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分红
icon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 多家上市浙企已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4:57
新"国九条"政策影响 - 自2024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后,一年多次分红成为主流趋势,浙江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1] - 政策推动下,多家浙江上市公司如海康威视、嘉化能源、洁美科技、浙数文化等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 [1] - 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引导上市公司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 [4] 海康威视分红与回购情况 - 海康威视拟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4元,总额约36亿元,结合2024年度分红64.3亿元(每10股派7元),2025年内股东现金分红总额超百亿 [1] - 公司上市15年累计分红648.36亿元,回购39.02亿元(进行中),合计回报687.38亿元,IPO融资仅34亿元 [2] - 2024年12月启动20-25亿元回购计划,截至7月底已耗资18.59亿元回购6279万股,分红与回购合计回报超120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11.7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43亿元(占净利润94%),应收款项较去年末下降33.76亿元 [3] 其他浙江上市公司分红动态 - 洁美科技拟每10股派1元,总额4260万元,上半年营收9.62亿元(同比+14.67%),净利润9849.41万元 [3] - 嘉化能源拟10派2元,总额2.65亿元,分红比例占净利润45.66%,为上市以来第26次派现 [3] - 浙数文化拟中期分红1.01亿元,比例占半年度净利润26.88%,连续第二年实施中期分红 [3] - 九洲药业拟每10股派2元,总额1.76亿元,上半年现金分红与回购合计2.78亿元(占净利润52.93%) [4] 行业分红特征 - 上市公司通过增加分红频次(如中期分红)强化投资者回报,海康威视中期分红金额仅次于中国移动和宁德时代 [2] - 多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加大分红频次是响应政策并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4]
超720亿!46家A股公司官宣中期分红
第一财经· 2025-08-10 12:05
中期分红概况 - A股中期分红热度持续走高,已有近50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或股东提议 [3] - 行业巨头如中国移动、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豪掷超10亿元用于分红 [3] - 部分个股股息率超7%,如思维列控按29.8元收盘价计算股息率超7% [7] - 46家A股公司合计分红总额超过720亿元 [4] 高分红公司数据 - 中国移动拟每股派息2.75港元(约2.5元人民币),合计派发594.32亿港元(约540亿元人民币) [4] - 宁德时代、东方雨虹、藏格矿业分别拟派现45.68亿元、22.1亿元和15.69亿元 [5] - 东鹏饮料、药明康德、华利集团中期派现总额预计超10亿元 [6] - 硕世生物拟"10派34元",分红总额2.85亿元 [3] 业绩支撑情况 - 东鹏饮料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幅均超30% [8] - 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20.64%),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101.92%) [8] - 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5437.69亿元(-0.54%),藏格矿业营收16.78亿元(-4.74%) [8] - 东方雨虹上半年营收135.69亿元(-10.84%),归母净利润5.64亿元(-40.16%) [9] 分红进度与特点 - 苏交科、中宠股份、聚灿光电将在下周实施中期分红,分别派现0.25亿元、0.61亿元和转增股本 [10][11] - 常熟银行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拟"10派1.5元"累计派现4.97亿元 [12] - 2024年度沪深A股现金分红总额2.4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9% [12] - 上市公司分红频次增加,多家推出"一年多次"或"特别分红" [12] 行业与市场影响 - 消费、公用事业等成熟行业中高股息是核心吸引力,需关注盈利稳定性 [13] - 成长行业若分红比例提升,需评估是否进入成熟期或盈利模式转型 [13] - 利率下行周期高股息资产更具防御性,经济复苏期兼顾分红与成长性的公司更受欢迎 [14]
202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4万亿元,增长9%!五大银行名列前茅
搜狐财经· 2025-08-09 04:52
现金分红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强调在新"国九条"和现金分红新规引导下,提高投资者回报成为上市公司"必修课",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新阶段 [3] - 榜单基于现金分红客观数据,形成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个子榜单,每个榜单包含100家公司 [3] - 榜单评价标准包括诚信合规底线、分红连续性稳定性(3-5年长周期评价)、多维度指标(绝对与相对指标结合) [3] - 202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 [4] 高分红企业特征 - 9家上市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超500亿元,其中5家为银行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其余包括中国石油、贵州茅台、中国神华、中国平安 [4] - 33家公司分红超100亿元,61家超50亿元 [4] - 分红连续性增强:2447家上市满三年的公司近三年连续分红(数量同比+12%),1681家上市满五年的公司近五年连续分红(数量同比+6%),其中210家近五年分红连续增长 [4] 股息率与股利支付率表现 - 466家上市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3%,133家超5%,榜单公司平均股息率达6.73%,显著高于部分经济体国债收益率 [5] - 2024年沪深A股平均股利支付率39%,1411家公司近五年平均支付率超40%(数量同比+24%),榜单公司近五年平均支付率为49% [5] 榜单企业示例 - 现金分红总额榜单头部企业:工商银行(601398 SH)、建设银行(601939 SH)、中国石油(601857 SH)、农业银行(601288 SH)、中国银行(601988 SH) [7][8] - 股利支付率榜单代表企业:东阿阿胶(000423 SZ)、焦点科技(002315 SZ)、佐力药业(300181 SZ)、伊利股份(600887 SH)、贵州茅台(600519 SH) [9] - 股息率榜单领先企业:中远海控(601919 SH)、宇通客车(600066 SH)、好想你(002582 SZ)、潞安环能(601699 SH)、立霸股份(603519 SH) [10][11]
202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4万亿元,增长9%!五大银行名列前茅
