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

搜索文档
200MW/800MWh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落地内蒙古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05:33
储能项目进展 -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发布乌海市200MW/800MWh半固态电池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预制舱采购公告,采购内容为SVG [2] - 该项目位于乌海市海南区低碳工业园区内,储能系统采用户外集装箱布置,由40个5MW/20MWh半固态储能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1个5MW变流升压一体机和4个5MWh半固态电池预制舱 [2] - 项目通过8回35kV线路接入新建110kV升压变电站,拟以一回110kV线路接入红泥湾220kV变电站 [2] - 该项目是继浙江龙泉200MW/400MWh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后,又一半固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电站的应用 [2] 项目建设时间 - 项目于2025年6月26日开工建设,建设单位为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 [3] 行业动态 -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显示老牌巨头与新势力正在竞逐市场 [6] - 湖南/陕西政策调整后,2025年8月21地区峰谷价差超过0.6元/kWh [6] - 北京举办了新型储能技术安全与创新沙龙,探讨电池本质安全与设计探索 [6]
安孚科技等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含电池销售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57
公司基本信息 - 安徽孚扬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海洋,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经济开发区,登记机关为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司处于存续状态[1][2] - 公司由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股权穿透后显示合肥长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50%、安孚科技(603031)持股40%、合肥小能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1][3]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电池销售、软件开发、新能源技术研发、进出口业务等,所属行业为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国标行业代码M7514)[1][2] 股权结构与出资 - 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认缴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持有安徽孚扬新能源100%股权[1][3] - 合肥长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2500万元人民币,持有合肥合孚智慧能源50%股权[3] - 安孚科技(603031)认缴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持有合肥合孚智慧能源40%股权[1][3] - 合肥小能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500万元人民币,持有合肥合孚智慧能源10%股权[3]
德尔股份成立上海德迩几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36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德迩几微新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李毅 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 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 物联网技术服务 物联网技术研发 储能技术服务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软件开发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1] - 公司由德尔股份全资持股 [1] 股权结构 - 德尔股份持有上海德迩几微新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业务范围 - 技术服务与开发包含人工智能 物联网 储能技术 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 [1] - 工程和技术研究排除人体干细胞 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中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 [1]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覆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软件开发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1]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比亚迪“发力”电动船舶
高工锂电· 2025-07-28 10:23
电池 - 宁德时代参与打造的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在厦门湾正式启航,搭载宁德时代船用电池系统,验证了纯电技术在近海航区应用的可行性 [2][3] - 比亚迪储能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电池动力船舶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围绕新型动力电池专项研究与安全测试认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4] - 紫建电子取得"一种满足高倍率充放电的固态电池"实用新型专利等系列技术成果,并继续跟进固态电池的课题研究、应用开发及产品测试 [5] - 赣锋锂业在青海成立全资子公司赣锋综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主要聚焦风光新能源和独立储能开发 [6][7] - 美国固态锂金属电池技术公司QuantumScape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电池公司PowerCo SE扩大战略合作,PowerCo将在未来两年内向QS提供最高达1.31亿美元的新资金支持 [8][9] - 宁德时代与河南济源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储能技术应用及绿色低碳转型展开深度合作 [10] 材料 - 至微新能(宜昌)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北宜昌投建10000吨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一期用地约35亩,建成年产2000吨硅碳负极材料,可实现年产值约5亿元 [12] - 嘉元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高性能环保电解铜箔联合研发中心,第一阶段电解液添加剂分子机理解析和设计项目已启动 [13][14][15] - 四川洛辰的固态电池粘结剂产品目前还处于小试验证阶段,海辰药业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已形成吨级以上量产供货 [16] 电池回收 - 天力锂能与其他投资方共同成立广西天力先进能源研究有限公司,公司认缴出资额3000万元 [19][20][21]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等申请一种储热装置专利,保证储热效率
