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博杰股份(002975) - 2025年9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16:28
业务构成与营收结构 - 消费电子行业设备及系统业务占比40.01% [2] - 大数据云服务领域设备销售收入占比17.99% [2] -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备业务收入占比24.73% [2] 技术布局与战略方向 - 光学检测设备(摄像头模组检测、曲面玻璃检测)为高速增长点 [2] - 从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战略转型 [2][3] - 液冷业务自研微通道分层式水冷头等零部件 [4] - MLCC领域拓展六面体检测机、测包机、八轨高速测试机及叠层机 [8]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新能源汽车业务扩展至宝马、奥迪、大众、斯柯达等德系品牌 [3] - Meta AI眼镜放量带动射频、声学、光学测试设备需求 [6][7] - 墨西哥生产基地已实现千万级项目交付 [9] - 北美大客户合作推动液冷、机器人(IMU检测、电子皮肤)及零部件需求 [9]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墨西哥及越南生产基地产能逐步提升 [9] - 海外本地化能力培育为核心战略 [10]
中石科技: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
巨潮资讯· 2025-09-17 14:04
行业技术趋势 - AI芯片功耗持续提升及服务器架构升级推动单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高 传统风冷方案已触及散热天花板 液冷技术成为当前更高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3] - 液冷服务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产业趋势 [3] 公司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核心材料、液冷散热模组等产品的客户导入、产品认证和量产供货 着力打造新业绩增长曲线 [3] - 结合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逐步加大在产品研发、客户开拓、产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3] - 持续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和新兴应用领域 积极参与新项目和产品的定制化研发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线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等 [4] - 主要产品具有广泛普适性 可应用于AI手机、AI PC、AI眼镜及机器人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4] 市场机会 - AI终端设备散热需求不断提升 综合热管理解决方案有望获得更广阔市场空间 [4] - 不断拓展产品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 以期实现业务跨越式发展 [4]
奥特佳:公司子公司埃泰斯生产储能电池热管理设备,采用的是液冷技术路线
证券日报· 2025-09-17 13:06
公司业务布局 - 子公司埃泰斯专注于储能电池热管理设备生产 采用液冷技术路线针对大型动力电池热管理等场景 [2] - 可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储能电池产品进行专项液冷热管理产品开发 [2] 技术路线特点 - 储能电池热管理设备采用液冷技术路线 主要应用于大型动力电池热管理场景 [2] 信息来源 - 信息来源于证券日报网对奥特佳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的报道 [3]
含氯高分子材料产能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泉果基金调研巨化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17 06:38
