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总裁们纷纷做“价值功课”,市场地位评价为何引发高度重视?
FBeauty未来迹· 2025-07-10 13:59
行业动态与政策背景 - 中国香妆协会推出市场地位评价系统及"化妆品品牌50强"、"化妆品企业50强"名单,旨在推动行业从销量导向转向品牌建设导向 [2][3] - 评价系统基于《中国化妆品产业数据统计规范》团体标准和中国香妆产业数字平台,强调基础扎实、标准统一、程序正义和可持续进化 [8][1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10738.22亿元,TOP50品牌总零售额占比21.74%,其中国产品牌占22个但平均单产42.43亿元低于法国(51.37亿元)和美国(56.19亿元)品牌 [30][31] 评价体系方法论 - 评价指标权重:全渠道零售额占70%,品牌沉淀(经营稳定性/行业影响力/文化沉淀力)占30%,重大质量事故一票否决 [11] - 数据采集覆盖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及线下零售渠道,通过五步流程(初步筛选/专家组审查/企业复核/交叉验证/最终审查)确保结果权威性 [8][13] - 系统可输出榜单、研报和市场地位声明三种形式,被类比为行业"CT机"进行诊断分析 [12] 企业反馈与战略调整 - 自然堂、丸美等企业高度认可评价体系价值观,认为品牌建设是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17][23] - 环亚集团计划从技术力、品牌力、组织运营力三方面构建长期势能 [34] - 谷雨生物强调从中国文化、功效和科技维度打造壁垒,多家企业提及原料研发是关键突破口 [35] 市场结构分析 - 行业呈"图钉状"结构:头部5家企业占16.21%市场份额,第11-50名企业占17.86%,中小企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 [33] - 国产品牌在TOP50中数量占比44%但零售额占比仅39.9%,百亿规模品牌中仅珀莱雅为中国品牌 [30][31] - 原料领域呈现类似电动汽车的突破态势,功效类原料进步显著但需加强品牌化建设 [35] 行业未来方向 - 协会倡导全产业链长期主义,推动行业从"草莽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构建"橄榄型"生态 [36][37] - 2024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55.2%,但需从量变转向质变,提升品牌价值是当前重点 [32][33] - 评价系统被视为行业价值重塑的风向标,其长期效果将检验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 [37]
国资委发文推进央企品牌建设,品牌价值纳入经营业绩考核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6 12:28
品牌建设目标 - 到2030年中央企业品牌引领意识明显增强 品牌强企战略普遍实施 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涌现管理科学 贡献突出 要素鲜明 价值彰显的知名品牌 [1] - 到2035年中央企业品牌影响力 竞争力 引领力显著提升 形成一批管理先进 贡献卓越 价值引领 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 [1] 品牌建设战略 - 推动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一体部署 同步实施 发挥集团整体优势 整合内外部品牌资源 将品牌战略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层面 全过程 [2] - 强化创新赋能 打造一流品牌 把自主创新作为品牌创建内核 提升品牌科技含量 发挥品牌集聚要素 整合资源作用 [2] - 推动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的有效联动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打造系列新品牌 增强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吸引力 号召力 [2] 品牌管理措施 - 加强全员 全流程 全要素 国内国际全覆盖的全面品牌管理 强调"六个全面"任务举措 [1] - 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推进计划和责任分工 确保实施落地 [2] - 建立长效品牌考核监督机制 强化品牌建设责任意识 制定品牌工作评价体系 将品牌建设纳入企业考核体系 [3] 品牌价值考核 - 国务院国资委加强品牌价值考核引导和正向激励 构建中央企业品牌价值评价人工智能大模型 [3] - 将品牌价值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3] - 强化激励机制 对提升品牌价值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人员予以适当激励 [3] 品牌建设意义 - 引导中央企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和"品牌导向"升级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 -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品牌布局上抢占品牌高地 形成"技术专利+品牌商标"的双轮驱动格局 [3] - 将中央企业品牌资产转化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3]
东成荣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电动工具行业仅此一家上榜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02:03
