方称对话"有益且具建设性" [9] - 特朗普单方面宣布会晤"非常富有成效"并取得"重大进展",强调"各方同意战争必须结束" [9] - 特朗普声称已向欧洲盟友通报情况,但德、法等国官方未予置评 [9] 欧洲政治与外交困境 - 欧盟被排除在美俄谈判之外,外交努力被俄媒嘲讽为"外交噪音" [3]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言"欧盟官员的声明毫无意义" [3] - 法德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任何协议需尊重乌克兰主权",但遭俄媒嘲讽 [7]
关税或猛增100%!美国彻底对华摊牌了,中方撂下重话,九三阅兵不必给特朗普留位置了?
搜狐财经· 2025-08-10 02:57
美国对华关税威胁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俄罗斯能源买家实施高达100%的关税,表面针对俄罗斯,实则剑指中国,试图迫使中国放弃与俄能源合作 [1] - 美国此举意在切断中俄能源合作以削弱俄罗斯经济实力,同时作为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施压手段,迫使中国在贸易协议中让步 [7] - 中国驻美使馆明确表示不惧威胁,反制立场坚定,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若美方继续施压,企图不会得逞 [3] 中美外交博弈与九三阅兵 - 外媒炒作特朗普受邀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但外交部未确认相关信息,特朗普是否出席成焦点 [4] - 高志凯曾建议邀请特朗普以促进中美关系,但当前美国关税强硬态度使中美关系蒙上阴影,中方是否保留特朗普观礼席位受关注 [5] 关税战对全球经济影响 - 100%关税将导致中国输美商品成本大幅上升,可能引发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并冲击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竞争力 [9] - 全球供应链受冲击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各国对美国单边主义行为担忧加剧 [9][10] - 多国寻求贸易伙伴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美国单边主义正破坏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10]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庞大国内市场,可通过扩大内需、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美依赖,经济层面具备反制能力 [7] - 外交层面中国加强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战略协作,共同应对美国单边主义,展现大国担当 [7]
【UNFX课堂】特朗普的货币政策棋局:米兰提名与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08 03:04
提名背景与战略意义 - 斯蒂芬·米兰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会成员 填补现任理事库格勒意外离职的空缺 被视为特朗普政府重塑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和独立性的明确信号 [1][4] - 提名背后存在战略考量 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理事任期至2028年初 主席任期于明年5月届满 米兰的短期任命为白宫保留关键战略选择权 若鲍威尔主席任期结束后留任理事 此席位将成为特朗普任命新任主席的唯一人选 [4] - 此次提名是一步深思熟虑的棋局 旨在为特朗普未来对美联储领导层掌控赢得主动权 而非简单填补空缺 [4] 经济政策立场与理念 - 米兰是坚定的鹰派通胀论者 曾严厉批评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去年降息决定 认为鸽派人士对通胀过于漠视 接受接近3%的通胀率而非央行2%目标 [1] - 主张为永久降低通胀可接受经济暂时疲软 强调特朗普政府减税 放松管制和能源增产等供给侧经济政策是对抗通胀根本之道 [1] - 作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其经济哲学与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高度契合 是互惠关税政策背后的主要思想家 [1]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 米兰质疑美联储独立性 认为其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频繁模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界线 牺牲机构自主性 [1] - 与他人合著论文呼吁国会改革 