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

搜索文档
宝尊电商上涨2.28%,报2.69美元/股,总市值1.5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6:41
股价及财务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2 28%至2 69美元/股 成交额9 02万美元 总市值1 58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收入总额20 6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 27% 归母净利润-6308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5 34%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创立于2007年 是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业务覆盖东亚 东南亚 欧洲 北美等地区 服务超450家品牌 [3] - 拥有约8000名员工 旗下三大业务线为宝尊电商(BEC) 宝尊品牌管理(BBM) 宝尊国际(BZI) [3] - 提供全球供应链服务 聚焦品牌数字商业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包括技术赋能和定制化消费者体验 [3] 战略与品牌动态 - 提出"科技成就商业未来"理念 推动高质量可持续业务发展 成立15周年之际发布全新企业宣传片 [3] - 通过供应链深耕和商业模式创新 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桥梁 目标成为全球数字商业生态标杆 [3] 未来事件 - 预计8月27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实际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2]
雅视光学(01120.HK)盈警:预计中期净亏损1200万至20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12 09:24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200万至200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综合纯利约250万港元 [1] - 业绩由盈转亏 同比由盈利250万港元转为最低亏损1200万港元 [1] 亏损原因 - 美国关税政策扰乱中美贸易及全球供应链 导致越南及马来西亚新增生产设施的营运成本上升 [1] - 中国及东南亚市场眼镜架分销与眼镜片业务发展使员工成本 推广及展览费用大幅增加 [1] - 通过银行借款为境外生产基地融资 导致融资成本大幅增加 [1] 战略动向 - 公司以2382.8万港元购买马来西亚物业 配合境外生产基地扩张计划 [1]
美绕开中国禁令狂购锑,泰墨成“中转站”,出口管制漏洞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8-11 06:06
美国氧化锑进口激增现象 - 美国通过泰国和墨西哥在五个月内进口3834吨氧化锑 接近过去三年总量[1] - 进口激增恰逢中国计划2024年底实施新矿产出口管制政策 涉及锑、镓、锗等战略资源[1] - 美国军工界曾多次预警缺货危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出断粮警告[1] 供应链规避策略分析 - 泰国和墨西哥非主要锑生产国 但中国向两国锑产品出口出现异常增长[3] - 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国洗产地策略 先出口至泰国墨西哥 再由美国合法进口[3] - 该操作手法在国际贸易中常见 尤其电子产品和芯片供应链[3] 出口管制失效原因 - 全球供应链为错综复杂网络 禁令效果取决于执行力度和配套措施[4] - 锑产品经第三国简单加工或贴牌后流入美国 监管难度大[4] - 中国企业追求外汇 美国企业需求原料 第三国赚取价差 各方利益交织[4] - 第三国贸易公司背后多存在中国资本 如墨西哥新莱昂州新增37家矿产转运公司多数由中资控股[4] 贸易流向数据变化 - 2023年前泰国和墨西哥未进入中国锑出口前十 2023年下半年起进口量飙升跻身前三[4] - 变化时间节点与中国宣布对镓、锗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控吻合[4] - 美国选择泰国墨西哥作为中转站规避禁令[4] 镓资源采购状况 - 美国矿业企业每月从中国获取约200公斤镓 但拒绝透露卖家和渠道[6] - 镓为雷达系统、卫星通信及导弹制导核心材料 隐秘采购加剧担忧[6] 供应链复杂性启示 - 洗产地手段揭示全球供应链复杂性和监管漏洞[6] - 需完善监管机制堵塞漏洞 提升战略反制威慑力[6] - 对美国等国规避禁令行为需高度警惕[6]
轮到中国“卡脖子”:欧洲炮弹数量短缺,只因中国断供了特殊棉花
搜狐财经· 2025-08-10 12:54
