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出口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抢出口:前置了多少需求——下半年出口展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3 13:40
出口抢运与后续影响分析 - 核心观点:前期抢运出口订单对后续出口的透支效应有限,增量需求贡献显著,中国制造仍具韧性,预计后续出口增速将稳步回落而非大幅下滑 [1] 抢出口节奏与关税预期关联性 - 抢出口现象始于20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时,对美出口环比显著强于季节性 [2] - 2025年2月因芬太尼关税仅10%(低于预期的60%),抢出口退温并导致订单回吐,出口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 [2] - 2025年3月美国政府渲染4月初全球对等关税,关税预期再度推高抢出口 [2] 抢运透支效应量化分析 -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出口增速中枢抬升,其中约50%由抢运透支导致,另50%来自真实增量订单 [4] - 对美及转口地出口增长反映透支效应,其他地区增长体现企业竞争优势驱动的订单替代 [4] - 模拟显示:仅考虑透支效应时,出口增速仍可稳定在基准水平4.7% [4] 下半年出口增速展望 - 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中枢下行但趋势平稳,若美国经济明显回落或进一步拖累增速 [5] - 10%关税可能导致最大2%的出口增速回落,三季度增速中枢或为2.7% [5] - 2025年四季度基数效应将短暂压低增速中枢 [5]
从进出口数据看中国经济韧性
期货日报网· 2025-06-13 01:03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较前4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 [1] - 5月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同比增长2.7%,延续良好增长态势 [1] - 5月出口额2.28万亿元,环比4月的2.27万亿元略有上升,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4.8% [1] 出口产品结构 - 上游原材料及其制品、手机、家电等出口走弱,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箱包、玩具出口环比改善 [2] - 机电产品出口维持韧性,集成电路出口金额高速增长,船舶出口偏强 [2] 贸易伙伴分析 - 东盟、欧盟、美国为前三大贸易伙伴,5月对美出口占比从4月的10.46%降至9.12% [3] - 对非美国家出口因转口贸易表现强劲,有效对冲对美直接贸易下滑 [3] - 5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2.02%,环比增长5.97%,受益于欧元区制造业边际修复 [4] - 前5个月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5月对非洲出口同比大幅增长33.34% [4] 进口表现 - 5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3%,贸易顺差回升至1032.2亿美元 [5] - 自美国进口降幅扩大,自欧盟进口同比从4月的-16.5%回升至5月的0附近 [5] - 原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双降,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同比维持高增速 [5] 未来展望 - 中美经贸磋商超预期进展带动对美"抢出口"迹象显现,预计6月对美直接出口有望反弹 [3] - 欧盟财政扩张预期或支撑欧洲经济复苏,成为拉动中国出口需求的重要增量 [4] - 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背景下,6月进口增速有望边际改善 [5]
2025年5月贸易数据点评:出口:回归正常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2 02:05
进出口增速 - 2025年5月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增速4.8%(前值8.1%),进口增速 -3.4%(前值 -0.2%),商品贸易顺差小幅提升[4][7] - 5月出口较4月环比增速 -0.2%,进口环比增速 -3.0%,均低于季节性水平[4] 分国家出口情况 - 5月美国与东盟、拉美等转口地出口增速回落,分别为 -34.5%、14.8%和2.3%,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速提升至11.8%(前值10.4%)[4] - 5月自美国和东盟进口增速显著回落,自欧盟和拉美进口提升[12] 分产品进出口情况 - 出口方面农产品和劳密显著回落,机电和原材料表现相对稳定,机电中集成电路、船舶出口较强,汽车升温[4][17] - 进口方面几乎所有主要进口产品增速回落,大豆进口增速仍在上升[17] 出口增速回落原因及展望 - 5月出口增速回落是抢出口退温和关税影响显现的结果,前期抢出口和转口贸易未显著透支后期订单[4][21] - 短期6月出口增速或受关税降温支撑有较强韧性,往后出口步入正常化,动能会回落但难断崖式下滑,四季度同比读数或进一步回落[4][21] 风险提示 - 关税司法摩擦导致美国关税可能的降温[4] 评级相关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通国际股票研究覆盖率92.2%优于大市、7.5%中性、0.3%弱于大市[38]
6月出口会反弹吗?——5月外贸数据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1 23:28
