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4连涨!半导体ETF(159813)全天买盘活跃,全天净申购2.68亿份
搜狐财经· 2025-06-06 08:30
半导体芯片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上涨0.08%,成分股兆易创新上涨4.70%,景嘉微上涨4.50%,格科微上涨1.78%,北京君正上涨1.62%,华海清科上涨1.50% [1] - 半导体ETF(159813)实现4连涨,全天净申购2.68亿份 [1][2]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 -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同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复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合并后市值将超过4000亿元,形成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算力服务的垂直整合模式,成为A股稀缺企业 [1] 半导体ETF交易数据 - 半导体ETF(159813)申购笔数198笔,赎回13笔,申购份额2.81亿份,赎回1300万份 [3] - 截至2025年5月30日,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85%,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5] 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趋势 - 美国政府切断部分EDA软件对华供应,涉及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EDA等企业 [3]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EDA市场规模达184.9亿元,占全球18.1%,2021-2025年CAGR为15.64% [4] - 国产EDA板块表现强劲,行业加速自主创新以应对需求 [4] 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 - 3nm等先进制程加速渗透,AI驱动算力芯片需求爆发,国产化替代趋势下IP授权、先进封装等环节受益 [4] - 头部厂商通过战略投入强化技术壁垒,供应链安全诉求提升推动国产设备及材料国产化进程 [4]
创投月报 | 毅达资本:再设10亿数字赋能产业基金 领投国产智造企业衡封新材
新浪证券· 2025-06-06 03:09
私募股权市场概况 - 2025年5月境内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2家,环比骤降83.3%,同比减少60%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39只,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18.7% [1] - 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发生428起融资事件,同比减少13.6%,环比减少18.0%,披露总融资额约182.33亿元,同比持平,较2025年3月缩水21.5% [1] - 平均单笔融资额约4290.04万元,创近五个月最低点 [1] 毅达资本动态 - 毅达资本管理资本规模超1200亿元,投资阶段覆盖天使期至成熟期,领域包括清洁技术、健康产业、新材料等 [2] - 2025年前5个月新登记备案3只基金,注册出资额合计21.20亿元,包括马鞍山慈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10亿元)、南京毅达汇海股权投资基金等 [2][3] - 马鞍山慈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聚焦生命健康产业,最大LP马鞍山市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9.9% [2] - 马鞍山市数字赋能产业基金(10亿元)投资人工智能、数据要素领域,马鞍山数字未来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9.9% [3] 投资活动分析 - 2025年5月毅达资本公开披露5起股权投资事件,环比持平,同比显著增长150% [3] - 2025年前5个月共完成31笔投资,接近2024年5-12月总和(33起)的93.9% [3] - 5月投资项目中成长期占比60%(Pre-B轮和B轮),先进制造领域获投比例约40% [6] - 独家投资心电图仪研发商「中科知奇」,出资平台为5亿元的无锡高投毅达鼎祺人才创业投资基金 [6] 重点案例:衡封新材 - 电子级酚醛树脂厂商「衡封新材」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毅达资本领投,资金用于产品供应体系升级及市场布局 [11] - 公司核心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封装、覆铜板等领域,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其现代化生产线可推进国产化替代 [12]
惠科股份完成IPO辅导,瞄准百亿募资
搜狐财经· 2025-06-06 01:46
上市进展 - 惠科股份已完成IPO上市辅导工作 标志着2024年重启上市计划迈出关键一步 [1][4] - 中金公司辅导报告确认公司已建立符合上市要求的治理结构 关键主体掌握相关法规 [3] - 公司曾于2022年申请创业板IPO拟募资95亿元 但2023年8月主动撤回申请 [4] 产能与技术布局 - 公司运营四条G8.6液晶面板生产线 分别位于重庆(2017)、滁州(2019)、绵阳(2020)、长沙(2021) [6] - 配套建设四座智能显示终端生产基地及模组/配件工厂 形成完整产业链 [6] - 2024年宣布或推进中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 涉及电子纸 Mini LED等新兴领域 [7][9] 行业影响 - 成功上市将为Mini LED 电子纸等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加速布局 [8] - 作为国内重要面板供应商 公司在国产化替代背景下发展战略受业界关注 [8] - 当前显示面板行业竞争加剧 公司产能扩张与技术投入将影响市场格局 [8]
