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

搜索文档
童梦启航金融课堂!农行济南凤凰支行举办“小小银行家”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6-29 11:08
活动概述 - 农行济南凤凰支行联合朋阳托管举办"小小银行家"沉浸式体验日活动 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课堂进行财商启蒙教育 [1] - 活动包含网点探秘 货币知识课堂 点钞达人秀等环节 以趣味互动形式传授金融知识 [1][2] 网点探秘环节 - 孩子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体验智能柜台 ATM机 理财专区等银行功能区操作流程 [1] - 工作人员通过取号机演示 现金区安全知识讲解等将银行服务转化为生动教学场景 [1] 货币知识课堂 - 采用动画短片和手偶剧形式展示货币从贝壳 铜钱到现代纸币的演变历史 [1] - 设置"认钞小能手"互动环节 通过触摸真币 防伪标识对比 面额配对游戏教授人民币识别技巧 [1] 点钞达人秀环节 - 省行点钞技术能手展示单指单张 多指多张等专业点钞技法 [2] - 孩子们使用练功券进行实操体验 学习基础点钞技能 [2] 活动成效与规划 - 活动帮助儿童建立理性消费与风险防范意识 完成财商启蒙教育目标 [2] - 农行济南凤凰支行计划持续创新金融知识宣传形式 推出更多寓教于乐活动 [2]
让“考后经济”成为考生消费观念的成人礼
中国青年报· 2025-06-27 10:28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2025年高考毕业生消费呈现"青春洋溢"热潮,包括结伴旅行、购买电子产品、考驾照和运动健身等[1] - 旅行消费成为释放情绪的出口,电子产品被赋予"成长勋章"意义,驾校和健身消费象征"重塑自我"[1] - 消费行为超越物质本身,部分家长将其视为另一种"成人礼"[1] 考后经济市场规模 - 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期间,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2]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处于历史最高点[2] - 中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2] 消费行为特征 - 毕业生消费主体尚未完全成熟理性,家长为其消费埋单[2] - 考后消费涉及如何定义"有用"、"个性"和"美"等问题的深思熟虑[2] - 消费选择过程本身在塑造年轻人的消费观,如货比三家学会克制和珍惜[2] 消费引导与监管 - 需要破除"补偿心理"迷思,避免过度满足助长依赖与虚荣心态[3] - 学校可通过讲座、主题课堂等形式培养学生"量入为出"的财商智慧[3] - 相关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以"高考"为噱头的虚假促销和价格欺诈行为[3]
从湖南到河南,新消费顶流易主了?
投中网· 2025-06-25 07:23
新消费市场格局变化 - 河南品牌如蜜雪冰城、巴奴火锅、锅圈食汇等正成为新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与卫龙、好想你等共同形成集群效应 [4][5] - 湖南品牌如文和友、茶颜悦色、虎头局等曾是新消费顶流,但近年面临扩张受阻、经营困境等问题 [6][11][12]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达46479家,海外门店数量是茶颜悦色的近7倍,市值约2000亿港元 [15][16] 河南品牌发展现状 - 蜜雪冰城2024年全球门店总数46479家,雄踞全球茶饮之首 [15] - 巴奴火锅2025年6月直营门店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营收23.07亿元,净利润1.23亿元 [17] -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近170亿元,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多元,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上热搜12次 [17] 豫商发展路径特点 - 河南品牌对资本态度谨慎:蜜雪冰城成立23年后才融资,胖东来至今零外部融资 [20] - 不依赖流量营销:蜜雪冰城自建供应链,胖东来谢绝直播,专注产品和服务 [24][25] - 依托河南本地市场:河南生产全国1/10粮食、1/2火腿肠、1/3方便面、1/4速冻面点,为品牌提供发展基础 [28] 消费市场逻辑转变 - 湖南品牌依靠流量引爆点崛起,但产品力不足导致后劲乏力 [37][39] - 河南品牌注重产品力和性价比:巴奴聚焦毛肚和菌汤,蜜雪冰城坚持低价策略,胖东来强调服务品质 [40][41] - 消费回归理性后,商品品质、性价比和真实价值成为关键 [38] 河南品牌面临的挑战 - 巴奴卷入"假羊肉"风波和创始人言论争议 [43] - 白象被质疑包装设计虚假宣传 [43] - 蜜雪冰城面临食品安全舆论压力,胖东来遭遇网红打假 [43]
从湖南到河南,新消费顶流易主?
