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王勇出席并致辞
新华社· 2025-09-22 03:42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于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开幕 [1] - 大会主题为"智造世界·创造美好" [1] -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嘉宾参加 [1] 政策导向 -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 2019年向大会亲致贺信 [1] - 中国将坚定践行四大全球倡议 加强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合作 [1] 合作方向 - 打破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流动壁垒 [1] -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通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 - 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1] - 深化务实合作 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儋州洋浦: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海南日报· 2025-09-22 01:53
构建"1+2+N"新能源产业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间" 儋州洋浦: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产值增加500%,能耗反而下降30%。这是2006年以来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交出的一份"绿色答 卷"。洋浦工业园区含"绿"量持续提升,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 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首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近年来,儋州洋浦系统构建"1+2+N"新能源产业体系,持续巩固并做大做强风电主导产业,加速壮 大光伏发电与氢能产业,积极培育储能产业,完善新能源配套服务,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 展,为海南自贸港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绿色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间"。 风电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车随着海风缓缓转动,将清洁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点亮千家万户。 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域的申能CZ2与大唐CZ3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已于今年3月全容量并网,年绿电 发电量约36.6亿千瓦时。 "截至8月底,CZ2项目累计为海南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4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0万吨,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万吨。"海南申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 ...
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落地 中国绿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02
作为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企业,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绿发")坚持"四个面向"战 略导向,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材料、人工智能三大关键支撑领域,通过"技术路线比选—领先团队合作—产 学研协同转化"的全链条模式,布局液态空气储能、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等一批新技术、新产业,全 力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引擎。 作为中国绿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平台,中国绿发北京绿发高科分公司聚焦科技研发、投资孵化 与市场拓展等主要职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绿色低碳发展新引擎的探索者 和培育者。截至目前,已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校,组建7家控股科技公司、3家 联合研发中心,参与组建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3 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 目、1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等任务。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擎 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中,中国绿发重点打造了7家高科技企业,分别在储能、绿色热能、 新 ...
2025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智慧健康建筑大会开幕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07:45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曲琦在致辞中表示,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通过建筑工业化制造方式 进行建造,代表了未来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国多地的试点项目,证明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不仅节 能减碳,还能满足健康居住的高品质需求。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变革、实现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高碑店市委书记贾伟斌表示,近年来,高碑店市锚定"国际绿建之都"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产业聚 集,拓展应用场景,举办高端展会,建成了世界领先的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产业基地,产业发展不断向高 端化、集群化、健康化迈进。 当天来自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产业伙伴,参观了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化绿建产业基地,并走进全新一 代"太空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9月20日,2025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智慧健康建 筑大会在河北高碑店市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参加。 本次大会聚焦技术展示、产品推介、学术研讨,举办1场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大会面向全球发布了 奥润顺达绿色智慧健 ...
产业“含绿量”与生态“高颜值”并存 深汕实践引专家关注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5:25
产业布局与绿色技术发展 - 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 绿色低碳的先进技术助力比亚迪中高端车型量产上市[3] - 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工厂已建成投产 协鑫 德方纳米等百亿级新型储能项目相继落地形成绿色可持续增长新动能[3] - 零部件绿色制造全链布局逐步汇聚京西重工 壁虎科技 东风李尔 佛吉亚 格林美 乾泰等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 形成涵盖整车制造 汽车零部件 拆解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绿色产业链闭环式发展雏形[3] - 整车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力劲科技发布全球首台1.6万吨超级智能压铸单元 助力深汕铸造产业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3] - 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一期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建成后预计每年提供优质绿电60亿度[3] - 深汕探索农村减污降碳工作 开展海洋碳汇调查测算 首次完成辖区海岸带及1824.77平方公里海域海洋碳汇综合测算研究[7] - 开展渔业可移出碳汇调查和模拟 探索渔业碳汇发展路径[7] 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 深汕保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稳中有升态势 环境空气质量关键指标PM10呈连年下降趋势[5] - 近三年在重点区域共记录野生动植物1627种 2025年3月100多头海豚在小漠海域集体出游[5] - 高标准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获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奖项[5] - 红罗村 百安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大安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7] - 深汕被评价为具有非常美丽的自然资源禀赋 生物多样性已经非常完备 对自然资源保护列为发展基础之一[9] 区位优势与发展潜力 -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 开启了以飞地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试验[3] - 交通便利 即将融入深圳半个小时高铁圈 对开展自然教育是一大利好[9] -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建议深汕大力发展现代康养产业 建设银发经济示范区 康养科技和标准化研究可落地 香港研发产品可在深汕量产并拓展海外市场[9] - 红罗村计划发展蜂蜜产业 实现绿色环保和银发康养产业深度融合[9]
