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新天绿色能源(00956):天然气业务短期承压风电装机成长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8-29 05: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天然气业务短期承压但风电装机成长可期 [4] - 控股股东河北建投溢价16.55%认购新H股 总代价15.14亿港元 80%用于风电及燃气发电厂建设 [5]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82亿元同比增47.03% 资本性支出30.16亿元同比增19.18%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4.0/26.5/28.9亿元 同比增速43.7%/10.0%/9.2% [9]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6.7/6.1/5.6倍 假设分红率50%则对应股息率7.43%/8.18%/8.93% [9] 风电业务表现 - 2025H1新增风电控股装机287.45MW 新增核准982MW [7] - 累计风电控股装机6874.80MW 在建装机1401.95MW [7] - 平均利用小时数1235小时同比增23小时 可利用率97.62%同比降0.44个百分点 [7] - 弃风率16.85%同比升9.04个百分点 [7] - 发电量80.65亿千瓦时同比增8.34% 上网电量78.81亿千瓦时同比增8.38% [7] - 平均上网电价0.42元/千瓦时同比降0.02元/千瓦时 [7]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0.65%同比升15.03个百分点 [7] - 风电及光伏营收34.11亿元同比增4.75% 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6.75% [7] 天然气业务表现 - 2025H1售气量25.78亿立方米同比降14.56% [9] - 批发/零售/CNG/LNG气量分别同比降6.55%/14.36%/33.74%/27.94% [9] - 代输气量2.36亿立方米同比降37.17% [9] - 天然气营收74.88亿元同比降15.63% 净利润3.21亿元同比降28.51% [9] - 主因暖冬导致采暖用量减少及工业需求疲软 [9] 财务数据预测 - 2025E营收215.18亿元同比增0.7% 2026E达259.03亿元同比增20.4% [8] - 2025E归母净利润24.03亿元同比增43.7% 2026E达26.45亿元同比增10.0% [8] - 2025E每股收益0.57元 2026E升至0.63元 [8] - 2025E ROE 10.5% 2026E升至10.9% [8]
斯达半导(603290):2Q25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增超50%,新兴应用加速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28 15:22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 核心观点 - 公司2Q25营收10.16亿元(YoY+39.55%,QoQ+10.5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3.15%,QoQ+65.61%),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YoY+49.96%,QoQ+56.30%),毛利率29.16%(YoY-2.06pct,QoQ-1.22pct)[1] - 新能源业务1H25营收12.13亿元(YoY+52.80%),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5.80%,新能源发电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2] - 海外非亚洲地区收入1.41亿元(YoY+62.14%),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15亿元(YoY+63.31%)[2] - 碳化硅、氮化镓和MCU等新兴应用顺利推进,车规级SiC模块新增多个量产车型,自建6英寸SiC产线良率达国际领先,自研第二代SiC MOSFET芯片批量出货[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6.20/7.43/8.9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8/31/26倍[3] 财务表现 - 2Q25营收10.16亿元(YoY+39.55%,QoQ+10.5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3.15%,QoQ+65.61%)[1] - 1H25工控及电源营收5.06亿元(YoY-16.52%)[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2.57亿元(YoY+25.5%),净利润6.20亿元(YoY+22.1%)[3][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2.59/3.10/3.75元,ROE为8.6%/9.5%/10.4%[5] 业务分项 - 新能源业务1H25营收12.13亿元(YoY+52.80%),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5.80%,新能源发电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2] - 工控及电源业务1H25营收5.06亿元(YoY-16.52%)[2] - 海外非亚洲地区收入1.41亿元(YoY+62.14%),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15亿元(YoY+63.31%)[2] - 完成对美垦半导体80%股权收购,加速家电IPM市场拓展[2] 新兴应用进展 - 车规级SiC模块新增多个量产车型,自建6英寸SiC产线良率达国际领先,自研第二代SiC MOSFET芯片批量出货[3] - 光伏碳化硅模块产品陆续推出[3] - 车规级GaN驱动模块获主电机控制器平台定点,预计26年进入装车应用阶段[3] - 车规级MCU预计26年底小批量供货,25年下半年工业级MCU开始送样测试[3] - 产品拓展至AI服务器电源,SiC模块获载人电动商用飞行器定点,预计26年开始批量销售[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20/7.43/8.99亿元(前值5.56/7.19/8.00亿元)[3]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38/31/26倍[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2.57亿元(YoY+25.5%),2026年50.27亿元(YoY+18.1%),2027年56.98亿元(YoY+13.3%)[5]
