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多元化

搜索文档
7月机构最新调研动向曝光!
证券时报· 2025-08-01 11:58
A股市场7月表现及机构调研概况 - 7月A股市场整体上行,上证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3.74%,涨幅较6月和5月进一步扩大 [3] - 机构调研热度高,当月合计逾700家上市公司接受调研 [1][3] - 调研次数居前的公司所属行业主要为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力设备等申万一级行业 [7] 重点公司调研详情 冰轮环境 - 7月接受机构调研次数超过10次,涉及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基金等多类机构 [4] - 公司在海洋经济领域布局广泛,产品包括船舶制冷系统、船用BOG再液化装置、碳捕集系统等,并为中国首艘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提供超低温冷库设备 [4][5] - 重点发展"船—港—岸"一体化低碳能源生态,契合海工装备低碳化、智能化趋势 [4] 北方稀土 - 7月接受机构调研次数超过10次,机构关注稀土下游需求前景 [6] - 公司预计永磁同步技术将带动稀土需求成为主流,磁材行业需求量最大且增速约10%,2025年风电、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将提供支撑 [6] - 对稀土下游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因抛光粉、贮氢、永磁电机等新兴应用领域增量显著 [6] 大族激光 - 调研机构包括摩根资产管理、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公司重点介绍海外布局 [7] - 东南亚设备需求上升,公司正扩充海外团队以抓住供应链多元化机遇 [7] 其他高频调研公司 - 威力传动、中国重汽、亚普股份等公司7月调研次数居前 [7] - 新易盛7月16日超100家机构参与电话会议,800G产品出货占比持续提升,近年股价最大涨幅超10倍 [8] - 胜宏科技、长盛轴承等近年涨幅超10倍的热门股也获机构密集调研 [8]
华瓷股份: 华瓷股份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38
发行方案概述 - 华瓷股份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0,000万元 用于越南东盟陶瓷谷项目建设 [25][39] - 发行对象为包含控股股东致誉投资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所有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 [2][19][21] - 本次发行需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并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2][27] 发行具体安排 - 发行价格通过询价方式确定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且不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 [5][21] - 发行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计算 且不超过发行前股本总数的30%(即不超过75,560,010股) [4][22] - 控股股东致誉投资认购金额为3,000万元 不参与询价但承诺接受询价结果 [6][21][32] 锁定期安排 - 除致誉投资外 其他发行对象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6][23] - 致誉投资所认购股份锁定期根据其增持情况分为18个月或36个月两种情形 [6][23] - 限售期结束后股份转让将按证监会及深交所有关规定执行 [6][2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全部投入越南东盟陶瓷谷项目 项目总投资143,839.96万元 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70,000万元 [25][39] - 项目主要生产色釉陶瓷产品 建成后将新增年产4,500万件产能 [39] - 若募集资金不足 公司将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差额部分 [4][25]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 公司近三年色釉陶瓷产品产销率均超100%(121.37%/115.77%/114.33%)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需求 [14][43] - 外销收入占比近三年达67.20%/62.84%/71.06% 国际市场已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14][43] - 越南月平均工资约2,224元 仅为湖南省2024年月平均工资5,044.75元的45% 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49] 项目可行性分析 - 全球陶瓷市场规模2024年达858.8亿美元 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1,444.9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6.72% [13][51] - 越南已签署16个自由贸易协定 包括RCEP、CPTPP等 出口关税优势显著 [50] - 公司是宜家、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重要供应商 客户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52][5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华联"、"红官窑"等知名品牌 