信创板块热度持续飙升,信创ETF易方达(159540)标的指数“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权重较高,有望冲击三连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4:49
行业动态 - 信创板块热度持续飙升 受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合并等事件催化 信创ETF易方达(159540)跟踪的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指数连续上涨 有望冲击三连阳 [1] - 5月26日海光信息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现金支付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前者为国产CPU和AI芯片龙头 后者主营服务器、存储及网络安全设备 [1] -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提供服务器、板卡等业务 双方协同面向终端客户 在AI服务器生产环节形成产业链互补 [1] 合并影响 - 技术整合有望加速国产化替代 合并后产品性能及生产效率或优化(如机柜内互联、服务器板卡制造) 受益于信创政策推动及国产大模型算力需求增长 [1] - 整合推动行业向"芯片+算力生态"布局发展 算力芯片逐步走向集群与解决方案 进一步完善计算生态 [1] 市场表现 - 截至上午收盘 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指数涨0.7%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为指数前两大成分股 合计权重约13.6% 高于其他信创主题指数 [1] 指数构成 - 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信创领域上市公司 反映相关证券价格变化 [2]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易方达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ETF联接基金(A/C:020403/020404)参与信创板块投资 [2]
美芯晟:光学传感技术体系构建 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01:31
业绩增长与技术突破 - 2024年光学传感业务营收同比激增527.78%达到6913.89万元,占总营收比重超17% [1] - 2025年Q1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32.18%),净利润扭亏为盈,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37.6% [1] - 激光测距芯片与扫地机器人龙头企业规模化交货,技术架构通过头部客户验证 [1] - 光学追踪传感器等产品关键性能指标已对标甚至超越国际竞品 [1]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整合 - 自主开发PD/SPAD工艺、特种镀膜及专用封装技术,实现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 [1] - 数模混合芯片架构和嵌入式算法开发领域具备深厚底蕴 [1] - VCSEL核心器件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解决复杂环境检测精度问题 [2] - 通过晶圆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技术穿透,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3] 产品矩阵与市场布局 - 构建消费电子、工业智控、汽车电子三大核心场景的完整产品矩阵 [2] - 环境光/接近检测传感器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光学追踪传感技术延伸至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2] - 形成环境光/接近检测、光学追踪传感、DToF等完整光传感产品布局 [4] 商业化进展与客户拓展 - 光学追踪传感器导入多家智能手表行业龙头企业,AR/VR/MR设备实现小批量出货 [4] - DToF芯片通过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验证并进入规模交付 [4] - 接近传感器进入全球领先TWS耳机品牌供应链 [4] - 手机端光学传感解决方案已向多家头部终端厂商送样验证 [4]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2023年全球光学传感器市场规模195.2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512.1亿美元(CAGR11.5%) [2] - 国产化替代战略填补国内高端光学传感芯片技术空白,构建本土化供应体系 [3] - 加速布局AIoT生态,卡位运动相机、智能家居及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 [4] - AR/VR设备领域技术储备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演进奠定基础 [3]
科远智慧分析师会议-20250604