品牌荣誉与价值 - 公司荣膺"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达167.92亿元人民币,位列榜单第442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电动工具品牌[1] - 品牌价值评估由世界品牌实验室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多维指标[1] - 品牌接连入选"2024年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品牌年度大奖——中国电动工具NO.1、2024《大国品牌》国牌盛典年度品牌[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整体销售额达64.68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国市场销售额53.97亿元,同比增长3.26%[2] - 国内锂电电动工具销售额23.22亿元,同比增长11.32%[2] - 公司产品矩阵涵盖700余款整机产品,多款产品获德国"红点奖"、美国"MUSE设计奖"等国际权威奖项[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在南通、苏州、杭州、上海设立四大研发中心,拥有500余名工程师深耕无刷电机、智能控制及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2] - 聚焦高速电机、无刷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打造领先技术[4] - 通过饱和式研发投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品牌发展构建坚实护城河[2] 渠道与营销策略 - 首创"驻店业务员"模式,拥有800余人的专业团队构建渠道与售后服务体系[3] - 开创"专卖角形象店"模式,覆盖地级市、渗透区县、下沉乡镇的三级营销网络,截至2024年已建成全国专卖角形象店30000余家[3] - 推出首款品牌IP形象"东东"及全新品牌口号、视觉形象等品牌资产,全面开展品牌重塑[3] 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 围绕DongCheng、DCK、DCA三大品牌,以本土化运营和差异化产品策略开拓海外市场,形成中国、亚非拉与欧美市场协同并进格局[4] - 推进绿色制造、普及锂电电动工具及园林工具,提升绿色产品占比,引领行业向低碳发展迈进[5] - 秉持"精品工具,真诚服务"的企业使命,以全球化视野开拓市场,锻造世界级品牌[5]
万亿规模再起跑,中国化妆品迎来“价值觉醒”时代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2 15:2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别,但面临从"大"到"强"的质变挑战,需构建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2] - 2025年Top50品牌中中国品牌占22席,零售额占比39.98%,但平均规模(42.43亿元)低于美国(56.19亿元)和法国(51.37亿元)品牌 [6][39][40] - 行业正经历流量红利终结、内卷化竞争加剧的转型阵痛,需回归品牌价值内核 [6][16] 品牌价值提升路径 - 欧莱雅提出三大战略支点:消费者为中心的定制化品牌力、年投入13亿欧元的科技驱动创新力、生态圈共建的生态力 [9] - 品牌联盟董事长王永提出四重升维路径:信任升维(透明供应链)、体验升维(AI交互场景)、资产升维(用户分层运营)、运营升维(数据驱动迭代) [10] - 自然堂通过"喜马拉雅"文化符号贯穿全渠道,华熙生物强调"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研发驱动逻辑 [13] 破内卷方法论 - 蒙牛总结内卷三大特征:同质化消耗(80%资源投入营销)、短期主义导向、系统性生态侵蚀 [18][19] - 吨吨健康提出"可持续增长五力模型":品类创新、爆品打造、内容种草、全域经营、渠道收割,强调"无内容不增长" [21] - 四大主流破局主张:科技+传统文化融合(谷雨光甘草定技术纯度99%)、全球化布局、AI/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细分赛道深耕(银发经济/男性护肤) [25][26][28][29] 行业生态建设 - 化妆品企业呈"图钉结构":Top5企业占16.21%市场份额,50名外企业占65.93%,需构建"共创共进共赢"新生态 [31] - 东方美谷发布PRIME品牌孵化力模型,涵盖平台支撑、资源整合等5大要素,其区域品牌价值达338.78亿元 [41][43] - 中国香妆协会发布首部《中国化妆品产业数据统计规范》团体标准,建立覆盖70%零售额+30%品牌沉淀的评价体系 [36][38] 政策与趋势 - 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16]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新增反内卷条款,禁止平台强制低价销售等行为 [17] - 行业未来将聚焦研发深度、文化厚度、生态健康度与全球话语权的系统性竞赛 [44][45]
聚焦品牌价值挑战 “2025中国香妆品牌发展大会” 将在上海东方美谷举办
消费日报网· 2025-06-30 02:32
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影响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健康生态。行业亟需品牌方、平台方、行业组织 及消费者等多方协作,共同探索破局路径。 本报讯 (记者 王薛淄)线上渠道曾为中国美妆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据中国香妆协会数据,2024年中 国化妆品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交易额占比达到55.2%,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下,行业正面临品牌价值被系统性稀释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三大突出问题:一 是品牌白牌化,在电商平台依赖"爆款"和标签化关键词的流量机制下,品牌个性塑造困难。消费者接收 的信息趋于碎片化和功能化,导致品牌整体形象、文化内涵和情感联结被削弱,品牌差异度降低,甚至 被标签化为单一功能产品。二是价格内卷化,电商促销活动日益频繁和常态化,品牌陷入"不参加即掉 队"的竞争压力。频繁降价和"满一送一"等促销手段,增加了营销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也培养了消 费者"非打折不买"的习惯,产品沦为流量博弈的筹码。三是价值空心化,迫于流量和价格压力,品牌资 源过度向营销端倾斜,对产品研发创新和深度消费者体验的投入相对不足。同时,线上渠道在提供品牌 体验方面存在短板,而消费者对超越产品本身的体验和价值认同需求却在提升 ...