36氪· 2025-06-24 04:24
河南新消费品牌崛起 - 河南品牌如巴奴火锅、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卫龙、好想你等正成为新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湖南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1] - 巴奴火锅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4年营收23.07亿元,净利润1.23亿元,门店数从2021年83家增至145家,增长74.7%,在中国高端火锅市场排名第一 [5][7]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达46479家,海外门店是茶颜悦色的7倍,上市后市值达2000亿港元 [5][22] -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近170亿元,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多元,成为零售业标杆 [7] 湖南与河南品牌发展路径对比 - 湖南品牌如文和友、茶颜悦色、虎头局、墨茉点心局等依赖流量快速扩张但后续乏力,文和友广州门店关闭,深圳门店大量空置,虎头局2024年破产清算 [2][18] - 河南品牌对资本和流量保持距离,蜜雪冰城成立23年后才融资,胖东来零外部融资,专注产品力和供应链建设 [8][10] - 茶颜悦色虽有700余家门店但规模不及竞争对手,蜜雪冰城通过自建工厂和供应链构建成本优势 [5][10] 河南品牌的商业逻辑 - 河南品牌立足本地市场,蜜雪冰城在河南扎根十几年,胖东来在本地发展二十年才向外扩张 [13][15] - 巴奴火锅专注产品,2012年明确"服务不是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挑战行业服务为王潮流 [18][20] - 蜜雪冰城坚持低价策略,胖东来注重品质和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2] -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生产全国1/10粮食和1/4小麦,拥有双汇、三全、白象等头部企业,为新消费品牌提供产业基础 [12] 新消费市场趋势 - 消费市场从流量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理性消费回归,河南品牌因务实和长期主义受益 [15][16] - 湖南品牌过度依赖流量和概念包装,产品力不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16][18] - 河南品牌面临流量反噬,如巴奴"假羊肉"风波、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问题等,需平衡扩张与初心 [22]
京东超市持续打造211规格系列独家货盘 与洋河携手拉动白酒行业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6-23 12:05
战略合作与新品发布 - 京东超市与洋河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供应链优化、新产品开发、数字化营销、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 [1] - 双方共同推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211毫升和618毫升的新品 [1] - 新品是白酒业内首次为单一特定渠道发布的特定规格产品,专为京东打造 [3] - 新品延续洋河经典绵柔配方,优选核心产区基酒,100%三年陈 [3] - 211毫升和618毫升两款独家包装满足消费者浅酌、聚会等不同场景需求 [3] 光瓶酒市场趋势 - 光瓶酒精准呼应了理性消费的时代需求,消费心智正从"性价比刚需"向"品质化悦己"转移 [3] - 光瓶酒已经从"渠道补充产品"跃升为"行业增长引擎" [3] - 光瓶酒的高速增长是品质与价值的双重跃迁 [3] - 洋河股份表示光瓶酒市场趋势反映了消费需求演变和行业变革 [3] - 京东依托消费趋势打造京东京造口粮好酒,携手头部白酒品牌推广光瓶酒 [5] 产品特点与定价 - 新品传承"甜绵软净香"风格,消费者仅花59元就能买到100%浓香三年纯粮酒 [5] - 产品由京东超市与洋河针对居家小酌、三人聚饮等场景研发,倡导理性饮酒"不过量" [5] - 京东超市提供211限时达等独家贴心服务 [5] - 洋河拥有世界第一窖池群、第一储酒规模、第一高端陶坛储酒量、第一纯粮固态酒产能等优势 [5] 独家货盘与供应链优势 - 洋河大曲光瓶酒的211毫升、618毫升规格是京东超市联合品牌打造独家货品的代表 [6] - 京东超市此前就携手洋河主打婚宴喜酒场景,推广洋河钻石系列 [6] - 2025年春节期间京东超市售空数十万箱年货礼盒商品 [7] - 京东618期间推出的独家货盘实现远超行业平均增速一倍 [7] - 京东超市依托自营供应链能力和大规模采购优势,向品牌方、源头工厂反向定制产品 [7] 未来合作方向 - 京东超市将继续推进与品牌商直接合作,打造有京东背书的独家封坛酒、窖藏酒、品质口粮酒等差异化标品和特色商品 [8] - 京东超市将为自营品牌寻找更大订单,做品牌最信赖的、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8]
618电商平台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即时零售全品类爆发重构消费效率
搜狐财经· 2025-06-19 14:05
