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以旧换新
icon
搜索文档
“两新”政策如何再加力?
"两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带动效果持续显现,需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并加强统筹协调[1] -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下,设备更新市场规模每年超5万亿元[2]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2025年资金增至2000亿元并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2] 设备更新投资增长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3]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12.3%、6.3%、3.6%[3]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6月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3]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车龄15年以上乘用车超700万辆,超1.8亿台家电超安全使用年限,潜在需求巨大[4]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支持4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资金增至3000亿元并扩大至国四汽车、手机等[4] - 2024年以旧换新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销售额已超1.6万亿元[4]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5] 政策落地措施 - 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7] - 加快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注重资金使用的时序性和均衡性[7] - 聚焦节能降碳潜力大的重点产品设备,优化支持品类和标准,简化贷款贴息流程[7] - 构建更新换新长效机制,全链条防范风险[8]
锐财经丨“两新”政策如何再加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9 03:36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政策带动效果持续显现 [1] - 设备更新的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5万亿元以上 [2]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增加至2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 [2] 设备更新领域投资与增长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3]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3]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12.3%、6.3%、3.6% [3]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 [3] 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潜力 - 车龄15年以上的乘用车超过700万辆,至少有1.8亿台家电产品已超过安全使用年限 [4]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4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 [4] - 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 [4] - 2024年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4] 消费品零售增长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5] 政策实施与资金安排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7] - 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7] - 深入开展各领域存量产品设备评估诊断,分析评估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直接效益和带动效应 [7]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 [7]
青海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消费94.9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0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8月4日累计受理补贴申请617930笔 审核通过513083笔 已兑付补贴资金6 87亿元 撬动消费94 99亿元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建立"日快报 周通气 月研判 季会商"机制 累计编发每日快报332份 周通报22份 召开月例会4次 季度协调会2次 [1] 政策优化与品类调整 - 汽车置换更新实施跨年度衔接补贴政策 [1] - 家电补贴品类细化至20大类56个具体品种 家居补贴品类从35类扩围至42类 [1] - 迭代升级全省统一服务平台 实现用户流 订单流 发票流 资金流"四流合一"及商家管理 申请受理 审核 发放 统计"五位一体" [1] 促消费活动体系 - 将政策深度嵌入数码消费季 绿色智能焕新消费季 家电消费季 健康消费季等活动 [2] - 构建"政府补贴 企业让利 金融助力 百姓受益"的消费体系 [2] - 开展"六进"活动224场次 覆盖社区 机关 高校 院所 园区 军营 [2] 农牧区政策覆盖 - 实施"春风焕新"便民惠民行动 覆盖全省近50%乡镇和33%行政村 [2] - 通过"送政策上门"实现精准触达 让农牧区群众享受政策红利 [2]
“两新”政策如何再加力?(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8 20:42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政策带动效果持续显现,需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2] - 我国设备更新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万亿元以上,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3]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资金规模增至2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3] 设备更新投资与行业表现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4]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与"两新"相关行业投资增长显著[4]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6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4] 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潜力 - 我国车龄15年以上乘用车超700万辆,超安全使用年限家电产品至少1.8亿台[5]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支持4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6] - 2024年汽车、家电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6] 政策实施效果与行业增长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6]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7]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要加快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7] 政策优化方向 - 将深入开展存量产品设备评估诊断,优化支持品类和执行标准[7]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7] - 构建更新换新长效机制,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8]
两部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加大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7:28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专项资金将加大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覆盖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 [1] - 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 [1] 项目优化 - 降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申报门槛,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要求,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 [1] - 相关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投资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 [1] - 简化申报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1]
