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诞生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1
公司国际化战略与成就 - 公司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中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 国际化战略成为重要发展动力和独有竞争优势 [1] - 境外机构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 分布在财产险 寿险再保险 保险资管三大业务板块 [2] - 国际业务年保费规模超过300亿元 国际业务占比约17% 海外资产占比超25% 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保险集团之一 [3] 全球化发展历程 - 1999年起在伦敦 香港 纽约设立代表处 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设立中再资产(香港) 2016年设立新加坡分公司拓展亚太市场 [3] - 2018年成功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 全球网络 经营能力和人才实力得到提升 [3] - 2019年在香港设立中再寿险(香港)子公司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人身再保险业务中心 [3] 风险分散与创新实践 - 2015年和2021年发行以中国地震和台风巨灾风险为标的的巨灾债券 实现中国保险风险证券化从理论到实践突破 [4] - 累计向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 中国每年从境外分入保费规模约250亿元 公司约占其中四成 [4] - 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 成为首批在临港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的专业机构 [4] 一带一路服务体系建设 - 牵头24家保险机构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 在新加坡 英国三地组建行业平台 覆盖136个国家和地区 [5] - 为高铁 轻轨 风电 光伏等项目提供风险保额超过2200亿元 近3年累计提供综合风险保障近1.5万亿元 [6] - 引进政治暴力险 恐怖主义保险等特殊风险产品 首创中国视角境外国家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体系 [6] 未来战略规划 - 明确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目标 实施"三步走"战略安排 [7]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 将加强全球风险治理 优化境外机构网络 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7] - 聚焦主责主业 加强科技赋能 深化全球管控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8]
甘李药业上半年营收增57%至20.67亿,自研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全球III期临床阶段
财经网· 2025-08-08 04: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 [1] - 归属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 [1] - 国内业务收入18.45亿元,国际业务收入2.22亿元 [1]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28%,增加6.57亿元 [1] - 国内制剂销售收入18.02亿元,同比增长57.09% [1] 国内市场 - 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扩大市场份额,集采首年采购协议量4,686万支,较上次集采增长32.6% [1] - 三代胰岛素产品协议量4,355万支,较上次增长1,156万支,占集采三代胰岛素总量的30% [1] - 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诺和诺德 [1] - 销量增长对收入增长贡献3.85亿元,价格增长贡献2.70亿元 [1] - 国内制剂整体销量同比增长33.55% [1] - 医疗机构覆盖4.5万家 [3] 国际市场 - 国际收入同比增长75.08%,增加0.95亿元 [2] - 产品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地获批 [2] - 甘精胰岛素PDP项目通过巴西国家级审批,将实现南美首条本土化胰岛素生产 [2]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5.52亿元,占营业收入26.70% [3] - 第三代胰岛素技术成熟,第四代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于全球III期临床 [3] - GLP-1RA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进入全球III期临床,开展与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试验 [3]
甘李药业上半年营收增长57.18%至20.67亿元,自研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全球III期临床阶段
财经网· 2025-08-08 04: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属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 [1] - 国内业务收入18.45亿元(占比89.3%),国际业务收入2.22亿元(占比10.7%) [1] - 国内制剂销售收入18.02亿元,同比增长57.09%,销量增长贡献收入3.85亿元,价格增长贡献2.70亿元 [1][4] 国内市场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28%,增量达6.57亿元,制剂整体销量同比增长33.55% [1] - 通过胰岛素集采斩获首年采购协议量4,686万支(三代胰岛素占4,355万支),较上次集采增长32.6%,占三代胰岛素市场份额30% [1] - 医疗机构覆盖率大幅提升至4.5万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第二 [1][4] 国际化进展 - 国际收入同比增长75.08%,增量0.95亿元,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新兴市场获批 [2] - 甘精胰岛素PDP项目通过巴西国家级审批,将实现南美首条本土化胰岛素全产业链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5.52亿元,占营收比重26.70%,重点布局第四代胰岛素周制剂GZR4(全球III期临床) [4] - 创新药GLP-1RA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进入全球III期临床,开展与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头对头试验 [4]
海天味业港股IPO引关注,海天酱油全球化战略成核心看点
