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鲁泰A(000726):非经损益带动业绩高增,全年确定性较强
长江证券· 2025-09-04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核心观点 - 非经常性损益带动2025H1业绩高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112.4%至3.6亿元 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4.5%至2.3亿元 [2][5] - 关税影响导致面料业务收入承压 但服装业务订单增加推动收入高增长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 [10] - 费用管控有效 叠加投资收益贡献明显 Q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1.3亿元 [10] - 越南产能建设增加持续发展动能 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投入有望提升效率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6.9/7.4亿元 对应PE为9/8/8倍 2025年股息率约6%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8.3亿元 同比-0.1% 其中Q2收入13.7亿元 同比-5.1% [2][5] - 2025H1面料业务收入18.5亿元 同比-7.8% 服装业务收入7.7亿元 同比+24.8% [10] - 整体毛利率承压 H1毛利率同比-2.2pct至24.1% 其中面料业务拖累明显 [10] - Q2费用管控显效 研发费用率同比-0.4pct 财务费用率同比-0.8pct [10]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0.8亿元 分红比例23% [2][5] 业务分析 - 面料业务受关税影响接单放缓 收入同比下降7.8% [10] - 服装业务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订单增加推动收入增长24.8% [10] - 产能利用率同比+13pct至95% 但关税影响下价格有所回落 [10] - 鲁联新材减亏对业绩拖累减弱 [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72.56亿元 2026年73.89亿元 2027年76.74亿元 [1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25亿元 对应EPS 0.76元 2026年6.91亿元 EPS 0.85元 [16] - 预计2025年净利率8.6% 2026年提升至9.4% [16] - 预计2025年市盈率8.92倍 2026年降至8.06倍 [16]
锻造“山西精品”晋钢以新质生产力擦亮中国制造名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4 23:30
该集团引入阿里达摩院AI废钢判级系统,将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7%;实施"九化举措"安全机制,将139 项安全任务分解到岗,实现重大隐患动态清零;运用ERP与产销质一体化系统,推动产品发货效率提升 15%、吨钢综合能耗降低10kg标准煤。 该集团还构建24小时响应、48小时到场的售后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质量问题的快速溯源与改 进,并与江苏国强、深圳安泰科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定制开发高锌层畜牧钢、厚规格电控柜 用钢等差异化产品,客户满意度连续3年超过99%。 在太行山南麓,现代化钢铁产业集群正强势崛起。这里是山西晋钢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晋钢")的所在 地,还是"山西精品"品牌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实践场。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从产品输出到标准引领,晋钢以匠心铸精品、以创新赢未来,走出一条以高质 量为底色、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的品牌发展之路。 精工标准锻造品质标杆 "山西精品"是三晋大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背后离不开"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的体系支撑。 在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晋钢对标国际一流,聚焦技术、管理、服务3个维度,持续推动质量 变革创新,该集团多项产品技术指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 ...
智绘新篇 聚力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 重庆将于2025年9月5日至8日举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题 [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 [1]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 - 2024年1-7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8.6万辆 同比增长26.8% [2] - 长安汽车实现智能座舱车内功能AI渗透率100% 赛力斯问界系列采用华为乾崑ADS智驾系统 [2]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技术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开发低空经济科研大模型 缩短无人机研发周期40% AI智控氢动力无人机续航达9小时 [3] - 驼航科技与翼动科技推出驼峰、黑刺等无人机 应用于特种物流和空中巡检领域 [3] 人工智能硬件制造 - 2024年1-7月重庆AI电脑产量405.7万台 渗透率达12.8% [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长风化学实现5G技术在生产运行、检测监测、仓储物流和运营管理的创新应用 [4] - 赛力斯产业大脑联动超300家供应链企业 建设32个场景 链接5家智能工厂 [5] - 华森制药建成AI+智慧制药工厂 采用全自动智能中药提取生产线 [5] 智能制造成效数据 - 重庆累计建成10个市级未来工厂 总投资超500亿元 应用智能化设备22.8万台套 [5] - 产品不良率降低38.2% 运营成本降低22.7% 单位生产耗能降低21.9% [5] - 建成数字化车间1231个 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2.7% 