政府债加快发行使用 支持扩内需稳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4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 - 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4078亿元,在地方债中占比超过40% [2] - 二季度政府债总发行规模预计达7.8万亿元,其中国债4.6万亿元、地方债3.3万亿元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1920亿元,5月、6月拟分别发行4只和3只 [2] 地方债发行结构变化 - 二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额22624亿元,新增专项债占比47%达10660亿元 [3] - 浙江、广西、福建、湖南等地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量均超1000亿元 [3] - 一季度再融资专项债占比较高,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占比显著提升 [2] 资金投向与政策效果 - 超长期特别国债追加下达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810亿元+第二批810亿元) [4]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销售281.4万辆、家电4941.6万台,相关消费额约7200亿元 [4] - 土储专项债已发行约774亿元,涉及广东、福建、湖南等地 [4] - 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定向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4] 发行节奏与政策导向 - 财政部或将提高5月、6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单只发行额度 [5] - 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被列为财政政策重点 [6] - 预计全年新增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整体前移,为下半年政策预留空间 [6]
以旧换新释放政策红利 向“新”迭代激发经济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8-06 06:23
"两新"政策实施效果 - 上半年与"两新"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累计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3万亿元 惠及超4.3亿人次 [1]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整体销量翻倍 大尺寸电视、嵌入式冰箱等提升生活品质的家电销量增长20% [1] - 县域家电市场加速升级 "大尺寸、大容量"家电需求旺盛 98英寸以上电视销售同比增43% 550L以上冰箱增89% [1] - 智能化家电占比显著提升 5000元以上空调中AI产品占60% 智能烟灶套装和扫地机器人销量分别增76.7%和92.5% [1] 财政支持与政策优化 - 今年已分三批下达23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各地优化政策流程提升补贴兑现效率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增至2000亿元 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 [5] 电动自行车产业链升级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销量攀升 带动电池、电机等配件迭代升级 [3] - 电动自行车生产线效率显著提升 平均30秒可生产一台整车 自动化机器人应用大幅提高组装效率 [3] - 政策推动超千万辆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 其中铅酸电池动力车辆占比达87.5% [3] 设备更新市场规模与影响 - 设备更新年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 [4] - 变压器等制造企业通过自动化物流系统等设备更新提升产线效率 [4] - 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17.3%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 贡献率达86% [5]
截至7月25日以旧换新政策惠及超4.3亿人次 大件家电受青睐
央视新闻· 2025-08-06 03:42
"两新"政策实施效果 - 上半年与"两新"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1] - 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3万亿元 惠及4.3亿人次 [1] - 今年已分三批下达23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以旧换新 [5] 家电行业趋势 - 大尺寸 大容量家电需求显著增长 98英寸以上电视销量同比增43% 550L以上冰箱销量同比增89% [3] - 智能化家电成为市场新宠 5000元以上空调中AI产品占比超60% 智能烟灶套装和扫地机器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6.7%和92.5% [3]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整体销量翻倍 提升生活品质的家电销量增长20% [3] 电动自行车行业变化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销售火爆 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平均30秒生产一台电动车 [7][9] - 智能化功能如手机蓝牙启动和导航投屏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9] - 政策带动超千万辆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 其中87.5%为铅酸电池动力车辆 [1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推动上游电池 电机等配件升级迭代 [11] - 电池生产企业订单激增 自动化机器人应用提升生产效率 [13] - 地方政府优化政策流程 如大庆市审核效率从3-5分钟/人提升至1-2分钟/20人 [5]
消费外贸双增长 南阳商务经济稳中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8-05 20:17
消费市场表现 - 1-6月南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81 98亿元 总量居全省第2位 同比增长7 0% 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3] - 限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248 01亿元 同比增长13 0%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2024年提升3 6个百分点 [3] - 城镇消费贡献突出 限额以上城镇零售额增长14 6% 家电 金银珠宝等品质商品销售激增 乡村市场增速达10 9% [3] - 商品零售与餐饮服务协同增长 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4 4% 餐饮收入增长13 3% [3] 政策刺激与消费促进 - 南阳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已完成兑付4 1亿元 惠及消费者74 6万人次 带动消费48 3亿元 [4] - 上半年累计推出55期政府消费补贴2140万元 成功拉动消费2 4亿元 [4] - 通过"惠享南都"系列活动精准施策激发消费潜力 [4] 外贸与进出口表现 - 1-6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83 8亿元 其中出口68亿元 增长8 4% [3] - 新增外贸企业114家 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 享受90%和70%展位及机票补贴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52 4亿元 增长10 7%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 3亿元 增长10 2% [4] - 机电 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4 2%和31 6% 其中出口蔬菜及食用菌9 4亿元 [4] - 综保片区"智能化保税与非保税业务管理系统"累计完成拼箱申报274车次 带动保税贸易额达4 25亿元 [4] 未来发展方向 - 南阳市商务局将紧扣"商务高质量发展"主线 围绕提振消费扩内需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两大重点任务 [5]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政策概述 - 2024年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并扩大支持品类范围 [1] - 2024年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 [1][6] - 政策扩围至五大品类: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新增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和数码产品购新支持 [3][4] 品类补贴细则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报废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1.5万元/辆;置换新能源车最高1.5万元/辆,燃油车1.3万元/辆 [4] - **家电**:2级能效产品补贴15%,1级能效20%,单件上限2000元,空调最多补贴3件 [4] - **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等按售价15%补贴,单件上限500元 [4] - **家装**:装修建材类补贴15%,适老化产品30%,单渠道上限2000元 [4] - **电动自行车**:报废换新补贴500元/辆,铅酸电池车额外补贴100元 [4] 销售拉动效果 - **汽车**:2024年680万辆补贴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412万份补贴带动6689亿元,占五大品类总销售额42% [6][7] - **家电**:2024年6200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7]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手机售价2000-6000元区间销量增长13%-43% [7][8] - **乘数效应**: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长1.3%,政策贡献约0.74%-0.96%,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增速达20%-30% [16][19] 补贴效率分析 - **投入产出比**:汽车补贴784亿元仅带动82-111万辆净增销量,家电926亿元补贴带动1240-1380亿元净增额,电动自行车补贴47亿元带动销量达2024年6.6倍 [20][21] - **覆盖人群**:2025年上半年2.8亿人次享受补贴,实际覆盖约10%-15%人口,中高收入群体占比40% [22] 政策优化方向 - **品类扩展**:建议从耐用消费品延伸至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受益比例 [24] - **系统效应**:补贴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车饰、手机配件等),资金循环可扩散至餐饮、娱乐等领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