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

搜索文档
打通产业链卡点堵点,东莞人大建立专题台账“问诊”制造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5:18
(原标题:打通产业链卡点堵点,东莞人大建立专题台账"问诊"制造业)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日前,在东莞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上,制造业领域六个专题台账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关注。这份台账深入分析当前东莞产业发展 优势,系统梳理卡点堵点问题和对策建议,条目化、清单化的问题和建议让东莞制造业"底数"一目了然。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介绍,近年来,东莞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系统构建层次分明、梯度发展的"8+8+4"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东莞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打造"助AI企·献良策"、重大产业项目集中视察等特色活动,紧扣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三化"融 合发展等六个领域梳理出产业发展六份问题台账和工作台账,任务清单化推进落实,积极探索协同工作机制,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产业体系是城市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联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是事关一个城市兴衰成败的核心要素。 东莞从"三来一补"起步,到"五支四特"(五大支柱、四个特色),从"4+5"战略性产业集群,再到今天的"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从"世界工 厂"到"科创制造强市"的跃升。近年来,东莞推动科技 ...
福建明确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
中国电力报· 2025-09-16 04:27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 创新发展氢能和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1]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1] 煤电改造与清洁能源发展 - 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 灵活性改造 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持续淘汰落后煤电机组 [1]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稳妥推进漳州核电 宁德核电项目建设 探索核能供汽供热 [1]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 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稳妥推进闽南海上风电基地开发 [1] - 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1] -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 [1] 电力系统建设与储能设施 - 完善省内四纵三横 沿海双廊主干电网 推进闽赣联网工程建设 强化跨省跨区电网互联 [1] - 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 推进云霄 仙游木兰等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建设 [1] - 有序建设新型储能设施 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 [1] - 推进微电网 虚拟电厂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1] 零碳示范区建设 - 加快打造一批零碳园区 深化部省共建推进湄洲岛近零碳岛屿建设 [2] - 支持平潭建设零碳国际旅游岛 [2] - 加快建设福州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 生态价值实现机制 - 支持三明 南平 龙岩等地巩固绿水青山优势 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2] - 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2] - 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工作 [2]
周红波主持召开企业和科研院所座谈会
南京日报· 2025-09-16 01:4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加快钢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1] - 布局建设原子级制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1] - 打造上下游贯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 [1]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 加大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投入 [1]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 打造通信与算力产业高地 [1] 未来产业赛道布局 - 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产业化推进模式 [1] - 增强集成电路产业行业辨识度与核心竞争力 [1] - 构建低空经济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打造国际级跨境物流枢纽 [1] - 提升南京国际通达性与枢纽能级 [1]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立足规模提升和能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把握产业科技创新和需求结构升级发展机遇 [2] - 优化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要素生态、治理生态 [2] - 吸引高端资源、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集聚发展 [2]
中国企联答贝壳财经提问: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贝壳财经· 2025-09-15 10:28
中国企业500强财务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 [1]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增长7.46% [1]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 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 [1] 企业发展环境挑战 - 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导致企业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2]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个别国家对我国先进企业实施技术围堵 [2] - 国内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 [2] - 企业面临需求疲软 成本上升 资金链紧张等现实困难 [2] 企业自身发展短板 -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卡脖子"痛点依然尖锐 [2] - 盈利能力有待增强 价值创造能力仍需提升 [2] - 产业层次需提升 全球价值链地位有待攀升 [2] - 品牌影响力不足 国际话语权有待加强 [2] 企业发展机遇与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产业体系完备 宏观政策连续稳定 [3]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数字技术日趋成熟 [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生产方式转变 [3]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3]
武汉振翅!“未来之鹰”引领中部突围,竞逐产业“无人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9:44
(原标题:武汉振翅!"未来之鹰"引领中部突围,竞逐产业"无人区") 在科技浪潮奔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武汉,这座敢为人先的城市,正以昂扬之姿拥抱未来产业,竞逐科技"无人区"。 近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武汉市经信局")发布2025年武汉市第一批"未来之鹰"企业名单,30家聚焦先进半导体、量子科技、人 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创新企业脱颖而出。它们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先锋队",更是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生力 军"。 这份名单不仅是一纸认定,更是一场深层次的战略跃迁。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将生物制造、量 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推向国家层面的制度性培育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正凭借其区位优势与创新 资源,抢抓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系统谋划和推进未来产业布局。 截至目前,武汉涌现出全球领先的三超光传输系统、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前沿3D NAND闪存芯片等一批"硬核"成果。根据规划,到2027年,武 汉将力争打造5个以上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全市未来产业总营收突破千亿元。 "未来之鹰"的振翅,不 ...
