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搜索文档
信披指南“扩容”助推ESG信披“提质” A股公司国际评级领先阵营加速壮大
中国经营报· 2025-09-05 15:20
核心观点 - 中国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 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应用指南 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细化指导但不增加披露负担 [1][2] - 监管政策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实现整体跃升 2024年MSCI ESG评级提升公司占比达32% 全球领先评级企业占比从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1][5]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披露率达46.09% 金融业披露率最高达91.94% 教育业披露率最低仅33% [5] 监管政策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 证监会指导三大交易所于4月12日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指引》 5月1日正式实施 [4] - 《指引》要求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4] - 2024年11月交易所发布首版《指南》包含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指南 2025年9月5日新增三个环境议题指南形成5项具体议题的完整体系 [1][4] 新增指南内容 - 新增指南针对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三大环境议题 提供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和数据核算方法的细化指导 [2] - 明确污染物排放风险包括环境突变导致的生产中断和产能限制 机遇包括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和排污权交易收益 [2] - 提供具体数据计算流程与方法 包括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范围、综合能耗计算公式和水资源取水量耗水量核算方法 [3] - 明确具体信息披露要点 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减排信息、能源总消耗量和总耗水量等披露要求 [3] 信息披露成效 -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呈现披露率攀升、合规性增强和内容实质性深化的整体改善 [5] - 气候相关议题披露进展显著 定量目标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披露及核查比例持续提高 [5] - 分行业披露率差异明显 金融业91.9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5.6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2.32% 教育业仅33% [5]
熊猫文化、顶级赛事与ESG实践,IFA展上看见长虹“出海”新叙事
钛媒体APP· 2025-09-05 15:14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567.05亿元 同比增长10.28% [8] - 归属净利润约5.01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78.60% [8] - 智慧家居业务收入251.24亿元 同比增长12.28% [8] 产品创新与AI技术应用 - 全球首推熊猫主题AI家电矩阵 融合国宝IP与尖端AI技术 [3][5] - AI TV搭载拟人化智能体"熊猫小白" 提供24小时全场景陪伴及实时熊猫生态交互 [5] - AI空调接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温湿度数据 通过AI自适应技术还原熊猫栖息环境 [8] - AI冰箱应用云保湿科技模拟栖息地湿度 实现果蔬7天保鲜 [8] - 洗烘套装采用3倍力洁净技术模拟幼崽揉搓竹叶动作 [8]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以"技术驱动+全球化布局"为双轮发展模型 [4] - 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拓展海外市场 借助熊猫IP提升国际吸引力 [9] - 斩获IFA2025"领先AI家用电器品牌奖" 获国际市场认可 [12] 体育营销与品牌建设 - 成为FIS跳台滑雪世界杯未来三赛季官方合作伙伴 [12] - 与德国滑雪协会深度合作 自2023年起布局冰雪领域 [10] - 赞助德国轮椅网球公开赛 强化科技与体育跨界联动 [15] - 通过超高刷电视、凉爽空调等产品特性绑定运动场景 [12] ESG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 获Wind ESG评级AA级 体现绿色生产与社会责任实践成果 [14] - 将ESG纳入战略核心 完善治理体系及信息披露机制 [14] - 通过国际赛事合作传播包容、平等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15]
调研速递|中山公用接受富国基金等12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关键数据与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5 14:34
业绩表现 -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19亿元 同比增长29.55% 扣非归母净利润7.14亿元 同比增长36.05% [1]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达356.58亿元 较年初增长10.02% [1] - 环保水务营收7.86亿元 同比增长13.82% 固废处理营收3.99亿元 同比增长14.89% [1]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垃圾66.31万吨 绿色发电2.91亿千瓦时 [1] - 新能源板块累计投运光伏装机容量约300MW 光储充电站项目超80个 [1] ESG举措 - 公司以环保水务 固废处理和新能源为支柱构建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 [2] - 水环境治理拓展工业污水处理赛道 绿色能源板块并网合同容量超300MWp [2] - 人工智能加虚拟电厂项目获奖 连续十三年获评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 [2] - 2024年ESG报告获五星级评价 多项案例入选权威榜单 [2] 战略规划 - 十四五期间营业收入达56.78亿元 总资产突破324.11亿元 较2020年分别增长160.07%和55.16% [2] - 十五五期间围绕价值回归 链主企业和行业一流目标发展 [2] - 升级绿色能源业务 构建多元投资模式 探索新兴产业赛道 [2] 新能源产业基金 - 新能源产业基金实缴出资15亿元 累计投资交割项目27个 投资金额12.08亿元 [2] - 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处于问询阶段 [2] - 奇瑞汽车 长鑫存储等多个项目处于不同资本进程阶段 [2] 固废处理板块规划 - 围绕运营提质 产业链延伸 技术赋能和新能源协同推进发展 [2] - 强化精细化运营与产业链整合 以技术创新驱动能效提升 [2] - 推进资源协同与业务拓展 与新能源板块协同发展 [2] 市值管理 - 构建综合管理体系 通过聚焦主业发展提升企业内在价值 [3] - 强化股东回报 完善治理结构 提升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3]