调研机构背景 - 泉果基金于2025年9月12日调研巨化股份 该基金管理规模163.96亿元 旗下6只基金 5位基金经理 近一年最佳基金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收益66.96% [1] 氟制冷剂市场需求 - 家用空调产量持续增长:2022年22247.3万台(同比+1.8%) 2023年24487.0万台(同比+13.5%) 2024年26598.4万台(同比+9.7%) 2025年1-7月18345.5万台(同比+5.1%) [2] - 汽车产量稳定增长:2022年2747.6万辆(同比+3.4%) 2023年3011.3万辆(同比+9.3%) 2024年3155.9万辆(同比+4.8%) 2025年1-7月1807.5万辆(同比+10.5%)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2023年944.3万辆(同比+30.3%) 2024年1316.8万辆(同比+38.7%) 2025年1-7月804.9万辆(同比+32.9%) 其R134a加注量大于油车 进一步拉动需求 [2] - 北美市场R454b快速替代R410a 带来R32或R454b空调出口新需求 全球南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成为空调需求重要增长点 [3] - 全球"温控"需求增长推动氟制冷剂向更广地区和应用领域拓展 HFCs替代品渗透总体缓慢 [3] 氟制冷剂供给格局 - 《蒙特利尔条约》基加利修正案有160多个缔约国 退出条约将面临出口限制 氟制冷剂市场规模较小 缔约国违约风险低 [5] - 发展中国家(第二组)扩建产能影响有限:国际市场供应主要来自中国 其他国家供应量有限 即使扩产也难以形成有效配额(时间窗口不足 建设周期较长) 中国企业在建设成本、周期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具强大优势 [5] - 中国HFCs配额决定最大供应水平 配额调整比例提升对品种齐全、配额多、产能大的企业更有利 需同时拥有多种制冷剂配额并对市场变化有充分认识 [7] - 配额总量需平衡供应链稳定和履约目标 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8] 公司业务布局 - R32总产能19万吨(本埠13万吨、山东飞源3万吨、阿联酋3万吨) 在建3万吨 预计能满足生产需求 [13] - 含氟材料布局包括改性PTFE、电子级PFA、FEP、PVDF、全氟磺酸树脂等含氟树脂 氟橡胶 氢氟醚系列、全氟聚醚系列产品 [9] - 数据中心领域需多种氟材料支撑:专用氟树脂用于导线/管线/覆铜板加工 氟橡胶用于密封件 氟制冷剂用于冷水机组/冷板式冷却液 R227ea用于灭火剂 氢氟醚/全氟聚醚用于浸没式冷却液 [10] - 全氟聚醚项目一期年产1000吨产能(规划5000吨/年) 产品包括JHT电子流体、JHLO润滑油、JX浸没式冷却液 正进行技术再创新和衍生品开发 [16][17] - PDO项目7.2万吨/年已开车生产 [18] - 第四代氟制冷剂重点发展HFO-1234yf(当前产能1万吨/年 甘肃巨化计划建3.5万吨)和HFO-1233zd 正进行多工艺路线开发及其他低碳制冷剂研发 [19] - 开发车用混配制冷剂R495A(GWP值小于150) 通过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评价 [20] - 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正有序推进 [21] - 阿联酋生产基地运行良好 处于HFCs配额基线期(2024-2026年) 以争取更多配额为目标 [23] 市场与价格动态 - 三季度个别品种涨幅较大 公司根据供需状况进行价格调整 调整比例不大 当前市场价格及部分友商价格已超过公司定价 [11] - 四季度订单良好 出口交付量集中 市场价格远高于三季度长协价 [12] - 经销商库存较低 采取按需采购策略 公司氟制冷剂自主品牌售后市场市占率回到第一位 [26][27] - HFCs维修市场:R410a处于成熟稳定期 R134a处于成熟稳定增长期 R32处于成长期 [27] 高分子材料业务 - 含氯高分子材料PVDC产能全球首位 包括聚保鲜、食品保鲜膜、PVDC肠衣膜树脂等 肠衣膜树脂国内市场占有率近100% 高阻隔收缩袋增量市场发展较快 水性乳液实现药品包装国产化替代 [14] - 含氟聚合物品种齐全 TFE、HFP、VDF、PTFE、FEP、FKM、PVDF、ETFE产能行业领先 当前"供强需弱"特征明显 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14] - "反内卷"旨在限制低价恶性竞争 推动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目前尚未看到立竿见影措施或行业快速反转迹象 2025年8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PPI环比-0.1% 同比-5.7% 价格跌幅收窄企稳 [15] 分红与政策影响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分红62.89亿元(含回购股份金额) 占累计归母净利润40.13% [22] - 家电国补政策取消对制冷剂需求影响有限 空调消费不完全依赖补贴 更多源于生活水平提高 中国氟制冷剂和空调全球销售趋势持续 [25]
奥特佳:子公司埃泰斯生产储能电池热管理设备,采用的是液冷技术路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4:02
公司业务与技术路线 - 子公司江苏埃泰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储能电池热管理设备生产 [2] - 公司采用液冷技术路线 主要针对大型动力电池热管理场景 [2] - 可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类储能电池产品开发专项液冷热管理解决方案 [2] 产品应用与客户适配 - 冷夜产品技术路线为液冷技术 非固态电池专用 [2] - 热管理产品应用场景聚焦于储能电池领域 [2] - 产品开发具备高度定制化特性 可适配不同客户需求 [2]