国家统计局: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长有支撑
新华财经· 2025-09-15 06:31
新华财经北京9月15日电(安娜、王春霞)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民间投资有所放缓,但扣除房地产开发 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基本稳定。从未来发展看,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民间投资增长有支撑。 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投资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从前8个月情况 看,付凌晖说,我国民间投资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项目投资平稳增长。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较大,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拖累,1至8月 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其中1至8月份,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下拉全部民间 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1至8月份,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快于全部投资增 长。 二是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带动制造业民 间投资持续增长和占比提升。1至8月份,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快于民间项目投资1.2个百分 点,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为40.6%,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1.7和2.6个百分点。31个制造业行 业大类中,16 ...
国家统计局: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基本稳定
新京报· 2025-09-15 05:47
1-8月份,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快于民间项目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为 40.6%,占比继续扩大。其中,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达到22.6%。在创新领域,信息服务业前8个月 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专业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17.6%。 此外,随着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逐步拓展,1-8月份,基础 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民间投资增长23.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民间投资有所放缓,主要受 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 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较大,1-8月份,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下拉全部民间投资 增速4.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8月份,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说明民间项目投资仍基本稳定。 在除房地产外的其他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和创新领域的投资表现较好。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9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回应近期民间投 资持续 ...
福建省发文加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环球网· 2025-09-15 01:01
福建省绿色转型政策 -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 围绕光电信息 集成电路 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建好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 [1] - 创新发展未来产业 力争在数据智能 氢能 前沿新材料 健康与新医药等领域率先突破 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1] - 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武夷山 鼓浪屿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 [1]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1] 旅游业发展态势 - 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 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 [1] - 旅游业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 幸福产业 [1] - 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1] 消费复苏驱动因素 - 居民部门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修复进程逐步开启 [3] - 随着收入水平提升 服务和旅游消费占比会结构性提升 成为居民部门消费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3] - 发展旅游产业顺应自2023年以来服务和旅游需求高景气度 抓住机会做大做强 [3]
福建:到2030年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03:05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 围绕光电信息 集成电路 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 建好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 [1]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1] 未来产业布局 - 创新发展未来产业 力争在数据智能 氢能 前沿新材料 健康与新医药等领域率先突破 [1] - 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1] 文旅产业融合 - 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武夷山 鼓浪屿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 [1]
五大维度创新升级 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启幕
央视网· 2025-09-12 09:34
科技部二司司长吕静表示,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传承品牌特色基础上,从五个维度实现创新升级,打造鲜明亮点:第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创新格 局"新平台"。聚焦科技强国建设,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不断提升论坛战略决策支撑力;第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创新协同"新枢纽"。为服 务国家科技外交战略,论坛将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和中白合作成果展,并举办"中白之夜",进一步推动双边及多边务实合作;第三是聚焦策源功 能,启迪创新思想"新高地";第四是培育未来产业,引领前沿赛道"新风向"。最后是繁荣创新生态,吸引青年人才共筑"新家园"。论坛关注创新文化、 青年科学家、高端国际创新创业人才等"软实力"打造,为青年人才搭建国际舞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启高介绍,本届论坛在四个方面推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一是凝聚全球智慧,构建全球科技合作网络。 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共计550位嘉宾参会。与主宾国白俄罗斯、历届主宾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等联合举办多场国际交流活 动。二是服务科技战略,启迪创新思想。举办"科技政策论坛""区域创新发展论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论坛"等活动。三是聚焦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