搜狐财经· 2025-08-08 01:46
IPO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6月11日启动全球公开发售 预计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创下今年迄今消费行业规模最大的港股IPO纪录 [1] - 公司2014年A股上市以来营收从98亿元增长至269亿元 增幅达174% 2024年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9.53% 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3.15亿元同比增长8.08% 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增长14.77% 增长态势持续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4.8%市场份额领跑中国调味品行业 相当于第二名的两倍多 酱油和蚝油销量双双位居全球第一 [3] - 调味品行业具有刚需属性和高用户粘性 叠加消费升级和中餐出海双重红利 持续强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5] - 公司在A股市场长期优异表现验证其作为稀缺优质投资标的的价值 是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3] 全球化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赴港股核心目标在于推进全球化战略 把握中餐文化全球传播带来的调味品国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3] - 推出有机酱油和有机黄豆酱获中美欧三重认证 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麸质酱油获得SGS无麸质全球标准认证 [5] - 已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设立办事处 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全球研发体系建设作为募资重点 [5] 资本运作与未来发展 - "A+H"双平台架构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 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关注 为海外并购和渠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5] - 公司拥有充足现金流和稳健盈利能力 国际化布局已初见成效 [3] - 公司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5]
500亿深圳电池巨头赴港上市 加码海外产能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0:08
公司业务概览 - 欣旺达业务横跨消费电池、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三大领域 计划冲刺港交所H股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2011年深交所上市 2024年营收突破500亿元 [1] - 消费电池长期领先 动力电池位居行业第二梯队 储能系统增速显著但营收贡献有限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21.6亿元、478.6亿元及560.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6%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2.89亿元 同比上升11.97% 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上升21.23% [3] - 消费电池占比53.8% 动力电池占比24.8% 储能系统占比2.9% [3] 市场地位 - 手机电池出货量4.6亿个 市场份额34.3% 全球第一 [3] -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出货量7000万个 市场份额21.6% 全球第二 [3] - 2024年全球销量前十手机厂商均为公司客户 [3] 动力电池业务 - 2024年销量25.3GWh 同比增长125.9% 市场份额2.1% [4] - 与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厂商中的八家建立合作 包括吉利、东风、理想、零跑、雷诺、日产等 [4] - 平均售价从2024年Q1的0.8元/Wh降至2025年Q1的0.5元/Wh [4] 储能系统业务 - 2024年销量9.6GWh 同比增长108.7% [4] - 与全球交流侧储能系统出货量前五供应商建立合作 [4] - 2022-2025年Q1平均售价仅0.1-0.2元/Wh 远低于行业平均报价0.583元/Wh [5][6] - 毛利率保持19%-25.5% 2025年Q1达25.5% [5] 海外战略与产能布局 - 2024年海外收入234.31亿元 占比41.8% [7] - 全球25个生产基地 海外6个分布于印度、越南、泰国及匈牙利 [7] - 越南生产基地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 预计2026年试生产 2028年全面投产 [7] 募资用途 - 用于全球化战略、技术研发、数字化运营、产业链投资及营运资金 [7] - 重点开发新电池产品、优化电池模组设计、提升电池管理系统技术 [7] - 潜在投资收购上下游企业 发挥协同效应 [7] 行业参考案例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超410亿港元 H股较A股溢价超40% 为"A+H"股中溢价率最高 [8]
传收购锐步 安踏海外市场要进入狂突时代?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15:10
那锐步有没有可能成为安踏反惯性的一条通路?即加大海外市场布局,让安踏所持有的品牌真正走上全球化道路,在海外站稳 脚跟,实现"国内+海外"的双腿走路?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庆认为,这需要看双方交易的是锐步全球所有权还是国内运营权。若是前者, 将对安踏全球化战略形成有力支撑。尽管锐步近年业绩持续下滑,但在北美、欧洲等市场仍保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同时拥有 具备规模的渠道资源。依托安踏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及多品牌管理经验,有望助力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而如果是后者,则是着 眼于其品牌矩阵中的空白定位"健身+潮流",创造增量。 英敏特中国品类总监顾菁表示,锐步是曾有过辉煌历史的老牌运动品牌,主打健身、跑步和篮球等"大众运动"领域,相比安踏 主品牌,其受众定位又更偏向潮流和精英人群,可以形成有机互补。这项收购符合安踏多品牌、全球化的集团战略。 8月6日,经济观察报联系ABG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据多家媒体报道,安踏集团拟收购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旗下的锐步品牌,且已完成资金交割。对 此,安踏集团回应称:"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 ...
