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阿维塔11焕新上市:搭载搭载华为乾崑ADS和鸿蒙座舱,售价28.99万元起
新浪科技· 2025-04-27 10:22
产品发布 - 阿维塔科技推出智能豪华SUV阿维塔11焕新车型,包括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共五款车型,官方售价28.99万元起 [1] - 阿维塔11全系采用华为最高配三激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搭载华为乾崑ADS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 [1] - 阿维塔11 Max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225km,综合续航1065km,WLTC馈电油耗6.2L/100km [1] - 阿维塔11 Max纯电版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打造,搭载宁德时代116度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815km,30-80% SOC充电仅需25分钟 [1] 产品配置 - 阿维塔11 Max增程版和纯电版标配英国之宝音响、帆式主动升降尾翼、静音电吸门、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及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 [1] - 阿维塔11暗夜骑士版采用哑光灰外观和勃艮第红内饰,可选曜黑外观及慕紫/烟白内饰配色 [2] - 暗夜骑士版配备智能香氛系统,搭载与百万级豪车同配的KONI高性能悬架,支持20段无级变速调节 [2] 技术性能 - KONI高性能悬架采用广域自适应阻尼技术,阻尼设定范围-15%至50%,可毫秒级响应路况变化 [2] - 悬架系统涵盖十三项核心驾驶指标,包括高速稳定性、阻尼特性、防纵向晃动、防侧向晃动等 [2]
哈曼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创新科技
环球网· 2025-04-27 03:0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上海车展哈曼公司展示汽车科技解决方案 凸显其在中国市场布局及技术创新成果 顺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3][6] 行业情况 - 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将达35%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车载显示、智能座舱等领域技术突破 汽车电子领域技术迭代速度较三年前提升60%以上 [6] 公司情况 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主题为“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 哈曼携多款汽车科技解决方案亮相 覆盖智能交互、车载互联及影音系统等领域 [1] 市场布局 - 中国已成为汽车技术创新重要市场 哈曼将CES 2025展出创新成果引入上海 系统性呈现Ready系列解决方案及汽车音响系统 [3] - 哈曼在中国完成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完整布局 苏州车载显示智造工厂于2025年2月投产 总投资1亿元 配备4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及AI视觉检测技术 [3] 技术展示 - 智能交互系统:Ready Engage集成Cerence AI语音助手 支持个性化AI交互;Ready Upgrade可实现3个月周期软件更新及6个月车型升级方案 [4] - 车载互联技术:Ready Connect强化偏远地区通信稳定性;Ready Link Marketplace开发者平台支持第三方车载应用开发 [4] - 安全监测系统:Ready Care运用AI与神经科学原理 实时监测驾驶员生理数据并提供干预方案 [4] - 影音显示技术:与三星联合开发的车规级HDR10+显示技术及Neo QLED屏幕已进入应用阶段;Seat Sonic音响系统通过座椅集成实现声音分区控制 [4] 研发成果 - 哈曼中国研发团队承担全球40%以上车载显示技术开发工作 苏州工厂投产使车载显示模组年产能提升至120万套 [6] - 车展中哈曼展示AR情景智能系统、无镉量子点膜技术等创新方案 [6]
跨国企业加大中国汽车供应链投入,告别“英伟达式依赖”|2025上海车展
钛媒体APP· 2025-04-27 00:57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车展期间跨国汽车供应商加大中国市场本土化投入 英特尔等企业有新动作和合作 各企业应对行业挑战并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2][3][4] 英特尔相关情况 - 首次参加2025上海车展 发布第二代英特尔AI增强软件定义汽车(SDV)SoC 扩展智能座舱领域创新产品组合 宣布与多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2] - 推出汽车行业首个多制程节点芯粒架构的二代SDV SoC AI性能比前一代提升10倍 每瓦CPU性能提升61% 音频性能提升两倍 2026年开始量产部署[3] - 汽车板块隶属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 在中国专门设立汽车事业部 其汽车事业部总经理Jack Weast从美国搬到中国[3]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英特尔产品总收入118亿美元 CCG业务季度收入76亿美元[3] - 与黑芝麻智能合作推出舱驾融合平台 不排斥和地平线等其他公司合作 平台开放支持[4] 黑芝麻智能相关情况 -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与英特尔合作发挥双方优势 提供具备高可扩展性的舱驾融合平台 满足从L2+到L4的场景需求[5] 保时捷相关情况 - 在2025上海车展宣布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嘉定片区的中国研发中心完成战略性架构升级 全新投建的上海办公新址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5] - 2024年在全球交付310718辆新车 其中中国区交付56887辆[5] Unity中国相关情况 - 携三大创新技术亮相车展 成立车载游戏中心 展示全新车载游戏形态 推出车载游戏平台及硬件SDK 加速原生车载游戏生态建设[5][7] - 成立三年已与全球35家知名整车厂商达成合作 累计为77款量产车型提供实时3D座舱解决方案 市场占有率超过85%[7] - 推出以本地研发为核心的团结引擎 全面对接中国市场需求 已接棒Unity6成为贴合本地开发环境的实时3D技术平台[7] - 与多家国产SoC厂商建立合作 针对国产芯片实现底层优化 与主流地图厂商联手推动3D地图实时渲染量产落地 为主流智驾供应商提供3D HMI前台解决方案[7] - 其CEO张俊波认为未来AI上车应是实际场景 实现更自然、多模态交互能力 端侧AI可判断车内环境[8] Mobileye相关情况 - 今年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基于复合人工智能系统(CAIS)的全面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 