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政策

搜索文档
政策发力显效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央视网· 2025-08-16 12:3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9万亿元 惠及超3.2亿人次 [1] - 汽车以旧换新超730万辆 家电以旧换新超1.1亿台 数码产品购新超789万件 [1] - 高能效等级家电销售持续高速增长 品质大件广受欢迎 [1] 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 暑期旅游出行增多 文旅休闲相关消费实现较快增长 [3]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带来全新文化体验 [3] 线上消费表现 - 前7个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 创年内新高 [5]
宏观周报:国内7月经济增速边际放缓-20250815
南华期货· 2025-08-1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7月经济增速边际放缓但不必过分焦虑,一揽子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见效,若经济数据继续走低政策有望加码;海外9月是否降息存在不确定性,需关注美国经济数据和杰克逊霍尔年会上鲍威尔发言的政策信号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7月经济增速边际放缓 - 7月经济增速边际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均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 - 7月生产端下行受季节性因素、“反内卷”政策及极端天气影响;消费增速回落与以旧换新政策提前释放需求有关,消费信心指数未显著修复;投资端制造业、房地产业、基建投资均边际下行,基建投资仍是支撑投资的重要部分 [3] - 决策层出台促消费政策,8月12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消费,促消费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7][9] - 9月降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7%低于预期,核心CPI增速升至2月以来最高,7月PPI环比飙升至0.9%创三年新高,后续需关注美国经济数据和鲍威尔发言 [14] 重点关注经济数据及事件 - 国内重点事件涉及多项政策,如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开户材料、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等;重要经济数据包括暑运旅客发送量、7月汽车产销、金融数据、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等 [17][20] - 海外重点事件包括美国特朗普团队确定美联储主席候选人、特朗普相关表态、美债总额超37万亿美元、7月CPI和PPI数据、美联储官员对降息的不同看法等;欧洲方面德国政府安排通话、欧盟拟通过对俄制裁;关税方面黄金不加征关税、印度希望继续贸易谈判、巴西就美国关税措施诉讼;地缘政治方面伊拉克和伊朗签署安全谅解备忘录、各方对俄乌冲突表态 [21][25][27] 下周重点关注事件及数据 - 下周需关注美国6个月期国库券拍卖利率、中国央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欧元区CPI同比和环比、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等多项数据 [28] 一周大类资产涨跌 - 展示了国内股指、债市、南华商品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南华有色金属指数、南华贵金属指数、南华农产品指数等走势 [30][32][36]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增长近三成
新浪财经· 2025-08-15 03:15
往后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智通财经表示,伴随出口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国内促消费政策会进一步加码,其中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的可 能性很大,也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将非耐用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缓解出口转内销压力的可能。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尚属稳健,中央财政加码支持消费概率不大,但不妨期待地方提供的财政补贴以及央行的结构性 货币性工具。 按消费类型分,7月份,商品零售额34276亿元,同比增长4.0%,涨幅较6月回落1.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4504亿元,增长1.1%,涨幅较6月回升0.2个百分点。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会上透露,今年第三批690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从主要商品来看,7月份,增长最快的两类商品分别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居 类,增速分别为28.7%和20.6%,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 ...
消费贷贴息将落地 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8-14 14:26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直接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贴息支持 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为期一年 [1] - 贴息对象包括6家国有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5家其他金融机构 后者涵盖4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和微众银行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财政贴息与促消费政策形成合力 刺激信贷需求和资金供给 [1] 入选机构特征 - 4家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招联、兴业、中银)总资产均超700亿元 2024年末合计资产6388亿元 占行业总规模50% [2] - 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民营银行 2024年末总资产超6000亿元 零售贷款余额居民营银行首位 [2] - 入选机构具有客户覆盖广、风险管理成熟、业务能力强的特点 能实现政策杠杆放大和资金精准投放 [4] 融资活动加速 - 消费金融公司2025年以来发行13期金融债 募资161亿元 蚂蚁消金发行首期20亿元金融债 利率区间1.7%-2.4% [2] - 消金公司金融债平均利率降至2.5%以下 2025年部分低于1.7% 有助于缓解期限错配风险 [3] - 微众银行发行53期同业存单 募资1545亿元 同比增340% 苏商银行发行87期 新网银行发行77期 [3] 政策背景与影响 - 政策与2025年6月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消费信贷支持政策形成合力 被视作业务扩张的"加速器" [5] - 贴息资金来自财政预算 监管部门将重点审查贷款投向精准性和资金使用合规性 [5] - 政策可能推高融资需求 加剧低成本资金竞争 促使机构加快金融债和同业存单发行 [6] 机构应对策略 - 消费金融公司需平衡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风控效率 [6] - 民营银行需在主动负债基础上探索多元资本补充工具 应对长期资金需求 [6] - 机构需强化贷前审查、贷中监控与贷后管理 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 [5]