中国核电(601985):新能源压制上半年业绩释放,扣新能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华福证券· 2025-08-28 08:34
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4]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板块增收不增利压制整体业绩 但核电主业经营稳健 [1][2][3] - 1H20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6%至56.66亿元 主要受新能源板块拖累 [1][2] - 扣除新能源板块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至49.53亿元 彰显核电主业韧性 [3] -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322.49万千瓦 已超额完成"十四五"30GW目标 [3] 财务表现 - 1H2025营收409.73亿元 同比增长9.43% 主要受上网电量增长15.92%驱动 [1][2] - 2Q2025单季度营收207.00亿元 同比增长6.41% 净利润25.29亿元 同比下降10.40% [1] - 拟每股派现0.02元 合计派发股利4.11亿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7.27% [2] - 调整后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33/102.33/112.17亿元 [4]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6/18.2/16.6倍 [4][5] 核电业务 - 1H2025核电上网电量935.5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14% [3] - 核电营业收入327.83亿元 同比增长6.74% 毛利率45.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3] - 控股核电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74% [3] - 福清核电(检修损失减少)和漳州能源(1号机组商运)表现亮眼 [3] - 现有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9台 总装机容量2185.9万千瓦 [3] - 浙江三门核电5号、6号机组于2025年获核准 [3] 新能源业务 - 1H2025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增长35.81% [3] - 中核汇能收入增长24.23% 但净利润下降31.71% [3] - 风电毛利率46.34%(同比下降8.70个百分点) 光伏毛利率44.75%(同比下降16.28个百分点) [3] - 控股在运装机3322.49万千瓦(风电1034.18万千瓦+光伏2288.31万千瓦) [3] - 控股在建装机1044.75万千瓦(风电184.97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32.59/888.69/980.97亿元 同比增长7.7%/6.7%/10.4% [5][10] - 预计毛利率41.1%/40.8%/40.4% 净利率21.6%/21.7%/21.6% [10] - 每股收益0.46/0.50/0.55元 每股净资产5.63/5.93/6.25元 [5][10]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68.0%逐步降至66.8% [10]
中国核电(601985):25年中报点评:核电业绩表现亮眼,新能源板块短期受权益比例下降及成本增长拖累
招商证券· 2025-08-28 03:05
投资评级 - 增持(下调)[3]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下降3.66%,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下降及其中核汇能归母净利润下降[1][6] - 核电发电量99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受益于大修损失减少和新增机组投产,核电及相关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9.48%[6] - 新能源上网电量21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1%,但中核汇能净利润同比下降32%,主要因折旧费用上升导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0.9%至39.77亿元[6] - 公司在建及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万千瓦,新能源在建装机容量1044.75万千瓦,预计未来业绩持续释放[6]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100.31亿元、108.85亿元、121.36亿元,同比增长14%、9%、1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6x、17.1x、15.4x[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9.43%),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3.66%)[1][6]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6.41%),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10.4%)[6]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799.13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14%)[2][6] - 