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杠杆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杠杆资金重仓股曝光 寒武纪-U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8-08 01:12
融资净买入情况 - 上一交易日共有1861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其中净买入金额在亿万元以上的有20只 [1] - 寒武纪-U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5.33亿元 [1] - 北方稀土、硕贝德、东山精密分别获融资净买入4.07亿元、2.95亿元、2.57亿元 [1] 融资净卖出情况 - 工业富联、新易盛、中际旭创净卖出额居前,金额分别为4.17亿元、2.92亿元、2.70亿元 [1]
A股入市资金,呈现8大特征
36氪· 2025-08-08 00:16
市场流动性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显著升温,7月22日和7月31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为4月以来首次 [1] - 今年以来A股仅有11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其中8个集中在2月份,1个在3月份 [1] - 7月成交额放量预示着新一轮资金入场浪潮的到来 [1] 资金流入情况 - 今年以来股民入金整体为正流入,与股市赚钱效应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 [3] - 2月、3月、4月、7月入金人数和规模显著增长,有效户数、万元户数、保证金规模等指标明显提升 [3] - 某券商AUM增长近千亿,部分为增量入市资金 [3] 资金入场高峰期 - 2月、4月、7月为资金入场高峰期,与市场重大事件时间节点高度吻合 [4] - 2月和3月Deepseek大模型引爆A股行情,吸引大量资金涌入 [4] - 4月A股在政策支撑下快速止跌回稳,资金入场意愿升温 [4] - 7月A股迎来强劲升温行情,上证指数多次突破3600点,8月5日报3619.67点 [4] 入市资金特点 - 90后群体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新开户投资者中25-35岁占比52.9%,较2024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 [6] - 互联网渠道成新开户主力军,线上渠道开户入金占比达70% [6] - 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入金规模更大,为二三线城市的2-3倍 [7] - 资金风险偏好较高,青睐医药生物、科技、券商等高波动、高成长板块 [7] - 7月以来单日融资买入额突破2000亿,融资余额连续13个交易日突破1.9万亿 [7] - 投资者决策受社交媒体影响大,抖音、雪球等平台成为信息主渠道 [8] - 投资更趋理性,面对市场回调不再盲目抛售,而是加仓布局 [8] - ETF交易份额提升,前7个月规模同比增长近70% [9] - 港股通参与热情高涨,截至7月南下资金达8668亿港元,为2024年全年总额的107% [9]
炸了!A股十年罕见信号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牛市氛围强烈
华夏时报· 2025-08-07 16:0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年内首次触及3600点,8月6日收盘报3633.99点,8月7日报3639.67点 [1] - A股市场两融余额连续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8月5日和6日分别达到20002.59亿元、20094.14亿元,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2.30% [2] - 全市场5300余只个股中约4300只实现上涨,占比高达八成 [4] 杠杆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00亿元 [3] - 通信、国防军工、汽车、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等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50亿元 [3] - 创新药、新能源赛道龙头股如新易盛、北方稀土、胜宏科技、宁德时代、江淮汽车、药明康德等融资净买入额靠前 [3] 个股表现 - 3300多只股票年内涨幅突破10%,近千只个股涨幅超50%,250多只股票实现翻倍 [5] - 上纬新材年内股价上涨超1200%,主要从事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 [6] - *ST宇顺、舒泰神、联合化学、北方长龙等10家公司年内涨幅集体突破300% [7] 行业分析 - 电子制造领域如*ST宇顺、胜宏科技表现突出 [7] - 生物医药企业如舒泰神、昂利康凭借创新药研发进展引发资金关注 [7] - 军工装备配套企业北方长龙带动相关产业链个股活跃度攀升 [7] 宏观与政策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 [9] - 当前"反内卷"行情启动,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业绩增长 [9]
8大特征!A股这波资金入市高峰在2月、4月与7月
财联社· 2025-08-07 14:19
市场流动性回归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显著升温,7月22日和7月31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为4月以来首次 [2] - 今年以来A股仅有11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其中8个集中在2月,1个在3月,7月放量预示新一轮资金入场 [2] - 上证指数多次突破3600点,8月5日报3619.67点,较年初大幅上涨 [6] 资金流入情况 - 股民入金整体为正流入,与股市赚钱效应呈正相关,2月、3月、4月、7月入金人数和规模显著增长 [4] - 券商反馈有效户数、万元户数、保证金规模、现金理财规模等指标在2月、3月、4月、7月明显提升 [4] - 某券商AUM增长近千亿,部分为增量入市资金 [5] 资金入场高峰期 - 2月、4月、7月为资金入场高峰期,与市场重大事件时间节点吻合 [6] - 2月和3月春节后,Deepseek大模型引爆A股行情,吸引大量资金 [6] - 4月A股经历短暂急跌后迅速回稳,市场信心提振 [6] - 7月A股强劲升温,港股市场火热,两地市场表现推动资金持续流入 [6] 入市资金特点 - 年轻人占比提升,90后群体占比52.9%,较2024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 [8] - 互联网渠道成新开户主力军,线上开户入金占比达70% [9] - 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入金规模为二三线城市的2-3倍 [10] - 资金风险偏好较高,青睐医药生物、科技、券商等高波动、高成长板块 [11] - 融资买入额持续增加,7月单日融资买入额突破2000亿,融资余额连续13个交易日突破1.9万亿 [11] - 投资者受社交媒体影响大,抖音、雪球等平台成为信息主渠道 [11] - 投资更趋理性,市场回调时分析趋势和基本面后加仓布局 [11][12] - ETF交易份额提升,前7个月规模同比增长70%,工具化投资意识增强 [12] - 港股通参与热情高涨,截至7月南下资金达8668亿港元,为2024年全年总额的107% [13]
