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

搜索文档
“陪伴”式服务实体实现价值倍增 中国人寿特殊方式举牌电投产融
证券时报网· 2025-03-19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中国人寿以对电投核能的投资为例,通过电投产融资产重组将另类投资转为股票投资,实现流动性提升与资金增值 [1][5] 电投产融资产重组 - 电投产融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方式,购买电投核能100%股权,同时置出资本控股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交易前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为国家核电,实际控制人不变 [2] - 拟置入资产电投核能由国家核电、中国人寿分别持股73.24%、26.76% [2] 中国人寿“举牌” - 中国人寿以持有的电投核能26.76%股权作为对价认购电投产融增发股份,无资金支付 [3] - 权益变动前,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电投产融45.57万股,占交易前总股本的0.00814% [3] - 权益变动后,预计增加持有43.30亿股,合计持有43.31亿股,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预计占交易后总股本的25.05% [3] 另类投资转为股票投资 - 2018年中国人寿出资80亿元对电投核能增资,该债转股项目由国寿资产公司受托实施 [4] - 截至2025年3月11日,投资电投产融股票账面余额0.02亿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0.00003% [4] - 本次交易拟获得上市公司股票金额152.86亿元,合计152.88亿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0.24% [5] - 中国人寿将本投资纳入股票投资管理,该投资体现耐心资本价值 [5]
特殊"举牌"!这家险资,将成上市公司股东
券商中国· 2025-03-19 04:10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寿以持有的电投核能26.76%股权认购电投产融增发股份实现“举牌”,2018年80亿另类投资转为股票投资,提升流动性并实现资金增值,体现耐心资本价值 [2][3][8] 中国人寿“举牌”电投产融 - 电投产融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电投核能100%股权,置出资本控股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后控股股东变为国家核电,实控人不变 [4] - 拟置入的电投核能股权由国家核电和中国人寿分别持有73.24%和26.76% [4] - 中国人寿以电投核能26.76%股权认购增发股份,无资金支付情况 [4] - 权益变动前,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45.57万股,占比0.00814%;变动后预计持有4330698527股,占比25.0540% [5] 2018年的另类投资 - 2018年12月4日,中国人寿出资80亿对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增资,由国寿资产受托实施,增资用于偿债降杠杆 [6][7] - 截至2025年3月11日,投资电投产融股票账面余额0.02亿,占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0.00003%;本次拟获股票金额152.86亿,合计152.88亿,占比0.24% [7] - 国寿资产副总裁称该投资是“陪伴”式案例,资产重组解决流动性问题并实现价值倍增 [8]
“最强地级市”今年的“新千亿”基金群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18 08:54
苏州股权投资发展 - 苏州正在筹建总规模近千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和人才基金,首批基金规模达700亿元 [2] - 生物医药产业基金10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50亿元,加码苏州优势产业 [2] - 人工智能产业基金100亿元、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100亿元,整合人工智能领域新设基金 [2] - 空地网联基金50亿元,包括智能座驾基金20亿元、低空经济基金20亿元、空地互联基金10亿元,聚焦空地互联和低空经济 [2] - 战新强链并购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可撬动资金形成150亿元并购标的 [2] - 人才基金100亿元、链主企业基金50亿元、早期投资基金群50亿元,覆盖企业从0到N的全生命周期 [2] 苏创投基金矩阵 - 苏创投管理的145只基金总规模超2600亿元,覆盖企业孵化期到成熟期的全阶段 [3] - 基金矩阵包括天使母基金、苏州基金、苏州战新母基金等母基金阵列,以及姑苏人才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直投基金阵列 [3] - 新组建的基金群既有对优势产业的加码,也有并购基金等补充,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全产业链布局 [3] - 苏州围绕"1030"产业体系(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优化创新集群布局 [3] 苏州模式 - 