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服务

搜索文档
远洋椿萱茂“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再加码,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照进现实
新浪证券· 2025-08-20 10:08
公司资质与认证突破 - 公司正式获授北京市海淀区凤凰护理院家庭病床定点单位及温泉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单位资质 [1] - 授牌仪式获得北京医院、海淀区温泉中心卫生院、民政局及凤凰护理院等多方机构领导现场指导与高度评价 [3] - 公司被纳入北京海淀区温泉镇政府支持的医养联合体成员 未来模式将推广至全市及津冀地区 [9] 医疗服务体系升级 - 创新性融入家庭病床和家庭医生两大核心医疗服务 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养护四位一体特色服务体系 [4] - 家庭医生团队提供13项常规医疗服务包括基础检查、采血检验和慢病管理 [4] - 家庭病床服务支持养老院内住院级治疗且所有合规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4] - 通过医院绿色通道实现优先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 解决看病难约号难问题 [4]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依托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和动态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数据实时追踪 [7] - 专业照护团队提供24小时贴心照料 结合适老化居住环境确保安全舒适 [7] - 定期开展书法绘画太极等社群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7] 行业合作与专家支持 - 北京老年医院多个科室主任及中华医学会专家出席活动并提供现场义诊服务 [3] - 湘雅医院医学博士及国家卫健委慢病管理专家库成员参与医师团队活动 [3] 市场反馈与模式验证 - 在住长辈及周边社区长辈高度认可 称赞解决挂号难住院难问题 [13] - 多位长辈反馈养老院内享受与医院同等医疗服务 体现对老年群体关怀 [1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公司定位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服务理念为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7][15] - 未来将继续深化医养结合服务内涵 重新定义新时代养老品质 [15] - 此次资质获得标志着医养结合创新实践进入全新阶段 是对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 [11]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围绕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陕西日报· 2025-07-29 23:5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 新建老年助餐点近5000个 4527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助餐服务 过去一年为140余万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1] -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 "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19.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工作 [1] - 养老床位数增长至24.08万张 增幅达36.82% 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90.5% 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73%行政村 [2] 医养结合服务推进 - 建立医养结合协调机制 推动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连续两年为8.9万余名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 [2] - 医养结合机构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数量增至238家 全面开通医保住院及门诊结算业务 [3][4] - 在全国率先将老年健康促进五项行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 开展政府补贴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 2023年以来培训10.79万人次 [2] - 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 - 支持职业院校形成产教融合合力 打造6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3年在国际赛事获奖15项 [3]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 - 重点推进8个文旅产业链群建设 以陕南三市 西安 铜川为重点发展生态康养特色产业群 [4] - 柞水县云山湖 山阳县天蓬山寨 留坝县等康养旅居项目成为老年人旅游消费重要目的地 [4] 资金支持与设施改造 - 省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2023年达61% 2024年提升至64% [5] - 2023年以来实施适老化改造小区1321个 新增养老服务综合体84个 加装电梯和无障碍设施列入重点改造内容 [5] 行业监管与安全保障 - 将944家养老机构全部纳入消防监管范围 其中550家床位数超100张的机构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4] - 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及养老服务条例相关规定 [4]
多部门印发通知促进养老服务领域供需适配
消费日报网· 2025-07-25 06:04
政策动态 - 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明确补贴对象为经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 [1] - 补贴项目涵盖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其中居家和社区服务包括助餐、助浴等"六助"服务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机构服务分为长期(30天以上)和短期(30天以内)两类 [1] - 政策旨在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负担,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1] 行业背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比例22% [2] - 国家卫健委同期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2] 市场影响 -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预计带动社会资源投入,加速行业发展并提升服务效率,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1] - 政策将助力养老服务行业与市场加快发展,实现经济与民生双重效益 [1]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印发 更好顺应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人民日报· 2025-07-22 21:48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旨在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1] - 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范围、标准和流程,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1] 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标准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预防期保健、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期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 [2] - 优先推荐条件包括:开展老年人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共享评估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早期干预老年疾病;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2] 动态管理机制 - 对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如发生严重社会影响的负面事件、违法案件或政策执行不力、服务水平下降、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等情况,将取消称号且3年内不得申请创建 [2]
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22 07:50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扩大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实际床位65%及以上 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65%[1] - 优先推荐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提供居家社区服务及家庭照护者支持的机构[1] 示范机构评选标准 - 机构需满足环境设施好 人员队伍好 内部管理好 服务质量好 服务效果好五类要求[1] -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1] 项目实施规划 - 2022年启动创建工作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1] - 2025年起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1]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22 07:50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规划 - 国家卫健委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且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 [1] - 示范机构需满足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的要求 [1] 示范机构优先推荐标准 - 优先推荐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机构 [1] - 优先推荐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及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的机构 [1] - 优先推荐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及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的机构 [1] 示范项目评选机制 - 示范机构需满足环境设施好、人员队伍好、内部管理好、服务质量好、服务效果好的"五好"要求 [1] -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 2025年起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1] - 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1]