建成智能工厂211个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7.6% [5] 技术基础设施 - 中冶赛迪金睛视觉大模型在2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投用 [6] - 疆算入渝工程实现重庆与哈密数据传输往返时延36毫秒 [6] - 重庆建成19个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 智算规模突破4500P [6] 人才与创新平台 - 重庆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52个 引育新型研发机构42家 [6] - 汇聚人工智能高水平创新人才113人 [6] 软件产业发展 - 2024年1-7月重庆市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690.1亿元 同比增长19.4% [7] 未来规划 - 重庆将深化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模式 引进AI龙头企业及数据服务商 [7] - 建设开源社区与公共服务平台 孵化高成长性AI企业 [7]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5日至8日将在重庆举行 智绘新篇 聚力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40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 重庆将于2025年9月5日至8日举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题 [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重庆深入贯彻落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示 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1] - 重庆创新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 突出"四侧"协同和"四链"融合 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 [1]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 - 2024年1-7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8.6万辆 同比增长26.8% [2] - 长安汽车实现智能座舱车内功能AI渗透率100% 赛力斯引入华为乾崑ADS智驾系统推动问界系列成为国产智能驾驶重要产品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突破 - 西部科学城发布AI-CAP汽车智能驾舱评价规程 实现"AI测试AI"突破 懂车帝上线AI选车产品提供选买服务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开发低空经济科研大模型 将无人机研发周期缩短40% AI智控氢动力无人机创9小时续航纪录 [3] - 驼航科技和翼动科技推出"驼峰""黑刺"无人机 在特种物流和空中巡检领域形成AI赋能优势 [3] 智能制造成果 - 重庆累计建成10个市级未来工厂 总投资超500亿元 应用智能化设备22.8万台套 [5] - 智能工厂使产品不良率降低38.2% 运营成本降低22.7% 单位生产耗能降低21.9% [5] - 建成数字化车间1231个 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2.7% 建成智能工厂211个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7.6% [5]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 2024年1-7月重庆AI电脑产量达405.7万台 渗透率达12.8% [3] - 同期重庆市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690.1亿元 同比增长19.4% [7] 基础设施与创新能力 - 重庆建成19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智算规模突破4500P [6] - 构建52个高能级科创平台 引育42家新型研发机构 汇聚113名人工智能高水平创新人才 [6] - 实现城市运行数据全要素动态化采集 为AI应用提供数据动能 [7] 企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赛力斯产业大脑联动超300家供应链企业 建设32个场景 链接5家智能工厂 [5] - 阿里巴巴等企业落子重庆 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兆言"大模型 [7] - 重庆布局18个技术攻关项目 攻克多模态感知等12项关键技术 [3]
江苏宜兴“陶都转身”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 宜兴拥有7000年制陶史 陶瓷产业从传统工艺陶向工业陶转型 超30%陶瓷生产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 近30%涉足半导体领域[13] - 江苏拜富科技实现战略转型 从传统陶瓷釉料生产拓展至光伏 电子陶瓷 汽车等功能材料高新技术领域 光伏玻璃背板高反射膜技术获认定"国际领先技术"[14] - 拜富科技2022年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 将战略重心锚定新材料研发 自主研发汽车玻璃热压玻璃釉料 适用于多种汽车玻璃场景 具备高遮蔽性和高耐酸性[15] - 江苏国豪耐火成功实现从传统耐材向环保 新能源领域战略转型 通过技术创新将客户窑炉外壁温度降低50摄氏度 每天节约数万元成本[15] - 国豪耐火研发费用占全年营收比例超5%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 线缆产业智能化升级 - 宜兴官林镇成为"线缆之乡" 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93亿元 集聚近500家电线电缆及辅料生产企业[18] - 江南电缆通过智能化改造持续降本增效 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研发投入3%以上 2024年投资超亿元建成全自动特种电缆生产线与立体仓库[17] - 远东控股集团确立智能缆网 智能电池 智慧机场三大主营业务 在电池和储能领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19] - 中超控股向航空赛道布局 旗下中超航宇进入中国航发商发供应商体系 为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提供发动机高温合金铸件和特种电缆[20]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 宜兴共有20家上市公司 其中A股13家 港股7家 展现出强劲经营韧性[21] - 2024年宜兴新增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 入选数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首位 包括雅克科技 江南米道和中宜金大[21] - 江南米道专注低GI功能性健康食品 与金龙鱼等头部品牌达成合作 计划打造低GI主食生态圈[22][23] - 无锡丁蜀机场聚集14家驻场航司 24架航空器 拓展20余种"低空+"应用场景 正推进125亩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23][24] - 中车中低压功率器件 中环领先集成电路大硅片 12英寸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等项目落地宜兴 形成新能源 集成电路 生命健康新兴产业集群[24]