洞见研报· 2025-06-04 15:21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科远智慧,所属行业是互联网服务,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4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赵文庆和证券事务代表吴亚婷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华创证券、西部证券、光证资管、长江证券、中广云投资、远望角投资,对应类型分别为证券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其它、投资公司,相关人员有周志浩、周成、刘伯思、宋浪、郭敬超、李曙光、俞晓拯、翟灏 [17] 主要内容资料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设有自动化&智能化BG和产业数字化BG两大业务板块,服务下游行业包括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自动化&智能化BG主要产品有DCS、PLC等,产业数字化BG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有实时数据库等,还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品线 [21] - 基于公司在驱动与控制技术领域的底蕴,开发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平台,采用云边端系统架构,实现数据高效传输和处理,致力于让AI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在多个工业生产场景应用落地,成为AI机器人时代的“铲子型”公司 [22] 问题交流 公司整体经营战略 - 公司专注工业自动化与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业务,抓住产业数字化等机遇,进行自主可控工控系统等开发,重点加强自主可控工业控制系统、PLC产品开发,打造“三大平台”,构造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新应用场景 [22] 业务布局与增长逻辑 - 业务布局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覆盖能源电力等领域 [23] - 增长逻辑核心是政策驱动的国产替代浪潮,后续钢铁等行业国产化接棒替代,工业AI业务解决电厂人力痛点,叠加模块化降本与出海,形成“政策替代+工业AI”的持续增长引擎 [23] 公司AI业务商业化策略 - 公司工业AI业务商业化路径聚焦解决工业场景刚需痛点,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闭环变现 [23] - 主打“工业智能体”软件平台,功能覆盖火电厂智能监盘与无人化值守,初期以五大电力集团等科技项目试点切入,规模化后从试点转向标配,将定制化开发固化为标准化软件包降本,从电力行业向钢铁等下游行业复制 [23] 机器人业务方面的布局 - 公司机器人业务聚焦工业场景,布局特种机器人领域,与通用机器人厂商形成差异化 [24] - 自2013年涉足机器人研发,2024年推出“具身智能”驱控一体化平台,定位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卖铲子”模式服务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专注现有客户与场景深化,通过模块化设计降成本、提升毛利 [24]
国产带压作业“神器”助力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增气降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4 12:38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替代 - 国产化防顶回式机械堵塞器已在7口气井的带压作业中成功应用,取代进口陶瓷破裂盘[1] - 该技术平均单井减少工具费用1.5万元[1] - 此前气田带压作业累计使用超过2000套进口破裂盘,存在成本高和陶瓷片破碎不完整等缺陷[3] - 新研发的堵塞器采用纯合金钢塞芯带耐高温高压密封圈的纯机械结构设计,更适合页岩油气井作业[4] 产品性能优势 - 具有反向高压防喷、正向开启压差可调、防顶回堵塞过流通道等功能[4] - 相比进口破裂盘,在密封失效时仅造成不足1毫米孔径的节流泄压,作业人员有足够时间控制井口喷涌[4] - 能有效避免井控风险,最大限度保证带压作业安全施工[4] - 价格比进口产品更便宜[4] 应用效果与推广计划 - 焦页90-Z1HF井首次采用该堵塞器后,目前日产气量3.87万立方米,日产水量15.5立方米[4] - 公司计划全面取代进口破裂盘,持续优化并推广使用自研堵塞器[4] - 该技术提高了工艺优化针对性,提升了施工井控安全性[1]
美芯晟:产品矩阵日渐丰富,多款产品性能超越国际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6-04 12:37
公司上市与战略升级 - 2023年5月22日美芯晟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2024年5月上市满2年 [1] - 公司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生态的战略升级 产品矩阵日渐丰富 多款产品性能超越国际标杆 [1] - 发展初期以LED驱动器为代表的纯模拟电源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随后突破无线充电等数模混合芯片领域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21年拓展至信号链领域 重点开发高集成度光学传感器产品 [1] - 2024年信号链产品系列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2778% 占整体营收1711% [1] - 形成环境光与接近传感 光学追踪传感及激光测距(DToF)等光学产品系列 应用于智能手机 端侧AI 机器人等领域 [5] - 信号链产品具备低噪声信号处理 高精度图像处理等技术优势 关键指标超越国际标杆 [5] - 构建覆盖小功率至100W大功率的无线充电完整产品线 加速研发高集成有线快充产品 [5]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与行业头部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和联合创新实现生态共建 [2] - 采用"电源管理+信号链"双驱动策略 依托"手机+汽车+机器人"三大战略平台 [2] - 产品覆盖通信终端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工商业照明 