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纳芯微推出车载视频SerDes芯片组NLS9116和NLS9246
快讯· 2025-04-29 04:53
公司动态 - 纳芯微推出基于全国产供应链的车规级SerDes芯片组,包括单通道加串器芯片NLS9116和四通道解串器芯片NLS9246 [1] - 该芯片组采用HSMT公有协议,专为ADAS及智能座舱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场景设计 [1] 产品应用 - 芯片组适用于ADAS(摄像头、域控制器)及智能座舱(摄像头、显示屏、域控制器)系统 [1] - 目前单车搭载SerDes芯片价值约为几十美元 [1] 市场前景 - 随着摄像头、显示屏数量增加,单车SerDes芯片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1]
华阳集团(002906):Q1业绩符合预期 净利率环比+0.6PCT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8
财务表现 - 25年Q1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环比下降24.95% [1] - Q1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9.27%,环比下降16.71% [1] - Q1扣非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8.82% [1] - Q1毛利率18.19%,同比下降3.3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5个百分点 [2] - Q1净利率6.29%,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3个百分点 [2] 客户与市场 - 头部客户小米、奇瑞、吉利贡献较大增量,Q1产量同比分别NA、+28%、+43%,环比分别+30%、-20%、-12% [1] - 国内乘用车Q1产量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26%,公司营收增速跑赢行业 [1] - 新项目定点逐步贡献营收,包括HUD、屏幕、座舱域控、数字声学、无线充电等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已成长为智能座舱平台型企业,客户持续向头部自主及新势力拓展 [2] - 座舱域控、无线充电等产品毛利率有望随规模放量而提升 [2] - 在智驾领域推出基于地平线和高通方案的智驾域控产品,定点项目有望持续落地 [2] - 拓展车身域控新领域,25年4月子公司华阳通用与芯驰科技签订座舱和车身域控合作 [2] 国际化布局 - HUD、屏显示、无线充电等产品已实现海外供应或定点 [2] - 24年设立泰国和墨西哥子公司,推进海外生产基地规划建设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5-27年营收分别为135亿元、169亿元、211亿元 [3] - 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亿元、12.3亿元、16.2亿元 [3] - 给予25年24倍PE,目标价42.13元 [3]
华安鑫创(300928)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0:38
业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智能座舱终端业务2024年营收10,065.33万元,同比增长5,454.91% [2] - 增长驱动力包括客户项目定点数量增加、一体化设计开发能力、全链条生产制造优势及质量保证体系 [2] - 南通智能制造工厂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已进行国产MCU、SoC、LVDS对片、电源芯片的资源储备和方案对接 [6] - 在显示技术、智能座舱、车载卫星通讯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 [8] - 2025年研发重点包括大尺寸双联屏、Mini LED技术量产及信息安全软件平台建设 [8] - 六轴向运动中控屏技术可模拟机器人交互场景 [5]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长期战略聚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构建屏显系统+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的产品体系 [4] - 计划与车企、芯片厂商、软件开发商加强战略合作 [3][4] - 低空经济领域布局显示系统终端和卫星通信终端产品 [8][10] - 联营企业新增6家主机厂供应商准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提升 [9] 行业趋势与竞争地位 - 汽车座舱电子行业向智能化、国产化、生态融合方向发展 [7] - 车载显示技术向大屏化、高清化、柔性化演进,OLED/Micro LED/Mini LED渗透率提升 [7] - 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交付能力,技术实力处于细分领域领先地位 [6]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技术降本、供应链协同、管理提效构建全价值链成本优化体系 [9] - 建立覆盖研发、供应链、制造、服务的全链条品质管理体系 [9]
2025上海车展:超20家“闯”入整车馆,供应商走向台前
北京商报· 2025-04-28 05:43
汽车产业链角色转变 - 2025上海车展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占比升至近1/3,达约10万平方米,横跨四个展馆,成为最具技术密度的板块之一 [1][2] - 23家供应商进入整车馆,相比2021年增长16家,覆盖智能驾驶、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关键环节 [1][2] - 跨国供应链首次集体登场,体现全球竞速趋势 [1] 供应商地位提升 - 供应商高管频繁现身新车发布会并登台互动,如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Momenta CEO参与奥迪E5 Sportback发布 [2] - 车企智能化转型依赖头部供应链背书,如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鸿蒙智行技术出现在多款新车中 [3] - 通用别克、凯迪拉克等6家车企宣布与Momenta合作,计划2025年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 [3] 智能化与电动化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等4款新品,双核架构设计为L3/L4智驾提供稳定供能 [4][5] -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提供全价格段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联合东风汽车启动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 [6] - 华为乾崑ADS 4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欣旺达智能电芯2.0等新技术密集亮相 [6] 跨国供应链加速布局 - 索尼、英特尔、Mobileye等近50家国际企业首次参展,索尼展示车载娱乐系统,英特尔与黑芝麻智能发布舱驾融合平台 [4][7] - Mobileye展示基于复合人工智能系统(CAIS)的全面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 [7] - 中国供应商能力获跨国车企认可,吸引更多合作 [3] 行业趋势与数据 - 2024年上半年中国L2级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 [4] - 消费者需求推动全球汽车技术创新方向重构,车企加速智能化与辅助驾驶技术投入 [4][5] - 科技与汽车深度融合加速,供应链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 [1][3]
年入25亿,机构押注的“中国汽车界的乔布斯”,再次冲刺港股
创业邦· 2025-04-28 03:33
公司概况 - 博泰车联网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应宜伦曾从事广告行业,后转型进入车联网市场[8] - 公司定位为独立智能座舱厂商,市场占有率11.9%,行业排名第二[18] - 创始人应宜伦因对产品要求严格被称为"中国汽车界的乔布斯",但自评低调[4] 发展历程 - 2010年推出国内首个3G车联网系统inkaNet,比宝马早两年[9] - 2011年研发全球首个中文自然语言车载语音交互系统iVoka,比苹果Siri中文版早8个月[9] - 2012年研发国内首个避开拥堵的车载导航地图产品,比高德早一年[9] - 2016-2018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经营困难但获得上海银行15亿元授信度过难关[12] - 2024年完成13.72亿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88.72亿元[12] 业务模式 - 主营业务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车载信息服务和车规级芯片销售[18] - 拥有母品牌PATEO和四个子品牌:智游、智脑、智网、智仆[18] - 2024年域控制器收入19.59亿元,占总收入76.6%,但毛利率仅7.3%[20] - 车规级芯片销售占比从2022年下降至2024年的0.2%[2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4.4%,最大单一客户贡献39.1%[2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8亿、14.96亿和25.57亿元[20]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52亿、2.84亿和5.41亿元[20] - 2024年毛利率降至11.8%,为近三年最低[20] - 研发投入逐年降低,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8.1%[21] - 2024年销售成本22.56亿元,占总收入88.2%[21] 市场竞争 - 面临科技巨头(华为、百度、阿里)、芯片厂商(高通、英伟达)、新势力车企(零跑、哪吒)和大模型厂商(面壁智能)的多方竞争[24][25] - 采取"扩大朋友圈"策略,与高通、地平线、腾讯、百度、一汽、东风等产业链伙伴合作[27][29] - 行业竞争导致定价压力,公司采取相对温和的定价策略[25] 资本运作 - 累计融资近4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红马资本、海尔资本、东风集团等[12] - IPO前创始人持股23.95%,小米旗下天津金米持股5.75%,东风集团持股2.69%[14] - 2024年6月首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失效,2025年3月再次递交[15]
常熟汽饰:25Q1本部盈利恢复,国内外市场加速推进-20250428
华安证券· 2025-04-28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7亿元、同比+23.2%,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22.1%;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26.3%,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16.0% [7] - 25Q1本部盈利恢复,整体盈利环比改善明显;24Q4收入端受益于新能源订单持续增长,盈利端下滑受部分新能源主机厂停产、研发投入增加、部分新工厂未盈利等因素影响 [7] - 2024年公司积极布局新基地,国内新基地产能将提升并逐步扭亏为盈,海外以智能座舱“ix - 2024”为契机完善欧洲基地布局 [7] - 未来公司将深耕智能座舱领域,提升内饰件领域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布局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57亿、6.88亿、8.58亿元,增速+30.9%、+23.5%、+24.7%,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67|6971|8492|10167| |收入同比(%)|23.2%|23.0%|21.8%|19.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25|557|688|858| |净利润同比(%)|-22.1%|30.9%|23.5%|24.7%| |毛利率(%)|15.3%|16.0%|16.0%|16.0%| |ROE(%)|8.2%|9.7%|10.6%|11.7%| |每股收益(元)|1.12|1.47|1.81|2.26| |P/E|12.85|8.92|7.22|5.79| |P/B|1.06|0.86|0.77|0.68| |EV/EBITDA|7.14|5.38|3.90|2.76|[6]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4327|5717|7423|933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312|6411|6443|6503| |资产总计(百万元)|10639|12128|13866|15840| |流动负债(百万元)|4660|5517|6500|756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