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
期货日报· 2025-09-04 16:08
先进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累计发布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支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95项国家标准增强产业链协同并降低生产成本 [1] 细分领域标准应用成效 - 太阳能光伏领域221项国家标准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高质量发展 [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1] - 智能工厂建设导则等标准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实施路径 [2] 智能工厂建设成果 - 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万家、先进级1200余家、卓越级230余家 [2]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研发周期缩短28.4%和生产效率提升22.3% [2] - 卓越级工厂不良品率下降50.2%且碳排放减少20.4% [2] 国际标准引领作用 - 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和脑机接口系列国际标准 [2] - 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贸易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2] - 国际标准助推产业提升竞争力和便利国际贸易 [2]
《2025年中国低压电能质量行业市场白皮书》发布 盛弘股份多维度稳居第一梯队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3:1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低压电能质量整体市场规模达128亿元 在双碳目标推进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及智能制造升级背景下呈规模扩容与结构升级双趋势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52.8亿元 [1] - 工业项目 数据中心 新能源发电成为核心增长领域 [1] 公司市场地位与营收表现 - 盛弘股份为行业内唯一低压电能质量产品营收突破5亿元的企业 稳居市场第一梯队 [1] - 公司在SVG APF AVC三大有源产品线全部跻身第一梯队 正持续替代传统无功补偿装置 [2] - 半导体 数据中心 新能源发电等多个高端应用领域将公司作为首选品牌 [2] 产品技术优势与创新 - 碳化硅SiC技术成为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公司率先实现新一代SiC产品研发与规模化应用 [3] - SiC产品相比传统Si基方案效率提升2个百分点 体积缩小50% 整体性能达市场领先水平 [3] - 公司以高效能 高可靠性优势引领行业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引领创新的关键跨越 [3] 应用场景覆盖与行业解决方案 - 产品全面覆盖半导体 新能源发电 石油化工 医院 船舶 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 [2] - 在数据中心领域成为三大运营商及头部互联网企业供应商 [2] - 在半导体行业成为少数可为高端芯片制造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本土企业 [2] - 在光伏 轨道交通 船舶 医疗等复杂场景提供定制化治理解决方案 [2] 政策驱动与未来发展 - 国家《电能质量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推动发电 电网和用电侧需求迅速释放 [3] - 公司成为多个国家级与省级重点项目优选合作伙伴 [3] - 未来将持续聚焦技术研发 推动产品智能化与绿色化升级 为构建高质量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3]
为什么是辽宁?
新华网· 2025-09-04 12:35
工业基础与历史贡献 - 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第一艘万吨巨轮均诞生于辽宁 [7] - "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24个落户辽宁 当时贡献全国17%原煤、27%发电和60%钢铁产量 [9] - 抗美援朝期间生产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品支援前线 三线建设时期输送大量人才技术 [9] - 20世纪70年代建成我国首个大型化纤基地 实现国产"的确良"量产 [9]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推动数据和设备"上云上平台" 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升级 建设"无人车间""黑灯工厂" [12] - 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14] - 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占全国2.5%)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8户 [14] - 8家企业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4个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14] 区位优势与物流网络 - 拥有N形大陆海岸线 是东北唯一陆海双重通道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18] -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892列 