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端侧AI迎来拐点,重视供应链低位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02:59
OpenAI新型消费设备开发 - OpenAI正在开发一款面向消费者的新型设备 目前处于原型阶段 预计首批设备发布目标节点为2026年末或2027年初 [1][2] - 设备形态包括无显示屏智能音箱 并考虑过眼镜 录音笔和可佩戴别针等产品形态 [2] - OpenAI已从苹果招募20多名消费硬件方向员工 并于今年5月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创办的AI硬件初创公司io [2] - 公司开始复用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立讯精密 歌尔股份 蓝思科技等苹果供应链龙头公司均有望参与OpenAI智能设备原型机开发 [1][2] iPhone 17生产计划调整 - iPhone 17标准版预售表现超预期 苹果要求主要代工厂立讯精密将标准版日产量提高约40% [1][3] - 苹果通知部分非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将日供货量提升约30% [1][3] - 2025年年初原计划标准版iPhone 17占总产量25% Pro系列占65% iPhone Air占10% 最新调整显示更多消费者倾向选择价格较低机型 [3] iPhone 17产品特性与市场需求 - iPhone 17标准版售价5999元 首次引入ProMotion高刷屏 更先进的相机系统以及前置摄像头Center Stage人物居中功能 [3] - 原属高端款的特性下放使产品性价比大幅提升 导致消费者偏好从高价Pro版转向标准版 [3] 消费电子供应链影响 - iPhone 17标准版热销有望使苹果手机供应链高度受益 [3] - OpenAI入局AI终端将复用苹果供应链体系 立讯精密 歌尔股份 蓝思科技等公司参与开发有望进一步增强在细分领域的行业竞争力 [2] - 苹果计划在2026-2027年开启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推出折叠机 AI眼镜等新品 为供应链注入新动能 [4] 投资关注方向 - 果链核心标的包括立讯精密 蓝思科技 歌尔股份 比亚迪电子等 [5] - 折叠机相关公司包括统联精密 宜安科技 精研科技 [5] - 其他零部件公司包括珠海冠宇 高伟电子等 [5]
中国供应商赋能OpenAI硬件雄心
2025-09-22 01:00
**OpenAI硬件战略与行业影响分析** **涉及公司及行业** * 行业涉及人工智能硬件、消费电子、半导体设计(SoC)[1][3][15] * 核心公司为OpenAI[1][2] * 供应链涉及中国公司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瑞声科技、领益科技、蓝思科技[3][15] * 半导体设计公司涉及晶晨股份、瑞芯微、乐鑫科技、恒玄科技[16][19][21][22] **OpenAI硬件战略核心观点与论据** * OpenAI正积极拓展硬件领域 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产品 目标2027-2028年实现1亿台销量 对应收入超100亿美元[1][4] * 产品线包括耳机、眼镜、手表和智能家居设备 设计理念强调便携性、始终在线、屏幕自由和环境感知 首款产品或为口袋大小的陪伴助手[1][8][10] * 为弥补硬件经验不足 公司收购由苹果前骨干成立的IO公司 并自2023年底以来从苹果招募超过20名硬件专家[1][9] * 硬件战略旨在更完整交付AI订阅功能 通过端侧部署获取用户数据以实现个性化推理并降低云端算力成本 最终形成用户粘性并变现[3][11][13] * 新产品定位为与手机和Mac共存的“第三个核心设备” 而非立即取代智能手机 受益于大模型向原生统一多模态发展趋势[13] **财务预期与商业模式** * OpenAI预计到2029年实现盈利 收入目标1000亿美元[1][4] * 收入来源包括ChatGPT订阅、API和其他产品 预计2025年底其他产品收入将超过API 达到约20亿美元[1][4] * 核心订阅模式以ChatGPT为中心 形成GPT Free、Plus、Pro、Team和Enterprise等多层次付费体系[5] * 未来将通过自研芯片和终端设备落地 构建模型及服务(MASS)的商业闭环 并探索智能体进入物理世界创造价值[1][5] **供应链影响与中国企业机遇** * 中国硬件生产商深度参与OpenAI新产品供应链 立讯精密制造其中一款产品 歌尔股份进行对接 瑞声科技提供声学零部件 领益科技供应结构件 蓝思科技有相关零部件对接[15] * 若OpenAI实现1亿台出货目标 相关供应链企业有望迎来显著收入利润增量 中国硬件生产商景气度预计上升[3][15] * 目前大部分硬件量产仍依赖中国供应商 但越南等地生产布局也在增加[15] **端侧AI技术挑战与行业趋势** * 当前大模型存在局限性 擅长处理定量、具体任务 但在泛化场景中表现不佳 影响与智能终端有效结合[31][32] * 端侧AI发展需突破模型能力 并解决算力、存储和通信方式等问题 目前设备只能完成简单任务 复杂多步骤任务仍面临瓶颈[34] * 端侧AI算力部署需求影响国内SoC厂商 需在算力(从1T到几十T)、通信(基带、WiFi、蜂窝)和存储(LoFlash外挂、EMCP方案)三方面提升能力[16] * 苹果专注于特定场景的端侧模型开发 而非通用大模型 此策略可能更适合现阶段市场需求[24][25] * 谷歌在AI领域布局具全场景、全尺寸特点 对模型芯片和端云结合理解深入 