665|720|760|800| |负债合计(百万元)|5325|6236|7260|836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34|131|128|12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5181|5760|6478|7356|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0639|12128|13866|15840|[8]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67|6971|8492|10167| |营业成本(百万元)|4799|5856|7133|8540| |营业利润(百万元)|431|595|738|927| |利润总额(百万元)|439|599|745|929| |所得税(百万元)|17|45|60|75| |净利润(百万元)|421|554|685|854|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4|-3|-3|-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25|557|688|858| |EBITDA(百万元)|936|1012|1182|1389|[8]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3|1043|1107|1103|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79|-221|-174|-221|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3|58|47|4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0|881|980|921|[8][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23.2%|23.0%|21.8%|19.7%|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26.8%|38.2%|24.0%|25.6%|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22.1%|30.9%|23.5%|24.7%|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5.3%|16.0%|16.0%|16.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7.5%|8.0%|8.1%|8.4%| |获利能力 - ROE(%)|8.2%|9.7%|10.6%|11.7%| |获利能力 - ROIC(%)|3.1%|7.5%|8.4%|9.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0.1%|51.4%|52.4%|52.8%|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00.2%|105.9%|109.9%|111.8%|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93|1.04|1.14|1.2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3|0.82|0.92|1.00|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55|0.61|0.65|0.6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62|2.87|3.23|3.34|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57|2.43|2.47|2.45|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12|1.47|1.81|2.26|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69|2.74|2.91|2.90|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3.63|15.16|17.05|19.36| |估值比率 - P/E|12.85|8.92|7.22|5.79| |估值比率 - P/B|1.06|0.86|0.77|0.68| |估值比率 - EV/EBITDA|7.14|5.38|3.90|2.76|[8][9]
日媒:日本车企已难独立在华竞争,找中国公司帮忙为时已晚
凤凰网· 2025-04-28 03:17
"这里(中国)出现了新的'汽车文化',所以我们需要向当地人才和合作伙伴学习。"一位参加2023年上海 车展的丰田高管曾表示。 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普及,竞争焦点已转向了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等车载技术。比亚迪 (002594)和其他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开发新技术,而日本汽车制造商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可能会 迅速落伍。 丰田专为中国市场设计了首款电动轿车铂智7,这是丰田首款搭载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车型。鸿蒙已被 其他汽车制造商用于智能座舱系统,能够通过触摸屏控制窗户、空调和座椅位置等功能。日产、本田也 正在与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分别为其新款N7、Ye电动汽车配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N7和 Ye车型都是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 "为了在中国推出人们想要的汽车,我们的开发需要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干。"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在上海 车展上称。 《日经亚洲》指出,这三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2000年代开始与中国公司合作,启动了在中国的全面生 产。它们在中国的总销量在2020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辆。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他们落后了。随 着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面临挑战。2024年,这三大日本车企在华总 ...
