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

搜索文档
国际医学: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老年护理院目前开放床位100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5:24
公司业务发展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老年护理院目前开放床位100张 主要设全失能照护楼层 阿尔兹海默失能失智照护专区 生活护理照护楼层 医疗需求和康复需求床位 房间分单人间 双人间 3-4人间和多人间[1] - 老年护理院依托三级综合医院医疗优势 提供日常就医 急危重症多学科会诊疗方案 优先转诊绿色通道 康复训练 音乐疗愈 中医特色调理等全方位服务[1] - 医养结合的康养项目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1] 医疗服务体系 - 三级诊疗的区域性智能监测系统和家庭医生智能检测体系需整合信息技术(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对区域内医疗资源 疾病动态和患者健康数据进行分层级管理[1] - 该体系目标为实现高效精准的医疗资源分配和疾病防控 目前医院正在布局建设中[1] 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微信小程序推出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老年护理院项目 并推出3天2晚体验活动[3] - 该项目被投资者问及是否会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方向[3]
关爱银龄 合力助老 同创“晚年幸福” 润州让独居老人乐享暖心服务
镇江日报· 2025-07-25 23:58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 镇江三五九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范爱民团队为6位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问诊服务,并赠送暖心小礼包[1] - 项目为83岁腰椎病患者巫成风制定阶段性康复训练计划,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1] - 团队在银山门社区举办足部骨骼健康讲座,30多位老人参与互动并获得专业解答[1] 慈善项目运营模式 - 同创"晚年幸福"慈善项目由润州区慈善总会策划支持,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实施[2] - 项目针对银山门社区老年人口密集特点,已开展两季行动,构建四大服务体系[2] - 服务体系包含医养结合、情感陪护、应急响应和季节性关怀服务[2] 项目执行成果 - 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余次,服务老人800余人次[2] - 从第一季普惠式帮扶升级为第二季精准式管理[2] - 第三季计划构建"四化"融合救助新格局,关注老人身心健康和居住环境[2]
多部门印发通知促进养老服务领域供需适配
消费日报网· 2025-07-25 06:04
政策动态 - 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明确补贴对象为经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 [1] - 补贴项目涵盖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其中居家和社区服务包括助餐、助浴等"六助"服务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机构服务分为长期(30天以上)和短期(30天以内)两类 [1] - 政策旨在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负担,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1] 行业背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比例22% [2] - 国家卫健委同期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2] 市场影响 -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预计带动社会资源投入,加速行业发展并提升服务效率,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1] - 政策将助力养老服务行业与市场加快发展,实现经济与民生双重效益 [1]
医养结合深入推进:如何让3亿多老人“养老”更“享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1:40
医养结合政策更新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强调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覆盖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场景[1]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22%,推动医养结合成为应对深度老龄化的重要途径[1] - 新版方案在创建目标、范围、标准三方面调整,目标从“满足需求”改为“顺应需求”,更强调遵循客观规律[2] 创建范围与标准调整 - 创建范围聚焦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每2年评估一次,每次命名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取消省级示范单位[3] - 示范县创建标准包含党政重视、政策支持、固本强基等6方面,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且近2年入住率≥65%,失能失智老人占比≥65%[3][4] - 入住率及失能老人占比指标较2022版提升(原为60%、50%),反映对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5] 服务模式与实施挑战 - 已形成四种成熟模式: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机构拓展医养服务、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社区[5] - 实践中的创新包括社区医院在养老院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医防融合工作站,以及打通双向转诊链条[6] - 当前痛点包括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缺失、医疗机构床位闲置、横向联合机制不足及信息壁垒(如老人数据未实时更新)[6][7] 信息化与未来方向 - 方案要求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实现医疗与养老数据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7] - 专家指出“9073”养老模式(90%居家、7%社区、3%集中)需依赖互联网实现全覆盖,信息化是解决服务碎片化的关键[7]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落地温州中心城区康养产业提升项目
每日商报· 2025-07-23 10:50
项目概况 -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参与温州中心城区康养产业提升项目银团贷款并发放首笔贷款 [1] - 项目旨在破解鹿城区医养资源短缺难题并提升区域养老保障能力 [1] - 项目为温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重要工程 [1] 项目建设内容 - 通过改造长者公寓、建设医养结合体验馆、扩容养老服务中心及老年病医院等设施 [1] - 打造集医疗、康复、照护、文化于一体的医养服务综合体 [1] - 助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金融支持措施 - 通过银团贷款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并降低融资成本 [2] - 授信方案考虑项目公益性属性,采用差异化定价机制降低运营成本 [2] - 总分支行协同高效完成尽调、授信方案设计及审批流程 [1] 项目预期效益 - 预计年营业收入达数亿元 [2] - 带动就业超千人 [2] - 惠及老年人群超10万人次 [2] 战略意义 - 项目将缓解区域养老供需矛盾 [1] - 为浙南地区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可复制的"温州样板" [2] - 体现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及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1]
强力枇杷露被转让;赛诺菲收购Vicebi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0:41
