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A股科技板块调整,科创板ETF(588090)逆势“吸金”
新浪基金· 2025-09-03 03:36
近期A股科技板块有所调整,市场资金趁机逆势布局。Wind数据显示,相关产品科创板ETF(588090) 近两个交易日(9/1-9/2)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其中9月2日更是斩获1.12亿元资金加仓,是跟踪科创50指 数中仅有的净流入额超1亿元的产品;与此同时成交额有所放量,期间日均成交额达3.5亿元,迎来本月 开门红。(数据来源:Wind) 在资金助推下,科创板ETF(588090)份额近两个交易日(9/1-9/2)同样获正增长。交易所数据显示, 截至9月2日,科创板ETF(588090)最新份额和最新规模分别为40.62亿份和55.57亿元,规模优势较突 出。(数据来源:Wind、交易所) 科创板ETF(588090)紧密跟踪的科创50指数是科创板中的代表性宽基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 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旨在反映科创企业中较具代表性组合表现。从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行业占比近 66%,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化学制药等高成长性板块为次要重仓,兼具新经济与硬科技特 征。(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9/2,行业分类为申万二级行业,细分行业占比会随 着指数成份股调整和成份股涨跌发生变 ...
基金公司“中考”放榜!谁表现强劲?谁在掉队?
证券时报· 2025-09-01 00:00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 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及降本成效显现 [2] - 行业管理规模继续扩张 截至上半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5% [11]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 - 5家头部公募净利润超10亿元:易方达基金18.77亿元(+23.81%) 工银瑞信基金17.45亿元(+29.64%) 广发基金11.8亿元(+43.54%) 华夏基金11.23亿元(+5.82%) 南方基金具体数值未披露但确认超10亿元 [3] - 6家公募净利润位于5-10亿元区间:富国基金 天弘基金 博时基金 招商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7.19亿元(+17.84%) 景顺长城基金5.42亿元(+12.78%) [3][4] 业绩分化特征 - 权益大厂业绩分化明显:交银施罗德基金净利润下滑16.7% 中欧基金下滑25.07% 汇添富基金4.8亿元(-30.45%) [4] - ETF费率调降影响业绩:华夏基金增速为头部公司最低 华泰柏瑞基金净利润2.04亿元 [4] 中小型公司增长亮点 - 银行系基金公司表现突出:永赢基金净利润1.82亿元(+80.2%) 上银基金净利润进入1亿元俱乐部(+70.79%) 鑫元基金净利润进入1亿元俱乐部(+18.99%) [5] - 多家中小型公司高增长:中邮创业基金2725.68万元(+106.3%) 财通基金9172.55万元(+80%) 诺安基金1.18亿元(+43.75%) 中金基金5290万元(+45%) [6][7] - 部分公司实现扭亏:富安达基金 东吴基金上半年盈利 [8] 亏损公司情况 - 多家公司亏损超千万元:江信基金 浙商基金 华西基金 [9] - 期货系公募持续亏损:瑞达基金亏损424万元 南华基金亏损618万元 [9] - 新成立公司亏损收窄:苏新基金亏损从5109万元收窄至784.8万元 [9] - 红塔红土基金再度亏损913.19万元 [10] 战略发展方向 - 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完善产品线布局 提升投研能力 拓展海内外业务 建设养老品牌 [11] - 具体公司战略:华夏基金推进创新产品布局 富国基金优化产品结构 财通基金加强主动权益与FOF业务 [11]
基金公司“中考”放榜!谁表现强劲?谁在掉队?