其中"红官窑"入选2025年工信部品牌建设典型案例 [53] - 机器设备成新率58.13% 存在设备升级需求 [16][45] - 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技术实力雄厚 [54] 发行影响分析 - 发行完成后致誉投资持股比例仍保持控股地位 预计持股比例不低于45.26% 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 [26][56] - 项目建成后预计正常年可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 [41] - 本次发行将降低资产负债率 改善现金流状况 长期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55][57]
Polaris Beats Q2 Revenue Estimates
The Motley Fool· 2025-07-29 10:32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非GAAP收入18.479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7.102亿美元 [1][2] - 非GAAP每股收益0.40美元 大幅超越接近零的预期 但较去年同期1.38美元下降71% [1][2]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6.4% 较去年同期10.1%下降3.7个百分点 [2][8] - 公司报告GAAP净亏损793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净利润6870万美元 [8] 分业务收入表现 - 越野车业务收入14.084亿美元 同比下降8.2% 占总收入76% [2][6] - 道路业务收入2.89亿美元 同比下降1.5% 其中印第安摩托车零售实现低双位数增长 [2][6] - 船舶业务收入1.553亿美元 同比增长15.8% 逆行业下行趋势增长 [2][7] 利润率与成本结构 - 毛利率同比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 主要因促销活动增加和产品组合不利 [1][6][7] - 运营费用同比增长20% 受一般行政成本增加和非现金减值影响 [8] - 船舶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 因船型组合不利和运营成本上升 [7] 市场份额与运营策略 - 北美越野车单位零售销售增长1% 超越行业整体下滑水平 [6] - 通过产品创新和积极促销推动市场份额增长 [5][6][8] - 实施计划发货量减少策略 保持经销商库存健康水平 [5] 贸易与供应链管理 - 2025年关税成本预计低于2.25亿美元 大部分影响将推迟至年底或2026年 [9][10]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30%零部件采购从中国转移 应对中美关税影响 [9] - 供应链多元化投资持续进行 以维持美国制造竞争力 [9][10] 现金流与流动性 - 上半年GAAP经营现金流4.035亿美元 [11] - 上半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3.438亿美元 [11] - 期末现金余额3.243亿美元 管理层表示可能调整股东回报政策 [11] 前瞻指引 - 未提供2025财年全面业绩指引 因关税环境和需求不确定性 [10]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区间16-18亿美元 [10] - 继续关注供应链多元化和利益相关方倡导 [10]
从“常州制造” 到“中国智造”
金融时报· 2025-07-29 05:31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蓝托金属是波音认证的航空座椅零部件"金牌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波音、空客和国产C919大飞机 [1] - 公司为应对供应链单一风险,制定全球化战略,将马来西亚作为海外生产基地以开拓东盟十亿级市场 [1] - 战略转型延续高端精密制造基因,同时开辟新增长极 [1] 国际化挑战 - 初入马来西亚市场面临海外开户难题,包括严苛审核、文件繁杂、沟通壁垒及漫长周期 [1] - 马来西亚林吉特非国际流通货币,汇率波动威胁利润安全和资金周转效率 [1] 金融解决方案 - 江南农商银行利用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的战略合作,两周内为蓝托金属开立人民币、美元及林吉特账户,创"江南速度" [2] - 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包括代发薪、财资管理、跨境融资及小币种汇率风险管理 [2] - "境内外联动"服务体系通过本地化服务、"一对一金融管家"和合规支持打破地域壁垒 [2] 金融平台升级 - 江南农商银行发布"跨境通"一站式海外服务平台,构建"1+N全球服务生态联盟"赋能企业全球化 [3] - 从基础存贷款结算升级至全球供应链与汇率风险管理,实现全链条服务 [3] - 蓝托金属评价江南农商银行为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支持伙伴 [3]
Nucor Posts 5 Percent Revenue Gain in Q2