2026年预测营业总收入850.66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108.85亿元(同比+9%)[2][6]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946.85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121.36亿元(同比+11%)[2][6] 业务细分 - 核电发电量998.61亿千瓦时(同比+12.01%),其中秦山核电同比+0.37%,江苏核电同比+0.08%,三门核电同比-3.62%,海南核电同比+0.52%,福清核电同比+26.51%[6] - 漳州1号机组投运贡献发电量51.01亿千瓦时,漳州2号机组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6] - 新能源新增装机362.87万千瓦,风电发电量99.95亿千瓦时(同比+34.18%),光伏发电量115.58亿千瓦时(同比+37.25%)[6] - 中核汇能营业收入76.00亿元(同比+24%),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32%)[6]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9.07元,总市值186.6十亿元,流通市值171.3十亿元[3]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49元,2026年0.53元,2027年0.59元[2][6] - 2025年预测PE 18.6x,PB 1.4x;2026年PE 17.1x,PB 1.4x;2027年PE 15.4x,PB 1.3x[7][12] - 每股净资产2025年预测6.35元,2026年6.67元,2027年7.04元[12]
梅雁吉祥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350.33%,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5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8237.84万元,同比下降40.55% [1] - 归母净利润-3035.46万元,同比下降350.3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559.51万元,同比下降60.4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383.57万元,同比下降163.6% [1] - 毛利率8.9%,同比下降79.57% [1] - 净利率-67.91%,同比下降4631.93% [1] - 三费占营收比55.45%,同比增130.78%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357.81%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下降119.85% [1]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4.35亿元,同比增长27.44% [1] - 有息负债5.56亿元,同比增长379.21% [1] - 应收账款3.02亿元,同比下降19.24% [1] - 存货同比增长27.71%,因合同履约成本增加 [2]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193.01%,因项目质保金增加 [2]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58.56%,因新增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4]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5.73%,因子公司银行借款增加 [4] 费用与现金流 - 财务费用同比增511.57%,因售后回租及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 [7] - 销售费用同比增30.45%,因子公司催收款及售后费用增加 [5] - 管理费用同比增8.74%,因增加子公司合并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19.85%,因销售收款减少及采购支出增加 [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01.59%,因闲置资金理财未赎回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62.67%,因偿还债务增加 [8] 业务转型与项目进展 - 飞轮储能项目于广州地铁18号线完成安装,处于挂网联调阶段 [9] - 子公司梅雁矿业持有嵩溪锑银矿采矿权至2032年,已完成108个钻孔勘探 [9] - 公司实施约2亿元股份回购用于维护股东权益 [10] - 中长期规划聚焦可再生能源、地理测绘信息、矿产资源领域 [10] - 2024年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34.89%,创历史新高 [13] 行业前景 - 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达223.6,较2020年基期增长123.6% [12] - 地理信息产业2023年产值达8111亿元,同比增长4.2% [12] - 飞轮储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优势显著,契合节能降碳政策 [12] - 生物天然气纳入多元能源应用模式,包括燃气管网及发电领域 [12]
