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

搜索文档
五子女夺嫡!LVMH集团上演豪门宫斗,谁是赢家?|BUG
新浪财经· 2025-03-25 01:03
文章核心观点 - LVMH集团提议将CEO伯纳德·阿尔诺任职年龄上限提至85岁,集团面临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及传承问题,旗下品牌有文化争议,中国市场疲软 [2][3][15] 分组1:集团传承情况 - LVMH董事会提议将CEO伯纳德·阿尔诺任职年龄上限提至85岁,现年76岁的他若通过提议将未来10年继续掌舵 [2] - 阿尔诺自1989年执掌LVMH,将其打造成拥有75个奢侈品牌、市值超4000亿欧元的全球奢侈品帝国 [2] - 阿尔诺有五个子女都已进入集团任职,谁接任掌门人受关注,继承大戏暗流涌动 [2][6] - 大女儿德尔菲娜49岁,是Christian Dior首席执行官和LVMH执行委员会成员,继承竞争力强 [8] - 大儿子安托万47岁,任LVMH集团形象和传讯主管等职,其妻子是俄罗斯超模,有流量知名度 [8] - 二儿子亚历山大32岁,任酩悦轩尼诗副首席执行官和LVMH集团董事会成员,大学起学习集团业务 [10] - 三儿子弗雷德里克30岁,3月26日起任Loro Piana首席执行官和LVMH集团董事会成员 [11] - 小儿子简26岁,是Louis Vuitton手表业务营销和产品开发总监 [11] - 截止2023年底,阿尔诺家族持有LVMH集团48.6%股权和64.3%投票权,家族成员投票权平等 [11] - 3月12日LVMH高层人事变动,弗雷德里克接任Loro Piana首席执行官,加大部分子女间竞争 [11][12] 分组2:集团文化争议 - LVMH旗下品牌屡次因文化争议陷舆论漩涡,如Dior“马面裙”事件和Fendi“文化挪用”风波 [15] - 2022年Dior一款设计被指抄袭中国“马面裙”,未标注文化来源宣传为原创,引发抵制,损害品牌形象 [16] - 近日Fendi一款联名包设计用类似中国结工艺,宣传称韩国传统工艺,引发不满,相关宣传已不可见 [16] - 分析师认为文化争议原因是文化符号误读与商业化滥用、跨文化沟通机制缺失 [17] - 建议LVMH建立文化顾问委员会,推动“双向共创”模式,强化供应链透明度 [17] 分组3:集团业绩与市场情况 - 2024年LVMH营收847亿欧元,同比降2%;净利润125.5亿欧元,同比降17% [3] - 2024年经常性营业利润196亿欧元,同比减14%,营业利润率23.1%,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 [20] - 2024年核心时尚与皮具业务收入410.6亿欧元,同比降1%;珠宝与腕表板块收入降2%至105.77亿欧元;葡萄酒与烈酒业务收入降8%至58.62亿欧元,经常性业务利润下滑36% [20] - 2024年全球奢侈品行业业绩增长放缓,核心客群规模缩减约15%,经济不确定性使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替代品 [21] - 2024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同比降8%,创十年最大跌幅,中国消费者对本土设计认可度提升,本土品牌崛起分流国际奢侈品 [21] - LVMH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1%降至28%,有机收入降低11%,阿尔诺预测中国市场复苏慢 [21] - 分析师认为中国本土品牌崛起重塑市场格局,地缘政治因素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成本,部分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 [21] - 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可持续性和社交属性,LVMH等传统奢侈品牌依赖“Logo崇拜”策略,竞争力减弱 [22]
“香港楼王”李兆基的传奇人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11:49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讲述了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的传奇一生,包括其商业成就、投资眼光、慈善贡献以及家族传承理念,展现了他作为商业巨擘、爱国慈善家的形象 [2]。 天生的商人 - 李兆基6岁在父亲金铺打工,20岁带1000港币闯香港,从事外汇和黄金生意赚取第一桶金 [4] - 20世纪50年代转行做五金和进出口贸易积累资本与人脉 [4] - 1958年合资成立永业公司进军房地产,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模式 [5] - 1963年重组永业成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72年新鸿基地产上市 [5] - 1975年成立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通过购地储备崛起,1981年恒基地产上市 [6] - 李兆基与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并称香港地产“四大家族”,恒基地产现有约一万名全职员工,他在2025年香港富豪榜以292亿美元身家排第二 [6] 投资内地成就“股神” - 上世纪80年代李兆基投资广州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后在北京开发恒基中心 [8] - 1996年投资上海,在内地超二十个省市推动数百亿合作项目 [8] - 1992年恒基地产进军内地房地产,1996年成立恒基中国集团,多地有大规模投资 [9] - 李兆基在内地地产偏爱“联合作战”,与本地企业合作打造多个明星项目 [9] - 上世纪90年代起李兆基投资国企股获超千亿回报,被称为“亚洲股神”“香港巴菲特” [9] - 2008年后李兆基因金融海啸资产缩水,拒绝“股神”称谓 [10] 像“做投资”一样做慈善 - 李兆基重视慈善“投资哲学”,重视教育投资 [12] - 1982年联合创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资助超五百个教育项目,受益超一万七千人 [12] - 1978年起李兆基捐资扩建顺德华侨中学、兴建李兆基中学等 [12] - 2008年李兆基获上海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颁授荣衔 [13] - 李兆基以“李兆基基金”推动农民及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捐款超4.3亿元,培训超123万农民、1.1万乡村医生,捐建多所医疗站和福利院 [13] -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峰院区由李兆基和郑裕彤召集港澳乡贤建成 [13] - 2007年李兆基获“南粤慈善家”称号 [14] 家族团结重于财富传承 - 李兆基遗嘱规定争产者不得财产,重视家族团结 [17] - 大儿子李家杰22岁加入恒基地产,28岁开拓中国市场 [18] - 小儿子李家诚毕业后加入恒基地产,多次拿下地皮 [18] - 2019年李兆基卸任恒基主席,安排李家杰掌管内地、李家诚打理香港业务,女儿也参与恒地辖下企业业务 [18][19] - 李兆基教导儿子三项基本原则,2020年退任新鸿基地产非执行董事,同年成香港首富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