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域自研
icon
搜索文档
入围《财富》500强,零跑进入中国企业主流坐标系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03:57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公司首次进入《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以2024年321.6亿元营收排名第423位 [2]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92%,第四季度净利润由负转正,全球交付近30万辆 [2]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总量超22万辆,保持新势力头部位置 [2]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全域自研"发展模式,技术主导型稳态运营策略在"后补贴时代"展现结构性韧性 [2] - 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战略合作进入超30个国际市场,出口体量位居新势力第一 [2] - 品牌定位从"性价比玩家"向"全球化主流制造商"转变 [3]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平台从C系列拓展至B系列,形成覆盖主流SUV与轿车的系列化矩阵 [3] - B系列首款车型B10上市两个月内实现月销过万,B01即将发布 [3] - 平台架构产品化效率提升成为核心驱动力 [2]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新势力车企从"讲故事"转向"做规模"的结构性变化 [4] - 行业分化加剧,"资本密集—交付爆发—成本承压"路径不适配所有企业 [4] - 新能源产业进入整合期,增长天花板显现,出海压力上升 [4] 经营质量 - 研发体系可控性、供应链协同能力和可持续盈利模型成为中长期价值重要维度 [4] - 营收与盈利能力初步显现,具备"基本面穿透力" [4]
当零跑开始讲“故事”
钛媒体APP· 2025-07-20 05:53
产品与技术升级 - 新款C11完成深刻技术升级,包括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电驱、640公里续航、AR-HUD、LEAP 3.5架构、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等配置,起售价14.98万元[2] - 公司强调平台能力集中交付,所有3C产品可快速换装先进装备且成本可控,体现全域自研积累成果[3] - 新款C11标配800V碳化硅平台、全新智驾系统、AR-HUD、21扬声器,高配价格比上一代略有提升甚至更低,采用"成本定价模型"[6] - AR-HUD实现全面自研和量产落地,亮度、清晰度、与眼睛匹配程度优于行业水平[7] 成本控制与自研策略 - 公司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可节省约10%成本,同配置车型竞品价格在20-25万元区间[6] - 成本优势来自技术创新和组合集成而非供应商议价,通过自研与集成实现降本[6] - 自研策略聚焦高附加值零部件,前提是"成熟+规模+成本可控",不盲目推行技术全栈[7] - 放弃自研智驾芯片,选择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现务实战略定力[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销量14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22万辆,同比增长145%,逆势增长[11] - 2025年上半年出口海外2万余辆,占总销量近10%,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引擎[15] - 预计2025年可完成50万+销量目标,但仍处于盈亏平衡边界线[11][12] 产品规划与渠道策略 - 产品线加速拓展,覆盖C10/C11/C16的3C产品,2025-2026年将落地A/B/D系列车型,形成完整产品矩阵[14] - 渠道优化减少商超型网点,集中发展4S店并提升区域控盘能力[14] 品牌战略与行业定位 - 从技术导向转向品牌叙事,开始注重技术价值与理念的传播,推动"工程能力"向"市场共识"转化[19] - 智驾方案采取跟随性策略后进入第一梯队,聚焦合理成本、可控体验和快速上车的技术闭环[10] - 定位为"最会算账的技术宅",产品哲学强调"质价比"而非堆砌高配[3][10] 发展阶段与战略目标 - 发展分为三阶段:IPO完成"长征"、十周年进入"不亏损接近平衡"状态、当前处于"解放战争"冲刺阶段[4] - 目标从"活下去"转向"拼增量",需快速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以巩固市场地位[12]
零跑没有硅谷故事
雪豹财经社· 2025-07-19 15:27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以"慢热型"发展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脱颖而出,强调长期坚持和技术积累而非短期爆发 [4][7] - C11车型是零跑的战略性产品,累计交付超25万辆,成为品牌销量压舱石 [12][13] - 公司2025年设定了50万+销量目标,接近去年2倍,新款C11承担稳定销量+品牌标杆+技术迭代三重责任 [17][1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朱江明48岁创业(2015年),用7年时间将公司送上港交所 [7] - 公司发展路径与硅谷快节奏模式相反,强调"龟兔赛跑"理念,近2-3年才显现成果 [4][7] - 2023年Q4首次实现略有盈利,但创始人仍保持强烈危机感 [18] 产品战略 - C11是核心战略车型:微信头像使用4年,累计交付超25万辆,月销从初期3388辆爬坡至过万 [10][12][13] - 产品矩阵覆盖微型车/轿车/SUV:T03(10万以下)、B系列(B01/B10)、C系列(C01/C10/C11/C16) [11] - C系列为主轴,C11定位中型SUV市场,同时吸引新能源用户和传统燃油车用户 [12] 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居中国新势力品牌第一 [7] - 2025年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创历史新高 [7] - 新款C11上市被视为冲击50万销量目标的关键动作 [18] 行业定位 -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不可逆的下半场,类比"微信替代短信"的产业变革 [14] - 创始人认为百万销量+稳定盈利是成为知名车企的门槛,对标燃油车时代的长城/吉利 [18] - 行业竞争激烈,销冠更替频繁,保持持续增长比短期夺冠更重要 [8] 技术理念 - 坚持全域自研、成本控制、品价比三大核心竞争力 [18] - 追求产品常青树模式,以丰田卡罗拉(60年畅销)为对标目标 [16][18]
连续四个月销冠,零跑靠什么“杀疯了”?