消费贷贴息将落地,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
第一财经· 2025-08-14 12:44
政策内容与范围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中央财政将在未来一年内对部分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政策于9月1日实施 为期一年[1] - 贴息对象包括6家国有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5家其他金融机构 其中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 1家互联网型民营银行为微众银行[1] 入选机构概况 - 4家入选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均在700亿元以上 截至2024年末合计总资产约6388亿元 占全国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的一半[2] - 微众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 零售贷款余额长期居民营银行首位[2] 融资活动加速 - 2025年以来8家消费金融公司共发行13期金融债 募集资金总规模达161亿元 其中马上消金发行3期 中银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各发行2期[2] - 蚂蚁消费金融8月4日发行成立以来首期金融债 规模20亿元 期限三年 票面利率区间1.7%至2.4%[2] - 截至8月14日微众银行发行53期同业存单 合计融资1545亿元 同比增长340% 增幅居行业首位[3] - 苏商银行年内发行87期同业存单 新网银行发行77期 发行频率密集[3] 融资成本与工具优势 - 2024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平均发行利率降至2.5%以下 2025年部分机构发行利率低于1.7%[3] - 金融债期限较长、利率较低 有助于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并提升抗风险能力[3] - 同业存单期限灵活、发行效率高 已成为民营银行维持资产扩张和流动性稳定的重要工具[3] 政策背景与影响 - 财政贴息政策与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形成政策合力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5] - 政策推动机构加快信贷投放 但贷款规模扩大将直接推高资金需求 低成本资金竞争趋于激烈[6] 机构运营要求 - 监管部门将重点审查贷款投向精准性和资金使用合规性 防止资金挤占或转移[5] - 机构需强化贷前审查、贷中监控与贷后管理 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5] - 消费金融公司需在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效率[6] - 民营银行应在主动负债之外探索更多资本补充工具 应对长期增长的资金需求[6]
长三角41城半年考,“成绩单”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4 12:13
长三角GDP格局 - 长三角9座万亿GDP城市阵营基本稳定 南通从第8位升至第7位超过合肥[2] - 舟山GDP达1109.1亿元 同比增长6.9%增速居长三角首位[2] - 温州GDP 4831.9亿元增速6% 徐州GDP 4509.3亿元增速6.2% 两市年内有望突破万亿[4] 工业增长动力 - 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高出浙江全省3.9个百分点[2] - 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28.7% 船舶修造业增长24.0% 石油化工业增长8.2% 三大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8个百分点[2] 区域发展分化 - 安徽淮南GDP增速4.0% 淮北增速3.4% 低于区域平均水平[4] - 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煤电行业下行压力 正朝新能源产业转型探索[4] 消费市场表现 - 江苏社零总额2.39万亿元 增量1137.2亿元 总量与净增额均居全国首位[5] - 上海社零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 汽车类零售下降13.7% 金银珠宝类下降1.1%[5] - 宁波社零总额2697.7亿元增长2.2% 低于其5.1%的GDP增速[6] 低线城市消费活力 - 台州社零总额1539.18亿元增长9.5% 商品零售增长10.6%[8] - 盐城社零增速7.1% 家用电器类限上销售额增长17.2% 通讯器材类增长21.2%[8] - 阜阳社零总额1263.5亿元增长6.3% 连续17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8]
需求逐步释放 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消费贷款市场趋势 - 伴随疫情有效控制及稳经济政策落地 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多家银行以LPR降低为契机调低消费贷利率[1] - 5月个人消费贷数据"转正"实现反弹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需求回暖及促消费政策实施 后续消费贷新增规模有望继续反弹[1] - 建设银行"快贷"产品个人最高额度20万元 年化利率最低4.05% 贷款期限从12个月扩展至36个月 还款方式更加灵活[1] 银行产品创新与促销 - 中国银行推出"随心智贷"消费贷服务 提供"'1+N'专享组合"服务个人大额消费 针对购车客户提供车牌分期、汽车分期等产品[2] - 广发信用卡与京东商城推出三重福利 包括首次绑定支付立减、特定品类满减、App购代金券[2] - 招商银行闪电贷在6月2日至16日期间提供7.8折优惠券 折后年利率最低可达3.95%[2] 利率变化与市场数据 - 国有行个人消费贷产品3月利率平均水平4.20% 较去年12月底下降17BP 股份制银行3月平均水平4.92% 较去年底下降3BP[2] - 6月20日1年期LPR报3.7% 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调整LPR[2] - 1年期LPR下降有利于降低企业短期流动性融资成本 激发居民消费需求[3] 消费信贷数据表现 - 5月住户贷款中的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 较去年同期小幅多增34亿元[3] - 5月以消费贷和经营贷为主的居民短贷环比多增3696亿元 表明居民消费正在修复[3] 政策支持与监管导向 - 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强调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 河北银保监局要求加强消费信贷投放 丰富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金融产品[3] - 黑龙江银保监局提出助力消费市场复苏 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扩大消费 鼓励保险公司针对消费领域提供保险服务[3] 消费群体特征 - 以95后为代表的新青年正成为消费主力军 热衷网购、追求生活质量、乐于接受新事物 现阶段消费欲望较强[3] - 尽管经历疫情 但长期来看新青年对未来的信心没有动摇 消费需求和潜力依然很大[3] 未来利率走势预期 - 目前国内消费需求仍处于恢复阶段 不排除后续有部分金融机构继续调降消费贷利率的可能[4]
