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

搜索文档
487个海外品牌抢滩中国 首店经济成消费新引擎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8-27 02:07
国际小众品牌中国市场扩张策略 - 法国时尚品牌Sessùn在上海芮欧百货开设中国首店 [3] - 韩国潮牌ADERERROR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中国首家旗舰店 [3] - 美国品牌ANINEBING在广州天环广场设立第五家中国线下精品店 [3] 品牌运营与渠道特征 - 国际小众品牌在产品功能性方面表现突出 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度高于传统品牌 [3] - 品牌具备鲜明圈层文化属性 注重会员运营和社群营销 会员黏性和复购率较高 [3] - 门店选址集中于高线城市核心商圈 通过精心设计的产品陈列吸引客流量 [3] - 线上渠道成为重要进入途径 2025年一季度天猫国际有487个海外品牌开设网店 [3] 政策支持体系发展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创造条件吸引知名品牌开设首店 [4]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发展首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 [4] - 上海于2015年率先提出抢抓首店经济 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地同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4] 地方政策具体举措 - 广州市出台措施引导首店入驻重点国际知名商圈 [4] - 北京市方案提出构建首发时尚新矩阵 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 [4] - 天津市推出16条举措打造国际国内品牌集聚地 [4] - 浙江省三年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全省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 [4]
【机构调研记录】融通基金调研汇嘉时代、潮宏基等3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13
汇嘉时代调研要点 - 乌鲁木齐北京路购物中心超市生鲜品类占比提升1.87% 熟食增5% 面包烘焙增0.8% 通过优化联营商与供应链 引进本地品牌 升级包装与设备实现品类优化 [1] - 上半年调改措施包括设立成长基金 优化商品结构 尝试自营鲜食与烘焙 推进日清计划 更新设施 取消强制动线 加强服务培训 [1] - 百货门店调改聚焦品牌级次提升与首店经济 深化品牌合作 奎屯项目超市预计2024年底开业 百货2026年上半年开业 超市加快在乌鲁木齐及优质区域布局 [1] 潮宏基调研要点 - 推出臻金臻钻 梵华 黄财神 故宫文化等高克重系列提升客单价 持续围绕客户需求发力产品 打造非遗花丝 古法高工 潮搭串珠 IP领域领先地位 [2] - Soufflé子品牌定位礼赠专家 产品年轻化 已开60家门店与主品牌形成互补 主品牌推出"花丝?弦月"等非遗系列 IP授权涵盖哆啦A梦 三丽鸥等并新增多个IP [2] - 线上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70.64% 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 截至6月底门店达1540家净增72家 海外在吉隆坡 泰国 柬埔寨开店表现超预期 [2] 天孚通信调研要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有源业务增长主要源于高速率有源产品增加交付 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 [3] - 高速率产品需求旺盛 公司协调供给和产能保障交付 泰国工厂一期投产 二期研发试样及客户验证 预计明年大规模量产 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变化有源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3] - CPO配套产品布局早技术持续迭代 按客户需求推进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配合客户研发新产品 北美洲销售收入占比小关税政策影响可控有限 [3] 融通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1541.98亿元排名47/210 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752.13亿元排名57/210 管理公募基金数174只排名42/210 旗下公募基金经理39人排名30/210 [4]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公募基金产品为融通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LOF)A 最新单位净值1.71 近一年增长108.3% [4] 相关ETF数据 - 500质量成长ETF(560500)跟踪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近五日涨跌4.62% 市盈率17.86倍 最新份额4.4亿份减少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4.1万元 [6] - 估值分位76.84% [7]