核心观点 - 5月出口同比回落至4.8%,较4月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受"抢出口"现象退坡和同期基数走高的双重影响 [3][10]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明显回落,其中对东盟下降6.0个百分点至15.1%,对印度下降9.2个百分点至12.7%,显示通过新兴经济体"抢出口"现象正在退坡 [3][10] - 中游制造类和能源资源类出口增速分别从4月的7.4%和1.3%下降至6.3%和-3.5%,这两类商品是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主要协同生产类商品 [3][17] 对美出口新趋势 - 5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至-34.4%,但对美"抢出口"已有微观线索显现 [3][19] - 玩具出口增速上升5.4个百分点至-1.1%,服装上升3.7个百分点至2.5%,这些是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商品 [3][19] - 5月下旬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同比从4月的-35.4%飙升至28.4%,义乌小商品出口价格指数也明显反弹 [19][29] 未来展望 - 6月将从对新兴经济体"抢出口"转向对美"抢出口",预计整体出口增速仍将获得支撑 [4][29] - 三个指标显示对美"抢出口"可能持续:5月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仍为正2.4%,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飙升,义乌小商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扬 [29] 常规跟踪数据 - 消费品出口分化:集成电路出口增速上升13.2个百分点至33.4%,但鞋靴下降5.4个百分点至-5.6%,纺织纱线下降5.2个百分点至-2.0% [5][33] - 资本品出口分化:船舶出口增速上升7.6个百分点至43.7%,但通用机械下降11.4个百分点至5.6% [5][35] - 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对美国下降13.5个百分点至-34.4%,但对英国上升13.1个百分点至15.8%,对非洲上升8.1个百分点至33.6% [5][40] 进口情况 - 5月进口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3.4%,主要受大宗商品进口回落拖累 [6][44] - 铜进口量增速下降18.6个百分点至5.8%,原油下降8.2个百分点至-0.8%,铁矿石下降5.1个百分点至-3.8% [7][44] - 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5.5%,主要由汽车零配件推动 [6][44]
【期货热点追踪】运价翻倍、订单激增,新一轮“抢出口”能否支撑运价持续上涨?
快讯· 2025-06-11 10:36
运价与订单动态 - 海运运价近期呈现翻倍增长态势 [1] - 出口订单量出现激增现象 [1] - 行业出现新一轮"抢出口"热潮 [1] 市场趋势分析 - 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在于运价上涨的可持续性 [1] - 运价上涨与订单激增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1] - 行业需要评估"抢出口"对运价的支撑力度 [1]
国泰海通|宏观:出口:回归正常化——2025年5月贸易数据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0 12:09
出口增速分析 - 2025年5月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增速回落至4 8%(前值8 1%) 进口增速下滑至-3 4%(前值-0 2%) [2] - 5月出口环比增速-0 2% 进口环比增速-3 0% 均低于季节性水平 [2] - 商品贸易顺差小幅提升 [3] 出口结构变化 - 美国 东盟 拉美转口地出口增速显著回落 分别录得-34 5% 14 8% 2 3% 其他地区出口增速提升至11 8%(前值10 4%) [4] - 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明显回落 机电和原材料表现稳定 机电产品中集成电路 船舶出口持续强劲 汽车出口升温 [4] 出口回落原因解读 - 乐观观点认为5月回落因出口商备货周期滞后 预计6月将反弹并维持1-4月水平 [5] - 悲观观点认为4月韧性来自关税生效前抢出口 5月订单透支将导致三季度断崖式下滑 [5] - 实际原因为抢出口退温和关税影响显现 但未显著透支后期订单 [5] 未来出口趋势 - 短期6月出口受关税降温支撑或现韧性 货运指标显示暂无退温迹象 [5] - 中长期出口将正常化 关税冲击显现但不会断崖下滑 四季度高基数下同比读数或进一步回落 [5]
国内观察:2025年5月进出口数据:抢出口或在6月,但难在长久支撑
东海证券· 2025-06-10 07:02
整体数据 - 2025年5月出口同比4.8%,前值同比8.1%;进口同比-3.4%,前值同比-0.2%;贸易差额103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8.54亿美元[2] 出口情况 - 5月出口同比增速较4月回落3.