液冷新风向?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新散热技术
DT新材料· 2025-09-16 16:04
AI算力散热需求激增 - AI算力需求急剧增加 英伟达最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预期突破2000W 现有散热方案难以满足需求[2] - 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其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 水冷板和均热片成为新战略物资[2] - 已有公司向英伟达送样MLCP 但MLCP不是唯一解决方案 多个新型散热方案仍在并行验证中[2] 微通道水冷板技术优势 - MLCP技术将传统覆盖芯片的金属盖与上方液冷板整合 内嵌微通道设计 使冷却液直接流经芯片表面[4] - 该技术减少中间介质使用 缩短热传递路径 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并有效压缩散热系统体积[4] - 微通道技术是近两年产学研重点方向 业间关注度持续升高 正成为AI计算平台散热领域核心技术[4][6] 散热技术成本与效率 - 若GPU全面采用MLCP技术 制造成本将比现有Blackwell盖板高出5至7倍[2] - MLCP技术推动行业进入新阶段 成为散热技术重组分水岭[2] - 微通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显著提高热管理效率 在不增加设备体积前提下极大提升散热能力[6] 散热需求与技术挑战 - Rubin GPU热功耗预计从1.8kW提升至2.3kW 超出现有冷板负荷[7] - 英伟达最快2026年下半年将MLCP技术引入Rubin GPU 双芯片版本中MLCP有望成为维持高效散热关键技术[7] - 单芯片版本Rubin GPU可能继续采用冷板设计 Vera CPU与交换器IC等组件仍将使用冷板散热[7] 技术实施时间表 - MLCP技术面临较高技术风险 液体渗透率和量产良率问题尚未充分解决[9] - 预计MLCP技术距离量产至少还有3至4个季度时间[9] - 散热厂 封装厂与组装厂协作模式仍在验证阶段 技术导入时间表取决于客户实际需求 并非所有机型都将采用此技术[9]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 - 英伟达供应商Boyd宣布已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500万块液冷板[10] - 液冷技术正日益成为AI计算领域核心技术之一[10] -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高 改造兼容性强 系统稳定性好 成为数据中心主流方案[12] 液冷系统组件 - 冷板液冷系统组件日益模块化 形成四大核心部件:液冷板 CDU 水冷歧管和快速接头[13] - 液冷板直接导热出GPU/CPU热量 CDU控制液体流量 压差 温度 水冷歧管负责多路分配与汇集冷却液 快速接头支持快速插拔连接和无泄漏拆装[13] GB300平台散热方案 - 英伟达2025年GTC大会发布GB300平台 单机TDP突破1.2kW 刷新AI服务器能耗上限[14] - GB300全面采用Direct-to-Chip冷板液冷方案 GB200 GB300与NVLink Switch三大模块均使用100%液冷散热[14] - 系统集成72颗Blackwell GPU和36颗Grace CPU 组成18个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 所有GPU之间通过NVLink Switch System实现互联[15] 冷板配置变化 - GB300采用每个芯片配独立小冷板设计 为每块冷板配置一进一出快接头[18] - 相较GB200双GPU共用大冷板方式 GB300快接头使用量显著提升 整机快接头总数达252对[18] - 其他组件如manifold CDU以及cartridge等均沿用GB200原有设计 无需额外调整[18] 液冷技术供应商 - 主要液冷板供应商包括Cooler Master 奇鋐科技 Boyd 双鸿科技 台达 CoolIT Systems 富士康 Chilldyne 中石科技 深圳威铂驰 飞荣达 大图热控 英维克 精研科技和中航光电等[23][25][27][29][31][33][35][37][41][44][46][48][51][53][55] - 这些供应商为英伟达提供高效液冷板和冷却系统 广泛应用于高功耗AI平台和数据中心[23][25][27][29][31][33][35][37][41][44][46][48][51][53][55] 行业活动与展望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12月3-5日举办 重点关注微通道水冷板技术和液冷技术最新进展[57][59] - 大会将汇聚行业顶尖专家 企业代表与学者 探讨如何应对AI计算平台散热挑战[57][59] - MLCP技术为行业提供新思路 有望成为未来高功耗AI平台核心散热解决方案 推动AI技术和数据中心架构革新[57]
英伟达Rubin的液冷新方案?