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 鼓励各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不断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2] -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的创建条件为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 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 [2] - 优先推荐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 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 对老年疾病开展早期干预 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医养结合机构 [2] - 满足"五好"要求 分别是环境设施好、人员队伍好、内部管理好、服务质量好、服务效果好 [2] - 自2022年开始 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 2025年继续开展创建 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2] 药械审批 -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获得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药品注册证书》 该产品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1,900万元 [4] - 科华生物控股子公司苏州天隆生物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07月16日 [5] 财报披露 - 沃华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 同比增长7.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7.64万元 同比增长303.16%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7] 资本市场 - 祥生医疗与盖茨基金会签署协议 联合开发并推广创新型产科及乳腺超声筛查设备 盖茨基金会将向公司提供合计21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 [9] - 方盛制药及全资子公司滕王阁药业与康普药业签订《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协议》 将"强力枇杷露"药品品种的所有权以不低于公司成本价的价格转让给康普药业 [10] - 赛诺菲达成独家最终协议 将收购正开发下一代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Vicebio Vicebio股东将获得总计至多16亿美元的款项 其中包括11.5亿美元预付款以及4.5亿美元的开发和注册里程碑付款 [11] 行业大事 -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 2025年1-6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2.00亿 金额261.77亿元 [13] 舆情预警 - 东北制药董事会秘书阎小佳因个人原因辞职 公司将尽快聘任新董事会秘书 期间由董事长周凯代行职责 [15]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印发 更好顺应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人民日报· 2025-07-22 21:48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旨在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1] - 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范围、标准和流程,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1] 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标准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预防期保健、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期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 [2] - 优先推荐条件包括:开展老年人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共享评估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早期干预老年疾病;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2] 动态管理机制 - 对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如发生严重社会影响的负面事件、违法案件或政策执行不力、服务水平下降、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等情况,将取消称号且3年内不得申请创建 [2]
晚报 | 7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22 14:45
核聚变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七位股东合计出资约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约114.69亿元,其中中核集团出资40.29亿元,增资后持股50.35% [1] - 公司规划打造全高温超导环流4号,对标CFS的SPARC,后续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目标Q≥10)、示范堆(2045年)和商用堆(2050年) [1] - 可控核聚变产业端进展提速,托卡马克路线成为主流,聚变三乘积持续刷新记录,仿星器、Z-箍缩等技术也取得突破 [2] 海南自贸港 - 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市场预期将释放封关运作、产业支持等政策信号 [2]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年,核心政策框架包括"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等 [3] - 政策落地将为区域经济注入动力,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升级使海南企业受益于政策红利 [3] 农村公路 - 《农村公路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明确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新建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现有不达标公路需升级改造 [3] - 2024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550亿元,连续8年超4000亿元,新改建公路16.41万公里,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4] - 预计2025-2030年路基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中央财政加大补贴力度,形成多元投入模式 [4] 医养结合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推广经验,扩大优化服务供给 [4] - 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21%),养老市场规模预计达16.1万亿元,年增长率超15% [5] -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将成为主流,智慧养老(智能穿戴、AI监测、VR技术等)和医养结合模式是重要趋势 [5] 减肥药 - WHO正在制定基于GLP-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指南,计划2025年9月发布,可能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 [6] 行业动态 -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 [8] - 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 [8] - 有色金属行业上半年总体运行良好 [8] - 青海省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 [8] - 上海市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 [8]
破题老龄化!我国启动2025年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新华社· 2025-07-22 12:28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每2年开展一次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1] - 示范县需满足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实际床位65%及以上 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1]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 示范县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模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1] - 示范机构需提供预防期保健 患病期治疗 康复期护理 稳定期照料及临终疗护一体化服务[1] 申报与动态管理机制 - 申报流程采用信息化数据抓取 经省级初评后推荐至国家卫生健康委[2] - 对示范单位实施动态管理 发生严重负面事件或政策执行不力时将取消称号且3年内不得申请[2] 项目创建成效 - 首批示范单位于2024年1月完成命名[2] - 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成为健康中国与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2]
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22 07:50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扩大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实际床位65%及以上 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65%[1] - 优先推荐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提供居家社区服务及家庭照护者支持的机构[1] 示范机构评选标准 - 机构需满足环境设施好 人员队伍好 内部管理好 服务质量好 服务效果好五类要求[1] -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1] 项目实施规划 - 2022年启动创建工作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1] - 2025年起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