苏州建立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覆盖从天使轮到成熟期的不同轮次投资 [4] - 不同基金之间协同性好,叠加优势明显,打造出全国特有的"苏州模式" [4] 江苏省创投生态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批14支产业专项基金506亿元,第二批22支基金408亿元 [5] - 产业专项基金包括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三类 [5] - 基金存续期限长达10-12年,符合"耐心资本"定位 [5] - 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的三层架构,形成省市联动、政企联动的全省"一盘棋" [5][6] 母基金行业趋势 - 国内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从单一基金设立转向基金集群和矩阵,注重各级引导基金合力 [7] -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产业发展"助推器",将带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培育特色产业 [7] 中阿投资峰会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将于2025年4月9日在阿联酋举办,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 [9][14] - 嘉宾将参加为期三天的AIM投资峰会 [9] 全球母基金动态 - 第三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圆满落幕 [15] - 2024全球最佳母基金机构及相关榜单揭晓 [17]
800亿大基金宣布成立
投资界· 2025-03-13 06:54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启动 -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总规模800亿元,定位为耐心资本,以股权投资为主,股债贷保联动,重点支持硬科技和民营经济 [5][8] - 工商银行计划未来3年为民营企业提供不低于6万亿元的投融资支持,助力经济回升 [8] - 该基金是工商银行响应全国两会关于民营企业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体现其践行领军银行使命的决心 [8] 工商银行一级市场布局 - 2024年8月工商银行通过工银投资作为LP出资215亿元,参与设立三支基金(150亿元北京国能工融强链基金、75亿元工融金投绿能基金、35亿元新疆工融双碳基金)[9] - 工商银行积极布局AIC股权投资试点,已在18个试点城市实现合作意向全覆盖,意向基金规模超千亿元 [9] - 2024年5月工商银行等六大银行合计出资1140亿元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总注册资本3440亿元)[12] 银行系资金加速进入一级市场 - 国务院"创投17条"和后续政策推动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 [11] - 2024年金融机构与险资LP合计出资超2100亿元,占比相较2023年提高4.8个百分点 [12] - 中国银行设立首只国有大行科创母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三期等标志性案例涌现 [1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 [12] - 银行系资金凭借规模优势(单只基金规模普遍超百亿)和长期稳定性,正在改变一级市场资金结构 [10][12] - 金融机构表态将增加中长期资金供给,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20年存续期开始流行了
投资界· 2025-03-11 03:10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杨继云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耐心资本。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这一幕意义非凡。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 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存续期达2 0年 ,较一般的股权投资基金更 长。 投资界-解码LP获悉,几乎同一时间,贵阳市政府发布《贵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 法》,详尽地规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投资、管理、退出以及容错机制等内容。 最令创投圈印象深刻的是—— 该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存续期为20年 ,进一步打破此前7 - 10年的惯例。 践行耐心资本的一幕幕正在各地上演。 引导基金开启20年存续期 贵阳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简称"天使基金")由贵阳市科委牵头,为推动科技创新、支持 早期初创企业发展而设立,于201 9年正式开展投资运作。 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显示,天使基金采用直接项目投资和参股子基金两种方式进行 投资。在投资决策架构上,采取董事会下设 投资决策委员会 的形式,其成员主要是以投 资管理机构推荐和外部专家为主——这将大大提高引导基金 ...