总量居东北首位全国第八位 [21] - 海铁联运量达167.2万标箱 位居全国第一 [21] - 以沈阳大连为枢纽形成海陆联运 贯通南北横跨亚欧的物流网络 [21] 工业互联网发展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命题 [35] - 通过专题交流和核心论坛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吸引全球行业精英共谋发展 [35] - 致力于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大问题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动力 [35] 新能源与智能制造 - 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建成300多座百米高风电机组 [2][4] - 全自动生产线配备轧机 机械臂和穿梭机器人 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传统工业遗址转型文创园区 如沈阳红梅文创园成为文化地标 [5][7]
华鼎股份:全品类、绿色化、智能制造 锦纶产业升级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2:21
公司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以全品类覆盖、功能纤维创新、绿色循环材料和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价值升级 [1] - 公司展示四大创新产品矩阵包括锦纶66系列、绿色纤维系列、差异化纤维系列和功能纤维系列 [2] - 重点推出易去污纤维通过创新分子结构和后整理技术实现持久抗污性可应用于服装、家纺、户外及医疗等领域 [2] - 形成从基础纤维到功能纤维的完整研发链条发展方向为全品类、绿色化、功能化 [2] - 发展逻辑从成本领先转型为产品引领、品质领先、卓越管理、销量第一四大战略布局 [7] - 研发端形成以研究院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与科研院校、原料供应商和品牌客户深度合作 [7] 行业发展趋势 - 锦纶在运动服饰、防晒衣、轻薄羽绒、瑜伽裤等功能性消费品需求快速增长 [3] - 2024年中国锦纶纤维产量达304.51万吨同比增长17.36% 表观消费量281.45万吨同比增长17.39% 出口量24.06万吨同比增长17.34% [3] - 防晒服市场中锦纶凭借耐磨、透气和防钻绒特性逐渐取代涤纶成为主流材质 [3] - 功能化、差异化纤维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包括凉感、防晒、抗污、耐寒等纤维 [4]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趋势重塑产业格局国际品牌提高对再生纤维和低碳材料要求 [3] 生产制造与产能布局 - 公司覆盖六大民用锦纶长丝品类包括DTY、FDY、ACY、ATY、HOY和POY [5] - DTY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ACY在细分领域行业排名第一 ATY是国内唯一使用瑞士SSM超细空变丝机器并量产的产品 [5] - 五洲厂区采用全智能制造模式实现无人化生产老工厂通过局部改造进行技术升级 [5] - 规划建设第八工厂预计新增20万吨产能以全智能制造为核心强化规模效应 [6] - 具备柔性制造能力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切换产品结构实现快速响应 [6]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纤维系列涵盖原液着色、再生、可降解和生物基纤维 [2] - 在物理法回收再生纤维领域形成规模化能力并获得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 [3] - 探索化学法回收路径以提升纤维品质与应用广度 [3] - 绿色纤维是公司主动转型的核心方向 [3] 市场与国际化布局 - 客户集中度高但结构分布合理有利于巩固市场份额 [7] - 在巴西市场积累成熟经验并在东南亚、日韩、中东及欧洲等重点区域加大资源投入 [7] - 随着绿色纤维与高端功能纤维推进国际竞争力有望提升 [7] - 目标构建锦纶产业链价值护城河并朝锦纶丝全球第一愿景发展 [8]
荣旗科技(30136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_2025年9月4日
2025-09-04 10:28
业务概况与核心领域 - 专注于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重点服务智能制造中的检测和组装工序 主要领域为消费电子和新能源 [2] - 消费电子领域:2025年苹果订单包括无线充电、VC散热片、智能眼镜等项目的智能检测装备 Meta订单为智能眼镜的智能组装设备 [2] - 新能源领域:供应锂电池检测设备 [2] 业绩与订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08%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手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35.34% [2] - 全年业绩最终取决于在手订单验收情况 [2] 智能眼镜领域布局 - 为苹果智能眼镜提供外观缺陷检测设备 为Meta供应高精密度智能组装设备 [3] - 智能眼镜领域技术不断突破 应用场景丰富 发展前景广阔 [3] - 公司在智能眼镜领域深入布局 具有技术优势竞争力 预计2026年智能组装设备有明显增量 [3] 苹果业务合作 - 2025年苹果订单包括VC、无线充电、VCM和Vision Pro二代产品镜片检测设备 [3] - 2025年量产新项目为VC材料与模组检测设备 [3] - 公司与苹果建立良好稳定合作关系 具备技术响应能力与合作信心 但2026年新品情况尚未确定 [3] 新能源领域技术优势 - 检测设备覆盖锂电池生产多个质检环节 基于定制成像传感器和AI质检技术 [4] - 解决复杂产品外观缺陷人工目检难题 极大提高锂电池安全性 [4] - 2025年新能源订单较去年有明显增量 [4] 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 - 积极寻求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主业延伸和协同发展 但会谨慎考虑行业前景、战略定位和协同效应等因素 [5][6] - 持续扩大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领域销售规模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加强成本费用管控 提高盈利能力 [6] - 关注前沿行业发展态势 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适时推进资本运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