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搜索文档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2025-08-15 00:02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及服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 好、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5G基站总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117%,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在国新办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数 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在公共数据方面,印 发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发布实施。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出台实施,省市两级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政策超过87项,政务数据共享、 公共数据开发和授权运营更加规范和高效。国家登记平台登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快速增长,目前已经 覆盖超过78个国民 ...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6月底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1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1] - 数据基础设施已建成25个城市节点 布局16个省份架构 7月底实现全面互联互通[3] - 数据基础设施接入超2000家主体 包括数据交易所/开发商等各类机构[3] 数据产业规模与发展态势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1]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超10万家数据企业[2]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年均增速15.7%[2] 数据资源生产与开发利用 - 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 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人均达2.2倍[4] - 国家登记平台覆盖78个国民经济大类 数据体量超6PB[4] - 打造70个"数据要素×"示范场景 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5] 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 - 数据技术从BI向AI加速演进 催生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等新模式[2] -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布局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试点项目[4]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形成产业生态化集聚趋势[3] 数据应用场景成果 - 气象数据开发超1.4万个产品服务 支撑近13万个应用场景[6] - 政企数据合作实现道路信号灯智能调控 破解城市拥堵难题[6] - 服装企业利用消费数据实现柔性供应链 最快3天完成设计到发货[6] 数字化公共服务成效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7]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电子社保卡覆盖10.7亿人[7]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8]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22:10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前期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带动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服务器等产业链发展 [3] - 超前部署推动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八大枢纽 其中5个位于西部 [3] 人工智能与数据消耗 - 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 较2024年初1000亿增长300倍 [3] - 数据技术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 [5] - 上市数据企业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年均增速15.7% [5] 数据产业规模与生态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5]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企业超10万家 [5] - 数据产业涵盖采集/存储/流通/安全治理等全链条业态 [4] 数字化应用普及 - 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6] -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就医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电子社保卡覆盖10.7亿人 占人口75%以上 [6] - 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 [6] 产业转型与创新 - 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转型 [3][4] - 农村电商发展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3]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新业态持续涌现 [6]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数字中国”的这些数据,激动人心!
新华社· 2025-08-14 11:24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我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为1千亿……14日举行的"高 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通过这组海报,一起来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 数智技术加速应用 深刻改变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 "十 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已经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 布局了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预计到今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区、市)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数据推动"人工智能+ 截至今年6月底 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 建成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 总体量超过了400PB =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五 数据市场新变化 20多个地方出台了数据条例 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在积极探索 ...
002342,3分钟涨停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8:3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00点创近四年新高 达3704.77点 较2024年9月18日低点2689.7点上涨超1000点 [1] - 三大指数收盘下跌 上证指数跌0.46% 深证成指跌0.87% 创业板指跌1.08% [2] - 全市场成交额达2.3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11亿元 [2] 板块表现 - 保险 脑机接口 数字货币 电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4] - CPO 铜箔 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 [4] - 海工装备板块午后异动 巨力索具3分钟直线涨停 [4][6] 个股成交 - 9只行业龙头个股成交额超百亿元 [4] - 东方财富成交186.72亿元居首 寒武纪成交140.35亿元 中国长城成交121.03亿元 海光信息成交120.20亿元 北方稀土成交109.97亿元 [4][5] - 工业富联成交106.50亿元 新易盛成交105.53亿元 中科曙光成交103.91亿元 宁德时代成交103.78亿元 [4][5] 海洋经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支持海洋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8] -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海洋科技创新作专章部署 [8] - 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厘清海洋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9] 海洋产业动态 - "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项目开工 总长81.8米 满载排水量3000吨 续航力超8000海里 预计2026年10月交付 [9] - 建议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龙头央企及高性能防腐涂料与密封材料方向 [9] 中国长城关注度 - 位列A股热榜第五 近两个交易日内出现涨停或创新高表现 [10] -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亿元-1.45亿元 同比增长123.72%-134.40% 实现扭亏为盈 [13] - 公司液冷产品包括喷淋液冷服务器 可应用于中大型数据中心 [13] 数字基建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13]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13] - 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13] 液冷技术前景 - 海外液冷供给缺口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出海机会 [14] - 国内供应商有望从单一部件向总成化配套发展 实现配套价值提升 [14] - AI液冷壁垒较高 预计中长期具备更好竞争格局及盈利水平 [14]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数字中国”建设成就,成绩单来了!
新华社· 2025-08-14 06:47
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对数据产业发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有关"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这组海 报,带你了解。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 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 集成电路加快布局 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 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机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十 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务 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深人实施"数据要素 ×"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3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建成了万余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为消费的新潮流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4 05:50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 表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 建。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5个在西部 地区,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优势,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 二,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显著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 年增长了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目前,全国已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 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数字中国建设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数据市场加快培育,数字公 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 项制度。一批围绕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数据企业正在孕育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 日趋活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教育、医疗、社保 ...