首店经济异军突起!传统零售转型升级,稀缺性价值驱动消费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8-26 00:29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传统零售业态面临互联网技术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挑战 线上购物凭借便利性和成本优势冲击实体商业 [1] - 首店经济异军突起 成为推动零售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以地理首现为起点的商业模式演变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1] 首店经济核心价值 - 稀缺性价值驱动消费体验升级 地理首现特性具备新奇性和独占性 吸引消费者关注并满足差异化需求 [3] - 国际小众品牌涌入丰富首店经济内涵 如法国品牌Sessùn落户上海芮欧百货 韩国潮牌ADERERROR进驻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带来原汁原味国外文化体验 [3] - 重新构建消费场景 融合展览咖啡文创等多元业态 将购物转变为综合性生活方式体验 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并创造更多价值增长点 [3] 商业模式创新 - 融合创新构建商业生态闭环 通过跨界合作和业态融合突破传统零售功能 [4] - 技术创新发挥关键作用 智能化设备应用 数字化服务普及和个性化推荐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和购物体验 [4] - 产业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 从供应链管理到物流配送 从营销推广到售后服务的紧密配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4] 市场竞争格局影响 - 有效打破传统商圈千店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格局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并激发市场充分竞争 [5] - 推动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为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促进商业生态良性发展 [5]
打造零售经济新质生产力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3
核心观点 - 首店经济通过提供稀缺产品使用和融合消费业态 驱动线下消费从交易向上质变为物质与精神双重享受 [1] - 首店经济具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特点 推动零售行业向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2] - 首店经济打破千店一面僵化零售业态 激发市场活力并带动周边消费 [2] - 首店经济标志着线下渠道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有望改变线上线下市场竞争格局 [2]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1-7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1] - 2025年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 同比增长9.2% [1] 生产角度分析 - 首店经济具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协同等新质生产力特点 [2] -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提升零售行业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2] -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2] 市场角度分析 - 以新消费势力入局 通过创造就业贡献税收联动产业构建地域经济闭环 [2] - 打破当地千店一面僵化零售业态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2] - 带动周边消费 完成由地理首现到商业引擎的转变 [2] 渠道建设 - 门店升级与产品创新可拉动线下客流提升销售效率和品牌美誉度 [2] - 线下渠道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 - 实体空间承载商业互动与价值体验 满足探索感受交流和即时满足等情感需求 [1]