智能家居等场景 拓展工业智控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2] - 进入全球顶级供应链网络 客户包括品牌A 荣耀 三星 传音 vivo 大疆等知名品牌 [6] 车规级芯片与AI布局 - 多款车规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 获得ISO26262功能安全体系认证 入选《2025国产车规芯片可靠性分级目录》 [5] - 积极布局AI智能传感领域 构建端侧AI与机器人市场技术壁垒 探索AI与产品线深度融合 [6]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国产化替代战略深化与技术自主化浪潮驱动下 工业智控 低空经济 机器人等领域机会涌现 [6] - 公司凭借核心技术积累和垂直领域深耕 有望把握新市场机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6]
超捷股份(301005) - 2025年06月0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1:5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长期从事高强度精密紧固件、异形连接件等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连接紧固,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于多个模块,还应用于电子电器、通信等行业 [2] 汽车业务 业务增量 - 海外市场是战略重点,与国际一级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为海外拓展提供基础 - 国内业务增长动力包括新客户开发(蔚来、比亚迪等)、产品品类扩张、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化替代 [3] 竞争格局与优势 - 汽车紧固件领域入门门槛低、中小规模企业多,但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 公司优势在于优质客户资源、丰富技术积累、品质管控能力、稳定产能供应、良好客户服务、金属件与塑料件结合符合轻量化需求 [3] 一体化压铸影响 - 一体化压铸使底盘紧固件用量减少,但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其他方面紧固件用量增加,公司紧固件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比燃油车增加 [3] 产能情况 - 已完成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布局(上海、无锡、镇江等基地),可满足未来三至五年产能需求,业务将稳定增长 [3] 单车价值量 - 中级乘用车单车紧固件价值量市场预估2千元左右,公司中小尺寸紧固件连接件单车价值量预估800元左右 [4] 人形机器人业务 - 是公司重要业务方向,可提供多种产品,已取得部分客户小批量正式订单,还有给其他客户打样,因人形机器人未到产业规模化阶段,未取得大批量订单 [5] 商业航天业务 业务进展 - 业务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2024年完成产线建设,已批量交付整流罩、壳段等产品,会同步建设燃料贮箱产线 [5] 产品价值量 - 主流尺寸商业火箭成本中结构件占比25%左右,目前公司可做的结构件产品价值量约1500万左右,完成燃料贮箱产线建设后,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2500 - 3000万 [5] 业务优势 - 人才优势,有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部分人员经验丰富 - 资金优势,可依靠上市公司资金进行设备购买和产线建设 [6] 可回收火箭影响 - 国内商业航天火箭可回收技术不成熟,现阶段利用国内工业基础实现盈利市场,未来即便可回收预计部分零部件可回收且需修复,公司会同步布局 [6][7] 航天紧固件研发 - 凭借汽车紧固件领域技术积累研发航天紧固件产品,已取得国内若干家头部客户批量订单 [7] 低空经济领域业务 -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已拓展包括飞行汽车等低空经济领域,该业务在公司营收端占比较低,对业绩未构成重大影响 [7]
杰瑞股份接待多家机构调研,强调海外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效
环球网· 2025-06-04 06:57
海外战略布局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45.20%,业务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中东地区是重点战略市场,业务布局最全且收入规模最大 [3] - 在中东地区形成完整业务链条,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再生循环业务、油气工程服务等多个领域 [3] - 中东高端装备市占率逐年提升,完成KOC JPF-5等多个重点项目 [3] - 新获阿联酋ADNOC井场数字化改造项目(9.2亿美元)和巴林国油天然气增压站项目(3.16亿美元) [3] 海外产能及本土化建设 - 在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新建生产及办公基地,以贴近客户并满足交付周期及售后服务需求 [4] - 利用中东区位优势辐射中东、北非、中亚及东南亚等市场 [4] - 2008年已在北美成立美国杰瑞公司并建有厂房,具备一定生产能力 [4] 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 持续攻关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专注于科技含量高及国产化替代领域 [4] - 主要业务方向为FPSO核心橇块、甲板装备、水下装备、海上平台压缩机组等 [4] - 提供定制化、一体化解决方案,降低作业成本并提高安全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