IPO日报· 2025-08-09 04:30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导向 - 新"国九条"和现金分红新规推动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阶段,强调提高投资者回报[3] - 2025年现金分红榜单设置三大维度: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每个榜单评选100家公司[3] - 评选标准包含诚信合规底线(一票否决制)、分红连续性(3-5年周期评价)、多维度指标(兼顾绝对与相对值)[3] 2024年分红数据表现 - 沪深A股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4] - 9家公司分红超500亿元(含5家银行股),33家超100亿元,61家超50亿元[4] - 连续分红公司数量显著增长:上市满三年公司中2447家近三年连续分红(同比+12%),上市满五年公司中1681家近五年连续分红(同比+6%)[4] 股息率与股利支付率特征 - 466家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3%,133家超5%,榜单公司平均股息率达6.73%[5] - 全市场平均股利支付率39%,1411家公司近五年平均支付率超40%(同比+24%),榜单公司平均支付率49%[6] 现金分红榜单头部企业 - **分红总额TOP10**: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中国石化[7] - **股利支付率代表企业**:东阿阿胶、焦点科技、佐力药业、岱美股份、网宿科技[8][10] - **高股息率企业**:中远海控、宇通客车、好想你、潞安环能、立霸股份[9][11]
沪深A股上市公司分红2024年度首破2.4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38
现金分红总额创新高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首次突破2.4万亿元大关,较2023年度增加9% [1][2] - 9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33家超过100亿元,61家超过50亿元 [2] - 平均股利支付率达39%,1411家公司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大于40%,较2023年度增长24% [3] 分红连续性显著提升 - 2447家上市满三年的公司近三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12% [3] - 1681家上市满五年的公司近五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6%,其中210家近五年分红连续增长 [3] - 466家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过3%,133家超过5%,显著高于部分经济体国债收益率 [3] 榜单评选标准特点 - 强调诚信合规底线,将违法违规、异常分红行为纳入负面调整因素 [2] - 注重分红连续性稳定性,对分红数据进行三到五年长周期评价 [2] - 多维度评价,综合考量分红金额和比例,结合绝对与相对指标 [2]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上市公司分红意识持续增强,回报水平稳步提升 [2] - 政策引导和市场带动作用明显,公司分红内驱力不断提升 [3] - 通过积极分红为投资者创造可预期现金流回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3]
慷慨回馈投资者 上市公司中期大额分红频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2:46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概况 - 截至8月8日19时,A股共有17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48家拟现金分红 [1][3] - 中国移动、宁德时代、东方雨虹、藏格矿业、东鹏饮料等公司拟分红金额居前 [1][3] 大额分红案例 - 中国移动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折算约541.99亿元,2025年全年现金分红比例将较2024年提升 [2]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5%) [2]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拟分红45.73亿元(占净利润15%),每10股派10.07元 [2] 分红动机与市场信号 - 东方雨虹表示中期分红可缩短投资者回报周期,传递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现金流的信心,拟每10股派9.25元(合计22.1亿元) [4] - 东方雨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69亿元(同比-10.84%),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40.16%) [4] 分红实施动态 - 苏交科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0.2元,股权登记日8月11日,除权除息日8月12日 [5] - 中宠股份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2元,股权登记日8月13日,除权除息日8月14日 [5]
沪深A股上市公司分红 2024年度首破2.4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18:55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发布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首次突破2.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1]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评选出在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大维度表现突出的100家标杆企业 [1] - 榜单旨在树立标杆、引导预期,鼓励上市公司持续、稳定、诚信回报投资者 [1] 榜单评选标准 - 强调诚信合规底线,将违法违规、资本市场诚信、审计意见等作为前置条件,对不合规的公司"一票否决" [2] - 注重分红连续性、稳定性,对分红数据进行三到五年的长周期评价,增加多年连续分红、分红连续增长等前置条件 [2] - 综合考量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和分红比例,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发挥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激励作用 [2] 上市公司分红表现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 [2] - 有9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33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0亿元,61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 [2] - 在4445家上市满三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2447家近三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12% [3] - 在3569家上市满五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1681家近五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6%,其中210家近五年分红连续增长 [3] 股息率和股利支付率 - 沪深A股有466家上市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过3%,有133家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过5% [3]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39%,有1411家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大于40%,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24% [3] - 股利支付率榜单公司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为49% [3]