推动车企将此类功能普及至百万辆级规模的主流量产车型[8] - 自1999年成立向大众等汽车厂商销售驾驶辅助芯片 201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7年被英特尔以153亿美元并购 2022年分拆在纳斯达克再次上市 预计到2024年全球超2亿辆汽车搭载其EyeQ芯片和相关技术[9]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4.38亿美元 同比增长83% 受一级客户库存大幅减少影响 虽不受关税直接影响 但受美国关税对汽车行业间接冲击 预计收入和盈利能力仍在预期范围内[10] 博世相关情况 - 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 基于地平线征程6B打造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 基于征程6E/M打造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 相关方案获多家车企项目定点[10][11] - 基于征程6E/M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芯片算力可达80TOPS或128TOPS 能实现多种功能 2025年底部署端到端算法 首款量产车型2025年6月上市 首个海外项目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11] 安波福相关情况 - 旗下风河中国软件总部项目落地上海国际汽车城信息产业园 加强与中国芯片供应商、整车厂商等合作 开发适合中国市场“中国芯”的解决方案[11] 行业市场情况 - 一辆传统燃油车需汽车芯片600 - 700颗 电动车需1600颗 更高级智能汽车芯片需求量有望提升至3000颗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卖出全球70%电动汽车 全球车规级芯片供应链遍布全球[4] - 2024年1 - 11月智驾域控芯片市场上 英伟达Drive Orin - X平台以180.2万套装机量占39.4%市场份额居首 特斯拉FSD系统以116万套装机量占25.4%份额位列第二[11] - 英伟达CEO规划未来汽车业务将与数据中心、游戏并列成三大支柱业务 汽车行业收入将占33%达3000亿美元[12] - 随着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 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智驾芯片产品成全球整车厂新选择[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培育出全面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是跨国公司开发新产品、应对市场升级和走向全球市场的重要资源[12]
天有为登陆沪市主板 加速布局智能座舱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11:1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汽车仪表龙头企业天有为4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本次IPO募资将投入五个项目,募投项目围绕主营业务展开,有望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1][3] 公司上市信息 - 4月24日天有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1] - 本次IPO首次公开发行4000万股A股股票,发行价93.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37.4亿元 [1] 募资投向项目 - 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重点投入五个项目,围绕制造能力扩展、技术研发升级与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展开 [1] - 五大项目合计投资总额30.65亿元,计划投入募集资金30.04亿元 [1] - 制造方面两个项目计划投入超16亿元,用于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扩大产品覆盖能力 [1] - “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3.56亿元,有助于提升公司研发和技术水平 [1]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用于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增厚公司运营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资金实力 [1]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2] - 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2]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5亿元 [2] - 2024年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分别贡献主营业务收入的46.01%和36.93% [2] - 公司客户体系覆盖比亚迪、长安、一汽等整车厂,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配套关系 [2] 研发能力与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2] - 公司分别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立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验室 [2] 募投项目影响 - 募投项目围绕现有主营业务展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技术升级方向 [3] - 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研发实力、生产规模和管理效率将明显提高,提升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 [3]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提高研发效率与制造能力,增强客户服务响应速度与产品迭代能力 [3]
瑞声科技:“车展新生”奏响智能座舱“新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5 08:16