主张赋予白宫更大权力解雇美联储任命官员 并切断美联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旋转门 以减少官员为总统短期政治利益行事的动机 [2] - 提名中最具争议部分是对美联储独立性质疑和削弱其权力的主张 这将给央行带来更大政治压力 [3][4]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提名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不确定性 代表特朗普政府试图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强烈信号 [4] - 即便米兰任期可能只有数月 其存在及所代表的经济理念将重塑美国央行未来走向 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潜在影响 [4][5] - 美联储独立性原则面临前所未有考验 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棋局演变将成为关注焦点 [5]
特朗普称英特尔CEO存在利益冲突、施压辞职,英特尔:我们坚决支持"美国优先"
美股IPO· 2025-08-08 01:10
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辞职事件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公开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立即辞职 指控其存在利益冲突但未提供具体证据 [1][3][4] - 英特尔当日声明拒绝辞职要求 强调公司56年美国制造历史及数十亿美元本土研发投资 股价下跌3.14%至19.77美元 [5] - 分析师认为该事件为英特尔转型增添政治不确定性 可能影响其代工业务重启及政府信任重建 [8] 英特尔当前经营状况 - 公司市值约890亿美元 远低于竞争对手英伟达的4.4万亿美元 在AI芯片领域明显落后 [8] - 前任CEO基辛格因代工业务进展缓慢被解职 陈立武上任后推行资产剥离和成本削减策略 [8] - 已获得80亿美元《芯片法案》最大单笔拨款 用于美国军事设施等投资 但财务压力显著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投资至1650亿美元 三星等国际厂商同步加大美国布局 [12] - 台积电凭借定制化代工模式占据主导 服务英伟达/苹果等客户 英特尔代工业务面临客户获取难题 [8] - 半导体产业重心转向智能手机/AI芯片 英特尔传统PC芯片优势被削弱 [8] 陈立武背景与战略 - 2024年3月接任CEO 科技风投领域资深人士 曾使Cadence公司股价上涨3000% [7][9] - 推行缩减战略 包括裁员和项目调整 被质疑与特朗普政府扩大本土产能目标存在冲突 [10][12] - 承诺聚焦核心业务 开发更具竞争力产品 但转型成效尚待观察 [8]
特朗普宣布对芯片征收关税后,苹果将在美国额外投资 1000 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6:14
苹果公司投资计划 - 苹果宣布未来四年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 使总投资额达到6000亿美元 [1][2] - 追加投资前已有5000亿美元初始投资计划 包括在德克萨斯州建设AI服务器工厂 [3] - 苹果CEO库克证实投资消息 并签署10家美国公司新协议以启动更多制造业 [1][2] 政府政策影响 - 特朗普将苹果投资归功于"美国优先"政策 警告海外经营企业将面临高额关税 [1] - 宣布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但对在美建厂企业免征 [1] - 特朗普曾警告若苹果不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将征收25%关税 [3] 历史投资背景 - 2018年特朗普首个任期苹果承诺3500亿美元投资 2021年拜登政府时期宣布4300亿美元投资 [3] - 苹果四月宣布计划2025年底前将大部分在美销售手机组装业务转移至印度 [4] - 特朗普周三对印度加征50%关税 可能影响苹果在印计划 [5] 市场反应与分析 - 苹果股票在投资消息刺激下大涨 开盘后涨幅达3 8% [6] - 分析师认为将生产线迁至美国需5-10年 iPhone售价可能飙升至3500美元 [3] -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指出"苹果在美国生产iPhone根本是天方夜谭" [3] 其他相关信息 - 白宫声明称与苹果协议促进关键部件回流生产 保障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 [6] - 库克称赞特朗普是"美国创新与制造的伟大倡导者" [2] - 苹果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4]
美国将大幅提高对印度关税,印度扛得住吗
搜狐财经· 2025-08-05 16:34