助推潮流与商圈“双向奔赴” 海外小众品牌抢滩中国首店
证券时报· 2025-08-25 18:34
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至8月期间 西藏 福建 上海 湖南 吉林 南京 辽宁 天津 北京 浙江等10个省级行政区出台促进首发经济发展政策 [6]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吸引知名品牌开设首店和首发新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10] - 北京市2025年7月方案提出构建首发时尚新矩阵 鼓励开设首店 旗舰店 创新概念店 浙江省目标2027年全省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 [11] 国际品牌进入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天猫国际平台新增487个海外品牌开设网店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第一站 [8] - 法国品牌Sessùn上海芮欧百货首店 韩国潮牌ADER ERROR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首店 美国品牌ANINE BING广州天环广场首店 Vuori北京直营门店将于10月开业 [8] - 西班牙宠物品牌ADVANCE爱旺斯 英国鞋靴品牌Rockfish Weatherwear 法国护肤品牌Sézane通过线上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8] 首店经济特征与优势 - 国际小众品牌具备产品功能突出 圈层文化属性 高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三大特点 会员黏性和复购率高 [9] - 首店通过稀缺业态填补市场空白 满足多元化需求 推动零售 文旅 体育 会展等多产业跨界融合 [12] - 首店具备新奇性 独占性和有限性 能为消费者提供新体验和社交资本 为商家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话题热度 [13] 创新业态与案例 - 路易威登上海兴业太古汇新概念地标融合展览 咖啡 文创等业态 首周带动客流翻番和销售额三位数增长 [14] - 成都宽窄巷子推出"宽厰KuanChǎng"策展式零售空间 融合展览 零售 体验一体 入选2024年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 [14] - 非标准首店(场景 业态 体验层面)占比从2022年34.74%升至2024年47.10% 增长超12个百分点 [15][1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24座重点城市新开品质首店2664家 同比增长21% 其中城市首店占比61% 省份首店18% 区域首店13% 全国首店8% [15] - 2024年全国74座城市新开首店超7000家 较2022年增长79.12% 较2023年增长36.18% [15] - 新开首店中国外品牌占比从2022年29.32%升至2024年38.06% 增长近10个百分点 [16] 品类与业态分布 - 2025年上半年新开首店中餐饮品牌占比45% 零售品牌占比40% 餐饮首店占比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15] - 户外 潮玩 宠物 云贵菜 东北菜 VR体验馆等新品类首店数量显著增加 [15] - 非标准首店数量持续上升 2024年较2022年增长76.31% [16]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首店经济推动零售企业向线上线下融合 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17] - 国际垂类品牌通过品牌教育与文化传播提升消费者对产品专业度的理解 带动产业链升级 [17] - 消费市场从大众化功能型需求向个性化体验型需求转型 首店成为连接消费需求与供给侧变革的耦合器 [17]
由“地理首现”到“商业引擎” 打造零售经济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08-25 18:12
线上经济如此蓬勃,为何还要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笔者认为,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购物体验、情绪价值 和社交需求的大背景下,仅靠线上渠道去卷流量、卷低价、卷便捷性,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路走不远。 线下门店是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实体空间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互动与价值体验。消费不止于交 易,还包括探索、感受、交流和即时满足等情感需求。