金融期权周报-20250811
国投期货· 2025-08-11 14: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国内股市震荡走升,沪指维持在3600点上方,主要宽基指数全部收涨,中证1000领涨2.51%,其余指数上涨1%左右;外部环境因美就业数据下修和政府引导流动性宽松预期,股市走强,国内因预计中美低关税期限延长和物价数据向好,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期权市场隐波小幅下降,处于相对适中位置,持仓量PCR处于中等偏上位置;继续保持谨慎乐观观点,建议持有估值较低指数,进行相应期权策略操作[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述 - 上周国内股市震荡走升,沪指维持在3600点上方,主要宽基指数全部收涨,中证1000领涨2.51%,其余指数上涨1%左右[1] - 外部环境方面,美就业数据大幅下修,市场定价9月降息概率升高,美政府引导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股市持续走强[1] - 国内方面,市场预计中美低关税期限继续延长,风险偏好回升,7月物价数据发布,CPI环比上涨0.4%好于预期,市场预期反正内卷政策产生效果,经济回暖速度加快,带动消费板块走强[1] - 拉长时间看,部分宽基指数估值低,经济刺激政策发挥效果,美联储降息临近,RMB汇率强势,内外部环境改善,保持谨慎乐观观点[1] 期权市场 - 市场止跌企稳,金融期权隐波小幅下降,处于相对适中位置,50、300期权IV在12%左右,中证1000、创业板指期权IV在17%-20%左右[2] - 期权持仓量PCR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2] 策略展望 - 指数止跌企稳,期权IV相对适中,可继续持有估值相对较低的指数,如沪深300、创业板指[3] - 指数连续上涨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两融数据走升,杠杆资金入市,若股票持仓占比大或已持有部分看涨期权,可考虑买入次近月浅虚值看跌期权进行短期避险[3] - 远期观点偏乐观,继续持有远月沪深300或创业板指看涨期权,或卖出近月上证50ETF看跌期权降低持仓成本[3] - 中证1000远月股指期货贴水虽有收窄,但绝对数值仍较大,多贴水较大的股指期货,卖出平值或虚值看涨期权的备兑策略仍有空间[3] 行情概述 - 展示了2025年8.1 - 8.8期间多种标的的收盘价、涨跌幅、IV、ΔIV、历史分位数、IV近一年中位数、期权成交量、持仓量PCR等数据,各标的均有不同程度上涨,IV有升有降[4]
国内股市:上周走升,期权策略多方向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16
市场表现 - 国内股市震荡上扬 沪指维持在3600点上方[1] - 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 中证1000领涨2.51% 其余指数涨幅约1%[1] 外部环境 -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下修 市场定价9月降息概率升高[1] - 美国政府引导流动性宽松预期 股市持续走强[1] - 预计中美低关税期限延长 风险偏好回升[1] 政策与数据 - 7月CPI环比上涨0.4% 好于市场预期[1] - 反内卷政策显效 消费回暖加速[1] - 国内推进反内卷和促消费政策 市场情绪乐观[1] 期权市场 - 金融期权隐含波动率小幅下降 处于适中位置[1] - 50和300期权IV约12% 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期权IV在17%-20%[1] - 期权持仓量PCR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 投资策略 - 可持有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等低估值指数[1] - 持仓较大者可买入次近月浅虚值看跌期权避险[1] - 可持有远月沪深300或创业板指看涨期权[1] - 可卖出近月上证50ETF看跌期权以降低持仓成本[1] - 中证1000远月股指期货贴水幅度较大 备兑策略存在操作空间[1] 中长期展望 - 部分宽基指数估值处于低位[1] - 刺激政策逐步见效[1] - 美联储降息临近[1] - 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1] - 内外部环境持续改善[1]
2025年7月物价数据点评:7月CPI同比由正转平,外部经贸环境波动正在对PPI形成新的下行压力
东方金诚· 2025-08-11 05:55
CPI分析 - 7月CPI同比0.0%,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1-7月累计同比下降0.1%[1] - 食品CPI同比降幅扩大至-1.6%(上月-0.3%),蔬菜价格同比降幅从-0.4%扩大至-7.6%,拉低CPI约0.2个百分点[4] - 核心CPI同比升至0.8%(上月0.7%),汽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至-2.1%,家电价格同比连续两月转正[5]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飞机票、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和9.1%,但服务CPI同比持平于0.5%[5] PPI分析 - 7月PPI同比下降3.6%(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上月-0.4%),1-7月累计下降2.9%[1][7] -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走低:计算机通信(-0.4%)、汽车制造(-0.3%)、电气机械(-0.2%)拖累PPI[8] - "反内卷"政策使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PPI环比降幅收窄,合计减少下拉作用0.14个百分点[9] - 生活资料PPI环比跌幅扩大至-0.2%,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跌幅扩大0.8个百分点至-3.5%[11] 展望预测 - 预计8月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8%,环比有望改善至0.0%左右[12] - 外部经贸环境波动可能持续施压工业品价格,需关注"出口转内销"对CPI的潜在传导[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