综合实力较强[35][3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C端流量入口主要由谷歌、Meta和OpenAI主导 OpenAI月活跃用户已接近10亿 预计2026年超10亿 与谷歌和Meta处于同一量级[2][26] * 硬件厂商(如苹果)与软件厂商(如谷歌、Meta、OpenAI)在流量入口上竞争激烈 但未来几年预计将逐渐融合[27][28] * 大公司在智能终端创新上较保守 主要由初创公司承担风险 但成功高度依赖背后模型能力[29][30] **其他重要内容**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将重心转向硬件开发、融资和脑机接口等领域[2] * 市场对OpenAI首款产品应保持合理预期 其功能可能集中在简单辅助工具 而非执行复杂指令[33] * 投资者需关注三季度财报、各大科技公司AI新动向 以及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及产业链整合等因素对端侧AI发展的影响[38][39]
涉及数亿用户,大模型巨头开始发力硬件产品
选股宝· 2025-09-21 23:36
据The Information9月19日消息,近日,OpenAI已与苹果公司的设备组装商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 造一款消费级设备。据悉,该款设备目前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预计能与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深度 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可能并非唯一参与其中的苹果供应商。同样为苹果代工AirPods、HomePod及 Apple Watch组件的歌尔股份,或被邀请为OpenAI的首款消费级硬件产品提供扬声器模块。 长城证券则认为,AI与物联网的结合使得下游行业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Counterpoint的 数据显示,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将占所有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复合年增长率为 35%。ABIResearch预测,至2029年蜂窝模组全球出货量可达7.05亿片,收入可达92.39亿美元。在端侧 AI等新技术趋势下,构建多元化市场布局、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竞争中 站稳脚跟的关键。 公司方面,除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外,华泰证券表示SoC芯片恒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乐鑫科技 等也是智能硬件核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
地平线机器人(09660.HK)重大事项点评:星纪元ET5首搭HSD 有望驱动加速成长
格隆汇· 2025-09-19 23:39
核心观点 - 奇瑞星纪元ET5首搭地平线HSD智驾解决方案 预计2025年11月上市[1] - 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量产突破1000万片 未来3-5年HSD量产目标达1000万[1] - 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第三方全栈式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 受益于国产替代、汽车智能化和端侧AI发展产业趋势[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HSD方案基于高性能征程6P(560TOPS)打造 是继华为后领先的软硬一体智驾解决方案[1] - 1H25公司基础ADAS/整体ADAS解决方案市占率45.8%/32.4% 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 - 1H25车载J系列芯片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 支持NOA功能的J5/J6芯片出货98万套同比增5倍[2] - 1H25新增近90款车型定点 超15款搭载中高阶ADAS方案车型量产上市 J6B获两家日本车企定点[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调整25-27年方案出货预测:分别400万套(+38%)、504万套(+26%)、700万套(+39%)[2] - 调整25-27年营收预测:分别36.2亿元(+52%)、58.5亿元(+62%)、83.9亿元(+43%)[2]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分别-70.8亿元、-27.3亿元、-14.4亿元[2]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 与博世、大陆、大众等国际客户建立深入联系[1] - 2025年3月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 5月成为港股通可投资标的[2]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保持30只不变 个股权重上限8%重置带来被动资金流入[2] 估值与投资价值 - 对标2026年英伟达/ARM/寒武纪预测PS分别为21/32/26倍[3] - 参考20-21年宁德时代PS位于15-25倍区间 给予公司2026年目标PS27倍[3] - 对应目标市值1580亿元 目标价12.44港元[3]