资产注入是否影响降碳目标?中国神华:将根据实际调整和优化
新京报· 2025-09-05 14:29
资产收购计划 - 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公司股权 标的资产业务覆盖煤炭 坑口煤电 煤化工等多个领域 包括多处大型煤矿资产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将显著提升 对能耗和碳排放量也将带来较大影响 [3] 环保投入与能耗表现 - 2024年公司环保投入37.68亿元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2.87吨标准煤 [1]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近年出现波动 2020年3.05吨/万元持续下降至2022年2.64吨/万元 此后连续两年上升 2023年达2.74吨/万元 [1] 低碳发展战略 - 以电力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 以低碳技术研发为支撑 通过清洁能源替代 节能减排技术实施 碳资产管理等组合方式推进全产业链碳达峰行动 [1] - 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并设置中期和短期目标 [3] ESG治理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成立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的ESG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编制《中国神华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管理办法》(初稿)完善制度体系 [1] - 范围三碳排放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相关数据将按计划披露 [1]
中国平安两项ESG评级提升:恒生ESG获评A级
证券日报· 2025-09-05 14:05
ESG评级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可持续发展评级上调至A级 排名A股可投资成分股公司前10% H股金融行业前20% [3] - 万得WindESG评级上调至最高等级AAA级 [3]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发展战略 构建专业管理体系和透明治理结构 [1] - 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战略 以科技驱动发展 [1] -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机制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 [1] 具体实践举措 - 打造科学治理结构实现经营稳健和分红持续增长 [1]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社会低碳转型 [1] - 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1] 价值创造导向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 [1] - 为客户、员工、股东及社会创造长期稳健的价值回报 [1]
证监会部署,三大交易所“三箭齐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13:59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的"参考教材"正在逐步完善。9月5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证券 交易所对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下称《指南》)征求意见,持续推动上市公 司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规范披露。 此前,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指南》以及首批"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 本次修订主要聚焦环境议题,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具体指南,进一步加强上 市公司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领域的实践能力,助力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态。 新增三个应用指南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本次修订新增应用指南《第三号污染物排放》《第四号能源利用》《第五号水资 源利用》,体例结构基本一致,主要包括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估、核算流程与方法和披露要点等内 容,为上市公司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上述指南详细解释了相关议题的常见风险和机遇,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导致的产能限 制、化石能源开采难度增加等风险,新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引入水循环利用系统降低废水排放成本等机 遇,并提供了披露数据的通用计算流程与方法,如提示常见的污染物类型和披露示例,核算能源用量的 具体方 ...
专访张为国:聚焦污染物、能源与水资源,交易所下发ESG新指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3:5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9月5日,证监会再次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的修订 征求意见,在"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指南后,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与水资源利 用"三项具体指南。 回顾证监会、交易所就ESG信披出台的文件,2024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 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同年11月发布首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原理事、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张为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时表示,《指引》与此次修订的三项指南是"纲"与"目"的关系,而最新颁布的三项指南,体现了坚持正 确方向、坚持脚踏实地、坚持循序渐进、坚持繁简适度的四个原则。 张为国向记者强调,所有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都以《指引》为准,三大交易所发布的《指 引》是考纲,《指南》是教科书,要根据重要性判断报告披露的重点。 三项指南与《指引》衔接 《21世纪》:此次三项指南与去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是什么关系?两者如何衔接 以形成完整的披露规范体系? 张为 ...