欧洲炮弹生产短缺与新疆棉关联 - 欧洲国家抵制新疆棉导致短绒棉供应链中断,进而影响炮弹生产 [3][5] - 短绒棉是制造硝化棉的关键原料,硝化棉为现代火药核心成分 [5][9] - 中国占全球短绒棉贸易的49.3%,主导硝化棉供应市场 [7] 中国短绒棉产业优势 - 新疆短绒棉因气候、土壤条件优越,质量稳定且价格实惠 [7] - 短绒棉纤维素含量高,最适合硝化反应,在弹药生产中不可替代 [9] - 2022年中国供应商停止向西方弹药制造商供货,直接冲击欧洲军工 [11] 欧洲军工企业受影响情况 - 德国莱茵金属、法国导弹制造商、瑞典萨博长期依赖中国短绒棉 [7] - 欧洲70%短绒棉依赖中国进口,企业被迫囤积三年库存应对断供 [17] - 欧盟155毫米炮弹生产因推进剂短缺受阻,2024年目标产量未达标 [15] 全球供应链替代尝试 - 印度、巴西、非洲短绒棉质量不稳定或产量不足,无法替代中国 [19] - 2024年中国新出口管制进一步限制硝化棉供应 [19] - 欧洲企业尝试从亚洲其他地区采购,但中国仍主导硝化棉市场 [21] 历史与产业背景 - 硝化棉1832年由法国化学家发明,爆炸力比黑火药强2-3倍 [9] - 硝化棉19世纪后期成为无烟火药标准成分,延续至今 [9] - 欧盟2025年200万枚炮弹生产目标面临爆炸物瓶颈 [21]
人民币成避风港?20国领袖挤爆北京!特朗普关税沦为“纸老虎”
搜狐财经· 2025-08-09 03:22
全球外交与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未获邀出席中国主导的多边峰会,转而策划东盟之行,而法国、巴西、越南等20国领导人赴华签署百亿订单,形成鲜明对比 [1] -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实施激进贸易政策,对华关税提升至125%,对欧盟、越南等国征收41%“对等关税”,导致洛杉矶港集装箱滞港费较2022年暴涨3.5倍 [1] - 墨西哥对美出口不减反增,因中国对墨西哥机电设备出口激增50%,成为美国市场的“隐形供应商” [1]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新兴市场货币集体贬值,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超7%,土耳其里拉暴跌20%,而人民币稳定在6.8-7.0区间 [3] - 2024年全球35%的出口中间品来自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球42%,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40国,2025年交易量增长28% [3] - 美国得州农业出口商成立“人民币结算联盟”,节省3-4%汇兑成本,沙特首次以人民币结算10%石油出口,俄罗斯用人民币购买马来西亚棕榈油和印度香料 [3] 中国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 - 2025年中国五轴机床国产化率从2020年12%飙升至48%,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越南和印度纷纷采购 [5] - 全球65%太阳能板和85%电动车电池供应链依赖中国,印尼签署50亿美元镍矿开发协议并要求人民币结算 [5] - 202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航空航天器研发投入暴增40%,上海微电子突破90纳米光刻机技术,中车青岛四方制造出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 [7] 跨国企业合作与产业链调整 -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签署200亿欧元大单,涵盖航空和新能源,承诺提高人民币结算比例 [5] - 巴西总统卢拉推进“两洋铁路”项目,2024年巴西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量32%,对美出口仅11% [5] - 德国奥迪在长春建设新能源工厂,实现100%焊接自动化 [7] 全球企业人民币结算趋势 - 得州农场主通过“人民币结算联盟”实现货款三天到账并节省4%成本,东南亚橡胶商、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荷兰花卉商积极尝试人民币结算 [9]
对印度发难后,特朗普又想对华加征关税,金砖无惧与美国对抗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03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高达50%关税 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 [1] - 可能对中国施加类似关税 因中国大规模采购俄罗斯石油 [1] - 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可能适得其反 历史显示单边关税难以改变他国采购模式 [3] 全球供应链反应 - 中印石油需求旺盛 难以因美国关税而突然改变供应链 [3] - 美国关税策略可能促使中印形成更紧密经济联系 [3] - 全球供应链复杂性被忽视 强硬政策或推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5] 金砖国家动态 - 特朗普关税政策促使金砖国家加速团结 中印可能携手抗衡美国 [1][6] - 巴西总统卢拉计划与中印沟通联合应对策略 [6] - 金砖国家GDP总量已超过G7 合作机制或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6] 长期经济秩序演变 - 特朗普政策低估他国反应能力 单边施压效果有限 [8] - 新国际贸易秩序正在形成 更注重发展中国家诉求 [8] - 金砖国家联合反击或重塑全球经济规则 [8]
花300亿采购LG,特斯拉凭啥不买中国电池了?