斯达半导: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26.2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微增0.26%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4亿元,同比下降30.06% [2] 业务结构 - 新能源行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25.80% [6][7]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6] - 新能源发电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00%以上 [7] - 工业控制及电源行业收入5.06亿元,同比下降13.20% [9] - 家电及其他行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63.31% [9] 技术产品进展 - 第七代微沟槽Trench Field Stop技术的Plus版本芯片在多个800V双电控平台实现批量交付 [7] - 自建6英寸SiC芯片产线良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 - 开发出全球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最大功率模块解决方案 [9] - 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获得载人电动商用飞行器定点,首次进入商业航空领域 [10] 市场拓展 - 通过国内外Tier1配套欧洲、印度、北美等地区OEM厂商,海外市场份额迅速增长 [8] - 新增多个IGBT和SiC MOSFET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平台定点 [8] - 战略控股美的集团旗下美垦半导体80%股权,加速白色家电市场拓展 [9] - 在AI服务器电源、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0]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3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1.87% [16][18] - 在德国纽伦堡和瑞士苏黎世设有海外研发中心 [12][14] - 形成"脑-心-神经"协同架构,提供MCU、功率半导体与栅极驱动IC完整解决方案 [3] 行业背景 - 2023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503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596亿美元 [5] - 2024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1752.55亿元,同比增长15.3% [5] - 2023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9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121亿美元 [6] - 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超过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近40% [6] 生产能力 - 形成年产6万片6英寸车规级SiC MOSFET芯片生产能力 [3] - 具备年产30万片6英寸3300V以上高压特色功率芯片生产能力 [3] - 采用"Fabless+IDM双轮驱动"混合业务模式 [15] 资产状况 - 总资产103.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73% [2] - 固定资产39.9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9.82% [16] - 商誉5159.70万元,系收购美垦半导体80%股权所致 [16]
龙源电力(00916.HK):新能源电量持续增长 拟中期分红
格隆汇· 2025-08-26 19:16
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7亿元 同比下降18.6% [1] - 归母净利润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1] - 中期拟每股派现0.1元 分红总额8.36亿元 [1] 装机容量 - 净新增新能源装机2.05354吉瓦 其中风电0.98695吉瓦 光伏1.09659吉瓦 [1] - 截至6月末控股装机容量43.2吉瓦 风电31.4吉瓦 光伏11.8吉瓦 [1] - 新签订开发协议1.24吉瓦 其中风电1.04吉瓦 储能0.2吉瓦 [1] - 累计取得开发指标4.75吉瓦 风电2.98吉瓦 光伏1.77吉瓦 [1] 发电量与电价 - 总发电量396.52亿千瓦时 风电335.0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07% [2] - 光伏发电量61.4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1.37% [2] - 风电平均上网电价422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16元/兆瓦时 [2] - 光伏平均上网电价273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5元/兆瓦时 [2] 成本与利润 - 经营开支95.67亿元 同比增长10.8% [3]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利润67.30亿元 同比下降6.2% [3] - 风电分部经营利润62.13亿元 同比下降10.5% [3] - 光伏分部经营利润5.50亿元 同比增长51.1%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9亿元/72亿元/76亿元 [3] - 对应PE估值7.6倍/7.2倍/6.9倍 [3]
时代电气(03898.HK):业绩符合预期 轨交与新兴装备持续增长
格隆汇· 2025-08-26 10:55
财务业绩 - 1H25收入122.14亿元,同比增长17.95%,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增长12.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88亿元,同比增长37.04% [1] - 2Q25单季度收入76.77亿元,同比增长19.88%,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12.63%,扣非归母净利润9.91亿元,同比增长42.02% [1] - 2Q25毛利率31.13%,同比提升4.78个百分点,净利率13.55%,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1] - 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18.25亿元,同比增长58.33% [1] 业务板块表现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1H25收入69.10亿元,同比增长12.58%,其中电气装备业务收入55.15亿元(+11.48%),工程机械业务5.63亿元(+1.05%),通信信号业务4.70亿元(+13.11%),其他装备3.63亿元(+65.65%) [2] - 新兴装备业务1H25收入52.44亿元,同比增长25.88%,其中基础器件24.16亿元(+29.12%),新能源发电10.47亿元(+42.94%),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9.99亿元(+1.32%),海工装备4.23亿元(+4.37%),工业电流3.59亿元(+110.08%) [2] 产能与业务进展 - 功率半导体宜兴3期项目2025年6月底达设计产能,中低压器件产能持续提升 [2] - 海工装备获首套EROV(电动水下机器人)订单 [2] - 持续推进新能源车电驱、风光氢储等业务发展 [2] 费用结构 - 2Q25销售费用率1.56%(同比-0.27pct),管理费用率3.42%(同比-0.66pct),研发费用率9.00%(同比+1.27pct),财务费用率-1.51%(同比-1.06pct) [1]