和讯· 2025-07-14 09:51
零跑汽车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零跑汽车从行业"搅局者"成长为2025年上半年连续4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的企业,股价从年初不到30港元涨至60港元左右 [3]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展现出在行业激烈竞争中的韧性与适应能力 [3] - 创始人朱江明从"造车初学者"蜕变为兼具技术实力与商业洞察力的领导者,公司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3] 全新C11车型的战略意义 - C11是零跑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成为品牌起势关键 [6] - 2021年月销千辆,2024年10月月销过万,与特斯拉Model Y并列2021年上市仍持续热销的新能源车型 [6] - 新款C11进行六大维度110项升级,售价14.98万-16.58万元,贯彻"加量不加价"理念 [6] - 标配AR-HUD、真皮座椅等配置,续航与配置优于小鹏G6、比亚迪宋PLUS等同价位竞品 [7] 零跑的核心竞争策略 - 采用"成本定价"策略,整车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节省约10%额外成本 [8][16] - 高配与低配版配置差异价值超3万元但价差更小,体现"最大化品价比"原则 [9] - 全域自研能力形成2万元成本优势,同等配置竞品市场定价普遍达20-25万元 [16] - 聚焦高速智驾等真实用户需求,避免行业虚火,展现精准需求判断能力 [16] 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与"蔚小理"高举高打策略不同,零跑通过T03微型车自救后走"先活下来再求发展"路径 [11] - 依靠超高自研率压缩成本,在性价比赛道中逐步积累口碑实现突围 [11] - 开放供应链合作策略,放弃芯片全自研模式,专注硬件整合与成本控制 [17] 当前市场表现与未来目标 - 2025年6月交付量达48006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 [18] - 全年销量目标5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44%,管理层对实现全年盈利信心强烈 [18] - 规划A/B/C/D四个产品系列,目前仅落地B/C系列,未来三年目标年销百万辆 [19] - 2025年一季度出现1.5亿元亏损,需解决可持续盈利与供应链整合等挑战 [15] 管理层战略认知 - 朱江明清醒认知销冠仅为阶段性成功,指出公司销量仅为比亚迪十分之一 [13] - 强调需将销量转化为体系竞争力,实现从"销量领先"到"价值领先"的跨越 [14] - 以"龟兔赛跑"比喻公司发展策略,注重打好基础逐步推进 [19]
零跑汽车6月及上半年稳居新势力销冠
财经网· 2025-07-10 01:37
销量表现 - 6月交付48006台,同比增长138% [1] - 1-6月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4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1][5] - 累计交付超80万台,有望成为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企业 [5] - 1-5月海外销量17200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出口销量冠军 [6] 产品战略 - 2026款C16于6月18日上市并开启交付,全新B01于6月29日开启预售 [5] - C16定位15-20万元六座新能源SUV,细分市场占有率70% [9] - B10定位10-15万元中型SUV,激光雷达版本下探至12万元区间 [10] - 欧洲市场T03和C10表现优异,T03获评欧洲"里程性价比冠军" [8] 技术优势 - 全域自研核心零部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 [10] - 同系列零部件共享率达85% [10] - 率先搭载LEAP 3.5架构,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开发效率 [10] 海外扩张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获15亿欧元投资 [6] - 在英国、德国、西班牙等10国位居新势力销冠 [6] - 轻资产出海模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6] 市场预期 - 东北证券预计B系列和明年D/A系列将推动销量创新高 [4] - 里昂证券预测公司将成为2025年中国市场份额增长主要贡献者 [4] - 产品快速迭代将释放更强增长动能 [5]
零跑汽车开启“越来越好”之路 6月及上半年稳居新势力销冠
财经网· 2025-07-03 06:37