The Motley Fool· 2025-07-29 02:50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GAAP每股收益2.6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55美元[1] - 营收84.6亿美元 低于预期85.4亿美元但同比增长4.7%[2] - EBITDA达13亿美元 同比增长4.8%[2]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03亿美元 同比下降6.5%[2] - 钢铁总发货量647.4万公吨 同比增长10.3%[2] 运营表现 - 钢厂运营率提升至85%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75%[5] - 钢板产品发货量大幅增长35% 结构钢增长24% 薄板和棒材各增7%[5] - 下游钢铁产品发货量增长6% 桁架、钢筋加工和管状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6] - 每吨废钢成本升至403美元 环比增2% 同比增1.8%[7] 业务板块表现 - 钢厂板块税前利润8.43亿美元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6.45亿美元[6] - 钢铁产品板块利润3.92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4.42亿美元[6] - 原材料板块利润5700万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3900万美元[6] 资本结构与股东回报 - 期末现金及短期投资24.8亿美元 拥有22.5亿美元未动用循环信贷额度[8] - 本季度回购180万股股票 宣布每股0.55美元季度股息[8] - 连续209个季度派发股息 保持行业最高信用评级[9] 战略与展望 - 采用电弧炉技术降低排放 符合清洁供应链趋势[3] - 重点扩大产能投资新钢厂 丰富产品组合[4] - 新项目启动成本达1.36亿美元 涉及西弗吉尼亚薄板厂及北卡罗来纳、亚利桑那棒材厂[7] - 预计第三季度收益将"名义上降低" 主要因钢厂板块利润率受压[10] - 多个关键产品订单积压量创历史新高 反映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先进制造需求持续强劲[10]
iPhone 17 Pro屏幕京东方制造 中韩面板攻防战进入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13:52
苹果供应链动态 - 苹果决定从京东方部分采购iPhone 17 Pro的OLED面板 标志着京东方正式打入苹果高端机型供应链 [1] - 第二季度iPhone面板出货份额:三星显示56% LG显示21.3% 京东方22.7% 首次超越LG显示 [1][3] - 采购策略背后动因包括美国25%关税政策压力及中国面板产业技术进步 苹果借此向韩企施压成本 [1][2] 京东方技术突破与产能 - 公司通过苹果严苛质量认证 产品在发光/色域/功耗/良率等指标达标 26条苹果专用产线中11条已投产 [2][3] - 当前iPhone OLED面板月产能达800万台(每条线35万台) 2024年预计供应4500万台 占总产能50% [3] - 计划扩大苹果全线产品份额 若攻克LTPO OLED技术将加速市场扩张 [2] 中韩面板产业竞争格局 - 全球AMOLED手机屏市场份额:三星43% 京东方16% 维信诺11% 天马/TCL华星各9% [6] - 专利战升级:三星/LG在美发起多起诉讼 京东方反诉 涉及商业秘密案初步裁决或影响其OLED禁售 [6][7] - LCD领域中国已主导:占全球70%份额 京东方成为LG电子TV面板最大供应商(占其采购量超40%) [7][8] 跨产品线扩张 - 京东方或将成2025年MacBook最大面板供应商 预计占比51% 超越LG显示 [4] - 公司定位显示产业双核心:LCD领域已主导 OLED领域快速追赶 [7]
不确定性成跨国经营最大壁垒,中企出海“多点开花”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1:13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转折点 - 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4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 连续五年正增长 [1] - 国际市场地缘政治紧张和关税壁垒加剧 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以降低对出口依赖 [1] - 全球商业环境不确定性成为跨国经营主要壁垒 企业难以做出长期投资决策 [1][3] 出海区域多元化 - 中企出海从聚焦美国转向多点开花 欧洲、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成为新目标 [3] - 新能源技术如氢能和储能在法国、意大利有发展空间 to C零售类业务倾向拉美和东南亚市场 [3] - 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因经济体量大且商业复杂度低 成为潜在新商业枢纽 [7] 供应链模式转型 - 从成本导向转为韧性导向 实施分散生产基地和替代供应商策略 [4] - 中企在墨西哥设厂规避关税壁垒 在沙特投资顺应本地化政策 [4] - 跨境电商客户要求预留海外产能 构建国内外双供应链备份 [4] 新兴市场挑战 - 新兴市场波动性高 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 [6] - 全球54%司法管辖区强制要求电子发票 企业数字化合规成本上升 [6] - 反洗钱和受益所有权披露要求趋严 企业需确保财务结构透明合规 [6] 合规经营升级 - 欧洲法规细致且保护主义 东南亚政策变动快 本地化专业要求提高 [7] - 企业合规意识增强 采用轻资产运营降低固定投资风险 [7] - 多元化布局成本低于被市场排除的风险 是抵御不确定性的关键手段 [7]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加速,关税担忧加剧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7-23 09:15
