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法治
icon
搜索文档
法润三晋 e法同行丨立法“直通车”携普法同行,网络立法联系点让法治建设更接地气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13:13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网络立法联系点建设 -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立法联系点",为山西省内唯一入选单位 [4] - 通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延伸助企法律服务、加大涉企纠纷化解力度,实现法治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4] 法治助企服务举措 - 开展"法务管家服务试点",累计接待法律咨询百余件、举办普法沙龙十余次 [4] - 为初创企业提供六个月免费公益法律服务 [4] - 建立涉企多元解纷机制,2024年成功调解案件270余件 [4] 创新普法模式 - 运用互联网思维定制普法,针对年轻化、快节奏的互联网从业者特点 [5] - 举办创意普法集市,融合互动闯关游戏和潮流元素,提供"普法外卖"服务 [8] - 开展"法治大讲堂"线上直播,实现普法从单向传播向互动场景式传播转变 [8] 立法征询与民意反馈 - 立法联系点完成"网络安全法"和"反网络暴力高位阶立法"征询工作,征集59家单位个人的140余条意见 [11] - 设立沙龙会客厅、意见征询室等功能区,打造便捷高效的立法综合服务平台 [11] - 通过面对面宣讲和解读,确保基层意见"原汁原味"反馈至立法层面 [9] 产业协同效应 - 示范区集聚大量数字经济与互联网企业,拥有多个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 - 普法活动促进网络法治与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的协同共进 [8]
中国网络文明论坛|良法善治,构建清朗有序网络空间
环球网· 2025-06-11 01:10
网络法治体系建设 - 中国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网络立法逐步趋向全面涵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保护等在内的网络综合治理 [2] -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已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 -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各项改革任务 [2] 网络执法效能 - 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依法对11159家网站平台予以约谈,对4046家网站平台实施警告或罚款处罚,下架移动应用程序200款,处置小程序40款 [3] - 全面整治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乱象,重拳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深入推进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3] - 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秩序 [3] 全球治理协作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4] - 从推动制定国际网络规则到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合作,从参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到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经验 [4] - 以《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行业倡议》发布为契机,深化国际立法协同、技术共享和执法互助 [4]
让大流量成为新增量——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 2025-06-09 10:35
网络文明建设政策部署 - 网络文明是新时代社会文明重要内容 被纳入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框架 [1] - 党中央将网络文明建设列为重要部署 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并提供系统指导 [1] -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连续举办4年 2025年大会将在合肥举行以凝聚共建共享共识 [1] 网络法治体系完善 - 2024年网络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构建法治"四梁八柱" [2] - 开展"清朗""净网"等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打击AI滥用和个人信息侵犯等违法行为 [2] - 建立全国网络辟谣机制和举报渠道 提升网络生态安全水平 [2] 网络文化传播创新 - 通过"何以中国"等网络主题活动 采用可视化、故事化手段传播主流文化 [3] - 打造"理响中国"等理论宣传品牌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广泛传播 [3] - 推出《风雨落坡岭》等高质量融媒体产品 以正能量内容引领网络流量 [3] 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60名模范和239名提名者 树立网络价值标杆 [4] - 推进"中国好网民"等互动活动 促进网上网下文明建设融合 [5] -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 发布共建倡议营造守信互信社会氛围 [5]
【网络普法看河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网络普法“破圈出彩”
央广网· 2025-05-29 02:22
法治历史题材舞台剧《法脉千年》 - 以法学院研究生"讲述者"的穿越视角为线索,串联起春秋至北宋的三个历史场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演进脉络 [3] - 通过子产"铸刑鼎"、商鞅变法、苏轼治世三个历史事件,展现法治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4][5] - 剧中道具设计极具隐喻性,鼎、剑、竹简、犁头等不仅是历史还原,更是法治精神的象征 [9] 法治精神的核心内涵 - 子产"铸刑鼎"展现法律公开化的进步意义,子明从反对者转为支持者,喊出"法往明处走才是人道" [4] - 商鞅变法呈现改革者的悲壮宿命,其临终前"法应时而生、因地而行"的呐喊与当代网络法律完善形成跨时空呼应 [4] - 苏轼以"法当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为理念,废除农具重税、设置便民诉讼箱,展现法律与民生的深层联结 [5] 古今法治的精神共振 - 剧中引入"讲述者"角色,让子产、商鞅、苏轼从史书中的冰冷符号变为与当代人直接对话的"法治先驱" [8] - 子明"贩夫走卒何须懂法"的质疑映射古代阶层鸿沟,讲述者"通过网络普法"的回应彰显现代法治平等理念 [8] - 商鞅与甘龙关于"法能否超越权力"的博弈转化为对"法律稳定性与时代性"的思考 [8] 网络普法创新实践 - 河南依托自身厚重的法治文化积淀,积极创新网络普法产品,推动法律条文从"枯燥说教"向"生动演绎"转变 [13] - 打造《河南传统法律文化电子地图》,将全省436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立体呈现 [13] - 围绕内乡县衙、开封府等知名地标制作普法系列节目《古今探法》,以故事化叙事与趣味化解读传递法律知识 [13]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6月在合肥举行,将设网络主播培育等分论坛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09:56
南都讯记者樊文扬 5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 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介绍,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此次大会的 一大特点是针对网络主播培育管理、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等 网络文明建设领域的热点前沿话题,新增了相关分论坛。 据杨建文介绍,这次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共 同主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安徽省委网信办、安徽省文明办、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 联合承办,主题为"汇聚网络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 具体来看,大会将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科技·点亮网络文明时空"主题活动。主论坛将 邀请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正能量网络名人等作主题演讲,并发布2025年网络文 明建设优秀案例和青年网络文明倡议,启动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等。 他表示,14场分论坛将围绕网络文化、网络法治、网络辟谣、人工智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优质网 络主播培育、个人信息保护、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等主题展开,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
新华网· 2025-04-27 08:26
网络法治发展报告发布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旨在全面展现网络法治发展成果并凝聚共识 [1] - 该报告为首部国家部门层面发布的网络法治综合性年度报告,兼具承前启后意义 [1] - 报告发布方强调需坚守为民初心、把握经验规律并开拓进取以推动网络法治建设 [1] 网络法治建设重点方向 - 司法部提出需健全网络法律制度体系,强化重点及新兴领域法规供给 [2] - 强调提高网络执法标准化水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2] - 推动网络法治宣传突破,提升网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法治意识 [2] 报告编写与多方参与 -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介绍报告编写情况 [2] - 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等多部门代表及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参与发言交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