常熟汽饰(603035):25Q1本部盈利恢复,国内外市场加速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4-28 02: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积极布局新基地、投产新项目,2025年起随着国内新基地逐步上量实现扭亏为盈、欧洲基地加速推进,公司将站在更高规模上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阶段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57亿、6.88亿、8.58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7.46亿、9.75亿元),增速+30.9%、+23.5%、+24.7%,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常熟汽饰,股票代码603035,收盘价13.07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16.53/11.30元,总股本380百万股,流通股本380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00%,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50亿元 [1]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67|6971|8492|10167| |收入同比(%)|23.2%|23.0%|21.8%|19.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25|557|688|858| |净利润同比(%)|-22.1%|30.9%|23.5%|24.7%| |毛利率(%)|15.3%|16.0%|16.0%|16.0%| |ROE(%)|8.2%|9.7%|10.6%|11.7%| |每股收益(元)|1.12|1.47|1.81|2.26| |P/E|12.85|8.92|7.22|5.79| |P/B|1.06|0.86|0.77|0.68| |EV/EBITDA|7.14|5.38|3.90|2.76| [6] 事件总结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67亿元、同比+23.2%,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 - 22.1%,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 - 31.9%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26.3%,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 - 16.0%,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 - 36.7% [7] 盈利情况分析 - 24Q4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19.31亿元、同比+27%、环比+42%,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 - 75%、环比 - 69%,收入受益于新能源订单增长,2024年新能源销售占比39.54%,盈利下滑因部分新能源主机厂停产计提减值准备、研发投入增加、新工厂爬坡未盈利致毛利率下降 [7] - 25Q1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 - 16%、环比+119%,本部盈利恢复、环比改善明显,本部25Q1业绩0.53亿元、同比+8.9%、环比扭亏,毛利率15.0%、同比 - 2.0pp、环比+4.2pp,费用率11.4%、同比 - 1.5pp、环比+3.8pp,归母净利率3.9%、同比 - 0.6pp、环比+4.2pp;参股25Q1联合营投资收益0.35亿元、同比 - 38%、环比 - 21% [7] 市场布局情况 - 国内:2024年肇庆、合肥、安庆等新基地工厂逐步完工,2025年金华、芜湖江北新基地投产提升产能,各新基地将逐步扭亏为盈 [7] - 海外:公司智能座舱“ix - 2024”获红点奖并多轮海外技术交流获好评,以此完善欧洲基地布局,匈牙利基地建设开启,潜在客户报价推进中 [7]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智能座舱领域,提升内饰件领域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布局,在智能座舱领域持续突破 [7]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4327|5717|7423|9337| |非流动资产|6312|6411|6443|6503| |资产总计|10639|12128|13866|15840| |流动负债|4660|5517|6500|7560| |非流动负债|665|720|760|800| |负债合计|5325|6236|7260|8360| |少数股东权益|134|131|128|12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181|5760|6478|7356| [8]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5667|6971|8492|10167| |营业成本|4799|5856|7133|8540| |营业利润|431|595|738|927| |利润总额|439|599|745|929| |净利润|421|554|685|85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5|557|688|858| [8]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263|1043|1107|1103| |投资活动现金流|-179|-221|-174|-221| |筹资活动现金流|-83|58|47|40| |现金净增加额|0|881|980|921| [8][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23.2%|23.0%|21.8%|19.7%|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26.8%|38.2%|24.0%|25.6%|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22.1%|30.9%|23.5%|24.7%|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5.3%|16.0%|16.0%|16.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7.5%|8.0%|8.1%|8.4%| |获利能力 - ROE(%)|8.2%|9.7%|10.6%|11.7%| |获利能力 - ROIC(%)|3.1%|7.5%|8.4%|9.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0.1%|51.4%|52.4%|52.8%|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00.2%|105.9%|109.9%|111.8%|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93|1.04|1.14|1.2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3|0.82|0.92|1.00|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55|0.61|0.65|0.6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62|2.87|3.23|3.34|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57|2.43|2.47|2.45|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12|1.47|1.81|2.26|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69|2.74|2.91|2.90|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3.63|15.16|17.05|19.36| |估值比率 - P/E|12.85|8.92|7.22|5.79| |估值比率 - P/B|1.06|0.86|0.77|0.68| |估值比率 - EV/EBITDA|7.14|5.38|3.90|2.76| [8][9]
