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回应企业关切提振民间投资
经济日报· 2025-09-13 02:11
民间投资现状 -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以更大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释放积极信号[1] - 民间投资出现增长乏力迹象 今年前7个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9% 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1] - 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晴雨表 其活力源于良好外部环境和民营企业自身韧性[3] 政策支持措施 - 聚焦企业关切突出问题 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务实举措[1] - 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围绕民企准入难、回款难、维权难等问题出台细化举措 提升企业获得感[2] - 从制度保障、资源供给、协同创新和政策扶持等多层面综合施策 加大融资扶持力度[2] 投资领域方向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2] - 不断破除民间投资壁垒 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开 民间项目投资显著改善[1] 市场竞争环境 - 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反内卷"行动持续升级[3] - 监管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产业上下游积极配合 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3] -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1] 创新发展挑战 -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较大创新压力 出现"不愿创新、不敢创新、不知道如何创新"的心态[2] - 部分企业陷入"不创新等死 创新找死"的困境[2] - 企业是创新主体和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2]
国常会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12 14:13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心政策部署 - 会议聚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三大领域 [1][2]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4]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制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 [4]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隐性壁垒 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完善服务体系 [4] - 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一半以上 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5] - 研究设定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 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 [5] - 支持民营经济参与新质生产力领域、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领域 [5]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 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服务资源 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7] -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培育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7] - 浙江已打造省级"浙企出海综合服务港" 构建覆盖投资全链条的系统性服务体系 [8] - 建立健全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国际合作机制 完善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 [8] 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 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 [1] -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2]
重磅发布!国常会,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56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2]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制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2]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隐性壁垒 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完善服务体系[2] - 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50%以上 是扩大有效投资重要组成部分[2] - 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进入新质生产力领域 城市更新改造 民生补短板领域[3] - 深化项目要素配置改革 提高土地 资本 人才等要素市场化水平[3]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4] - 推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 培育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4] -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是应对外贸挑战有效途径 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需要[4] - 浙江打造省级浙企出海综合服务港 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系统性服务体系[4] 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 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1] -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1]
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
经济日报· 2025-09-11 22:51
文章核心观点 -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鼓励、支持、引导其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1][2][4][5] - 需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5][6] -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转型升级挑战等共性问题,需通过金融支持、数字化转型引导和产业链融合等政策精准施策 [7][8][9] -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家规划战略和法治体系的引导保障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向高质量跃升 [10][11][12][13]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关键 - 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2%以上 [2][4] - 需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发挥链长企业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 [3] - 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并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国际创新资源 [4]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 90%以上民营企业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世界银行调查显示40多国中小企业信贷弱势)、抗风险能力弱及数字化转型困难等问题 [7] - 通过减税降费(如普惠性税收减免)、政府采购支持及产业链融合帮助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8] - 需深化金融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如风险投资、债券),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 [8] - 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开放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并加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9] 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 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根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已写入宪法和党章)为民营经济提供稳定预期 [11] - 国家规划与战略(如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加强创新,贡献于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 [12] - 法治体系(如《民营经济促进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为,集中整治乱收费等问题 [13] - 需通过制度创新、规划协同和法律体系完善,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竞争力与活力 [14]
成都高新区“进解优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发展数据 - 2025年1-6月成都高新区新设民营企业2.52万户 [1] - 同期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40.1亿元 [1] - 累计兑现产业扶持资金5.19亿元 惠及企业超1.25万家 [4] 企业服务机制 - 建立"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机制 [1] - 组建"4+1"共性问题解决专班 覆盖政策、市场、金融、人才等诉求 [1] - 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3584家 解决诉求超1000项 办结率97.97% [1] 应用场景建设 - 发布首批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四大类 [2] - 推动8个应用场景落地 包括AI智慧诊疗、新川无人公交等 [2] - 构建超百项场景能力库 达成千台机器人采购协议 [2] 金融服务支持 - 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 走访60家企业 [2] - 累计新增预授信6亿元 新增授信5.67亿元 [2] - 实际发放贷款2.39亿元 [2] 政策服务创新 - 上线"政策申报日历" 开展"政策大讲堂"覆盖企业超4000家次 [2] - 创新推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 采用"3+14"审查标准体系 [3] - 通过社保大数据比对自动发放补贴 企业最高获3万元用工补贴 [3] 企业培育成果 - 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612户 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1128户 [4] -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2户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户 [4] - 69家企业入选成都市"明日之星" 通威集团上榜世界500强 [4]