泰凌微:端侧AI芯片已有头部音频类客户进入量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1:07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推出端侧AI芯片为通用性芯片 可应用于音频 智能家居 医疗等多个领域[1] - 头部音频类客户已进入量产阶段 汽车 模组 游戏及谷歌项目处于小批量阶段 另有项目在设计过程中[1] 销售业绩表现 - 今年二季度端侧AI芯片销售额已达人民币千万元规模[1]
华创证券:维持地平线机器人-W“推荐”评级 目标价12.4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9 08:51
核心观点 - 华创证券予地平线机器人-W目标价12.44港元并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第三方全栈式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行业地位及受益于国产替代、汽车智能化和端侧AI发展的产业趋势 [1] - 公司营收增长预期强劲 2025-2027年方案出货量预计达400万套、504万套、700万套 同比增38%、26%、39% 营收预计达36.2亿元、58.5亿元、83.9亿元 同比增52%、62%、43% [1] - 高阶智驾方案HSD量产在即 基于征程6P芯片打造 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领先 预计未来3-5年量产目标1000万 国际化布局加速 欧洲总部设立并与博世、大陆、大众等国际客户合作 [1] 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奇瑞星纪元ET5首搭地平线HSD智驾解决方案 预计2025年11月上市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础ADAS解决方案市占率45.8% 整体ADAS解决方案市占率32.4% 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2] - 车载J系列芯片出货量198万套 同比翻倍 支持NOA功能的J5/J6芯片出货98万套 同比增5倍 [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近90款车型定点 超15款搭载中高阶ADAS方案车型量产上市 J6B获两家日本车企定点 [2] 财务与增长前景 - 芯片出货与收入高增 中期量价齐升趋势明确 营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并加速扭亏 [2] - 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 2025年5月成为港股通可投资标的 [3] - 恒指季检调整中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保持30只 个股权重上限8%重置推动被动资金流入 公司作为港股稀缺AI类标的配置价值与风险偏好上行 [3]
华创证券:维持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推荐”评级 目标价12.4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45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 华创证券调整地平线机器人2025-2027年核心预测:方案出货量分别400万套(+38%)、504万套(+26%)、700万套(+39%),营收分别36.2亿元(+52%)、58.5亿元(+62%)、83.9亿元(+43%) [1] - 1H25公司车载J系列芯片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支持NOA功能的J5/J6芯片出货98万套同比增5倍 [2] - 1H25公司基础ADAS/整体ADAS解决方案市占率达45.8%/32.4%,位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奇瑞星纪元ET5首搭地平线HSD智驾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11月上市 [1] - HSD是基于征程6P芯片(560TOPS)打造的一段式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是继华为后领先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1] - 征程系列芯片已量产突破1000万片,公司预计未来3-5年HSD量产目标达1000万 [1] 市场拓展与合作 - 公司在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与博世、大陆、大众等国际客户建立深入联系 [1] - 1H25公司新增近90款车型定点,超15款搭载中高阶ADAS方案的车型量产上市,J6B已获两家日本车企定点 [2]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3月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5月成为港股通可投资标的 [3] - 恒指季检调整中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保持30只不变,因个股权重上限8%重置,被动资金流入对部分个股产生积极影响 [3] - 公司是港股稀缺的AI类标的,配置价值与风险偏好均在上行 [3]
