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转型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2025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分化 - 2025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但5月当月增速2.6%较4月回落,央地支出增速显著分化:中央层面支出增速升至11%,地方层面降至0.9% [1] - 中央财政在科技支出、文体传媒领域增速明显回升,社保就业增速稳中有升,基建类支出增速回落,体现扩内需、保民生的政策导向 [1] 财政收入结构变化 - 2025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5月当月增速0.1%较4月边际回落,主因PPI低位运行及内需疲软 [1] - 分项表现:个人所得税保持高增速,增值税增速明显回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出口退税增速边际回升(关税摩擦暂缓),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增速小幅下滑,非税收入增速转负拖累地方收入 [1] 政府性基金收支动态 - 2025年1-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9%,5月当月增速-8.1%较4月明显下滑,土地使用权收入受房地产需求疲软拖累 [2] - 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6%,5月当月增速8.8%较4月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专项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供支撑 [2] 财政政策发力方向 - 中央已分两批下达1620亿元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去年全年,后续1380亿元将于三四季度分批下达 [2] - 下半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基调,7月后增量政策节奏或进一步加码,重点转向提振内需与经济转型升级 [2]
政策红利激活市场需求 CVC等私募踊跃收购上市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6-10 17:08
并购案例概况 - 合肥瑞丞私募基金拟设立基金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成为"并购六条"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 [1] - 自"并购六条"出台至6月10日 A股市场累计披露6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 其中5单首次披露日在《重组办法》修订后 [2][3] - 6单案例中5家为传统企业 鸿合科技是唯一连续盈利公司 2024年营收35.25亿元 归母净利润2.22亿元 [8] 政策驱动因素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私募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5月16日修订的《重组办法》实施投资期限与锁定期"反向挂钩"机制 [3] - 政策显著降低私募基金风险 激发参与积极性 当前上市公司整体估值低位形成低成本收购窗口期 [3] 交易结构与特点 - 6单案例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原控股股东表决权委托(或放弃)"方式取得实控权 鸿合科技案例交易金额最高(15.75亿元) 估值达63亿元 [8] - 合肥瑞丞由奇瑞资本与团队共同出资设立 其管理的瑞丞基金是6单中唯一产业龙头控股的私募基金 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产业链 [5][6] 产业协同价值 - 私募基金具备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产业+资本"模式可帮助上市公司切入高附加值赛道 鸿合科技作为教育智能交互平板龙头亟需转型资源 [5][6] - 产业资本入主后可通过资产注入优化上市公司质量 奇瑞资本背景可为鸿合科技提供新能源汽车领域优质标的 [6] 行业趋势展望 - 私募基金从"Pre-IPO"模式转向"二级市场深度介入" 通过市值管理放大收益 或成主流趋势 [10] - 传统行业整合需求旺盛 私募基金可通过收购分散市场份额推动产业链升级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激发更多市场需求 [10]
浙江扛住“压力测试”
搜狐财经· 2025-05-21 16:24
外贸表现 - 1至4月浙江省外贸进出口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1.31万亿元增长9.7%进口4362.5亿元下降1.6%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4.2、2.2和2.6个百分点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2.4%、15.6%和7.6%份额均较上年同期提升 [4] - 对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表现强劲分别出口1802.8亿元、1450.6亿元、1230.1亿元分别增长9.2%、21.5%、10.4% [6] -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将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利好浙江外贸稳步前行 [6] 工业生产 - 4月份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持续高于全国 [7] - 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12.4%、10.0%和9.9%均高于同期规上工业增速 [7]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1.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 [8] 内需市场 - 4月份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4亿元同比增长5.4%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万亿元增长4.7%呈现加速趋势 [10] - 生活品质类消费表现亮眼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倍、1.2倍、1.2倍、72.1%和11.5% [10] - 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1.7%累计开工项目达204个总投资逾5800亿元 [12] 政策与展望 - 浙江省印发《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消费领域反映最多、呼声最强、需求最旺的事项精准发力 [10] - 需深入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外贸"稳拓调优"更好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增长 [13]
国家能源局:今夏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长约1亿千瓦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20:33
电力供需形势 - 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长约1亿千瓦 电力保供面临压力 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出现供应紧张 主要涉及华东 华中 西南区域部分省份 极端天气可能加剧紧张局面[1] - 2024年电力供应保障经受住多重考验 28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38万亿千瓦时[1] - 国家能源局将以"常态供应有弹性 局部短时紧张有措施 极端情况应对有成效"为目标 通过监测预警 加快电源建设 优化负荷管理等措施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底线[1] 用电量增速分析 - 2025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偏低受闰年因素和气温偏高影响 闰年因素拉低增速1.2个百分点 前两个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仅同比增长0.1%[2] - 剔除闰年和气温因素后 一季度用电量增速高于2024年四季度[3] - 传统行业需求不足影响用电增长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9% 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6%(扣除闰年因素后日均增长1.7%)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3] 新兴行业用电增长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5.7%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2.3% 增速远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 电动汽车等行业用电保持高速增长 反映经济转型升级良好势头[3] 全年用电预测 - 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左右[4] - 预计全年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15.5亿千瓦左右[4]
政在发声|用电量增速为何低于GDP增速?国家能源局答21:受气温偏高和闰年因素影响较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4:16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析 -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 3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 5% 增速低于GDP增速 [1] - 1~2月 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 3%和4 8% [1] - 闰年因素拉低用电量增速1 2个百分点 气温偏暖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仅0 1% [4] - 剔除闰年和气温因素后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去年四季度 [4] 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用电量对比 -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 9% [4] - 全国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 6% 扣除闰年因素后日均同比增长1 7% 低于2024年一季度 四季度日均增速 [4]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5 7%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2 3% [4] - 新兴产业用电量增速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速 但无法完全抵消传统行业用电量增速下降 [4] 经济转型升级与电力需求展望 - 新兴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反映经济转型升级良好势头 [5] - 中电联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 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左右 [5] - 预计2025年全年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5 5亿千瓦左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