广西邀民营企业携手打造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8:56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广西积极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1] - 广西加强人工智能+赋能助力 加快垂直领域应用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企业成本 [1] - 广西定位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 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1]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 - 截至7月底广西实有民营经营主体439.4万户 同比增长4.47% [2] - 官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并精准落实惠企纾困政策 [2] - 推动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民营企业发展胜势 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2]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区 处于成型起势关键阶段 [1] - 投资广西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客商共识 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1] - 借势推动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 促进民营企业共襄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 [1][2]
长三角新阶层力量汇聚 “嘉温昆太”共话民营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3:31
活动概况 - 第六届嘉温昆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分享交流暨Y4新友梦想主题活动在浙江温州龙湾区举办 主题为瓯聚新力量·共促长三角民营经济新发展 [1] - 活动邀请上海嘉定区 浙江温州市 江苏昆山市和太仓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 共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民营经济特征 - 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是嘉温昆太地区的共同特点 [3]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助力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人才结构演变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从最初企业服务领域的律师 会计师 税务师扩展到城市更新领域的规划师 建筑师 工程师 [3] - 三师职业概念从专业服务延伸为三位一体综合型服务和复合型人才建设 [3] 行业发展挑战 - 三师行业面临复合型人才缺口 数字化发展瓶颈 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5] - 企业开展造价审计业务时需要既懂细分专业又了解生产制造的跨界人才 [5] 区域合作举措 - 四地携手成立三师联动服务团 搭建三师服务联动平台 [5] - 建立信息 人才 技术资源共享平台以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量 [5] - 构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交友平台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 [5] 人才优势特征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兼具专业服务型人才和行业创新推动者双重角色 [5] - 四地将构建统战工作协同创新机制 坚持促进两个健康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5]
“益企京彩”海淀开讲,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惠企赋能
贝壳财经· 2025-09-11 08:21
政策宣讲活动 - 北京市工商联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微博党委联合主办"益企京彩"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海淀行活动[1] - 活动旨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见效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服务首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宣讲团将开展"进各区 进园区 进商会 进企业"行动 助推惠企暖企政策看得见 听得懂 用得上 落得实[1] 海淀区政策支持 - 海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创新发展[2] - 海淀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能在海淀大展拳脚[2] -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 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2] 产业发展方向 - 未来产业被定义为关键共性技术 前沿引领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3] - 未来产业是推动首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战场和新赛道[3]
广西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铸就民营经济“强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2:48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广西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提升,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 [1] - 广西82.3万户经营主体通过"一企一照一码"实现"一码通行",10万户通过跨辖区迁移"云办理"实现便捷流动 [1] - 推行"个转企"改革,办理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分别压减87.5%、88.9%、95.2% [1] - 在全国率先探索市场准入承诺制"一表即入"模式,审批时限压减80% [1] - 企业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报关单、舱单和运输工具申报应用率达100%,海关所有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办理 [1] - 试点"一次取样、一次送检、一次化验"一站式化验改革,减少重复检测项目约40%,检测时间减少1天以上 [2] - 实施智能通关模式,南宁智慧航空物流平台实现全天候预约通关,口岸出口货物1小时通关 [2] - 友谊关口岸平均通关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1.5分钟,出境车辆排队时间由5-7天缩短至1-2天 [2]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底,广西实有民营经营主体439.4万户,同比增长4.47% [2] - 民营经济贡献全区50%税收、60%GDP、70%进出口总额、80%以上城镇就业、95%经营主体 [2] - 官方将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服务管家"工作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2] 企业案例与规划 - 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计划5年内实现年产值超800亿元人民币,建立华南粮油食品新产业集群并向千亿级企业迈进 [3] - 企业认可广西在跨境对接、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的实际支持,助力境外业务发展 [3]
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7万亿元、同比增长8%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经济发展强劲
新华日报· 2025-09-10 23:35
民营经济金融支持政策 -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江苏民营经济成为创业就业主要领域 技术创新重要主体 财税收入重要来源[1] - 省委金融办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境内上市公司712家 超七成为民营企业[1] 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 - 金融机构推出多元化产品包括小微贷 苏科贷 苏岗贷等 江苏银行创新设备更新贷累计317笔65亿元[2] - 九成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民企 七成省级研发机构建在民企 八成专利授权 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来自民企[2] - 江苏中行首创1650产业链数字拓客全景视图 为3.05万户产业链客户投放信贷7798亿元 服务民营重点客户2.39万户 带动民营贷款新增833亿元[3] - 紫金保险推出创新险种 服务无人驾驶民营企业风险保障超8000万元 累计为新能源民营经济提供风险保障超65亿元[3] 资本市场表现与创新融资 - 上证指数创10年来新高 A股江苏上市公司年内52家股价翻番 百元股增至14家[4] - 今年新增上市公司30家数量全国第一 境内上市公司共712家 民企含科量提升[4] - 江苏银行推出认股权贷款 累计支持近30户企业1.2亿元 满足科技企业早期融资需求[4] 投资机构战略布局 - 毅达资本调整组织架构 新设天使投资事业部 AI投研中心以及并购与企业服务事业部[5] - 江苏高投集团 江苏省创投协会等联手在深圳举行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推介会 吸引头部投资机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5] 金融服务平台与体系建设 - 苏宿园区与泗洪县设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提供多业态金融综合服务[6] - 省委金融办 省财政厅组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场活动近百场 覆盖13个设区市[6] - 省金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202万户 民营企业占比84% 累计帮助48.53万户企业获得授信6.49万亿元[7] - 省征信服务平台基础征信报告覆盖超162万户企业 累计帮助9.27万户企业获得征信支持类授信1.39万亿元[7] - 开发江苏小微企业融资一网通系统 金融机构走访企业403.66万户 为58.29万户企业授信3.02万亿元[7] - 省委金融办将从优化征信服务 股权融资体系 上市工作机制等角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