汽车行业周报:特斯拉OptimusGen3更新在即,上海车展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成行业焦点
华鑫证券· 2025-04-28 0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斯拉Optimus Gen3更新在即,有望带动下一波机器人行情,小鹏机器人亮相上海车展表现出色,建议关注机器人核心环节投资机会 [4][5] - 汽车加速智能化,智能座舱功能集成趋势明显,智驾平权加速落地,L3级别智能驾驶商用落地加速,建议关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华为系主机厂 [5][7][8] - 持续看好汽车行业,推荐关注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相关标的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 A股市场汽车板块本周表现 - 中信汽车指数涨5.0%,跑赢大盘4.6个百分点,位列30个行业中第2位 [16] -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销售及服务、摩托车及其他细分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概念板块中新能源车指数、智能汽车指数、人形机器人指数也有涨幅 [17] - 近一年以来,汽车、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涨跌幅分别为28.2%、10.4%、22.6%,相对大盘的收益率分别为+20.7pct、+2.8pct、+15.0pct [17] - 重点跟踪公司中,雷迪克、久祺股份、嵘泰股份等涨幅居前,金鸿顺、华达科技、常熟汽饰等位居跌幅榜前列 [20] 海外上市车企本周表现 - 跟踪的14家海外整车厂涨跌幅均值为7.1%,中位数为6.2%,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等表现居前,现代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等表现靠后 [22] 汽车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4月25日,汽车行业PE(TTM)为29.2,位于近4年以来18.2%分位;汽车行业PB为2.7,位于近4年以来85.2%分位 [25]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北交所行情跟踪 - 本周北证50跌2.2%,华鑫北证指数涨0.7% [28] - 近一年以来,北证50、华鑫北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60.9%、-0.5%,相对沪深300的收益率分别为+53.4pct、-8.0pct [28]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 跟踪的23家北交所汽车板块公司涨跌幅均值为-1.7%,中位数为-2.4%,浩淼科技、骏创科技、威贸电子等表现居前,泰德股份、安徽凤凰、同力股份等表现靠后 [30] 行业数据跟踪与点评 周度数据 - 4月1 - 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增长7% [34] - 4月1 - 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7.1万辆,同比增长12% [35] - 2025年4月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4月持平,有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 [35] - 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2025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 [36] 成本跟踪 - 本周钢铁、铜、铝、橡胶价格均有下降,4月1 - 25日价格的月度环比也大多下降 [38] 行业评级 - 机器人领域,总成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丝杠关注双林股份、北特科技、雷迪克,其他结构件关注浙江荣泰、骏创科技 [40] - 汽车领域,关注新泉股份、浙江荣泰、多利科技、无锡振华、模塑科技、开特股份等 [40] - 整车建议关注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赛力斯、江淮汽车等 [40] - 汽车零部件关注轻量化、内外饰、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北交所等成长性赛道相关标的 [40] 公司公告、行业新闻和新车上市 公司公告 - 江淮汽车调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0,000万元,用于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 [41][43] - 浙江荣泰拟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 [44] 行业新闻 - 2025上海车展开幕,规模创历史之最,智能科技升级成为亮点 [45] - 宁德时代发布逍遥双核电池,有多种类型,续航和快充表现出色 [46] -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落子金山 [48] - 特朗普政府考虑多项对华关税方案,可能降低关税 [49] 新车上市 - 本周阿维塔科技06、蔚来汽车萤火虫、小鹏汽车P7+、长安汽车启源Q07等车型上市 [51]
香山股份亮相2025上海车展 :智美融合,致敬行业未来
全景网· 2025-04-28 00:40
智能座舱创新 - 均胜群英推出全新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融合智能科技与人文美学,提升驾乘体验[4] - 座舱采用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通过流体力学算法实现无感交互,并搭载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实时监测PM2 5[7] - 使用可持续材料如菠萝叶纤维、枫影纹理和天然岩板薄片打造环保内饰,体现自然共生理念[9] - 动态氛围光场系统可随驾驶模式、音乐节奏和用户情绪智能变幻,营造个性化空间[9]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均胜群英在智能座舱领域深耕20余年,服务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等全球顶级品牌及比亚迪、蔚来等自主品牌[12] - 汽车空气管理系统产品2019-2023年连续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第二,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2] - 2024年均胜电子成为控股股东后,公司聚焦智能座舱与新能源充配电系统,并布局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12][13] 发展战略与全球化 - 公司在中国、德国、北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拥有15个生产基地,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13] - 深化高端化、全球化、创新化战略,助力民族品牌出海及海外建厂,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13] - 已获得重要客户飞行汽车项目定点,强化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拓展低空经济市场[13] 产品商业化进展 - 智能座舱产品如电动出风口、豪华智能饰件已获取项目定点和订单,为公司创造增量空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