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

搜索文档
32%增长背后的“长钱”改革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9
■李文 从市场流动性优化来看,中长期资金的"稳定供给"有效改善了A股市场的流动性结构。过去,A股市场流动性易受短期资 金进出影响,导致日成交额波动剧烈。随着中长期资金占比提升,市场流动性的"稳定性"显著增强。目前,A股市场连续多个 交易日成交额稳定在2万亿元上方,充足的流动性为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市场能 够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促进资本向优质企业和项目流动。 第一,引"长钱",系统性改革推动"长钱"加速入市。 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中长期资金构成丰富多元,涵盖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公募基金、保险 资金等。然而,要让这些资金充分释放入市潜力,需构建通畅的入市通道。 在政策框架搭建方面,从2024年新"国九条"确立"长钱长投"的顶层设计到2025年《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 案》的出台,进一步细化了政策措施。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框架已基本成型,为资金流入提 供了"硬性保障"。 机构考核机制改革是打破"长钱短投"内在约束的关键一招。中长期资金的核心优势在于长期持有。对此,监管层针对性推 出改革举措,如《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 ...
一财社论:充实社保需制度性护航
第一财经· 2025-09-03 12:57
税收优惠政策 -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明确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划转社保基金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等税收 追溯至2024年4月1日执行 [1] - 税收优惠政策预期加速推进国有资本划转社保步伐 缓解社保支付压力并为经济消费驱动转型提供保障 [1] - 税收优惠激励国有企业节约化配置国有资本 改善现金流并促进其积极参与国有资本划转工作 [2] 国有资本划转制度演进 - 国有股减持和划转充实社保基金是2000年以来的既定动作 从市价减持逐步发展到2017年国发49号文确立制度框架 [1] - 2024年3月财社10号文发布 系统性构建国有资本划转社保的制度框架雏形 [1] - 税收优惠政策使国有资本划转制度更稳定可预期 减少各利益方的灵活变通行为 [2] 创新划转模式 - 受益权划转模式考虑将国有股权打包成资产收益权和受益权划归社保 或实现普通股向优先股划转 [2] - 新模式可突破现有10%国有股权划转上限 避免对公司治理结构和董事会构成产生重大影响 [3] - 固收化收益权或优先股固定股息保证社保收入预期稳定性 同时倒逼国有企业改善经营和公司治理 [3] 经济影响 - 国有资本从生产型支撑转换为消费型支撑资本 缓解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保支付压力 [4] - 社保保障效应增强可激励居民减少安全保障储蓄 增加即期消费 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状况 [5] - 制度实施顺畅提升预期保障能力 改善企业经营现金流和投资边际收益率 活跃经济内循环 [5]
财政部、税务总局,重磅发布!4项免税政策释放社保基金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9-02 12:52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通知 明确四项支持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免税举措 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1] - 四项免税举措包括:免征承接主体贷款服务利息及利息性质收入的增值税 免征金融商品转让收入的增值税[2] 转让划转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投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3] 免征承接主体转让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印花税 对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买卖证券的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4] 政策影响分析 - 免税举措直接提升承接主体的净收益空间 例如增值税免征降低交易成本 印花税减免鼓励参与非上市股权市场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放大投资收益实际留存比例[4] - 税收优惠降低试错成本 鼓励承接主体从传统低风险资产转向多元化配置 如增加权益类资产、REITs或跨境投资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升收益弹性[5] - 政策传递三重信号:通过税收支持强化社保基金长期稳定性以稳预期 表明政府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与社保体系联动以促改革 通过降低投资成本鼓励加大资本市场配置以稳市场[5] 政策框架构建 -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方案明确要求划转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10%国有股权[7] - 全国划转工作已基本完成 多数承接主体接收的划转国有股权禁售期已过 开始收取规模逐年增加的划转股权现金分红[7] - 2023年三部门印发暂行办法规定现金收益限于境内投资 中央层面现金收益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 地方层面将不低于上年底累计现金收益的50%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7][8] - 税收优惠政策与2017年实施方案、2024年暂行办法形成闭环 共同构建从资本划转到资本增值的可持续政策框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