供给缺口持续存在,美股存储龙头再度大涨,集体创下历史新高
选股宝· 2025-09-19 00:58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隔夜美股存储公司大幅上涨 美光科技和闪迪涨幅超5% 西部数据涨幅超4% 均创历史新高 [1] - SK海力士高层强调AI订单将持续增长 2030年前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 - 全球DRAM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HBM出货动能强劲 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 [1] - 三大原厂DDR4停产导致利基DRAM供给缺口持续存在 [1] 技术发展与创新 - 高密度DRAM架构成为长期解决方案 头部厂商持续升级DRAM制程 [1] - 平面制程接近物理极限 3D DRAM成为新发展方向 [1] - 4F2结构是单元垂直化关键技术 三星开发垂直通道晶体管DRAM SK海力士推进垂直栅极DRAM [1] 定制化存储应用 - 定制化存储成为端侧AI优选方案 南亚科目标2025年底完成验证 2026年导入量产 [2] - 应用领域涵盖AI服务器 AIPC AI手机 AI机器人与AI汽车 [2] - 兆易创新子公司青耘科技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AI手机 AIPC 汽车 机器人等领域客户拓展顺利 [2] 产业链相关公司 - HBM产业链涉及壹石通 联瑞新材 [3] - 存储芯片领域包括恒烁股份 佰维存储 江波龙 德明利 [3]
AI需求旺盛带来存储芯片“缺货潮” 美光暂停报价,国内厂商将全线涨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2:43
存储芯片价格动态 - 美光科技暂停所有DDR4、DDR5、LPDDR4、LPDDR5存储产品报价并取消协议客户价格 潜在价格上调幅度达20%至30% [1] - 兆易创新Nor Flash已全线涨价 普冉股份SLC NAND供需紧张且预计三季度、四季度涨价 [1] - 东芯股份利基型存储芯片销售价格逐步回升 SLC NAND需求自二季度起回升且价格呈上涨趋势 [5] 存储市场供需分析 - 2025年4月起海外原厂停产DDR4、LPDDR4X等旧制程DRAM产品 导致供需天平向卖方市场倾斜并引发二季度起涨价潮 [3] - NAND供给格局优化 头部厂商减产或退出(如三星2021年退出)造成市场供不应求 [6] - 2024年全球服务器NAND Flash bit需求增长99.5% 2025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4] AI驱动的存储需求增长 - AI创造庞大数据量冲击全球数据中心存储设施 Nearline HDD出现供应短缺并推动QLC SSD出货可能于2026年爆发性增长 [4] - 生成式AI多模态发展推动科技企业加速数据中心建设 带动DDR5 RDIMM、eSSD等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增长 [4] - AI服务器对高性能存储的强劲需求是eSSD与RDIMM产品价格持续上行的主要原因 [4] 技术发展与行业应对 - 江波龙布局数据中心高性能存储产品 拓展CXL2.0、MRDIMM等新型内存并发布SOCAMM2产品以应对AI工作负载挑战 [4] - 普冉股份收购珠海诺亚长天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 间接控制拥有2D NAND及SLC NAND产品的SHM公司 [5] - AI处理发展重心可能从云端向手机、PC等终端载体转移 利基市场(Nor Flash、SLC NAND)或因此受益 [4][5] 市场趋势与预测 - AI推理需求增加促使闪存涨价酝酿 存储行业需求可能从企业级向利基市场扩散 [3][6] - 北美云服务商服务器建置需求强劲 推动DRAM与NAND Flash供不应求且合约价延续上涨动能 [4] - SLC NAND供需关系紧张 Nor Flash价格策略随行就市且头部厂商涨价时将跟进 [1][5]
新股消息 | 广和通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1:28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55,342,2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于2025年9月18日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产品包括数传模组 智能模组及AI模组 [4] - 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包括端侧AI解决方案 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其他解决方案 [4] - 产品覆盖汽车电子 智慧家庭 消费电子及智慧零售四大应用场景 [4]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4] - 以2024年持续经营收入计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15.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