36氪· 2025-08-07 11:08
特斯拉与LGES的电池订单 - 特斯拉与韩国LGES签署43亿美元(约303.2亿人民币)的电池订单,减少对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依赖 [5][8]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从中国进口储能电池的综合税率高达40.9%,包括基础关税3.4%、301条款7.5%、芬太尼关税20%和对等关税10% [12] - 特斯拉CFO表示美国关税增加了3亿美元成本,能源业务受冲击尤其大 [10] 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格局 - 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94%的产能来自中国 [13][14] - 韩国电池三巨头中仅LGES在2024年5月正式投产磷酸铁锂,三星SDI和SK On进度较慢 [14] - 日本企业如松下放弃磷酸铁锂转向固态电池,欧洲企业则面临破产 [16] - 生产磷酸铁锂的关键材料如锂、锰、磷、石墨的加工几乎全部在中国完成 [17] 特斯拉的供应链策略转变 - 特斯拉从"全球供应链"转向"本土化生产"策略以规避关税风险 [23] - 美国市场特斯拉的国产化率较高,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工厂供应几乎100%的车辆,仅20%-25%零部件来自进口 [24] - 中国企业通过墨西哥等关税较低国家建厂进行转口贸易,如宁德时代在墨西哥组装电池包以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75%本地成分要求 [28][29] 中国供应商面临的挑战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中国供应商列为"受关注的外国实体",难以获得补贴且面临CFIUS审查 [36] - 中国供应商在美国建厂面临高成本、工会和法律等问题,如福耀玻璃案例 [37] - 特斯拉采取分散供应商策略,不会让单一供应商独大,如近期将165亿美元AI6订单从台积电转给三星 [38][39]
中方出口管制后,矿产价格翻了60倍,跟中国耍横,特朗普踢到钢板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01
全球稀土资源博弈 - 稀土资源成为国际战略博弈核心要素 关税和技术封锁无法替代关键资源掌控作用[1] - 中国通过对钐 镨 钕等高端稀土实施出口许可管理 精准控制资源流向[3] - 稀土价格出现极端波动 钐价从每公斤100元飙升至6000元 涨幅达60倍 氧化镨钕价格接近54万元/吨 金属镨钕突破65万元/吨[3] 美国军工产业危机 - 美国国防企业面临稀土断供危机 库存告急 生产停滞 订单延误等问题蔓延至整个国防体系[4] - F-35战机永磁电机依赖中国提供的高纯度钐钴磁体 稀土价格上涨将削弱其市场竞争力[3][7] - 五角大楼向MP Materials公司注资并推出补贴政策 暴露美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短板[4]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加州Mountain Pass矿区虽拥有稀土储量 但缺乏精炼能力和完整制造产业链[5] - 华尔街资本对稀土项目持观望态度 风投机构担心回报周期过长 银行不愿提供贷款支持[5] - 环保法规严格制约产业发展 放射性废渣和酸性废水处理问题可能导致项目叫停[9] 海外资源拓展挑战 - 美国将缅甸作为稀土替代来源 但克钦邦矿区每年超三分之一时间停产 安全形势复杂[9] - 缅甸稀土运输成本极高 道路崎岖且面临武装袭击风险 原矿加工仍需依赖中国[11] - 海外拓展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精炼技术和产业配套能力需要长期积累[13] 产业链重构难度 - 重建稀土产业链需大量资金投入 并面临环保审批 技术人才短缺 设备落后等多重困难[5] - 美国推出"兜底采购"政策通过高价采购支撑军方需求 但增加资金压力并推高装备成本[7] - 制造业回归不等于产业链复原 中国在精炼技术 产业配套和制度设计方面具有综合优势[13][15]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加力稳外资!我国全力打造全球投资强“磁场”
新华社· 2025-08-05 11:35
外资总体表现 - "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并提前半年完成目标 [1] - 新设外资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期间多出2.5万家 [1][2]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2]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新设外资企业达22.9万家 [2] 外资投资领域分布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4] - 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7.1% [4] - 化学药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3% [4]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6.2% [4]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7% [4]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4] 重点外资项目案例 - 安利公司启动5年21亿元人民币在华投资计划 [4] - 上海新认定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5家外资研发中心 [5] - 上海56个外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6.8亿美元 [5] - 丰田汽车在金山区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 [6] 外资来源地表现 - 美国企业在第三届链博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15% [6] - 2024年上半年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 [6] - 瑞士对华投资增长68.6% [6] - 日本对华投资增长59.1% [6] - 英国对华投资增长37.6% [6] - 德国对华投资增长6.3% [6] - 韩国对华投资增长2.7% [6] 外资战略转型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2013-2023年增长86.5% [5] - 投资合作由"市场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5] - 安利公司将中国定位为全球供应链枢纽和创新源发地 [4]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稳外资20条"政策组合拳 [2]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 [6] - 累计制定修订废止法规文件500多部 [6] -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和各级外资工作专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