傅里叶的猫· 2025-09-16 15:57
以下文章来源于More Than Semi ,作者猫叔 More Than Semi . More Than SEMI 半导体行业研究 从昨天开始,大家都在讨论英伟达Rubin的这个新的液冷方案,热度非常高。盘中JS科技因为3d打印微 通道液冷板送样的消息一度还涨停了.. 但其实这件事几天就有媒体在报道了,我们星球中三天前就发过这个信息,只是当时市场对这个讨论度 并不高。 今天突然就有几个球友都在问我关于这个微通道盖板的情况,下面我们先看下JP Morgan和Morgan Stanley是如何分析这个液冷方案,再结合今天实际跟液冷厂的朋友聊的情况来分析一下。 1、投行的观点 大摩和摩根大通的这两份报告还是写了不少分析的,也给了几个比较明确的数据。 首先,什么是微通道盖板? 价值量的增加 image-20250916224831268 按照JP Morgan给出的解释,microchannel lid是封装级直接集成了热扩散器(heat spreader)和冷板 (cold plate)的功能,能高效实现热量传导与散发 。它通过在刻有微通道的铜基板上加上盖板,并利 用歧管分配冷却液,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带走,属于 ...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智平方达成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20250916
光大证券· 2025-09-16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买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活跃 智平方与慧智物联达成1000台战略合作推动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制造环节落地 [4][5] - 人形机器人2025年预计实现万台级别量产 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 [6] - 液冷技术因芯片功耗提升迎来发展拐点 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7][8] - 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 雅江水电站1.2万亿元投资拉动设备需求 [14][1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设备环节最先受益 [22] - 低空经济适航审定取得突破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24] 重点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 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 [4] - 源升智能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2025年累计融资达亿元 [4] - RoboScience获京东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京东云计算入股 [4] -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中科创星、高瓴投资 [5] - 灵足时代完成Pre-A&Pre-A+轮融资累计数千万元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 [5] -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 带动灵巧手、丝杠、减速器等产业链放量 [6] 液冷技术 - 北京大学实现3000W/cm²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冷却 单位冷却功耗降至0.9W/cm² [7]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1.4kW NVL72方案整机架功耗120-130kW [7] - 中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 北上广深要求液冷机柜占比超50% [7] - 2024年中国液冷渗透率约10% 预计随高功耗芯片商用加速提升 [7] - 技术路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 关注液冷板、UQD、CDU及磁悬浮压缩机组 [8] 机床刀具 - 2025年8月日本机床订单1197.19亿日元同比增8.1% 对华订单同比增8.3%连续16个月增长 [9]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6.0万台同比增14.6% [9] - 行业顺周期特性明显 政策推动基本面改善 [9] 机械出海 - 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关税展期90天 美联储预计降息 [10] - 2025年8月美国CPI同比2.9% 核心CPI同比3.1% [11] - 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82.1% 12月概率75.4% [12] - 2025年7月中国电动工具出口11.9亿美元同比降6.5% OPE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44.4% [12] - 矿山机械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增37.6% 铜矿设备需求增长 [13]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为三峡工程6倍 拉动隧道掘进、装载设备需求 [14]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12.8% 其中国内7685台同比增14.8% 出口8838台同比增11.1% [15] - 叉车2025年7月销量118605台同比增14.4% 其中国内69700台同比增14.3% 出口48905台同比增14.5% [15] - 叉车平均工作时长102小时环比增10.03% 开工率56.4%环比升3.00个百分点 [15] -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3.9万台同比增39.3% 渗透率仅3.2% [16]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ASML、东京电子等实施长臂管辖 加速光刻机国产替代 [18]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同比增3.7% 