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

搜索文档
财政资金精准发力,“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人民日报· 2025-08-04 02:46
政策效果与数据表现 - 上半年"两新"政策在提振消费、扩大投资、促进转型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1]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2.8亿人次申领补贴,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文化办公用品增25.4%,通信器材增24.1%,家具增22.9%[4]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增速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4] 消费升级与供给优化 - 中央财政对12大类耐用消费品实施精准补贴,聚焦绿色、智能、安全升级方向[6] - 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90%,AI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智能影像设备销量增长30%[6] - 2025年设备更新支持资金规模增至2000亿元,覆盖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6]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1.4万亿元,企业设备改造投入可按10%比例抵免应纳税额[6] 政策实施机制 - 省级财政部门需在30日内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市县财政部门30日内将资金细化到具体项目[7] - 多部门协同监管:发改委优化支持领域清单,财政部强化资金监管,商务部监测市场动态,市场监管总局严把质量价格关[7] - 形成"中央+地方+企业"三重让利格局,各地实施特色化方案激发消费热情[8] - 建立"资金监管-市场监测-质量追溯"全链条防护网,有效遏制骗补套利行为[8] 后续政策部署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同等规模资金将于10月发力[9] - 政策将进一步聚焦重点产品设备,丰富支持手段,构建更新换新长效机制[9] - 严格全链条监督管理,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9]
690亿元!“国补”再继续
猿大侠· 2025-08-03 04:22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情况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1] - 10月份将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达1.6万亿元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1]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1] 资金监管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 [1] - 确保政策规范实施 [1] 前期资金下达情况 - 今年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1] - 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1]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发行进度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8-02 00:2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8月1日财政部续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350亿元,票面利率2.10%[1] - 7月份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60亿元(20年期400亿元+30年期166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1] - 截至8月1日已累计发行7960亿元,完成全年1.3万亿元计划的61%[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加速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1]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完成全年3000亿元计划[2] 经济影响分析 - 投资端:直接拉动基建投资,促进建筑/钢铁/水泥等产业链扩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2] - 消费端:通过补贴降低购买成本(如智能家电),撬动消费增量并推动消费结构升级[3] - 兼具经济"稳定器"(短期平稳运行)和"催化剂"(长期增长动能)双重作用[3]
【头条评论】 稳经济需在三大着力点上突破惯性思维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24
经济工作部署 - 31个省区市将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外贸作为下半年经济工作三大着力点 [1] - 地方经济工作部署体现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和稳增长的紧迫性 [1] - 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需突破惯性思维,避免"撒胡椒面"式资源分配 [1] 扩大内需 - 各地将消费和投资作为扩大内需主要抓手,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推动以旧换新、加快"两重"项目建设 [1] - 消费券短期提振消费但效果易衰减,未能根本扭转居民消费意愿不足问题 [1] - 居民储蓄倾向高、收入预期不稳仍是制约消费核心因素 [1] - 政策需从"补需求"转向"稳预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收入分配提升消费能力 [1] - 投资重点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城市更新,需警惕"为投资而投资"导致资源浪费 [1] - 有效投资应聚焦民生短板和产业升级,如老旧小区改造、县域冷链物流等"小而实"领域 [1] 新质生产力 - 多地争相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赛道 [2] - 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间,盲目跟风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错配 [2] - 新质生产力核心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各地应立足自身禀赋差异化发展 [2] - 劳动力大省可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而非一味追逐"高大上"项目 [2] - 政策补贴多集中于设备采购,应转向构建"产学研用"生态和支持研发投入 [2] 外贸转型 -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传统低价竞争模式难以为继 [2] - 外贸大省面临东南亚低成本竞争和欧美市场壁垒双重挤压 [2] - 外贸转型关键在于提升产品附加值而非单纯依靠补贴或海外仓建设 [2] - "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是开拓市场机遇但企业参与度不足 [3] - 中小外贸企业因信息不畅或风险顾虑仍依赖传统欧美市场 [3] - 地方政府可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市场分析和法律咨询降低企业"出海"门槛 [3] 政策执行 - 落实效果取决于执行精度,需避免"口号式"响应 [3] - 各地需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 [3] - 中西部省份可借力产业转移完善配套 [3] - 沿海地区需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环节 [3]
如何理解“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经济观察报· 2025-07-31 10:25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 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 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并且强调,"落实落细宏观政策各项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 议传递了怎么样的信号? (原标题:如何理解"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 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 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从货币政策来看,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基调,加大调控强度,通过逆回购、 M ...