文章核心观点 瑞声科技凭借全栈式自研能力和技术积累,携先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参展上海车展,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进展,车载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1][3][10] 车展参展情况 - 4月23日上海车展启幕,瑞声科技首次参展,携旗下公司展出智能座舱升学、触觉反馈、感知等解决方案 [1] - 展出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包括声学、触觉反馈、光学影像、传感交互和电机执行系统 [4] 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聚焦智能化,智能座舱是主战场之一 [3] 解决方案亮点 - 车载声学平台搭载51扬声器,通过自研算法实现立体声、3D环绕等功能,独立音区技术可分区控制声音且干扰低,头枕音响隔离度达25dB,漏音声压减小约67% [4] - 推出RichTap Space智能座椅,利用立体震动技术带来声音与触觉多维同频体验,可在多场景应用,还能提醒转向和疲劳驾驶 [7] 公司发展历程与合作 - 成立于1996年,起步于微型声学器件,实现多领域软硬件全栈式自研,完成技术从消费电子到智能汽车的迁移适配 [9] - 去年2月收购PSS 80%股权,不久前收购初光汽车53.74%股权,实现车载声学全闭环 [9] - 已与宝马、吉利等众多车企达成合作,2024年创新项目获保时捷杰出项目奖,与理想汽车在多款车型合作 [9]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73.3亿元创新高,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车载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10] - 2024年车载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毛利率24.8% [10]
华安鑫创:收到6个项目定点通知 涉及11款产品
快讯· 2025-04-24 10:39
业务拓展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自2024年8月2日至公告披露日合计收到6个项目定点通知 涉及11款不同规格尺寸产品 [1] - 项目分别应用于中控 仪表及HUD等领域 预计项目周期为3年至5年不等 [1] 客户合作 - 公司获得三一重卡 北汽集团 北汽福田及长城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的智能座舱终端定点通知 [1] - 公司将为客户平台项目提供显示系统终端的开发和配套服务 [1] 能力认可与业绩影响 - 公司一体化设计开发和全链条生产制造能力获得更多头部主流车厂认可 [1] - 后续订单顺利转化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量价齐升,国产汽车仪表领先者「天有为」成功上市
梧桐树下V· 2025-04-24 10:01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4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02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加速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已成为国产汽车电子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从1970年代的3%增长至2015年的40%,预计2025年达60% [2] - 2020年国内液晶仪表市场外资企业占据67%份额,本土企业占33% [2] - 公司2022-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78%、11.38%和12.16%,稳居国内企业前列 [2] - 客户覆盖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多家头部整车厂商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发明专利52项),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3] - 自主研发复合屏液晶技术,结合段码屏和TFT液晶屏优势 [3] - 开发双联屏仪表产品,整合驾驶信息显示和车载娱乐功能 [3] - 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收入占比从2021年69.02%提升至2024年85.33% [3][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32.65万元、343,707.85万元和446,465.34万元 [6]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56.99万元、89,407.15万元和110,834.00万元 [6] - 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50.4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69.24% [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22.23%提升至2024年35.34% [4] - 主要产品平均价格从2021年370.04元/块增长至2024年655.46元/块 [4][6] 产品价格趋势 - 电子式组合仪表价格从2022年146.88元/块增至2024年172.58元/块 [6] - 全液晶组合仪表价格从2022年537.91元/块增至2024年534.24元/块 [6] - 双联屏仪表价格从2022年1,804.16元/块增至2024年2,078.91元/块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智能座舱布局 - 2024年汽车产销量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 [7]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7]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超1600亿元 [7] - 公司开发多屏通信交互、OTA、语音控制等智能座舱技术 [9] - 募资用于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 [9] 国际化战略与出口表现 - 2022-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7.06%、47.47%和53.60% [9] - 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3.71%提升至2023年5.31% [9] - 已布局韩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市场 [9] -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056.1亿美元 [9]
亮相2025上海车展:奥迪携五款新车联袂首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4 09:24