美印贸易争端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并实施其他"惩罚",主要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在公开市场出售牟利的行为 [1][4] - 特朗普抱怨印度关税税率过高(平均17% vs 美国3.3%),农产品关税达39%(美国5%),导致美印贸易逆差达458亿美元 [2][6] - 印度外交部回应称美国做法不公正不合理,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4]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印原计划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但谈判因农产品开放分歧陷入僵局 [2][3] - 美国要求扩大农产品出口,但印度为保护7亿农民生计限制进口开放 [3] - 印度计划8月中旬重启更广泛贸易谈判,但25%关税可能导致其本财年对美出口下降30%至606亿美元 [6][7] 印度经济应对措施 - 莫迪发起"买国货"倡议,强调提振国内制造业和消费以对冲关税冲击 [4][5] - 印度可能寻求贸易多元化,拓展与亚洲、东盟、欧洲的合作以降低对美依赖 [6][7] - 服装出口受冲击最严重(现有关税38.9%),医药、珠宝等行业或面临70-100亿美元收入损失 [6][7] 市场反应 - 印度SENSEX指数下跌0.38%,NIFTY 50指数下跌0.30%,反映投资者对贸易争端的担忧 [7] - 智库GTRI预测印度服装出口将因高关税失去竞争力(越南、孟加拉国关税更低) [6]
家族商业版图再扩大!特朗普儿子企业又要“借壳”上市 利益冲突引质疑
第一财经· 2025-08-05 05:13
特朗普家族商业版图扩张 - 特朗普家族通过空壳公司新美国公司提交IPO申请,拟发行3000万股,每股定价10美元,融资3亿美元,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特朗普家族近期商业活动频繁,包括推出个人模因币、联合创立加密货币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并扩大在金融、高尔夫球场、酒店、电信和加密货币矿商等领域的投资 [2] - 特朗普兄弟将担任新美国公司顾问委员会成员,并共同持有500万股股份,同时他们也是承销商多米纳里证券母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2] 公司治理与市场表现 - 投资专家指出特朗普兄弟持有新美国500万原始股份,且承销商CEO将担任公司顾问,公司治理需受密切关注 [3] - 特朗普家族近期另一家SPAC上市企业GrabAGun表现不佳,上市首日收盘价13.12美元,较隐含发行价暴跌24%,三个交易日后累计跌幅近50%,远超同期SPAC上市企业8.7%的平均跌幅 [3] 业务战略与目标 - 新美国公司计划收购总企业价值达7亿美元以上的目标企业,重点关注振兴美国制造业、扩大创新生态系统和加强关键供应链的公司 [4] - 目标公司将主要在美国运营,可能涉足航空航天和关键矿产等行业,业务方向强调"美国价值观和美国优先" [4] 利益冲突争议 - 新美国公司最初提交的文件中提到目标公司应能从政府补助和激励措施中受益,引发利益冲突质疑,后该表述被删除 [5] - 特朗普家族此前已因财务披露问题面临利益冲突质疑,2024年通过加密货币、房地产等业务获得超6亿美元收入,其中加密货币平台World Liberty Financial贡献5736万美元收益 [6] - 专家批评特朗普财务披露存在结构性缺陷,包括未说明加密货币估值依据和信托机构运作机制 [6]
美吃定加拿大,加拿大不惧关税,要承认巴勒斯坦,都是特朗普之过
搜狐财经· 2025-08-05 03:13
美加关税争端 - 特朗普政府将加拿大输美商品关税从25%提升至35% 并于8月1日生效 理由是加拿大在芬太尼问题上"不作为"但缺乏事实支撑 [1][3] - 加拿大商会批评关税调整缺乏依据 导致北美企业供应链成本上升 汽车零件和农产品等跨境加工行业受影响显著 [3] - 加拿大总理卡尼强调保护本国工人和企业利益 十省省长联合要求取消对华关税并修复与中国关系 [5] 加拿大反制措施 - 加拿大计划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此举被特朗普视为影响贸易协议的威胁 [7][8] - 加拿大政府明确表示外交立场不受贸易威胁影响 坚持中东和平进程的独立决策 [8] 全球贸易格局变动 - 日本通过5500亿美元半导体和制药领域投资换取15%关税 丰田股价单日上涨12% [9] - 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投资造船业并提高大米配额 现代汽车股价上涨3% [9] - 欧盟妥协后达成1.35万亿美元协议 包括能源采购和美国军火订单 [9] - 巴西和加拿大形成抵抗阵营 拒绝接受美国关税政策 [9] 经济影响分析 - 美国一季度贸易逆差扩大 显示关税政策未能有效重构供应链 [11] - 加拿大农产品受中国100%反制关税冲击 地方经济压力加剧 [5] - 美加贸易争端导致北美汽车产业链成本上升 双向加工流程受阻 [3] 行业连锁反应 - 半导体和制药行业成为日美贸易谈判重点 日本企业获得投资机会 [9] - 能源和军工行业受益于欧盟大规模采购协议 [9] - 汽车制造业受关税政策分化影响 日韩车企股价波动显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