两会丨创投行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3-06 09:44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投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明确指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 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 素质。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投的内容简明扼要,体现了政府对于创业投资的特殊性'优待',无论是从监管 机制还是资金供给,抑或专项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都代表了政府对创投的呵护、鼓励和支持,也暗含了政 府对于创投在日后的经济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期盼。"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在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迫在眉睫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卓泳 张淑贤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的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 群指出,要从法律法规到管理办法,把创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严格区别开来,简化程序,提高效 率,特别是在基金登记备案日常检查等方面,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工商注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和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加大政策工具调节力度,提升金融支持实体质效
证券时报· 2025-03-06 00:14
银行视角:结构性货币工具更受重视 - 报告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加得到重视,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3] - 央行已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项目的金融支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 预计央行将积极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继续加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操作额度,合计有望超过3000亿元 [4] 券商策略:资本市场环境持续向好 - 报告提出继续保持5%的GDP增长目标符合预期,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显示政府对价格问题越发重视 [6] -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重视科技支持创新成为券商解读报告时着墨最多的两大主题 [6] - 报告基本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财政赤字加码内需,央行托底楼市股市,增量上推进AI科技叙事下的场景革命 [6] - 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被提及,其中具身智能、6G等首次被提到 [6] -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获得更广泛的认同,科技领域的突破为中国资产带来了重估机遇,成为2月初以来A股行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6] 保险机遇: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报告提及"保险"字眼7处,其中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任务目标更进一步 [8] - 相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报告更新表述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8] - 在长护险制度方面,今年报告要求"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8] - 保险业应发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打造"金融+服务"的生态模式,突出支付端的功能作用,链接各类康养服务 [8] 公募认同: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 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10] - 相关表述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维持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处于高位 [10] - 资本市场需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巩固蓝筹股的压舱石作用,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回归A股 [10]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能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改善资本市场生态 [10] 创投期待:耐心资本加持是关键 - 报告指出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12] - 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旨在撬动更多长期的、低成本的资金进入创投行业,解决科技创新长周期与中长期资本匮乏的矛盾 [13] - 壮大耐心资本的核心是稳定的退出预期,关键在于实现IPO的常态化,构建完善的退出机制 [13] - "耐心资本"旨在契合硬科技长周期、高风险、大投入的特点,只有退出渠道畅通,创新资本才能完成"募投管退"的良好循环 [13]
利好来了!长期资金,新增600亿!
券商中国· 2025-03-05 23:24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再扩容。 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提及 支持科技创新, 当 前重点是抓好"四项试点",并积极稳妥扩大试点范围,其中之一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他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前期试点规模超过1000亿元,今年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昨天(3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批 复再新增600亿元。这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中长期增量资金,而且进一步壮大了机构投资者群体。 年内已批复1120亿元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 复同意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00亿元,投资股市并 且长期持有。该基金名为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落地于2024年年初。 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520亿元。中国太平洋人寿、泰康人 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 随着最新600亿元获批,今年上半年已落实的保险资金 ...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05 03:42
每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中国未来一年发展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投再一次被"力挺"——" 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 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这 确立了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重要的历史定位,有利于推动股 权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今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这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来说,释 放了重要的支持信号与利好。 先来看"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这在政策层面,对创投基金给 予了大力支持,健全差异化监管一直是一级市场的呼声。 我们关注到,2 0 2 4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政策环境迎来了重大利好,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不断加大。据我们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支持和鼓励,政策利好不断: 2 0 2 4年6月1 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被 称为" 创投国十七条 ",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 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2 0 2 4 ...
深圳重磅!连发三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3 04:28
深圳营商环境优化政策 - 深圳推出三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方案 重点突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强调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服务 [2] - 深圳已迭代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2025年工作方案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作为核心方向 [2] - 2024年深圳新增登记经营主体56.2万户 累计存续总量440.4万户 居全国城市首位 [3] - 民营经济贡献深圳40%固定资产投资、50%以上税收、近60%增加值、70%以上进出口额、90%以上就业和商事主体 [3] 园区贷全市推广 - 园区贷旨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运用企业房租、水电、燃气等多维度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 提供增信服务 [2][4] - 园区贷产品具有高额度、低利率、无抵押等优势 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增信 [5] - 首批10个产业园区与10家银行签约 试点至今授信余额已超110亿元 接下来将在全市园区推行 [5] 执法监督码全市应用 - 执法监督码系统在全省率先推行"扫码入企"制度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 治理随意、重复、多头检查等问题 [2][6] - 企业可通过执法监督码获取经营指引、政策指导和普法宣传 并对违规执法行为直接投诉 [7] - 系统于2024年8月上线 在4个区试点应用企业超1万家 光明区工业企业使用率达99%以上 入企频次下降62% [7][8] - 2025年将在全市推广应用执法监督码 并制定配套文件优化系统功能 [9] 大胆资本与投资机制创新 - 深圳鼓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 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0] - 已成立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 2024年新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52支 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 [10] - 设立50亿元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 截至2024年底撬动新增贷款约2643亿元 [10] - 将优化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考核机制 探索建立尽职免责制度 不以单一项目亏损否定投资行为 [11] - 持续优化深港通、QFII、QFLP等机制 引导境外基金开展战略性股权投资合作 新增不少于80家风投创投等机构入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