金融界· 2025-07-26 01:54
专利技术 -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储热装置"的专利 公开号CN120368773A 申请日期为2025年06月 [1] - 专利涉及储能技术领域 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筒、储热组件及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驱动储热体转动提升储热效率 [1] 公司背景 -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专注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 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60次 拥有商标4条 专利189条 行政许可21个 [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注册资本18302097万人民币 主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128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496次 拥有商标38条 专利5000条 行政许可169个 [2]
看似“不差钱”的旭辉电气闯关北交所:地区老牌私企的转型探索
36氪· 2025-07-25 00:57
公司发展历程 - 1995年由张旭辉创立邯郸市旭辉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初始团队8人 启动资金60余万元 当年即获得首笔自动跟踪接地补偿成套装置订单 [2] - 2001年8月迁址石家庄并更名石家庄旭辉电气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500万元 邯郸旭辉作为最大股东持股32% 其他自然人股东多为张旭辉亲属 [2] - 2003年完成股权结构调整 张旭辉及其子张珣毅合计持股近50% 同年引入国企河北科投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5% [4][5] - 2008年通过股权置换操作 张旭辉个人持股增至40%以上 河北科投持股降至12% [5] - 2010年后形成家族控股结构 张旭辉通过直接持股(28%) 控股平台泰阁投资(16.33%)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58.4%股权 [6] 主营业务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置设备 该故障类型占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70% [3] - 主打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技术 实现故障区段自动隔离及非故障区域秒级恢复供电 核心器件国产化率超90% [3] - 2008年冰雪灾害后受益于电网升级改造政策 在国网华北分部招标份额达15%-20% 主力市场覆盖河北 山西 内蒙古 [3] 财务与经营现状 - 2021-2023年6月持有大量理财资金 金额分别为6335.79万元 7626.23万元和4678.97万元 资产负债率仅29.23% [7] -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亿元 1.87亿元 1.84亿元 同期毛利率从47.63%下滑至45.75% 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41.38% [9] - 存在关联交易问题 2020-2022年向参股企业泰昊电气采购原材料 2023年转向另一关联方河北鼎旭采购箱体附件 [7] 客户与质量风险 - 国家电网贡献超50%销售额 但2020-2023年三次因产品质量问题(雷电冲击 突发短路 温升试验不合格)被通报 [8] 战略转型 - 推行"阿米巴"管理模式导致内部竞争激烈 在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面临转型压力 [10] - 2025年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建"长时储能技术研发中心" 依托风电配套技术积累切入储能领域 [10] 上市进展 - 2024年12月20日完成北交所第三轮问询回复 但截至发稿未有新进展 [1]
咸亨国际: 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全文(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18 16: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5月21日获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4,001万股普通股,并于2021年7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41,028.224万元人民币,全部为记名式普通股 [8] - 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889号E10室,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 [5][8] 经营宗旨与业务范围 - 经营宗旨强调"求实、团结、创新"理念,注重股东回报与可持续发展 [4] - 业务范围涵盖电力设施安装维修、检验检测、医疗器械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等许可项目,以及智能机器人研发、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一般项目 [5][6] 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 - 年度股东大会需提前20日通知,临时股东大会提前15日通知 [60] - 单独或合计持股10%以上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54] - 重大事项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包括修改章程、合并分立等 [83] 董事会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包含3名独立董事 [123] - 独立董事需具备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且最多在3家境内上市公司兼任 [49][113]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占多数 [60] 监事会 - 监事会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在董事会不履职时自行召集 [53] - 监事有义务监督控股股东行为,发现资产侵占需启动"占用即冻结"机制 [40] 股份管理 - 公司股份总数41,028.224万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 [8][20] - 股份回购情形包括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回购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10% [24][25] - 董监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量的25% [29] 重大交易决策 - 股东大会审批标准包括单笔担保超净资产10%、关联交易超3,000万元且占净资产5%以上等 [19][44] - 董事会审批标准包括交易资产超总资产10%、关联交易超300万元等 [62][128][129] 投资者保护 - 控股股东侵占资产时,董事会需在10日内召开会议并启动司法冻结程序 [40][17] - 建立独立董事述职制度,需在年度股东大会披露履职情况 [54][118]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营收两年增长1.66倍 2024年净利润9842万元