时代电气(03898):轨交业务持续向好,半导体进入产能爬坡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8-25 09:20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时代电气(3898)买入评级 目标价51.3港元 较当前股价39.08港元有31%上升空间 [1][2][5] 核心观点 - 轨道交通业务持续向好 受益于国铁客运量创新高和以旧换新政策 25年上半年动车组招标超预期 维保业务占轨交收入比例约23% 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5] - 半导体业务进入产能爬坡期 宜兴8英寸IGBT产线于2025年6月底达成3万片/月设计产能 株洲8英寸碳化硅产线当前月产能1.5-2万片 预计2025年底实现产线拉通 [5] - 新兴装备业务增长强劲 25年上半年收入52.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9% 其中基础器件收入24.2亿元(+29.1%) 新能源发电收入10.5亿元(+42.9%) 新能源汽车电驱收入10.0亿元(+1.3%) [5]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至32.0% 扣非净利润1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0% 较25年第一季度29.5%的增速进一步加快 [5] 财务预测 - 收入增长预测:2025年274.35亿元(+10.1%) 2026年302.98亿元(+10.4%) 2027年330.30亿元(+9.0%) [4][5] - 净利润增长预测:2025年42.73亿元(+15.4%) 2026年47.74亿元(+11.7%) 2027年52.87亿元(+10.8%) [4][5]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毛利率稳定在32.6%-32.7% EBITDA利润率从2024年21.2%提升至2027年23.1% 净利率从14.9%提升至16.0% [6] - 每股收益预测:2025年3.12元人民币 2026年3.49元人民币 2027年3.86元人民币 对应市盈率从11.5倍下降至9.3倍 [4][6] 业务表现 - 轨道交通业务:25年上半年收入69.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6% 通信信号和其他轨道交通装备收入持续增长 有望形成新的增长极 [5] - 新兴装备业务:新能源发电事业部已实现独立运作并小幅盈利 汽车电驱业务合作主流车企 站稳第一梯队 预计25年下半年开始产能释放 [5] - 营运表现:库存周转天数从2023年54.1天改善至2024年49.3天 应付账款天数从95天延长至106天 显示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 [6] - 财务状况:现金储备充足 2024年末达106.53亿元人民币 负债股东权益比维持在0.4-0.5的低水平 财务结构稳健 [6]
时代电气(688187):1H25轨交维修、半导体需求稳健向上
华泰证券· 2025-08-25 06:52
投资评级 - 维持A股和H股"买入"评级,A股目标价63.58元,H股目标价49.30港币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实现营业收入122.14亿元(yoy+17.95%),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yoy+12.93%)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轨交检修、功率器件及新能源发电板块需求增长 [1] - 预计25/26/27年收入分别为286.6/330.2/373.9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期为41.8/46.6/52.3亿元 [4] - 采用SOTP估值法,新兴装备业务给予31.9x 2025E PE(目标市值345亿元),轨交业务给予16.8x 2025E PE(目标市值519亿元) [12] 财务表现 - 1H25轨道交通业务收入69.11亿元(yoy+12.58%),其中检修收入15.67亿元(yoy+47%) [1][2] - 1H25新兴装备业务收入52.44亿元(yoy+25.88%),细分包括: - 半导体业务24.16亿元(yoy+29.12%) - 新能源发电10.47亿元(yoy+42.94%) - 工业变流3.59亿元(yoy+110.08%) [3] - 子公司时代半导体净利润率从2024年27.3%下降至18.0%(因宜兴三期产线折旧计提) [3] 业务亮点 - 轨交业务:受益于国铁大修及动车组招标增长,2025年两批累计招标278组(超2024年260组) [2] - 半导体业务:宜兴三期产线达产,产能达3万片/月,高压器件需求强劲 [3] - 新能源发电:突破海上光伏项目,光伏、储能PCS和制氢产品在海外实现首单突破 [3] - 工业变流及海工装备: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0.08%和4.37% [3] 增长驱动因素 - 轨交以旧换新周期持续,国铁维修和新增招标需求支撑业绩 [1][2] - 高压功率器件、新能源发电及深海装备领域订单突破 [1] - 城轨牵引系统及信号系统新订单行业领先 [2] 估值与预测 - 预计2025年新兴装备业务归母净利润10.8亿元,轨交及其他业务31.0亿元 [4] - 基于41.7%的A/H股溢价率确定H股目标价 [4][13] - 2025E EPS为3.07元,PE为15.63倍,ROE为9.5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