产品阵容与战略发布 - 公司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携双品牌及两大本土合作伙伴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联合呈现19款车型阵 旨在引领全球及本土市场电动化潮流并巩固传统燃油车领先地位 [1] - 公司首发五款全新量产车型 包括奥迪A5L 奥迪A5L Sportback 奥迪Q5L 奥迪A6L e-tron以及奥迪E5 Sportback 所有车型将于未来数月内登陆中国市场 [1][3] - 公司宣布自2025年年中起全面拓展并焕新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阵容 开启在华新纪元 未来两年产品迭代焕新速度将持续推进 [20] 平台技术与数字化创新 - 新车型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 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及智能数字平台打造 将纯正品牌基因与中国本土化需求完美融合 [3] - 新一代智能网联车型搭载高级组合驾驶辅助技术 显著提升辅助驾驶舒适性与安全性 智能座舱提供全方位定制化数字体验 包括奥迪MMI全景显示屏与副驾娱乐屏实现的尖端人机交互功能 [3] - 产品矩阵在驱动形式多样性和数字化程度方面将实现显著提升 得益于三大技术平台支持 [20] 燃油车型本土化特色 - 奥迪A5L作为最畅销中型豪华轿车新一代车型 由一汽奥迪生产销售 轴距较海外版加长77毫米 提供更宽敞车内空间 基于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 搭载48伏轻混系统动力总成 [6] - 奥迪A5L Sportback由上汽奥迪推出 基于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 配备专为中国市场定制数字生态系统 兼具性能与效能动力总成及卓越高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 [10] - 奥迪Q5L作为基于PPC平台第三款新车型 搭载增强版48伏轻混动力系统 轴距较海外版加长125毫米 大幅提升车内空间表现 [12] 电动车型性能突破 - 奥迪A6L e-tron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打造 由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本土化生产 轴距较海外版增加132毫米 为后排乘客带来额外舒适与宽敞空间 [16] - A6L e-tron搭载107千瓦时大容量电池 配合800伏高压电动驱动系统 续航里程最高达770公里 PPE平台还可实现更强大快充能力 [16]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新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型 由公司与上汽集团联合研发 提供后驱及quattro四驱版本 最高功率达579千瓦 零百加速仅需3.4秒 续航里程最高达770公里 [19] 合作与市场战略 - 公司通过双品牌战略加速创新 既推出豪华燃油车型也打造电动时代新产品 携手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印证1+1>2协同效应 开启合作新纪元 [20] - 公司以统一全新联合展台呈现品牌愿景 通过焕新品牌形象设计为观众带来可分享个性化沉浸式体验 旨在服务忠实客户并吸引全新目标群体 [20] - 公司为消费者提供豪华出行至臻之选 通过定制化功能与信息娱乐系统进一步强化数字化体验 强调中国消费者值得期待更多精彩 [20]
斑马智行联合紫光展锐推出斑马AI BOX,为老车主提供新体验
据了解,Banma Hypervisor是国内首个通过ISO 26262产品功能安全ASIL-D最高等级认证、且支持舱驾 一体的虚拟化产品,具备安全性、实时性、高性能、低延时等优势。Banma Hypervisor支持CPU、GPU 等计算资源动态调度,可让系统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兼容多系统应用及Unity等第三方3D引擎。 为老用户带来新体验,斑马智行联合紫光展锐推出"斑马AI BOX" 4月24日,上海车展期间,紫光展锐发布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斑马智行与紫光展锐 在前期战略合作基础上宣布,共建"芯片+OS"软件基线,基于Banma Hypervisor推出支持Linux+Android 应用生态的智能座舱方案,全面助力汽车座舱智能化迈向新征程。 芯片+OS深度协同,虚拟端计算效能提升20%以上 紫光展锐最新发布的全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在智能算力、扩展接口、解决方案等方 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据介绍,平台搭载ARM最新架构,CPU性能相较上一代提升3倍,GPU性能提升6倍,NPU性能提升8 倍。同时A8880配备专业音响级音频DSP,性能同比提升8倍。这些显著的性能提升 ...
天有为:见证蜕变,从汽车仪表跟随者崛起为引领者
搜狐财经· 2025-04-24 08:35
公司上市表现 - 2025年4月24日登陆上交所主板 发行价93.5元/股 为A股年内最高发行价新股及近14个月最高发行价新股 [1] - 首日开盘价140元/股 涨幅达49.73% 市值突破220亿元 [1] - 发行股票数量4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 网上最终发行量2610.5万股(占比65.26%) [1]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从2022年19.72亿元增长至2024年44.65亿元 [1] - 净利润从2022年3.97亿元增长至2024年11.36亿元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22.23%提升至2024年37.11% [5] 客户结构与市场地位 - 客户涵盖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等头部车企 [2] - 国内市场占有率从报告期初9.78%提升至12.16% [2]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47.06%提升至2024年53.60% [2] - 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3.71%提升至2023年5.31% [2] 研发实力 - 研发团队1220人(占员工总数24.76%) 设3所研发机构及1座EMC实验室 [4] - 研发费用从2022年8458.02万元增长至2024年16357.42万元 [5] - 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发明专利52项) 国际专利1项 软件著作权18项 形成17项核心技术 [5] 成本优势与质量管理 - 生产基地位于黑龙江绥化市 土地与人工成本较低 [6] - 自制零部件比例较高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6] - 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 行业前景 -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从2017年7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1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56%) 预计2026年达1486亿美元 [7] - 国内汽车仪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20亿元 2028年突破450亿元 [9]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1600亿元 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合计超千亿元 [9] 战略规划 - 加快构建海外客户服务网络 强化国际标准适配与本地化能力 [3] - IPO募集资金超35亿元 其中6.93亿元投向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资投入6.32亿元) [10] - 智能座舱项目将提升双联屏仪表产能 扩大经营规模及市场占有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