新华社权威速览|家园更美!权威数据看“十四五”美丽中国建设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9-20 15:40
新华社国内部、摄影部,新华网联合出品 责编:秦炜轩、张霓 记者:高敬、魏弘毅 设计:杨宽 新华社权威通览 家园更美! 权威数据看"十四五" 美丽中国建设成绩单 8 国有信新闻办公室0月11日型行 *治病量的理 + 85 生夜所出 部有关数量人介绍以工在开发日本市保护法核心后 展发展情况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全国地域及以上城市组织粒特 (PM2.5)法律下降至29.3绩克/立方米,比 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取面比例 为90.4%,首次搬过90%,长江、黄海金 线干流水图进综多年保持11类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盈天保卫战方面; 因地制宜指进北方地区清洁胶圆改造,累计 完成数理治理4100万户;"十四五"测问询试 高博放军顶近2000万辆:2024年原津豪及用 翅地区,长三角地区,涂清平原PM2.5浓度 分别比2020年下降18%,10%,20% 碧水保卫战方面;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人海排污口6.3万 会个,七大流域和里点海测整治完成事分别 达到90%和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新华社· 2025-09-20 15:17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20日在安徽合肥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勇表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2019年向世界制造业大会亲致贺信。六年来,中国在习近 平主席重要贺信精神指引下,与各方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发挥大会平台作用,深化务实合作,为全球制 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将坚定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大全球 倡议,愿同各方加强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合作,打破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流动壁垒,推进产学研用深 度融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共创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本届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嘉宾参加。 (文章来源:新华社) ...
第二座5万亿之城来了,中国城市格局怎么变
凤凰网· 2025-09-20 14:46
北京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 北京经济总量即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二个跻身"5万亿俱乐部"的城市[1] - 2024年北京GDP达498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2%[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3] 经济发展质量与结构优化 - 过去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3]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关键指标均处全国最优水平,能源利用效率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3] - 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长期居全国之首[4] - 已形成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去年首次突破万亿元[4]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信息软件业2025年一季度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2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成[4]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5] - 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占全国总量近半,2024年备案上线大模型达105款居全国首位[5]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5] 金融业发展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5] - 2024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5]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5] 消费与投资 - 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6]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6]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8] -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落地创业,涵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9]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到津冀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总额的近两倍[10] 城市经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已有27个万亿GDP城市,未来几年有望增至30个[13] - GDP前十强城市已集体站上2万亿新起点[13] - 2024年重庆以32193.15亿元GDP超越广州升至第四,其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增长90.5%[13] - 苏州2024年以6%增速推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7万亿元[13]
新城市志|第二座5万亿之城来了,中国城市格局怎么变
新浪财经· 2025-09-20 06:17
北京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 北京即将成为全国第二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紧随上海之后 [1] - 2024年北京GDP达49843.1亿元,同比增长5.2%,2025年上半年GDP为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 [3] - 过去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3] 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 信息服务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每年跨越千亿级台阶,产业规模全国之首 [4] - 形成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成 [4] 金融业实力与贡献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 [5]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5] - 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占全国总量近半,2024年备案大模型105款 [5]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丰硕 [5] 消费与内需潜力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7.5% [6]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6]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疏解非首都功能,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7] -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落地,涵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 [7] - "北京研发、津冀生产制造"模式成熟,"十四五"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为"十三五"近两倍 [8] 交通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京津冀跨界连通道路达11条,轨道交通平谷线建成后燕郊到北京副中心仅需9分钟 [9] - 三地共建115个医联体,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1300余家 [9] - "河北福嫂"占北京家政市场38.4%,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9] 中国城市经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已有27个万亿GDP城市,未来有望增至30个 [14] - 京沪为5万亿第一梯队,深圳、广州、重庆为4万亿第二梯队,苏州、成都等为2万亿第三梯队 [14] - 重庆2024年GDP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增长90.5%) [14] - 苏州2024年增速6%,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7万亿元 [14] - 江苏聚集苏州、南京等5座万亿城市,为万亿城市最密集省份之一 [14] - 唐山2024年突破万亿元,使全国万亿城市数量增至27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