太凶狠!华尔街都怂了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33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动态 - xAI于2025年8月1日提交"MacroHard"商标注册申请 疑似内涵微软(Microsoft) [1] 美股散户交易行为分析 - 盈透证券数据显示上周五散户净买入订单激增78% 推动周一美股强劲反弹 [2] - 5月19日散户净买入额达41亿美元(占当日交易量36%) 创历史纪录 [2] - 2025年上半年散户资金流入达1553亿美元 交易占比从2024年25%升至36%(增长44%) [2] - 过去28个交易日中有27天散户净买入股票 但机构警告9月或面临"完美风暴" [3] A股市场表现 - 8月5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 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635.6亿元 [8][10] - 当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2.3%(2015年为4.5%) 若要达到当年杠杆水平需增至4万亿元 [10] - A股总市值达110.2万亿元(较2024年增长11.31万亿) 上市公司数量达5428家 [11] - 6月23日以来推动上涨因素包括:中美贸易缓和/伊以冲突停火/杠杆资金连续流入 [6] ETF资金流向 - 宽基ETF获资金抢筹 港股通互联网ETF(19.91亿)/证券ETF(13.96亿)/中证1000ETF(13.76亿)净流入居前 [15] - 行业ETF中恒生科技指数ETF(9.86亿)/恒生科技ETF(6.5亿)/港股创新药ETF(5.77亿)表现突出 [15] - 机器人ETF周涨幅达8.51% 科创AIETF涨3.51% 煤炭ETF涨4.16% [15] 机构观点 - 中泰固收团队指出当前股债比价显示行情仍有空间 创业板PE扩张潜力最大 [13] - 历史数据显示风险溢价低于"平均值-1倍标准差"时多为行情表现较好阶段(如2014-2015年) [13] - 本轮行情资金共振趋势刚启动 但需关注国家队/险资/公募/外资等资金接力情况 [17]
炸了!A股十年罕见信号,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牛市氛围强烈
华夏时报· 2025-08-07 10:37
两融余额突破 - 近10个交易日两融余额持续攀升 从7月24日的19,419.92亿元增长至8月6日的20,094.14亿元 增幅达674.22亿元[1] - 8月5日至6日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大关 分别达20,002.59亿元和20,094.14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稳定在2.30%[2][3] - 此次突破为2015年后首次站上2万亿元 杠杆资金与市场回暖形成共振[3] 资金行业分布 - 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00亿元 机械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紧随其后[4] - 创新药与新能源龙头受追捧 新易盛、北方稀土、胜宏科技、宁德时代等个股融资净买入额居前[4] - 房地产、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融资净买入额相对有限 反映杠杆资金偏好成长赛道[4] 市场表现特征 - 全市场5300余只个股中约4300只上涨 占比达80% 其中3300只个股涨幅超10%[5][6] - 近千只个股涨幅超50% 250余只实现翻倍 科技与新能源领域多只个股涨幅达200%-300%[6] - 上纬新材成为年内首只十倍股 涨幅达1232.46% *ST宇顺、舒泰神等10家公司涨幅均超300%[7][8] 行情驱动因素 - 两融余额与市场走势形成正反馈 赚钱效应吸引杠杆资金入场并进一步推高股价[10] - 增量流动性驱动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 资金倾向于追逐高共识品种而非低位轮动[10] - 当前两融余额与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仍处低位 政策力度加大可能进一步改善市场情绪[10] 宏观背景支撑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较去年同期及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11] - "反内卷"行情启动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 上市公司凭借技术及资金优势实现业绩增长[11]
中原期货晨会纪要-20250807
中原期货· 2025-08-07 00:43
| 公司官方微信 | | --- | | 中原期货研究咨询部 0371-58620081 0371-58620083 | 1 中原期货研究咨询部 晨会纪要 2025 第(143)期 发布日期:2025-08-07 公司官方微信 中原期货研究咨询部 | 化工 | 主力合约 | 2025/8/7 | 2025/8/6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8:00 | 15:00 | | | | | 焦煤 | 1,223.50 | 1,221.00 | 2.50 | 0.205 | | | 焦炭 | 1,647.50 | 1,644.50 | 3.0 | 0.182 | | | 天然橡胶 | 15,430.00 | 15.495.00 | -65.0 | -0.419 | | | 20号胶 | 12,280.00 | 12,320.00 | -40.0 | -0.325 | | | 塑料 | 7,305.00 | 7,321.00 | -16.0 | -0.219 | | | 聚丙烯PP | 7,072.00 | 7,078.00 | ...