当宾利决定与一级致癌物站在一起
虎嗅APP· 2025-06-26 13:19
品牌联名事件分析 - 宾利与和成天下槟榔品牌联名推出"和成天下宾利联名礼盒",主题为"成功时刻,王者同行",试图将宾利的"女王御用座驾"形象与和成天下的"千年帝王底蕴"强行关联[1] - 联名活动在广州塔举行,现场有扮演中国古代帝王和英国女王的演员站台,营销手法直白但引发社交媒体争议[1] - 联名礼盒被宣传为"男人顶级的快乐",将宾利品牌与咀嚼槟榔的体验简单叠加[8] 品牌管理问题 - 联名活动可能由区域经销商策划,反映宾利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管理出现失控与真空[3] - 作为百年超豪华品牌,宾利本应对品牌形象和价值内涵进行最严格管控,但此次联名暴露管理漏洞[4] - 无论宾利中国对活动是默许还是不知情,都显示品牌对中国市场复杂性的认知不足[5][6] 品牌价值损害 - 联名将宾利品牌拉入"称兄道弟"的草根社交语境,消解了品牌原有的优雅与从容形象[9] - 类似营销套路已被复制,如劳斯莱斯(长沙)也曾与同一槟榔品牌联合主办"槟榔文化品鉴宴"[10] - 这种营销方式将超豪华品牌工具化,稀释其价值内涵,背叛品牌精神[11] 社会责任缺失 - 槟榔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国家已明令限制其宣传,宾利此次联名挑战公共健康导向[14] - 与健康风险产品联名违背全球顶级品牌与成瘾性消费品切割的商业伦理共识[16] - 联名行为无视市场规则,与F1赛事与烟草广告分手的行业趋势背道而驰[19] 行业影响 - 此类联名营销正在成为一种可复制的套路,威胁超豪华品牌的独特性[10] - 活动引发对超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战略的质疑,显示其可能为短期效益牺牲长期价值[20] - 事件成为品牌管理、营销品味、社会责任等多层面全面翻车的典型案例[21]
东成荣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唯一上榜品牌
品牌荣誉与价值 - 公司荣膺"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167.92亿元人民币,位列榜单第442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电动工具品牌[1] - 品牌价值评估由世界品牌实验室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多维指标[1] - 2024年公司接连入选"2024年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品牌年度大奖——中国电动工具NO.1等多项荣誉,品牌价值实现质的飞跃[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整体销售额达64.68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国市场销售额53.97亿元,同比增长3.26%[2] - 国内锂电电动工具销售额23.22亿元,同比增长11.32%,连续四年全国锂电类电动工具销量第一[2] - 自2013年起连续12年全国电动工具品类销量第一[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在南通、苏州、杭州、上海设立四大研发中心,拥有500余名工程师专注无刷电机、智能控制及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3] - 产品矩阵涵盖700余款整机产品,多款产品获德国"红点奖"、美国"MUSE设计奖"等国际权威奖项[3] - 聚焦高速电机、无刷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打造领先技术,持续推动技术革新[6] 渠道与营销网络 - 首创"驻店业务员"模式,拥有800余人的专业团队构建渠道与售后服务体系[3] - "专卖角形象店"模式覆盖地级市、渗透区县、下沉乡镇,截至2024年已建成30000余家终端门店[3] - 通过品牌IP形象"东东"、全新视觉形象等品牌资产焕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4][6] 战略布局与全球化 - 围绕DongCheng、DCK、DCA三大品牌,以本土化运营和差异化产品策略开拓海外市场[6] - 形成中国、亚非拉与欧美市场协同并进的市场格局,提升全球竞争力[6] - 推进绿色制造,普及锂电电动工具及园林工具,引领行业向低碳发展迈进[6] 发展理念与未来规划 - 秉持"精品工具,真诚服务"的企业使命,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品牌价值提升[2][6] - 通过系统化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技术研发、产品拓展和品牌建设[5][6] - 以全球化视野开拓市场,目标锻造世界级品牌,提升中国智造国际影响力[6]
海信家电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品牌四项大奖
金投网· 2025-06-25 04:24