招行拟34亿新设数据中心 与建行交行兴业为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3:29
银行数据中心投资布局 - 招商银行发布贵安云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招标计划,投资估算33.98亿元,占地面积160亩,总建筑面积14万m²,分两期建设[2] - 兴业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总投资68.8亿元,建设用地266亩,规划机柜1.8万个,可部署20万台服务器,分两期建设[5] - 建设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规划总投资113亿元(不含IT设备),规划机架3万架、服务器30万台,一期投资37.58亿元[7] - 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基建总投资50亿元,部署机柜超1万架、服务器超20万台,一期投资15亿元[7] 建设进度与项目细节 - 兴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一期已完成地下施工,近期密集发布柴发工程、变电站等细分项目招标[6] - 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主体结构已封顶,计划2026年竣工[7] - 招商银行现有深圳金融创新大厦云数据中心为罕见的高层数据中心,高度达百米[3] 战略背景与政策驱动 - 多家银行提及"东数西算"战略,兴业银行称贵安数据中心将完善全国算力布局,促进"算力、运力、存力"协同[11] - 建设银行依托"建行云"规划环京、中西部、长三角、大湾区四大数据中心集群[11] - 交通银行表示贵安项目将支持"数字中国"建设,满足未来15~20年业务需求[12] 现有数据中心架构 - 银行传统采用"两地三中心"布局(主数据中心+同城灾备+异地灾备),招商银行已形成上海、深圳(平湖+西丽)架构[9] - 兴业银行2022年将灾备体系从"两地三中心"升级为"两地四中心"[9] 行业生态与区域集群 - 贵安数据中心集群为国家重点打造的10个集群之一,已集聚26个大型数据中心,包括三大运营商、四大银行及华为、腾讯等企业[8]
十年织网惠齐鲁 数字联通乡村路 济南联通“5G”赋能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08-12 10:3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应用 在乡村地区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 并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乡村经济多元化和民生服务数字化 成为电信普遍服务实践的典范 [1][8] 网络覆盖建设 - 2022年至今累计建成农村5G基站1153个 实现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 [8] - 构建"5G网络为基 务实应用为要"的建设体系 从打通通信"最后一公里"到培育数字赋能新生态 [8] 民生服务应用 - "沃家神眼"摄像头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家庭实时视频连接 架设亲情桥梁 [2] - 光纤网络覆盖偏远山区 南部山区民宿通过网络接入实现导航定位和在线会议功能 [4] 农业生产智能化 - "智慧灌溉数字机井"系统依托高速网络传输 实现远程遥控和定时定量精准灌溉 [6] - 系统具备水位水压实时监测功能 故障响应达秒级 已平稳运行287天 [6] - 实现水电用量透明化管理和费用自动结算 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6] 乡村经济促进 - 通信基站建设使偏远山村发展民宿经济 吸引城市游客度假消费 [4] - 网络覆盖将地理隔绝劣势转化为静谧环境优势 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 [4][8] 技术融合创新 - 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6] - 解决方案注重破解实际问题而非技术炫技 体现"数字惠民"实践理念 [8]
中国人寿发布理赔半年报:赔付件数超1200万件 赔付金额超300亿元
央广网· 2025-08-08 07:24
理赔服务规模与效率 - 2025年上半年赔付件数超1214万件,赔付金额超302亿元,获赔率99.6% [1] - 理赔直付服务赔案量超391万件,赔付金额超21.3亿元,其中一站式直付案件量超200万件 [3] - 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赔付金额46亿元,整体赔付时效仅0.3天 [3] 普惠保险服务与群体覆盖 - 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赔付金额超79亿元 [2] - 服务残疾客户超5.3万人次,赔付金额超8800万元 [2] - 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36亿元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应用 - 试点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试点地区医保快赔案件无人工率超25% [3] - 创新"免报案+免交费+免资料"一站式直赔模式 [3] - 医疗电子发票实现理赔环节数据化转型 [3] 特色服务与应急响应 - 理赔预付金额超3.9亿元,打破传统理赔流程前置付款环节 [4] - "重疾一日赔"服务赔付件数近11.4万件,赔付金额超51.7亿元 [4] - 响应超60件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快速理赔服务 [4] 疾病风险与保障趋势 - 重疾件均赔付金额约4万元,保障水平仍需提升 [5] - 女性重疾赔付占比57%(男性43%),肺恶性肿瘤和甲状腺恶性肿瘤为共同高发疾病 [5] - 青少年高发白血病,中青年高发甲状腺恶性肿瘤,老年人高发肺恶性肿瘤 [5] 未成年人风险防范 - 近3年暑期"被动物伤害"和"摔伤"占意外医疗出险原因80% [6] - 近3年暑期"意外溺水或水灾"占意外身故出险原因6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