促销规则与消费趋势 - 促销规则简化成为主流,平台普遍取消"跨店满减"等繁琐玩法,转向直接降价或立减 [1] - 超长促销周期持续约39天,消费者决策时间更充分,避免冲动囤货 [1] - 消费两极化趋势显著,基础刚需品类稳中有升,千元级电子产品和高端消费品需求旺盛 [3] - 消费者偏好直降+叠加补贴的简化优惠方式,减少满减、凑单的复杂操作 [6] 即时零售与场景多元化 - 即时零售从日用百货延伸至数码、家电、美妆、服饰等全领域,实现全品类爆发 [1] - 品牌通过"门店自提+即时配送"组合提升渗透率,重构消费效率 [1][4] - 美团首次参加618,即时零售比重提升,物流时间提升为小时达 [3][6] - 即时零售以"分钟级履约"重塑效率标准,"即时满足"正取代囤货式消费 [4] 平台竞争与生态协同 - 平台竞争从价格战转向生态协同,流量分配机制从"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 [1] - 京东加码布局外卖、酒店等赛道,阿里通过淘宝闪购加码即时零售 [1] - 各大电商平台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注重直减优惠、售后保障、履约效率 [5] - 平台淡化GMV绝对值比拼,转而强调"高质量增长"和用户增长 [5] 直播电商与内容营销 - 直播与内容电商主导流量格局,头部主播与品牌自播矩阵分流传统货架流量 [3] - 国货美妆、3C品牌借内容营销实现弯道超车 [3] - 淘天的AI技术全链应用和京东百度数字人直播成为亮点 [3] AI技术与全链路赋能 - AI工具成为商家提效核心,AI类商品和AI销售技术应用大放异彩 [1][3] - AI全链路赋能,大促走向常态化运营,电商节从"狂欢"转向"长效价值深耕" [4] - 京东、淘天与小红书合作,实现互联互通的全域营销 [3] 国货品牌与进口跨境电商 - 国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进口跨境电商消费热潮增加 [6] - 京东全球购推出"门店保税展示+跨境电商+骑手配送"业务模式,提升消费体验 [6] - 国潮IP、宠物、户外装备、智能家电等细分赛道爆发 [6] 促销周期与消费热情 - 超长促销周期过度透支消费潜力,后期活动缺乏吸引力导致用户"审美疲劳" [9] - 平台玩法同质化严重,满减、预售等传统机制难以激发参与热情 [9] - 日常"电商小节"层出不穷,大促吸引力被稀释 [9] 商家与平台问题 - 部分商家沿用"先涨后降"套路,加剧消费者对低价促销的信任危机 [7] - 流量资源向头部集中,中小商家获客成本攀升,平台生态公平性面临挑战 [7] - 产品质量问题、投流成本高企、收货信息泄漏等问题仍存在 [8]
小包裹里的消费新动向——“618”年中促销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6-19 09:28
促销活动与消费趋势 - 今年"618"促销活动总时长超过1个月,创下最长时间纪录 [1] - 京东推出"每人每天可领超6180元补贴"等优惠,天猫取消"满减"改为"官方立减15%",抖音电商投入百亿消费券补贴 [3] - 天猫"618"开卖首4小时,国家补贴领取次数较去年"双十一"增长3倍 [3] - 6月5日至11日一周,高端家电、洗烘套装类成交同比双位数增长 [3] - 截至6月12日,品牌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3% [5] 消费行为与市场变化 - 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追求品质和理性消费 [4] - 年轻人偏好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实用好物,如自带凉感的趣味抱枕 [5] - "00后"对有时尚设计感、高客单价的家电产品接受度较高 [5] - 母婴、宠物、美业等细分品类增速明显,居家自动化、便利化需求增强 [5][6] - 天猫"618"期间,4家玩具潮玩品牌销售数据实现三位数增长 [8] 线下与跨境电商表现 - 山东日照凌云家电商城"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带动营业额增长30%以上 [9] - 高密市汽车销售通过"国补""厂补"等优惠措施,部分车型价格相当于打六一折 [9] - 义乌代塔供应链"618"订单量从去年5万单/天增至今年8万单/天 [9] - 代塔供应链办理3000万元保额关税保证保险,提高通关速度并降低成本 [10] 政策与行业展望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开发原创IP品牌,促进动漫、游戏、电竞等消费 [8] - 潮玩领域IP变现渠道拓宽有望继续贡献业绩增量 [8] - 高品质、场景化、体验式的消费趋势正在崛起 [12]
“6·18”流量去哪了
北京商报· 2025-06-18 15:14
电商平台618大促表现 - 今年618大促受"国补"政策影响 3C数码和家电家居成为销售主力品类 京东平台手机通信和家用电器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8%和161% [1][4] - 4000-6000元价格段手机成交量同比增长50% AI笔记本成交额同比增长151% 华北地区数码相机等品类增速超200% [4] - 天猫平台参加"国补"的手机数码和家电家装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283% 核心消费区间从501-2000元扩展至501-3000元 [5] 品类销售特征 - 3C数码新品表现亮眼 华为鸿蒙折叠屏电脑首日售罄 超3000个家电家居品牌"闪电新品"销售增长超100% [5] - 潮玩品类异军突起 淘天玩具潮玩行业6个商家破亿 京东潮流盲盒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 Labubu等IP爆款迅速售罄 [5] - 消费呈现三大特征:基础生活用品囤积、品质商品升级换代、"悦己"兴趣类商品爆发 [4] 平台运营策略 - 电商平台延长大促周期至一个多月 横跨多个节日节点 同时简化促销规则 [6] - 京东和淘天加强与小红书合作导流 京东还通过外卖业务带动主站曝光 并加速线下门店布局 [6] - 京东MALL双井店开业前两日客流破10万人次 销售额2小时破千万 计划向南方市场扩张 [6][7] 行业竞争格局 - 流量向头部平台集中 淘宝和抖音获得大部分流量 其他平台GMV出现下滑 [8] - 品牌商倾向于将库存和营销资源向头部平台倾斜 部分采取锁单策略确保转化 [8] - 中小商家面临挑战 有商家反映大促期间日销低于平销期 利润下滑15% 退货率上升 [8] 消费行为变化 - 理性消费成为主流 消费者更注重商品功能与自身需求匹配度 不再盲目囤货 [9] - 部分商家通过提升"质价比"获得增长 有厂商订单量增长超20% 客单价从30元提升至70元 [9]
财经聚焦|超长版“618”,折射哪些消费新动向?