公司荣誉与品牌价值 - 公司入围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总榜TOP100、海外榜TOP50、活力榜TOP100,并获年度品牌出海标杆大奖 [1] - 连续9年跻身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体现硬实力及行业对其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的认可 [3] 技术创新与AI战略 - 2024年发布自研星海大模型,2025年与DeepSeek深度融合推出垂类智能体(AI空气管家、洗护管家、美食管家),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3] - 公司坚持技术立企理念,以用户视角构建"全场景AI家电解决方案",推进高质量发展 [4] 财务表现与海外增长 - 2024年营业收入927.46亿元(同比+8.35%),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17.99%) [3] - 海外收入356亿元(同比+28%),欧洲(+35%)、美洲(+46.5%)、中东非(+27%)、亚太(+15%)、东盟(+32%)区域增长显著 [3] - 依托海外五大区域中心深化本地化运营,通过体育营销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3]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强化AI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创造智慧生活场景 [4]
郎酒携手总台送上精神食粮:消费者心中的“顶配风雅CP”已上线!
水皮More· 2025-06-23 07:55
品牌战略与文化赋能 - 公司通过携手央视顶级文化IP(《典籍里的中国》《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实现品牌与文化共振,独家冠名或特约合作以强化文化属性 [2][4][5] - 构建双生态圈:青花郎聚焦经典文化IP(如茅奖、鲁奖)传承文脉,红花郎依托春晚塑造国民记忆,形成"文化高地+家国情怀"的双线叙事 [2][7][10] - 品牌定位从物质消费升级为精神共鸣载体,强调"与有价值的人共同创造价值",将酱香白酒与中华文明千年智慧结合 [2][8][11] 营销活动与IP合作 - 2025年暑期视听嘉年华启动,公司总经理汪博炜出席并接受央视专访,强化与总台战略合作形象 [2][4] - 青花郎推出限量联名酒(如《经典咏流传》《中国书法大会》纪念酒),通过设计融合传统艺术与酿造工艺,满足个性化需求 [10] - 红花郎连续16年绑定春晚IP,2025年再次冠名"开门迎春晚"及系列歌会,巩固"国民记忆"标签 [10] 产品与文化深度绑定 - 青花郎基酒贮存7年以上(占比≥80%),叠加20年洞藏调味酒,品质对标文化IP的"时间重量" [8] - 文化节目创新形式:AI微短剧、国际对话(《典籍里的中国》第三季)、宋词音乐演绎(《大宋词人传》),提升品牌内容参与度 [5] - 公司提出"酿好酒是时代精神注脚",将产品价值延伸至文明厚度、国家叙事层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11] 平台资源与行业地位 - 央视副台长齐竹泉公开肯定合作,称总台为品牌提供"最权威商誉",反映公司在白酒行业的文化标杆地位 [4] - 公司持续获得总台青睐,体现其对品牌价值、品质实力、社会担当的认可,形成"顶级平台-顶级品牌"互哺效应 [4][7]
国家电网连续十年位居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首
新华网· 2025-06-21 04:44
品牌价值排名 - 国家电网以7152.5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首,品牌价值同比增长9.39%,较去年增加613.72亿元 [1] - 国家电网连续十年蝉联该榜单第一名 [1] - 榜单前五名还包括中国石油(6056.26亿元)、海尔(5735.17亿元)、中国工商银行(5717.82亿元)、华润(5325.36亿元) [1] 品牌建设策略 - 国家电网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品牌建设全过程,注重价值导向、全面融合及创护结合,促进品牌与业务深度融合 [1] - 公司深化品牌引领行动,加强品牌管理,优化国际化运营与传播,目标打造管理先进、贡献卓越的全球卓著品牌 [2] 整体榜单表现 - 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总价值达42.03万亿元,较去年增加3.46万亿元 [1] - 本年度135个中国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较去年增加27个,反映中国品牌经济繁荣 [2] 国际评价 - 世界品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指出,国家电网、海尔等品牌已成为2025年度最佳表现品牌,部分中国品牌已具备强大世界影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