销量表现 - 6月交付48006台,同比增长超138% [1] - 1-6月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4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1][9] - 累计交付超80万台,有望成为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企业 [9] - 1-5月海外销量超17200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冠军 [13] 产品布局 - 2026款C16于6月18日上市并开启交付,定位15万-20万元六座新能源SUV,细分市场占有率70% [13][16] - 6月29日全新智能纯电轿车B01开启预售 [13] - B10车型将激光雷达版本下放至12万元价格区间,低于行业均价 [17] - 欧洲市场主销T03和C10,T03以82欧元/公里续航成本成为欧洲"里程性价比冠军" [14] 技术优势 - 全域自研核心零部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 [17] - 同一系列零部件共享率达85% [17] - 采用LEAP 3.5架构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开发效率 [17] 战略合作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涉及渠道网络、售后服务、金融等全方位合作 [13] - Stellantis集团投资15亿欧元,为首家与跨国巨头合作落地的中国新势力 [13] 市场定位 - 聚焦10万-20万元大众化新能源消费区间,形成差异化竞争 [15][17] - C16成为20万内中大型SUV及6座SUV双料销量冠军,NPS高居榜首 [16] - 东北证券预计B系列及后续D/A系列将推动销量新高 [5] - 里昂证券预测公司将成为2025年中国市场份额增长主要贡献者 [5] 行业地位 - 从新势力第二梯队"逆袭"为领跑者 [15] - 1-6月交付量领先理想、小鹏等竞争对手 [10] - 在英、德、西班牙等10国位居新势力销冠 [13]
零跑汽车(9863.HK):全域自研主打高性价比 合资拓展全球市场
格隆汇· 2025-06-17 18:14
财务表现 - 公司25年Q1实现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环比下降25.6% [1] - 毛利率达到14.9%,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C系列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3亿元人民币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7.0亿元人民币 [1] 销量与交付 - 2025年Q1共交付87552辆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70万台 [1] - C10累计交付量超过10万台,B10交付量超过1万台 [1] - 未来随着产能爬坡和产品矩阵完善,销量有望进一步攀升 [1] 技术进展 - 公司发布Leap3.5架构,提升智驾、智能、电驱、电池、热管理和底盘智能化 [1] - 全新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实现"四域合一",体现公司在域控领域的领先水平 [1] 产品发布 - 2025年上半年发布B平台纯电车型B10,售价10.98-13.98万元 [1] - B10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和8295智能座舱芯片,支持高速智能领航辅助等功能 [1] - 产品在同价格段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1] 海外市场 - 4月Stellantis与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马来西亚开启本地组装计划,初期投入约500万欧元 [2] - 2025年是公司全球化元年,前四个月出口占比突破10%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5/824/988亿元 [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1/50亿元,同比增加125/336/60% [2] - 目标价88.03港元,较现价有64.23%上升空间 [2]
朱江明技术引领跑出700亿造车黑马 零跑汽车连夺新势力月冠出海加速
长江商报· 2025-06-16 00:53