新华社· 2025-06-18 11:08
消费趋势变化 - "618"购物节促销周期延长至超过1个月,创下最长时间纪录,平台补贴规则简化,如京东提供每人每天超6180元补贴,天猫取消复杂满减仅设"官方立减",抖音电商投入百亿消费券补贴[2] - 线下商业通过多元业态融合场景提升消费体验,如京东MALL双井店设立沉浸式体验专区,引入首店首发潮品,叠加多重优惠[3] - 消费者行为从"价格敏感"转向追求品质和理性消费,平台流量分配机制从"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3] 细分市场表现 - 潮玩、宠物等垂类赛道增长显著,淘宝天猫玩具潮玩领域多个商家销售破亿元,近800个单品销售破百万元,"谷子类"商品海外订单增速同比三位数增长[5] - 服务消费成为新引擎,如亲子旅拍等体验式服务需求增长,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拓宽消费场景[6][7] - 即时零售加速渗透母婴、3C、美妆等领域,美团闪购联合百万家线下门店大促,部分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手机、小家电、白酒等商品畅销[8] AI技术应用 - AI工具提升电商运营效率,如服饰行业通过AI生成真人上身短视频,降低内容制作成本,京东云免费开放AI营销产品,数字人服务超13000家品牌商[9] - AI辅助市场洞察,如口腔护理品牌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优化产品研发,淘宝"图生视频"工具累计生成超150万个素材[9] - AI增强消费互动体验,京东推出"惊喜电话"功能,由AI外呼技术支持个性化语音祝福,提升收件人情感连接[9] 行业升级方向 - 人工智能加速与消费领域融合,技术迭代推动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成为激活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10]
贵阳市监局、市消协“618”消费提示
搜狐财经· 2025-06-16 10:25
电商平台促销策略 - 2025年"618"促销活动已全面启动,各大电商平台及商家陆续开启多样优惠活动,但需警惕消费陷阱 [2] - 建议消费者区分"必需品"和"可延缓购买"物品,避免被"限时折扣""限量抢购"氛围影响 [2] - 消费者应合理规划消费预算,遵循"按需购买"原则防止过度浪费和冲动消费 [2] 电商渠道选择 - 优先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或平台自营店铺,这类店铺通常有更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售后服务保障 [3] - 可通过查看店铺首页或商品详情页的《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件确认经营主体正规性 [3] - 谨慎通过微商、社交群、短视频平台私信交易,这类交易缺乏平台担保且维权难度较大 [3] 消费者权益保障 - 普通商品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但生鲜食品、定制类商品等可能不适用 [4] - 预售商品需注意定金支付规则,定金具有担保性质且逾期不退 [4] - 建议优先选择"现货购买"或支持"随时退"的预售活动 [4] 交易安全措施 - 需谨慎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关闭不必要的APP权限 [6] - 直播间购物时警惕"外部链接"或扫码支付,这类交易可能脱离平台监管 [6] - 付款前需确认交易页面是否为官方平台,避免在不明网站输入支付信息 [6] 消费纠纷处理 - 建议保存订单截图、支付凭证、聊天记录等网络购物证据 [7] - 购买贵重物品如电子产品时建议全程录制开箱视频 [7] - 发生纠纷可先与经营者协商,无法和解时可拨打12345、12315投诉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