全球PC出货量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8.4%,创下自2022年疫情需求高峰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 [2]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Windows 10系统终止服务倒计时、AI PC兴起以及返校季需求预期的提前库存备货 [2] - 商业领域需求强劲,大型企业和公共机构加速设备升级以应对Windows 10支持截止日期,消费市场表现分化,中端PC稳健增长但高端超薄本需求不及预期 [2] 主要厂商表现 - 联想以25%的出货量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惠普与戴尔分列二三位,苹果MacBook在M4系列新品支撑下销量稳健但增速放缓 [4] - 联想、苹果和华硕出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2] 行业挑战与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OEM处于"观望"状态,供应链重构和制造地点调整成为行业障碍 [2] - 全球PC制造业高度集中在中国,短期内降低关税风险面临重大挑战 [2][6] - 美国政府可能对半导体零部件及科技产品征收新关税,加剧业界担忧 [6] 未来趋势与战略调整 - AI PC需求预计将在2026年成为重要增长动力,Counterpoint预计2026年以后出货的笔记本电脑中一半以上为AI笔记本电脑 [6] - PC供应商加速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替代制造中心,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不确定性 [6][9] - 生产基地多样化战略旨在确保供应链弹性并减少贸易中断影响,但面临基础设施限制等挑战 [6][9] 宏观经济影响 - 美国市场是AI PC核心舞台,但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暂缓采购,抑制细分市场增长 [8]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2025年PC出货量低个位数同比增长预测构成下行风险 [8] 行业长期展望 - 到2026年AI笔记本电脑将成为主流,提前布局价格竞争力和生态系统的厂商将在升级浪潮中占据先机 [9] - 行业正积极推进生产布局多元化战略,以应对全球供应链复杂动态并提升竞争力 [9]
20万吨油菜籽运往中国,加拿大财路被断,这才明白了中国的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18
中澳油菜籽贸易协议 - 中澳即将达成油菜籽贸易新协议,试运量15万至25万吨,标志两国数年贸易冻结结束[1] - 澳大利亚近岸供应能力可使货物11月前抵华,迅速填补中国库存缺口[3] -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其双低油菜籽品质符合中国市场需求[21] - 澳洲油菜籽海运至中国仅需7到10天,相比加拿大30天船期具有显著时间和成本优势[23] 加拿大钢铁关税与农业困境 -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但此举导致钢企被迫转向更贵的美国或墨西哥货源,削弱竞争力[13] - 加拿大曾占据中国油菜籽市场96%份额,如今因贸易摩擦失去订单,同时国内农业遭遇百年大旱[11] - 加拿大75%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外交政策受制于美国,导致对华关系持续紧张[9]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转向与收益 - 阿尔巴尼斯政府采取务实外交政策,拆除超200亿澳元贸易壁垒,牛肉、大麦、红酒重返中国市场[21] - 莫里森政府时期因对华强硬导致农业、矿业损失超40亿澳元,新政府调整策略后迅速恢复合作[17][19] 中国农产品贸易战略 - 中国通过多元化供应链降低风险,除加拿大外,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油菜籽量飙升[27] - 国内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推进,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增强自给能力[29]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市场需求赋予其强大议价权,可快速切换供应来源[27][29] 国际外交与贸易格局 - 加拿大在G7峰会提议组建"反华产能小群"但未获响应,陷入外交孤立[15] - 中国通过反制措施维护贸易规则公平性,但不主动挑起争端,展现战略定力[25]
持续创新,巩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2:07
全球供应链趋势与中国地位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销售H20 GPU 显示美国保护主义难以逆转全球化进程 [1] - 链博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美国参展企业数量增长15% [1] - 欧美日等经济体推进供应链多元化 以增强供应链弹性与安全 [1] 中国供应链优势与中间品贸易 - 中国进出口中间品达25.53万亿元 占整体进出口总值61.1% [2] - 中间品出口11.24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47.3% 弥补制成品出口下降 [2] - 东方电气带动1.5万家企业协同出海 展示中国供应链全球布局能力 [2] 中国引领制造业技术革命 - 中国在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占据全球优势地位 [3] - 德国大陆集团等公司增加在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投资 [3] - 中国AI、汽车智能化及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带来巨大芯片需求 [3]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 全球制造业以中国供应链为中心进行扩散发展 [4] - 中国处于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产业革命中心 [4] - 发达经济体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可能增加成本并错过技术革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