券商中国· 2025-08-31 23:29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 受权益市场回暖及降本成效显现影响[2] - 行业管理规模继续扩张 截至上半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5%[17] - 业务多元化基金公司业绩保持上升 业务单一公司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或亏损[2]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 - 5家头部公募净利润超10亿元:易方达基金18.77亿元(同比+23.81%) 工银瑞信基金17.45亿元(同比+29.64%) 南方基金(未披露具体数据) 广发基金11.8亿元(同比+43.54%) 华夏基金11.23亿元(同比+5.82%)[4][5] - 6家基金公司净利润处于5-10亿元区间:富国基金 天弘基金 博时基金 招商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7.19亿元(同比+17.84%) 景顺长城基金5.42亿元(同比+12.78%)[4][5] - 部分头部公司业绩下滑:汇添富基金净利润4.8亿元(同比-30.45%) 交银施罗德基金(同比-16.7%) 中欧基金(同比-25.07%)[5][6] 中小型公司业绩分化 - 银行系基金公司表现突出:永赢基金净利润1.82亿元(同比+80.2%) 上银基金(同比+70.79%) 鑫元基金(同比+18.99%)[8][9] - 多家公司实现高增长:中邮创业基金2725.68万元(同比+106.3%) 财通基金9172.55万元(同比+80%) 诺安基金1.18亿元(同比+43.75%) 中金基金5290万元(同比+45%)[10][11][12] - 部分公司扭亏为盈:富安达基金 东吴基金等实现业绩扭亏[13] - 多家公司持续亏损:江信基金 浙商基金 华西基金亏损超千万元 瑞达基金亏损424万元 南华基金亏损618万元 苏新基金亏损784.8万元(较去年5109万元大幅收窄) 红塔红土基金亏损913.19万元[14][15] 业务发展动态 - 产品费率调整影响业绩:华夏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等调降大型宽基股票ETF费率 华泰柏瑞基金净利润2.04亿元[4][5] - 规模与业务突破: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行业第1 广发基金第3 财通基金总管理规模1048.19亿元 定增累计中标总额40.84亿元 FOF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4倍 专户新发产品125只(同比+1.2倍)[4][11] - 零售业务增长:上银基金零售客户保有规模较去年末增长57.39% 零售客户数增长50.08%[9] 战略发展方向 - 华夏基金推进产品线完善及创新产品布局 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拓展海内外业务[17] - 富国基金优化产品结构 建立多元投资者服务体系 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17] - 财通基金加强主动权益产品布局 提升固收投资能力 发展FOF业务 深化集团业务协同[17]
增量资金借道ETF加速入市 沪市ETF年内净流入3500亿元总规模逾3.7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8-31 12:52
ETF市场资金流入 -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沪市ETF规模超3.7万亿元 境内占比超七成 其中股票ETF规模约2.6万亿元 债券ETF规模约4500亿元[1] - 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超3500亿元 沪深300 中证A500 上证180ETF等重要宽基ETF成为机构投资者重要长期配置工具[1] - 上半年新上市ETF共96只 募集规模合计788亿元 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1] 科创板指数产品发展 - 科创板指数产品引导长钱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科创板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1] - 今年以来科创板共推出7条新指数 指数总数达32条 截至8月底已上市ETF共93只 总规模达2876亿元[2] - 科创5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8% 中长期投资者配置规模超400亿元[2] ETF产品结构优化 - 上半年新上市ETF中包含50只宽基ETF 其中16只科创综指ETF规模合计近200亿元 8只上证180ETF规模合计超220亿元[1] - 首批中证A500增强ETF 科创综指增强ETF等产品推出 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选择更加丰富[1] - 科创板指数产品量质齐升 为资金投资硬科技提供丰富标的[1]
A股重要指数调样!9月15日生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8-31 05:46
科创板指数调整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于8月29日公告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 调整于9月12日收市后生效并于9月15日下一个交易日执行 [1][2] - 生益电子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对应的下一交易日 [2]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达3.1万亿元 覆盖科创板市场38.9%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达1.9万亿元 覆盖24.4%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共同表征科创板大中小市值证券表现 [2] - 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分股基本保持不变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 显示科创板证券市值结构相对稳定 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为前三大行业 [2] 科创板指数体系发展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构建以科创综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 [3]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其中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 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单市场ETF产品 [3] -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 截至8月29日收盘 科创综指上涨43.3% 科创50上涨35.6% 科创100上涨46.8% 科创200上涨54.9% [3] 北交所指数调整 - 北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对北证50样本股及备选名单进行定期调整 于9月15日正式生效 [3] - 星图测控、万源通、林泰新材和聚星科技被调入北证50指数 [3] 指数化投资趋势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 A股指数化投资趋势加速演进 [4] - 中证指数公司研发部总经理提出未来五大方向:综合类指数、差异化策略指数、沪深港互联互通、恒定比例多资产指数及结合衍生品的创新型策略产品 [4] - 泰康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加快及A股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将推动指数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容 社保、险资和个人养老金等配置性需求资金入市力度加大 核心资产市值增长使投资者更关注宽基指数被动投资工具 [4]
洪灏:上证有望4200点 接下来1-3个月持续走高可能性很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8-30 08:58
市值/GDP比率分析 - 当前市值/GDP比率修复至长期均值水平 远低于2007年及2015年高点[1][12][13] - 该比率显示GDP增速快于市值增速 市场尚未出现泡沫化特征[11][12][14] - 2021年水平亦显著高于当前 现阶段担忧泡沫为时过早[13][14] 两融余额指标解读 - 当前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 处于高位水平[16] - 该指标领先后市1-3个月 预示市场未来1-3个月继续走高概率较大[2][17][18] - 作为风险偏好趋势指标 仅指明方向不指示绝对水位[19] A股市场前景预测 - 上证指数有望上涨10% 目标位看至4200点[3][21] - 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 爆发潜力显著优于港股[4][22][25] - 监管干预风险存在 若市场过快上涨可能引发政策调控[5][23][24] 市场参与者结构 - 散户开户及银证转账规模仅为去年9月三分之一 未完全入场[28][31] - 超半数成交量由对冲基金贡献 高频交易特征显著[33][34][36] - 单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 创历史峰值水平[35] 指数化投资趋势 - 指数化投资集中于龙头个股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比亚迪等权重股表现突出[38][39] - 美国市场指数化投资占比超三分之二 ETF数量多于个股[41][42][43] - 指数权重与资金流入形成正向循环 龙头效应持续强化[40] 行业配置建议 - 保险板块可作为杠杆化指数配置标的 受益于股债双重上涨[44] - 券商及交易所板块直接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44] - 新消费/创新药/科技等新兴领域具备显著超额收益机会[44] 市场运行特征 - 机构资金主导本轮上涨 量化交易推动成交放量[32][36] - 潜在回调预计短暂且幅度有限(brief and shallow)[44] - 逢低买入策略有效 场外资金等待入场机会[44]