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占比23.2% [18]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 推动光刻机、光刻胶等卡脖子环节发展 [19] 新能源设备 - 亿纬锂能展示大圆柱电池及系统 发布首款电池护照 [20] - 宁德时代投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 产能80GWh 年产值超400亿元 [20] - 东软载波完成1.5GWh储能PACK产线建设 量产风冷、液冷储能一体机 [20] - 奔驰固态电池测试车续航突破1200公里 能量密度450Wh/kg提升25% [21][22] - 固态电池带动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叠片机等需求 [22] - 光伏硅料收储推动价格回升 市场回归健康竞争 [23] 低空经济及eVTOL - 华羽先翔eVTOL鸿鹄进入适航审定 实现飞控系统与螺旋桨系统自主可控 [24]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通用航空企业801家 华东地区230家最多 [24] - 低空经济拉动产业链发展和消费升级 [24] 行业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8月PMI指数49.4%环比上涨 [29][31] - 2025年8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降2.9% [29][31] - 2025年1-8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5.1% [29][33] - 2025年1-8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增14.6% [29][33] - 2025年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24.0% [29][35] 农业机械 - 2025年8月AMI景气度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 [29][44] - 2025年9月2日小麦、玉米收购价环比降0.08%、0.40% [29][44] - 2025年1-7月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降5.0%、5.8%、14.0% [29][47] - 2025年1-7月拖拉机出口数量累计同比增16.6% 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31.4% [29][49] 工程机械 - 2025年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降19.5% [29][55]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12.8% [15][59] 锂电设备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增27% [29][76] - 2025年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增32.4% [29][81]
飞龙股份:子公司安徽航逸部分项目已开始小批量供货
巨潮资讯· 2025-09-16 09:49
业务布局与产能 - 2025年7月在安徽芜湖成立子公司安徽航逸科技 专注于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及充电桩等民用领域液冷泵研发生产与销售 聚焦IDC液冷循环泵核心产品 提供覆盖16W至22kW功率范围的全系列解决方案 [2] - 液冷领域热管理产品客户包括HP项目、申菱环境、亚浩电子、台达、金运、维谛、海悟、深圳兴奇宏、英维克、万邦数字、曙光数创等40多家企业 [2] - 民用领域电子泵最大产能达120万只/年 可满足液冷业务快速增长需求 后期将根据客户需求适时调整增加产能 [2] 项目进展与技术应用 - 液冷领域有超120个项目正在进行 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 [2] - 热管理技术正与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液冷、人工智能液冷、机器人、低空经济、5G基站与通信设备、充电桩液冷、氢能液冷、风能太阳能储能液冷、电力设备、现代化农业器械及大型机械装备工业液冷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 [2] - 部分项目已开始小批量供货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2亿元 同比下降8.67% [3] - 归母净利润2.1亿元 同比增长14.49% [3] - 扣非净利润2.18亿元 同比增长24.65% [3]
海外算力需求再超预期,国产生态加速成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1:44
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AI算力基础设施正面临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共振 液冷服务器产业链迎来明确爆发拐点 [1][2] - 英伟达新一代Rubin架构芯片已全部流片并计划明年量产 [1][2]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本开支将达3-4万亿美元 [1][2] 海外算力需求与液冷技术 - 甲骨文最新财报显示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暴增77% 未确认履约义务激增至4550亿美元 其中与OpenAI的合同规模高达3000亿美元 [2] - 高性能计算密度提升推动散热需求升级 液冷技术因Rubin芯片的先进制程成为必选项 [2] - 头部云厂商千亿级合作及万亿级资本投入将直接拉动液冷服务器需求 [2] 国产AI产业链进展 - 寒武纪定增获批复 拟募资39.85亿元投入大模型芯片与软件平台研发 上半年营收同比激增4347% 实现扭亏为盈 [1][2] - 胜宏科技获准定增19亿元用于海外AI相关产能建设 [2] - 行业龙头通过研发系列化芯片 建设封装平台及开放生态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协同与生态整合 [2] 投资板块关注方向 - 柴发依然是量利齐升且逻辑最顺的板块 推荐关注科泰电源 [3] - 建议关注AIDC租赁标的宏景科技 渗透率逐步提升的HVDC环节 推荐关注科华数据 禾望电气 通合科技 [3] - 关注伴随功率提升而受益的服务器电源以及液冷环节 推荐关注英维克 申菱环境 欧陆通 [3] 行业评级 - 对电力设备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