上市公司2025分红榜单发布:分红金额、股债利差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08 13:23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核心观点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现金分红榜单,基于"诚信合规底线""分红连续性与稳定性""多维度综合评价"三大原则编制,结合分红金额和比例,激励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1]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其中9家公司分红超500亿元,33家超100亿元,61家超50亿元[1] - 分红连续性显著提升:2447家上市满三年的公司近三年连续分红(增长12%),1681家上市满五年的公司近五年连续分红(增长6%),其中210家实现五年连续增长[1] 分红质量与市场影响 - 466家上市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3%,133家超5%,榜单平均股息率达6.73%,高于部分经济体国债收益率[2] - 2024年沪深A股平均股利支付率为39%,1411家公司近五年平均支付率超40%(同比增24%),榜单公司近五年平均支付率达49%[2] - 新"国九条"等政策推动下,提高投资者回报成为上市公司"必修课",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新阶段,通过分红创造可预期现金流回报[2] 现金分红总额榜单 - 工商银行(601398 SH)、建设银行(601939 SH)、中国石油(601857 SH)位列前三,农业银行(601288 SH)、中国银行(601988 SH)进入前五[3] - 贵州茅台(600519 SH)、招商银行(600036 SH)、中国神华(601088 SH)、中国平安(601318 SH)、中国石化(600028 SH)分列第六至第十位[3] 股利支付率榜单 - 东阿阿胶(000423 SZ)、焦点科技(002315 SZ)、佐力药业(300181 SZ)排名前三,伊利股份(600887 SH)、贵州茅台(600519 SH)进入前十[4] - 榜单涵盖医药、科技、消费等多行业,如海尔智家(600690 SH)、中国平安(601318 SH)、美的集团(000333 SZ)等龙头企业[4] 股息率榜单 - 中央企业(HS616109)、宇通客车(600066 SH)、好想你(002582 SZ)居前三,建设银行(601939 SH)、中国神华(601088 SH)等高分红蓝筹上榜[5] - 银行、能源、公用事业板块占比较高,如江苏银行(600919 SH)、中国石油(601857 SH)、大秦铁路(601006 SH)等[5] 数据统计口径 - 现金分红数据包含中期和年报分红,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公告预案及实施的公司[6] - 近三年/五年榜单分别要求公司截至2024年底上市满三年/五年,且股利支付率计算剔除2024年净利润为负的公司[6]
2.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8-08 11:07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与榜单分析 - 新"国九条"和现金分红新规推动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回报,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新阶段 [2]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现金分红榜单,包含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个维度,每个榜单100家公司 [3] - 榜单设置诚信合规底线、分红连续性稳定性、多维度评价三大标准,鼓励长期稳定分红 [3] 2024年沪深A股分红数据表现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 [4] - 头部公司分红集中:9家分红超500亿元,33家超100亿元,61家超50亿元 [4] - 分红连续性提升:2447家上市满三年公司近三年连续分红(数量+12%),1681家上市满五年公司近五年连续分红(数量+6%) [4] 上市公司股息回报特征 - 高股息公司群体扩大:466家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3%,133家超5%,榜单公司平均股息率达6.73% [5] - 股利支付率保持高位:2024年平均39%,1411家近五年平均支付率超40%(数量+24%),榜单公司平均49% [5] 现金分红榜单头部公司 - **现金分红总额TOP10**: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中国石化 [7] - **股利支付率TOP10**:东阿阿胶、焦点科技、佐力药业、岱美股份、网宿科技、佰仁医疗、伊利股份、贵州茅台、羚锐制药、佛山照明 [8] - **股息率TOP10**:中远海控、宇通客车、好想你、潞安环能、立霸股份、恒源煤电、富森美、广汇能源、中谷物流、陕西煤业 [9]
“红包雨”来了!A股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分红落袋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14:36
A股五大上市险企分红情况 -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将于8月8日完成,股权登记日为8月7日,至此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全部完成 [1] - 新华保险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99元,共计派发62.08亿元,全年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同比增加近200% [2] - 中国人保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7元,共计派发51.74亿元,其中A股现金红利41.53亿元 [2] - 中国平安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2.55元,同比增长近5%,年度现金分红总额461.74亿元,连续13年增长 [3] - 中国人寿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0.65元,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83.72亿元 [3] - 中国太保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8元,共计派发103.9亿元 [3] -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年度分红合计638.26亿元,叠加半年度分红后累计分红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证监会强调全面落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上市公司分红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3] 保险股市场表现 - 截至8月6日,A股保险板块涨幅超11%,新华保险涨幅达36.82%,在五大上市险企中居首位 [4] - 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保险股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负债端和投资端将显著改善 [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个险新单承压,银保新单大幅增长,分红险转型加速推进,负债成本呈现改善趋势 [4] - 预计上半年上市险企财险保费缓慢增长,车险增速放缓,非车险业务结构优化利好承保盈利改善,综合成本率有望改善 [4] 上半年保费收入 - 新华保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3% [5] - 中国太保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820.0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太保寿险保费收入1680.09亿元(同比增长9.7%),太保产险保费收入1139.99亿元(同比增长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