36氪· 2025-07-18 10:34
IPO及融资计划 - 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并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计划融资金额8.5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2] 公司业务及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储能BMS模块及相关产品 [1][3] - 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 [1][3] - 产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大型高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并涵盖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等后备电源BMS,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动力电池BMS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19亿元,两年增长1.66倍(2022年3.46亿元,2023年7.79亿元) [3][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842万元(2022年5375万元,2023年8823万元) [3][5] - 综合毛利率逐年小幅下降:2022年28.53%、2023年26.56%、2024年26.02% [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5.0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50.44%(2022年1.85亿元,2023年4.02亿元) [6] 客户及市场 - 前五大客户为阿特斯、亿纬锂能、海辰储能、中车集团、赣锋锂业,2024年销售额合计4.17亿元,占营收45.41% [5] - 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金风科技等知名企业 [5]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26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91%、4.96%、6.94% [7] - 截至2024年末拥有研发人员183人(占比34.14%),其中硕士及以上36名 [8] - 已取得境内发明专利53项、境外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6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项 [8] - 主导/参与30项国家/行业/团体/地方标准,包括5项BMS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 [8] 股东结构 - 实控人徐剑虹通过贵源控股、吾尔是投资合计控制46.17%股份 [9] - 控股股东贵源控股持股36.54%,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周海波(5.83%)、杭州运隆(4.57%)、中石化资本(3.55%)等 [9] 行业荣誉 - 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以及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8]
罗马尼亚重磅政策:免除储能充电相关费用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15 10:29
罗马尼亚储能政策调整 - 罗马尼亚国家能源监管局(ANRE)宣布免除储能资源从电网充电的相关费用 具体措施包括豁免输电费和绿色证书费用 仅适用于从电网充电后再次向电网放电的电量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消除对储能电量的双重征费 解决阻碍储能技术发展的关键障碍 储能技术对平衡能源系统和整合可再生能源具有关键作用 [1] - 豁免政策不适用于储能设施自用电量(包括技术损耗) 仍需支付电网相关费用 这意味着储能系统的往返效率(RTE)对运营商更为重要 例如锂离子电池系统往返效率通常超过90% [1] 政策影响与行业信号 - 监管机构主席明确表示该政策旨在支持创新 将储能视为能源转型的支柱 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 [2] - 政策要求电网运营商承担储能电量的明确报告义务 显示监管框架正在完善 [1] 相关行业动态 - 印尼正推动10亿美元离网储能项目 有中国企业成为技术供应商 [2] - 英国储能行业出现789MW长期保底协议的新运营模式 [2] -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改革使电池储能受益 [2]
派能科技助力扬州最大电网侧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3 07:05
江苏华电仪征风光集中配建储能项目 - 项目成功并网,成为扬州区域规模最大的电网侧储能电站工程,总规模240MWh,占地47.8亩 [1] - 构建"储-转-升-调"智能化能源枢纽,预计年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超6800万千瓦时,减排约4万吨二氧化碳 [1] - 具备调峰调频、应急保供等功能,有效保障区域能源电力安全 [1] - 派能科技作为核心储能系统供应商,凭借一体化解决方案和高效交付能力,仅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从生产到并网的全过程 [1] 派能科技储能系统技术细节 - 为项目量身打造80MWh储能系统,采用"从芯到舱"全链路安全设计 [4] - 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及BMS升级构建本质安全防护体系 [4] - 智能BMS具备毫秒级状态监测能力,实时精准捕捉电池运行数据 [4] - 液冷热管理技术实现精准温控,保障电池组温度均匀稳定 [4] - 五重联动消防保护机制贯穿主动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到多级灭火全流程 [4]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由陈海生等40余位专家盘点 [7] - CNESA全球储能市场考察聚焦越南及东南亚储能新机遇 [7] - 西班牙-中国储能商务交流会成功举办 [7] 联盟信息 - 联盟官微关注政策、项目、企业、市场活动 [9] - 联盟官方小秘书提供入会、入群、产业交流、活动对接服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