首店经济正是以此为锚点,或以"地理首现"提供 稀缺的产品使用,或以"非同质化"提供融合的消费业态,凭借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真实体验和服务,驱动 线下消费从钱货交易向上质变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流量时代的到来,实体店在国内消费市场的地位,似 乎越来越尴尬。 与实体店相比,线上门店具备运营成本低、全天候营业、商品种类不受限、信息获取高效、购物便捷、 辐射范围广、精准营销等多重优势。持续火热的直播带货玩法,其互动性和娱乐性所带来的销售额增长 更是把实体店远远甩在身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7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 元,同比增长4.8%;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同比增长9.2%。 从市场角度来看,一方面,首店经济以新消费势 ...
大悦城撤出长沙;全国首座华润“万象里”落子济南;LV美妆全球首店开业;盒马鲜生四地同开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27
传统零售业绩下滑与转型 - 百盛集团上半年同店销售暴跌18.4%并宣布关闭北京复兴门店[3] - 新华百货营收下降0.99%且净利润下滑2.52%[3][15] - 天虹股份营收下降1.79%[3][18] - 银座股份营收下降0.87%且净利润重挫8.33%[3][18] - 南宁百货净利润亏损1338万元且亏损幅度扩大653.3%[3][18] - 中百集团提出三年自救计划力争2027年实现盈利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数字化赋能转型[4] 奥特莱斯业态扩张 - 武汉杉杉奥特莱斯9月25日开业为华中首家滨湖奥莱引入260个品牌[5][18] - 杭州同步新增3家仓储式城市奥莱[5][18] - 上海百联青浦奥特莱斯二期2026年竣工后成为亚洲最大奥莱总体量20万㎡[5][18] - 华北最大奥莱年底开业招商进度超90%含35米高水幕装置[5][18] - 泉州复悦·尚柏奥莱11月开业为泉州首座奥莱引入超200个品牌[5][18] 购物中心品牌重塑 - 长沙北辰三角洲大悦城更名为长沙北辰荟由业主方独立运营[7][18] - 沈阳万科广场升级为万芊荟更名后客流增长15%且销售额增长26%[7][8][18] - 佛山顺德新世界中心启用NEW MALL新名字运营26年后品牌焕新[7][18] - 华润万象里产品线重启济南万象里商业面积5.5万㎡定位社区型购物中心[9][18] 首店经济与品牌创新 - LV美妆全球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唇膏定价1200元[10][18] - 海底捞北京亦庄推出全国首家创新概念店引入甜品站与三时段智能切换系统[10][18] - TravelDepot全球首家旗舰店计划落户杭州5年内布局超200家门店实现超百亿营收[10][18] - 浙江首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15] - 南昌上半年新增品牌首店超50家涵盖零售餐饮娱乐多领域[15] 国际与本土品牌双向流动 - 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2%鞋履成为增长最快品类[12][24] - lululemon在美网赛事打造主题快闪店签约网球运动员扩大体育营销[12][24] - 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达40.3%美洲地区营收增长超十倍[13][24] - 安踏冠军李宁等本土运动品牌通过主题店深化市场渗透[13][24] 企业业绩与动态 - 龙湖集团前7月实现运营收入约87.6亿元且经营性收入约154.5亿元[15] - 嘉里建设上半年营收80.59亿港元同比增长60%股东溢利6.12亿港元[18] - 香港K11 Art Mall2025财年客流创新高出租率达100%动漫潮玩销售飙升65%[18] - 京东折扣超市首店在河北涿州开业精选超5000款民生商品低于市场常规售价[24] - 永辉超市二季度关闭186家门店预计损失8.27亿元[24] 项目开发与开业 - 石家庄安兴城市广场8月15日开业建面7.3万㎡定位城市白领社交中心[18] - 江门利和广场9月21日开业体量超13万㎡引入超200家品牌[18] - 杭州城北招商花园城11月底开业24万㎡超复合体招商率超80%[18] - 北京副中心儿童主题公园预计2026年建成成为亚洲最大室内儿童主题乐园投资18亿元[18] - 东莞万象城招商启动预计2026年开业引入奢侈品米其林餐饮等高端品牌[18] 消费政策与市场活动 - 国务院要求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15] - 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15] - 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58亿美元增长30.1%电商销售占比超50%[25]
首店爆火后,京东美食MALL在10余城加速落地
观察者网· 2025-08-25 04:00