进一步提升代表性 科创板指数进行三季度调样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5:34
指数调整 - 科创50指数调入生益电子 科创100指数调入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 调整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1][2] - 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 科创系列指数总市值覆盖率84.6% 较调样前提升0.5%[2] - 指数前五大成份股保持稳定 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为前三大行业[2] 市场表现 - 科创板主要指数今年涨幅显著 科创综指上涨43.3% 科创50上涨35.6% 科创100上涨46.8% 科创200上涨54.9% 均创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2] - 科创板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其中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 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单市场ETF产品[3] 指数体系发展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形成以科创综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 自"科八条"发布后新增科创200等16条指数[3] - 指数化投资将配合科创板"1+6"政策落地 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3]
A股,重要指数调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8-30 04:59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宣布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 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1] - 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调入科创100指数[3] 指数覆盖范围及代表性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3]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3]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较调样前提升0.5%[3] 指数成分结构特征 - 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3]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两大指数前三大行业[3] -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 显示科创板市值结构相对稳定[3] 科创板指数表现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上涨43.30% 科创50上涨35.63% 科创100上涨46.83% 科创200上涨54.90%[3] - 科创50指数自8月12日起14个交易日涨幅达27.78%[4] - 所有指数均创下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3] 指数体系发展现状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构建了市值产业链全覆盖的指数体系[4]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旗舰指数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4] - 科创50已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的单市场ETF产品[4]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吸引资金持续涌入[3] - "科八条"发布以来已陆续发布16条指数包括科创200指数和科创综指[4] - 指数化投资将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4]
科创板指数将进行2025年三季度调样 科创宽基指数对科创板市场的代表性进一步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8-29 23:26
指数调整与代表性提升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样本于9月12日收市后实施季度定期调整 [1]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对科创板市场覆盖率达38.9% [1]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覆盖率24.4% [1] - 三大指数总市值覆盖率达84.6%,较调样前提升0.5% [1] 指数表现与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分别上涨43.3%、35.6%、46.8%、54.9% [1] - 所有指数均创2023年9月24日以来新高 [1] - 科创板市场资金积极流入,主要受益于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 [1] 样本调整具体变化 - 生益电子被调入科创50指数 [1] - 埃夫特、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1] - 科创50前五大成份股合计权重39.1%,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 [2] -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显示市值结构稳定 [2] 行业分布与指数体系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为前三大行业 [2]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构建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 [2] - "科八条"发布后新增科创200指数、科创综指等16条指数 [2] 指数产品规模与政策影响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2] - 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和最大单市场ETF [2] - "1+6"政策措施落地将推动指数化投资支持科技自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2]
A股重要指数调整!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
证券时报· 2025-08-29 14:30
指数调整概况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将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2] - 生益电子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被调入科创100指数[4] 指数覆盖范围变化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4]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4]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较调样前提升0.5%[4] 指数成分稳定性 - 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基本保持不变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4] - 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4]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两大指数前三大行业[4] 指数表现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上涨43.30% 科创50上涨35.63% 科创100上涨46.83% 科创200上涨54.90%[5] - 科创50指数自8月12日以来14个交易日涨幅达27.78%[5] - 所有指数均创下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5] 指数体系发展 - 自去年6月"科八条"发布以来 科创板指数数量从16条增至32条[5] - 目前已形成以科创综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5]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其中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5] - 科创50已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的单市场ETF产品[5]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吸引资金持续涌入[5] - 指数化投资将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5] - 科创板改革从"试验田"走向高质量发展"示范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