湖北发布18条举措加快建设多元化养老体系
长江商报· 2025-07-16 23:34
湖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湖北省提出18条具体举措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目标到2027年建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养老床位达54万张以上 社会化养老机构超1000家 [1][2] - 截至2023年底湖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1378万 占比23.6% 已建设养老机构2010家 机构床位29.47万张 社区养老设施23092个 社区养老床位21.36万张 [1] - 湖北省202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2024年底老年人口占比达24.8% 面临居家社区服务薄弱 失能照护不足 市场化发展不充分等挑战 [1] 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目标 - 优化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 机构为支撑 医养结合的多元供给格局 构建分级分类 普惠可及 覆盖城乡的体系 [2] - 到2027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75%以上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医养结合机构达500家 床位12万张以上 [2] - 形成带动性强的养老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 社会化养老机构超1000家 [2] 养老产业发展规划 - 布局建设2-3个银发经济和康复辅具产业园 培育专精特新老年用品企业 推进产业品牌化 绿色化 智能化发展 [3] - 创新抱团养老 旅居养老 健康养老 科技养老 金融养老等新业态 [3] - 推动养老服务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 [3] 居家养老服务措施 - 培育公司化 连锁化 品牌化市场主体 每个县区至少有1-2家连锁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4] - 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模式 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70%以上 [4] - 建设"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省平台上线服务实体超5000家 引导既有住宅增设电梯6000部以上 [4] - 建设2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5万张以上 [4] 社区及医养服务规划 - 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所有街道和60%以上乡镇 建设300所以上老年大学 [5] - 每个市州至少建设1家具有老年医疗特色专科的三级医疗机构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率达90%以上 [5]
【IPO前哨】估值超20亿!普祥健康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14 00:59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拟在港股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2]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6月,由王伟斌先生创办,2014年从双全控股分拆独立发展 [3] - 公司是中国华北地区领先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3] -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20.50亿元人民币 [4] 业务模式 - 公司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 [3] - 业务分为医养结合业务(占比96.2%-97.1%)和医疗设备及耗材供应(占比2.9%-3.8%) [7][8] - 收入高度依赖三家旗舰医疗机构(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合计贡献73.2%营收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和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0.0% [6] - 2022-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和4388.2万元 [6]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和5923.9万元 [6][7] 增长战略 - 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拓展中国内地及海外业务、深化医养服务、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2] - 增长战略包括收购新医疗机构,如2022年收购普祥中医院推动当年营收增长65.4% [10] - 曾于2021年收购唐山维康医院,但因持续亏损于2025年6月处置 [10]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4] - 2022-2024年在华北地区前五大医养服务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 [4] - 2024年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4]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 旗下3家医院撑起逾七成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37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未披露拟发行股份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 [1] - 募资用途包括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支付系统多元化及运营资金 [1]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排名第二 [1][2] - 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网络(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2] - 北京医疗机构覆盖6个城区,这些城区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 [3] - 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公司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4] - 同期毛利率为25.7%、22.5%、23.5% [4] - 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收入2.46亿元(占比96.4%),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912万元(占比3.6%) [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5.3%降至2024年3.1%,最大客户占比从1.6%降至0.8% [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51%降至2024年42.6%,最大供应商占比从16.9%降至10.1% [5] 核心收入来源 - 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3.2%、69.4%、73.2% [6] - 公司明确表示这3家旗舰医疗机构是主要收入来源 [6]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 [3]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 11.5%) [3] - 行业受人口老龄化和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存在医养结合供给空白 [3]
织密养老服务三张网
证券日报· 2025-07-08 16:19
老龄化与养老服务发展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 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1] - 养老服务需构建政府 市场 家庭 社会协同发力的可持续生态 推动从生存保障向品质生活转型 [1] 城市适老化建设 - 将适老化理念融入城市空间规划 产业升级 公共服务 促进智慧城市与智慧养老协同发展 [2] - 推进社区及居家适老化改造 包括养老驿站 "一刻钟"服务圈 老旧小区电梯安装 社区食堂等 [2] - 2025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 [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推动医养深度融合 建立养老机构与医院协作绿色通道 形成"医院—社区—居家"三级服务网络 [3] - 构建智能化照护体系 通过智能设备建立健康监测档案 实现"互联网+照护"精准匹配 [3] - 实施惠老助企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 适老化改造等融资需求 [3] 养老服务消费业态 - 银发群体消费需求覆盖衣 食 住 行 用 医 养 乐等多领域 市场潜力巨大 [4] - 鼓励平台企业建立养老服务交易平台 拓展旅居 老年教育 医疗康复等新型消费场景 [4] - 加强政策引导 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消费业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