公司发展现状 - 零跑汽车5月销量达45067台,同比增长超148%,连续第三个月夺得新势力销冠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14.90%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6] - 公司市值达722亿港元,股价从2024年8月起持续攀升,2025年5月15日创历史新高 [7] 核心战略与优势 - 坚持"全域自研"战略,实现占整车成本65%以上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显著降低单车成本 [1] - 采用"技术普惠化"差异化路线,注重成本控制与零部件通用化策略 [5] - 高性价比产品策略见效:T03车型通过亏损1-2万元/辆的定价打开市场,C11车型上市三年后仍保持月销超1万台 [5] 全球化布局进展 - 与Stellantis合作加速海外扩张,已在欧洲等地开设近600家门店 [6] - 6月12日两款车型在中国香港开启预售,正式进入香港市场 [1][6] - 提出2025年销量目标50万辆,并计划三年后达100万辆、六年后冲击400万辆 [7]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朱江明为技术出身,曾联合创立大华股份并主导开发全球首款8路全实时嵌入式硬盘录像机,推动公司成为全球安防行业第二(市值800亿元) [2] - 2015年受欧洲电动车启发创立零跑汽车,从安防跨界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3] - 首款车型S01因定价与产品问题失败后,通过T03和C11调整策略实现逆转 [4][5]
零跑都卷成自己的供应商了
半佛仙人· 2025-06-14 08:52
销量表现 - 零跑连续三个月蝉联新势力销量冠军 上月销量达45067台 领先第二名理想4200台[2][3] - 前五月累计出口17200台 位居新势力出口榜首[8] - 小米汽车表现亮眼 连续三月销量稳定在28000+台水平[3][5][7] 商业模式 - 全域自研战略覆盖电驱控制器 CTC电池包 车灯等核心部件 零部件通用率达80%-88%[15][27] - 通过CTC技术降低生产成本15% 四叶草架构实现软硬件深度协同[45][47] - 商业模式形成闭环 既向C端卖车 也向Stellantis等十余家车企供应零部件[18][49] 成本控制 - 四层成本控制体系:消除供应商差价 平台化开发 供应链透明化 适配性优化[39][41][42][46] - LEAP3 5架构下零部件高度通用 新车型开发采用"搭积木"模式缩短周期[26][27] - 营销费用占比显著低于同业 通过快速交付形成自然流量转化[72][75] 竞争优势 - 交付速度领先行业 供应链稳定性保障订单快速转化[62][71] - 售后响应效率高 故障排查无需第三方配合[59][61] - 将辅助驾驶等增值服务转为免费 增强产品吸引力[82] 行业定位 - 采取"优衣库式"质价比策略 在15-20万价格带建立护城河[16][87] - 创始人朱江明的大华背景带来视觉感知等技术迁移优势[18] - 平台化生产能力使单件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8%[28][31]
零跑汽车香港开店 ,“轻资产”出海从欧洲扩张至亚太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15:05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香港市场的扩张 - 零跑汽车在香港太古城中心开设首家体验中心门店,取代原保时捷门店位置,与奥迪、极氪等品牌形成竞争格局[2] - 香港市场虽小(年销量4-5万辆),但作为国际化窗口对品牌展示具有战略意义,零跑高管团队亲自出席开业仪式体现重视程度[2] - 2025年1-4月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8%(8,916辆上牌量),政策支持包括首次登记税豁免和低年牌费[3] - 零跑香港门店为其全球第1500家门店,计划年内再开一家,目前是中国新造车企业中全球门店最多的品牌[3] 零跑汽车的国际化战略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拓国际市场,香港门店由国内团队负责,大中华区以外由零跑国际运营[4] - 利用香港右舵市场作为跳板,同步开发英国及东南亚市场产品,提高国际化投入产出比[4] - 全球1500家门店中约500家位于海外(主要在欧洲),2024年海外销量1万多辆,2025年目标5-8万辆[7] - 计划2026年上半年实现欧洲、东南亚本地化制造,马来西亚C10车型本地化生产将于2025年底启动[7] 销售业绩与市场定位 - 2025年1-5月累计出口销量1.72万辆居中国新造车企业第一,全年销售目标50-60万辆[8] - 在香港发布T03港版(11.50-12.50万港元)和C10港版(20.99-22.99万港元),保持高性价比定位[9] - 连续三个月取得中国新造车品牌销量第一,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187%至100.2亿元,毛利率14.9%[11] - 采用"1+N"全球门店布局模式(区域中心店+多种形式门店),覆盖中南美、中东、非洲、亚太等区域[8] 技术研发与战略合作 - 实现65%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掌握八合一电驱、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并对外供应[12] - 与一汽集团签署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协议,潜在资本合作正在探讨中[11] - 通过规模效应(50-60万辆)、成本控制、新品推出、内部增效和战略合作五大举措推动2025年盈亏平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