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2%,低于4年同期均值3.48%,出口规模3161.01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 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49.6%,较4月回落0.2%;美国ISM制造业PMI回落0.2个百分点至48.5%;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分别回升至49.4%、49.4%[2] - 对欧盟出口增速回升,5月同比回升3.75个百分点至12.02%;对美国、日本、东盟出口有不同程度回落;对非洲出口展现较强增长趋势,前5个月出口834.57亿美元,同比提升18.42%,5月同比提升8.03个百分点至33.33%[2] - 机电、高新技术、农产品当月同比均下降,较上月分别回落2.9、1.6、4.8个百分点至7.2%、4.9%、-1.9%;集成电路、汽车、船舶出口回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低位[2] 进口情况 - 5月进口金额2128.81亿美元,规模处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环比下降3%,低于4年同期均值1.94%[2] - 成品油进口增速降幅收窄但仍超两位数,铁矿砂进口增速小幅回落;粮食、大豆、纸浆进口增速大幅涨至两位数以上[2] 观点与风险 - 短期6月至三季度出口增速或维持韧性,但外需放缓趋势延续,“抢出口”非长久支撑;内需方面,增量政策出台必要性强[2] - 风险提示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贸易磋商首次会议谈判不及预期[3]
6月出口会反弹吗?——5月外贸数据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03:59
核心观点 - 5月出口同比回落至4.8%,较4月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受"抢出口"现象退坡和同期基数走高影响 [2][3][9]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明显回落:东盟(-6.0pct至15.1%)、印度(-9.2pct至12.7%)、拉美(-15.0pct至2.5%) [3][9][38] - 中游制造类和能源资源类出口增速分别从4月的7.4%、1.3%下降至6.3%、-3.5%,显示新兴经济体"抢出口"退坡 [3][15] - 对美出口同比继续回落(-13.5pct至-34.4%),但玩具(+5.4pct至-1.1%)、服装(+3.7pct至2.5%)等商品增速回升 [4][19][52] - 5月下旬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同比从-35.4%飙升至28.4%,义乌小商品出口价格指数攀升至107.6 [19][52] 出口商品分析 - 消费电子出口回升:集成电路(+13.2pct至33.4%) [5][31] - 轻工制品回落:鞋靴(-5.4pct至-5.6%)、纺织纱线(-5.2pct至-2.0%) [5][31] - 地产链商品回落:家具(-1.9pct至-9.7%)、塑料制品(-0.7pct至-2.0%) [31][53] - 资本品分化:船舶(+7.6pct至43.7%)上升,通用机械(-11.4pct至5.6%)下降 [5][33] - 中间品分化:稀土(-13.9pct至-48.3%)下降,汽车零配件(+0.7pct至7.0%)上升 [33] 进口分析 - 5月进口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至-3.4% [6][42][54] - 机电产品进口小幅回升(+0.1pct至5.5%),主要受汽车零配件(+3.6pct至-25.0%)推动 [42] - 大宗商品进口回落:铜(-18.6pct至5.8%)、原油(-8.2pct至-0.8%)、铁矿石(-5.1pct至-3.8%) [6][42][54] - 大豆进口明显回升(+65.2pct至36.2%) [42] 未来展望 - 6月将从新兴经济体"抢出口"转向对美"抢出口" [4][27][52] - 三个参考指标: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仍为正(2.4%)、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飙升、义乌小商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扬 [27][52]
5月外贸数据点评:6月出口会反弹吗?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03:11
核心观点 - “抢出口”领域正从对新兴国家转向对美,6月出口增速或获支撑[2][3] 出口情况 - 5月出口同比4.8%,较4月回落3.3pct,受“抢出口”退坡和基数走高影响[2][8] - 对东盟、印度、拉美出口明显回落,中游制造和能源资源类出口增速下降,新兴经济体“抢出口”现象退坡[2][8][15] - 对美出口同比-34.4%,继续回落,但玩具、服装等商品增速回升,5月下旬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和义乌小商品价格反弹[3][17] 进口情况 - 5月进口同比-3.4%,回落-3.2pct,受大宗商品进口回落拖累,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小幅回升[5][42] 商品出口细分 - 消费品中,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升,轻工制品及地产链商品出口增速回落[4][29] - 资本品、中间品出口增速分化,船舶出口增速上行,通用机械等下行,部分中间品有升有降[33] 出口目的地细分 - 发达国家中,对美国、日本出口增速回落,对英国、欧盟出口增速回升[4][39] - 新兴经济体和地区中,对拉美、俄罗斯、东盟出口回落,对非洲出口回升[4][39] 风险提示 - 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形势变化[5][47]
中信证券:新一轮“抢出口”有望开启
快讯· 2025-06-10 00:19
出口趋势分析 - 结合集装箱运价和订单量数据,预计在中美关税暂缓期内新一轮"抢出口"有望开启,对整体出口表现形成支撑 [1]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出现显著降幅,美墨关税冲突影响中国商品经墨西哥的转口贸易 [1] - 未来东盟和欧盟或将继续作为中国出口韧性的主要来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