中国平安两项ESG评级提升:恒生ESG获评A级 万得ESG获评最高AAA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3:47
公司可持续发展评级提升 -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2025年度评级上调至A级 排名A股可投资成分股公司前10%及H股金融行业前20% [1] - 万得WindESG评级上调至最高等级AAA级 [1]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 - 构建科学专业的管理体系及透明ESG治理结构 多维度践行ESG理念 [1] - 打造科学治理结构实现经营稳健与分红持续增长 [1]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社会低碳转型 [1] - 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有温度金融服务 [1] 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与科技驱动战略 [1] - 完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机制 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1] - 推动企业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 为客户员工股东及社会创造长期稳健价值回报 [1]
中山公用(000685) - 000685中山公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3:3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19亿元 同比增长29.55%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7.14亿元 同比增幅36.05% [3] - 总资产规模356.58亿元 较年初增长10.02% [3] - 2024年营收56.78亿元 总资产324.11亿元 较2020年分别增长160.07%和55.16% [4] - 近三年累计分红12.51亿元 [4] 业务板块表现 - 环保水务营收7.86亿元 同比增长13.82% [3] - 固废处理营收3.99亿元 同比增长14.89% [3] - 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垃圾66.31万吨 绿色发电2.91亿千瓦时 [3] - 新能源板块投运光伏装机容量约300MW 光储充电站项目超80个 [3] 战略规划与发展 - 十四五期间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26.99% 总资产复合增长率11.61% [4] - 十五五战略聚焦"价值回归、链主企业、行业一流"目标 [4][5] - 垃圾焚烧发电围绕"运营提质、产业链延伸、技术赋能、新能源协同"四大方向 [6] - 新能源产业基金实缴出资15亿元 累计投资交割项目27个 投资金额12.08亿元 [5] ESG与技术创新 - 水环境治理拓展工业污水处理赛道 [3] - AI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 吨垃圾发电量超500千瓦时 [3][4] - 构建"1+3+N"智慧排水平台 管理2900余公里管网 [4] - 2024年ESG报告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五星级评价 [4]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2025年1月实施特别分红方案 派发现金红利5.14亿元 [8][9] - 通过"特别分红+常规分红"组合机制回馈投资者 [8] - 完成管理层年轻化、专业化改组 [9] - 强化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9]
物联网企业出海必须关注的20+数据/网络安全/AI/可持续法规
36氪· 2025-09-05 13:30
法规对物联网企业的影响 - 法规合规已成为市场准入的前置条件 未能建立合规机制可能面临高额罚款与禁售风险并丧失进入关键市场的机会 [1] - 新法规或修订法规的采用正在加速 有4项即将出台的法规影响极高 包括《欧盟网络弹性法案》《欧盟数据法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欧盟CSRD》 [1] - 地缘政治背景下的监管趋严使合规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提前适配新规能降低整改成本并在国际合作中抢占先机 [1] 数据法规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范实体如何收集处理和保护欧盟境内个人数据 不合规处罚最高可达2000万欧元或年收入的4% [4][5] - 欧盟《数据法案》将于2025年9月12日全面实施 要求智能联网汽车设备等产品提供数据共享义务 违规处罚适用GDPR标准 [7][8] - 中国《数据安全法》规范境内所有数据处理活动 最高罚款1000万元人民币并可能被迫关闭业务 [12][13]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和披露 最高罚款5000万元人民币或年收入的5% [14][15] - 美国《加州隐私权法案》为加州居民提供更多隐私权 每次故意违规最高可处以7500美元罚款 [16][17] 网络安全法规 - 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事件报告法案》要求关键基础设施实体报告重大网络事件 需在72小时内报告重大攻击并在24小时内报告勒索软件支付 [19] - 美国《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要求制定联邦机构购买使用的物联网设备最低安全标准 禁止采购不符合NIST标准的设备 [20][21] - 中国《网络安全法》规范网络安全个人数据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罚款50万至200万元人民币并可能责令暂停业务 [23][24] -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未履行国家安全审查义务可能导致实体1000万元以下罚款 [25][26] - 欧盟《网络弹性法案》已于2024年12月10日生效 不合规处罚至少15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2.5% [27][28][29] - 英国《产品安全和电信基础设施法案》于2024年4月29日强制实施 罚款至少1000万英镑或收入的4% [30] 人工智能法规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3年8月15日生效 要求使用合法来源数据并尊重知识产权 [32][33][34]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自2024年8月1日起生效 风险分为四类 风险等级越高管控越严格 [35][36] - 美国第14141号行政命令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并遵守NIST标准 但于2025年7月23日被撤销 [37][38] 可持续发展法规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 过渡期至2025年底 从2026年开始削减免费配额 到2034年实现全部取消 [40][41] - 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于2023年1月5日起正式生效 2024年至2029年分阶段实施 要求披露可持续发展目标措施和风险 [42] - 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于2024年7月18日生效 要求产品满足定量和定性可持续性要求 [43][44] - 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尽职调查指令》于2024年7月25日起正式生效 适用于员工超过1000人且收入至少4.5亿欧元的公司 [45] -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于2024年6月28日公告并次日生效 设定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制造产能至少达到部署需求的4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