时报观察丨两融余额重上两万亿,这次有何不同?
证券时报· 2025-08-07 00:32
两融余额规模与结构变化 - A股两融余额于8月5日达20002.59亿元 较2015年5月20日首次突破2万亿元时增长但结构差异显著 [1] - 当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31% 较2015年同期4.16%下降1.85个百分点 显示与市值增长更匹配 [1] -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重为10.23% 低于2015年14%的水平 且处于历史6%-10%合理区间 远低于19.26%峰值 [1] 资金流向行业分布 - 7月以来两融资金主要流向医药生物 电子 电力设备行业 与2014-2015年偏好金融板块形成明显对比 [1] - 重点流入个股包括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 胜宏科技 新易盛 比亚迪 药明康德等新兴产业龙头公司 [1] 市场估值水平比较 - 当前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约15-16倍 较2015年5月19-20倍水平低约4倍 峰值时期差距达7倍以上 [2] - 2015年上半年市盈率从15倍升至23倍 增幅达53% 而今年仅从14倍升至16倍 增幅14% 估值提升缓慢 [2] 监管环境与市场机制 - 证监会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提出健全稳市机制 加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前瞻性 [2] - 当前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度提升 防风险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 有利于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2]
两融创十年新高,券商“有望波动突破”
选股宝· 2025-08-06 23:43
截至8月5日,A股两融余额报20002.59亿元,正式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近10年新高。其中,融资余额 19863.11亿元,融券余额139.48亿元。上一次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还是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 Wind统计显示,申万一级行业中,7月至今融资买入额最高的是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医药。热门行业现 多空博弈,同期,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的融券卖出额居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表示,资金结构上,两融余额的2万亿多数由融资贡献,这代表着在短 线上市场多头情绪非常饱满。虽然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规模,但从占A股成交额比重来看,当 前的两融余额较2015年占比较少。现在来看,两融余额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 另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杠杆资金进场,是受到政策托底、下半年降准降息预 期下市场信心增强,产业周期向上,AI、新能源等板块保持高景气等因素影响。 长城证券表示,8月后国内外大事将继续迎来密集交织期,宏大叙事或是决定市场可能进一步走强的关 键因素,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有望波动突破。 公司 ...
时报观察 两融余额重上两万亿,这次有何不同?
证券时报· 2025-08-06 22:07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市场分析 核心观点 - A股两融余额于8月5日达到20002.59亿元,再次突破2万亿元,但与2015年5月20日的2万亿元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1] -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5年相比在杠杆占比、资金流向和市场估值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1][2] - 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市场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2] 两融余额占比分析 - 8月5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31%,低于2015年5月20日的4.16%,表明当前增长与市场整体市值增长相匹配 [1] - 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为10.23%,低于2015年的14%,且历史最高为19.26%,当前杠杆交易活跃但未达过度投机水平 [1] 资金流向分析 - 7月以来两融资金主要流向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 [1] - 主要流入个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胜宏科技、新易盛、比亚迪、药明康德等 [1] - 2014-2015年期间融资资金更偏向金融板块 [1] 市场估值分析 - 当前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5-16倍,低于2015年5月的19-20倍(高峰时期超过23倍) [2] - 2015年年初至年中市盈率从15倍升至23倍,而今年仅从14倍升至16倍,估值未快速提升 [2] 市场监管与政策 - 证监会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健全稳市机制,加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 [2] - 当前市场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防风险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