迈瑞医疗三度冲刺资本市场:全球化战略下的港股上市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28
迈瑞医疗港股二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在港股市场二次上市 拟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以支持全球化战略 [1] - 此次上市是继2006年纽交所上市和2016年私有化后的又一次重要资本运作 [1] - 回归A股后公司迅速成长为创业板市值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之一 [1] 资本市场布局考量 - 选择港股上市可吸引海外投资者 提升国际形象并强化全球竞争支持 [3] - 港股市场持续回暖 A股公司赴港上市渐成行业趋势 [3] - 二次上市将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更广阔市场空间 [5] 公司发展战略 - 创始人李西廷提出2030年进入全球医疗器械综合实力前十的目标 [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出多款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3] - 销售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已取得显著成效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国内面临医疗器械集采 DRG付费改革和行业整顿等政策调整 [3] - 尽管业绩短期波动 公司全球化步伐仍保持坚定 [3] - 通过国际资本运作增强对抗行业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5] 全球化战略意义 - 港股上市被视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步骤 [5] - 资本平台将直接支持国际业务拓展和竞争力提升 [5] - 历史经验显示公司擅长利用不同资本市场实现战略转型 [1][3]
海目星: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目前海外业务正在有序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8:49
公司海外业务进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 [2] - 海外业务目前处于有序推进阶段 [2] - 具体海外订单情况需参考公司季度及年度业绩报告 [2]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国外订单及出海情况 [2] - 公司回应未披露具体订单数据但提及业务进展 [2]
大洋电机(002249) - 002249大洋电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6
2025-08-07 08:46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在9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及生产基地(美国、墨西哥、英国、越南、印度、泰国等),摩洛哥基地建设中 [2] - 全球化核心驱动力:贴近客户深化价值创造(定制化解决方案)、拓展新兴市场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韧性 [2][3] - 海外管理挑战应对:穿透式管控(外派核心团队)、部署标准化信息系统、本地化合规经营(聘任行政经理)、推进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力成本 [3][4] 业务板块发展 BHM事业部(建筑通风及家居电器电机) - 巩固现有核心业务,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车用空调/充电桩/储能/IDC领域产品,目前IDC和储能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大 [5][6] - 推进数智化管理:实施"以机代人"自动化项目,提升自制件比例,优化生产效率与成本 [6] 车辆事业集团(EVBG) - 传统业务:深耕起动机与发电机售后市场,挖掘国内外客户 [6] - 新能源电驱动:聚焦战略客户,提高零部件自制率,泰国工厂已投产配套东南亚客户,摩洛哥基地聚焦欧洲市场 [6] 运营管理 - 外汇风险管理:持续开展远期外汇套期保值对冲汇率波动 [6] - 国内生产基地:共9个,BHM分布于中山/孝昌,EVBG分布于上海/潍坊/芜湖/柳州/十堰/玉林/重庆 [7]
比亚迪(002594):海外销量1-7月累计超50万辆,近期产销数据表明公司已主动降库,积极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
长城证券· 2025-08-07 04:0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59亿元、6752亿元、828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12倍 [5][11]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1-7月海外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50万辆,月度销售占比超20%,较2023年全年24万辆实现显著跃升 [2][8] - 巴西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本地化产业协作模式有望提升跨境合规管理能力 [8] - 2025年5-7月新能源车产量持续低于销量,显示公司主动降库以响应国家反内卷政策 [1][8] - 新能源客车出口表现亮眼,2025年1-6月以2082辆销量占据27.29%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10]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5E营业收入预测978294百万元(+259% yoy),2027E达1423877百万元(CAGR 189%) [1] - 2025E归母净利润54588百万元(+356% yoy),2027E增至82796百万元(CAGR 226%) [1][11] - 毛利率持续优化,从2023A的186%提升至2025E的206% [1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0486元对应2025E PE 175倍,2027E降至115倍 [1][12] - ROE稳步上升,2025E达243%,2027E维持241%高位 [1][12] 运营动态 - 2025年7月新能源车销量344万辆(+056% yoy),出口约8万辆 [1] - 流动资产从2023A的302121百万元增至2025E的686961百万元,现金占比提升至484% [12]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达329695百万元,较2024A增长147% [12] 战略布局 - 海外扩张加速,巴西工厂投产推动本土化供应链建设 [8] - 新能源客车与专用车辆成为新增长点,补充乘用车市场饱和后的营收结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