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双汇发展(000895):归母净利同比下滑1%,现金高分红维持
国信证券· 2025-04-16 12: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双汇发展归母净利同比承压,生鲜利润下滑、肉制品利润增长,公司保持现金高分红,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 [1][3][8] - 屠宰业务阶段性承压,肉制品吨利稳步提升,预制菜等新业务表现亮眼,有望贡献业绩增量,2025年整体经营预计稳步发展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97亿元,同比 - 0.64%,归母净利润49.89亿元,同比 - 1.26% [1][8] - 生鲜品营业收入303.3亿元,同比 - 2.1%,营业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35.6%;肉制品营业收入247.9亿元,同比 - 6.2%,营业利润66.5亿元,同比 + 6.8%;其他业务营业收入99.6亿元,同比 + 10.4%,营业利润同比减亏 [1][8] - 2024年毛利率同比 + 0.64pct至17.69%,净利率同比 - 0.03pct至8.49%;销售费用率同比 + 0.04pct至3.22%,管理 + 研发费用率同比 + 0.11pct至2.50%,财务费用率同比 + 0.25pct至0.23% [20]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 + 148.4%至84.1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4.13%;应收周转天数同比 + 22.3%至1.48天,存货周转天数同比 + 6.3%至56.74天 [22] 业务情况 - 2024年肉类产品总外销量318万吨,同比下降1.67%;屠宰量下降,肉制品吨均经营利润4699元创历史新高,新兴渠道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70%,线上肉制品销量同比增长超20% [2] - 近年加快预制菜板块布局,已推出多种预制菜产品,市场反应良好,具备原料、加工、渠道优势 [3] 盈利预测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为53.05/56.06及58.78亿元(此前预计25 - 26年归母净利63.12/66.0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17.2/16.2/15.5X [3][25]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097|59,715|60,304|61,409|62,264| |(+/-%)|-4.2%|-0.6%|1.0%|1.8%|1.4%| |净利润(百万元)|5053|4989|5305|5606|5878| |(+/-%)|-10.1%|-1.3%|6.3%|5.7%|4.8%| |每股收益(元)|1.46|1.44|1.53|1.62|1.70| |EBIT Margin|11.2%|11.6%|12.1%|12.6%|12.9%| |净资产收益率(ROE)|24.2%|23.6%|26.1%|28.7%|31.0%| |市盈率(PE)|18.0|18.2|17.2|16.2|15.5| |EV/EBITDA|12.9|12.5|11.8|11.1|10.8| |市净率(PB)|4.37|4.31|4.48|4.66|4.81|[4]
预制菜,不香了?
新浪财经· 2025-04-13 15:28
文章核心观点 预制菜行业曾被资本捧上万亿风口,但如今发展遇冷,面临投融资减少、企业市值和净利润下滑、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问题,在添加剂焦虑和消费者对“锅气”的执念下,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5][8][22] 行业现状 - 2025年前三个月预制菜投融资事件寥寥,难见头部企业和知名VC下注 [5] - 2024年行业经历“速冻”,年初“槽头肉”事件打击消费者信任,“预制菜进校园”引发争议,教育部定调不宜推广 [8] - 2024年截至12月中融资事件骤降至两位数以内,年底A股44家预制菜概念股总市值较年初蒸发近750亿元 [9] 企业表现 - 安井食品市值从2021年约680亿元跌去450亿,净利润逐年走低 [5] - 味知香营收净利双杀、加盟商跑路,千味央厨净利润同比暴跌超四成,惠发食品、海欣食品净利润同比跌幅分别超320%和700% [13] 市场需求 - 餐饮B端,消费者不满吃到预制菜,部分餐厅宣布拒绝或减少预制菜,但完全杜绝半成品预制对连锁品牌难实现 [13][14][18] - 家庭C端在特定场景有需求,年夜饭销售额保持增长,但消费者满意度不乐观,超六成是“现炒党”,总体满意度仅52%,“安全”满意度垫底 [18] 行业争议 - 工业化逻辑与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健康焦虑碰撞,预制菜失去“锅气”,口感差,添加剂问题频发 [19] - 餐厅和超市预制菜信息不透明,消费者知情权被剥夺,将其与“欺骗”“猫腻”画等号 [2][22]
全国最没存在感的省,正在统一中产口味?
36氪· 2025-04-06 14:26
文章核心观点 江西小炒凭借现炒、便宜、味大等特点,在全国多地迅速走红,虽面临“人设崩塌”风险,但已成为打工人的“精神老家”,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 [12][113][140] 江西小炒的特点 - 菜品新鲜现炒,以应季蔬菜为主,每天菜品不固定,点菜看食材而非菜单,正宗菜馆无外卖 [18][20][22] - 味道浓郁,有“锅气”,辣椒用于下饭,配合新鲜食材和家常调料产生独特风味 [41][42] - 价格实惠,素菜不到10元,荤菜20元左右,无满减套路,价格随市价变动 [57][59] - 用餐体验自由,可自由搭配菜品,有接地气的米其林式主厨服务 [32][35] 江西小炒的流行趋势 - 从长三角开始,蔓延至珠三角和北京,在多地受到欢迎,成为工作餐热门选择 [72][102][103] - 门店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11月超2万家,一线城市超5000家,增长率超600% [116] - 开始品牌化增长,部分品牌开启“全国扩张战略”,人气较高 [118][119][121] 江西小炒面临的问题与消费者态度 - 面临“人设崩塌”风险,如高峰期快速出餐的“现炒”真实性存疑,进入高端商场后特色难保留 [123][124][127] - 消费者更看重其“美味、便宜”带来的情绪价值,愿意忽视可能存在的问题 [131][133][137]
火腿肠“两重天”:谢霆锋卖爆了,双汇又遇冷了 | BUG
新浪财经· 2025-03-28 01:0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95.61亿元同比下滑0.55%归母净利润49.89亿元下降1.26%连续第四年营收下滑[2][4] - 包装肉制品收入247.88亿元同比锐减6.16%生鲜猪产品业务营收303.36亿元下滑2.06%[4][6] - 扣非归母净利润48.13亿元同比增长1.71%较2023年同期47.32亿元(下滑9.29%)有所回升[7] 业务结构 - 肉制品业占比41.62%屠宰业占比50.93%其他业务占比16.72%内部抵减9.27%[7] - 传统包装肉制品面临年轻消费者流失健康饮食趋势下预制菜、低温肉制品挤压市场空间[4] - 肉类产品总外销量318万吨同比下降1.67%[6] 竞争格局 - 锋味派爆汁烤肠累计销售额达15亿元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蚕食双汇市场份额[2][4] - 2021年提出"两调一控"战略2024年肉制品吨均经营利润约4700元创历史新高[8] 分红政策 - 2024年累计分红48.8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98%近乎"清仓式"分红[2][10] - 2020-2023年累计分红231.01亿元超过同期归母净利润217.96亿元分红率106%[11] - 实控人罗特克斯持股70.33%高分红资金主要流向万隆家族[10] 公司治理 - 2024年8月万宏伟接任董事长完成二代接班但家族控制本质未变[13] - 2021年曾爆发"父子反目"风波暴露家族化、人治化治理问题[13] 食品安全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640条投诉涉及食品发霉变质、异物等问题[15] - 2022年南昌双汇被曝光生产车间卫生问题消毒环节形同虚设[17] - 食品安全问题持续消耗品牌信任影响新产品推广效果[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