多项增量政策在路上,下半年经济会怎样
第一财经· 2025-07-28 12:21
经济政策与调控 - 下半年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因时因势优化,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不断完善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于7月底召开,研判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 [1] - 财政政策是下半年主要发力点,需优化支出结构并提高资金效率 [7][8] - 货币金融政策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房贷利率 [7] 消费提振政策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上半年销售额超1.6万亿元,汽车、家电等5大类消费品表现突出 [3]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2] - 国务院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优化以旧换新政策 [5] - 财政部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 [5] - 建议将耐用消费品补贴政策扩大至文旅、餐饮等服务消费领域 [4] 设备更新与投资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1.5% [3] - 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2.3%、6.3%、3.6% [3] - 发改委将完善"两新"政策实施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重点领域支持 [3] 就业与民生保障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2%,6月降至5.0% [7] - 国务院出台19条政策举措,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并优化就业服务 [7]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每年补贴3600元,惠及2000多万家庭 [1] - 建议增加"两保"政策(居民社保和医保),提高宏观政策普惠性 [8] 经济增长与改革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2] - 预计全年经济呈现"前高后缓、波幅平稳"特征,能实现增长目标 [8] - 建议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释放消费潜力 [8]
财达期货|铜周报-20250728
财达期货· 2025-07-28 06: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国内宏观政策积极,但中美谈判马上开启,市场情绪短期仍以谨慎为主;国内低库存支撑铜价跌幅有限,但整体处于供需双弱态势,短期铜价预计震荡走势,等待中美关税谈判进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需与库存 - 国内现货TC企稳于-43低位,日本炼厂与安托法加斯塔加工费谈判艰难,称无法接受中国冶炼厂与安托法加斯塔达成的极低条件 [4] - 国内企业开工率均在下滑,现货市场亦受高价拖累交投偏淡;上周铜杆开工率69.4%,环比下降4.9%,铜线缆企业开工率为70.83%,环比下降2.0%,预计本周开工率继续小幅走弱 [4] - 国内库存去化,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11.4万吨,环比-20.3% [4] 宏观情况 - 7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8%,连续两个月上升,生产指数达51.7%;国家发改委上周向地方下达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4] - 8月1日将近,美国对铜征收关税的计划即将来临,市场交易较为谨慎;美国财政部长宣布,中美双方将于周一、周二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 [4] 行情回顾 - 上周沪铜主力合约先涨后跌,周初延续前一周五受工信部宏观消息带动的上涨趋势,后半周小幅回落,周五收盘价7925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约1% [6]
财政部: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
证券日报· 2025-07-25 16:11
财政收支情况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税收收入92915亿元 下降1.2% 非税收入22651亿元 增长3.7%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89亿元 下降2.8%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 增长1.6%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 同比增长3.4% 中央支出19914亿元增长9% 地方支出121357亿元增长2.6% [1] 财政运行特点 - 税收收入逐步回升 非税收入增幅回落 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 [1] - 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 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1]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 教育支出增长5.9%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 [2]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2% 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9% [2] 债券资金使用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上半年支出2.43万亿元 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0% [2] - 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 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3] -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 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工作 [3] - 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完成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 [3] 消费提振措施 - 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扩大补贴范围 [3] - 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增强消费能力 [3] - 支持地方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打造消费热点 [3] - 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 剩余资金10月份下达 [3]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快预算下达 用好债券资金 保障基本民生 提振消费行动 增强地方财力 [2] - 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新华财经晚报: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4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5 12:33
财政预算与支出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 同比增长3.4%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 教育支出增长5.9%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同比下降0.3% 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 [1] - 财政部今年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近期下达第三批670亿元 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1] 资本市场与金融监管 - 证监会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2] - 证监会同意大连商品交易所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注册 [2] 期货市场发展 - 广期所推进光伏组件期货研发 交易单位拟定为720块组件/手(约45.36万瓦) 报价单位为元/千瓦 最小变动价位0.5元/千瓦 涨跌停板幅度±4% 最低保证金5% [2] 保险行业动态 - 保险业协会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多家保险公司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 普通型最高2.0% 分红型最高1.75% 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最高1.0% [3] 外汇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5.5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56万亿美元) 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6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1万亿美元) 银行间市场成交21.8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5万亿美元) [3] 交通运输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7.6亿人次 同比增长4.2% 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80.3亿吨 同比增长3.9% 港口货物吞吐量89亿吨 同比增长4%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 [3] 国际市场动态 - 日本股票市场在截至7月19日一周内获跨境投资者净买入5719亿日元(38.8亿美元) 为16周以来第15周净买入 [4] - 英国6月零售额环比增长0.9% 部分抵消5月2.8%的降幅 温暖天气对零售业产生积极影响 [4] - 土耳其7月制造业信心指数降至100.2 为1月以来最低水平 出口预期指数微升至112.7 [5]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593.66点 下跌0.33% 深证成指报11168.14点 下跌0.22% 创业板指报2340.06点 下跌0.23% [6] - 恒生指数报25388.35点 下跌1.09% 在岸人民币报7.1679 下跌129点 离岸人民币报7.1684 下跌166点 [6] - WTI原油上涨0.42%至66.31美元 布伦特原油上涨0.46%至69.5美元 COMEX黄金下跌0.71%至3349.5美元 COMEX白银下跌0.44%至39.05美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