核心观点 - 京东旗下七鲜美食MALL通过业态创新、供应链赋能和品质管控实现首店成功,客流增长超三倍,正加速全国超10个城市扩张,验证"堂食+外卖"协同模式 [1][3][8] 业务表现 - 哈尔滨首店开业两个月客流增长超过三倍,逛购率近100%,外卖日单量相比开业初期增长100% [3] - 营收结构以堂食为主但外卖占比呈上升趋势,"堂食+外卖"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3] - 客群结构从初期40-50岁周边居民扩展至20-40岁年轻主力消费人群,吸引远郊区打卡客群 [5] 竞争策略 - 通过"十大网红首店"引入稀缺品牌(如六必居二八酱奶茶)结合"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带动高客流 [3] - 国内首个全面推行后厨直播,实现食材处理与烹饪流程透明化 [5] - 跨店选一单配模式满足外卖多元化需求,优化商家堂食与外卖占比 [5] - 差异化商家配比兼顾老字号、非遗美食与网红品牌,覆盖多元客群需求 [4][5] 供应链创新 - 通过京东供应链优势实现食材隔日冷链配送(如六丁火烤肉从北京仓至哈尔滨),保障新鲜度并消除库存压力 [7] - 赋能商家轻量化经营:非自营配料线上下单配送(如咖啡熊牛奶糖包),压缩300万库存投入与人工成本 [7][8] - 供应链提效延伸至食材溯源和乡村振兴领域,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出餐拣货效率 [7] 扩张计划 - 正与北京、西安、长春、呼和浩特等超10个城市接洽"一城开多店"计划 [1][8] - 选址优先一线、新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结合数据赋能与用户画像挖掘潜力区域 [8] - 二期引入七鲜小厨(价格带10-20元)与七鲜美食MALL(价格带30-50元)形成互补,打通到店与到家全场景 [11] 商业模式 - 践行"前端不赚供应链赚"策略,通过供应链服务实现盈利 [7] - 与成熟物业公司合作降低风险,响应政府"首店经济"政策促消费稳就业 [8] - 宗旨优先服务本地人再服务外地人,避免同质化竞争 [9]
消费券发放叠加商家促销 “食在广州”更显活力
广州日报· 2025-08-25 01:54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 政府发放餐饮消费券叠加企业半价促销形成"折上折"效应 显著刺激消费意愿 [3] - 开渔季成为暑期餐饮黄金窗口 家庭聚餐订单明显上升 海鲜菜肴轮流半价优惠 [3] - 餐饮企业深挖地域食材资源打造节令消费场景 多家餐厅推出粤菜大师主理的开渔宴 [3] 体验式消费创新 - 餐饮业结合"十五运"契机推出"运动+美食+文创"沉浸式体验模式 有效提升复购率 [4][5] - 陶陶居推出"美食马拉松"活动 全国6城超万人报名 广州市场参与占比超60% [5] - 年轻消费者占比提升 更愿为设计感 IP联名和体验感买单 [6] 首店经济与国际化发展 - 烘焙品牌好利来采用双首店模式 广州首店开业首月营业额超新一线城市首店平均业绩 [6] - 本土餐饮通过国际美食节实现文化交融 白天鹅宾馆泰国美食节接待5000余人 收入近170万元 [6] - 8月美食节接待人数环比增长超11% 收入增长约7% [6] 行业融合与创新趋势 - 餐饮与体育 文旅 科技深度融合 成为抓住年轻客群实现品牌破圈的关键 [5] - 餐饮协会倡议行业反内卷 长者饭堂升级为社区饭堂等举措激活市场 [7] - 通过米其林 黑珍珠等餐饮榜单推动地方传统美食与外国美食融汇创新 [7]
174家首店冲入武汉:武汉天地、咸安坊抢下冠亚军
36氪· 2025-08-25 01:52
首店经济规模与增长 - 武汉重点商业载体累计新开品牌首店174家,较去年同期145家增长20%,数量创历史新高 [1] - 首店层级显著提升,包括全国首店5家、华中区域首店46家、湖北首店22家及武汉首店101家 [1] - 全国首店涵盖新西兰轻奢香氛Côte Noire、杰士邦线下旗舰店、bearnova、太平鸟珍珠小黑裙主题店及support surface线下店 [1] 首店空间分布特征 - 首店分散于41个存量项目,但头部聚集效应显著,8个商业项目首店数量超10家,合计新开100家首店,占比57.5% [2] - 武汉天地三大项目引入18家首店,覆盖零售、餐饮、文体娱和生活服务四大业态,含国际大牌非标门店及中国特色品类 [2] - 武汉咸安坊首店数量达74家,占比超78%,上半年新增14家首店,聚焦潮流零售与夜间消费场景 [4] 重点商业项目首店引进策略 - 武汉武商MALL引入12家首店,包括法国设计师品牌ANN ANDELMAN、韩国眼镜fake me及国产品牌麒麟大口茶等 [6] - 武汉武昌万象城上半年引入12家首店,含4家华中首进品牌,并开展香港迪士尼20周年内地首展等高人气活动 [6] - 武汉万象城三年引进400余品牌,首店及高能级店占比近35%,上半年首店超10家且完成最大规模改造升级 [6] 业态分布与消费趋势 - 餐饮类首店81家占比46.6%,零售类63家,生活服务类14家,文体娱10家,儿童亲子仅6家 [8] - 餐饮细分品类中新式饮品17家、烘焙甜品6家、日式料理9家及餐酒吧12家,体现多元化消费需求 [9][10] - 零售类以服装为主力,覆盖女装、运动装及时尚生活品类,反映消费升级与个性化趋势 [10] 生活服务与体验业态 - 生活服务类首店聚焦美发造型、美容SPA及美甲等个人形象与健康领域 [12] - 文体娱及儿童亲子类首店数量较少,但体现商业体对家庭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的重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