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搜索文档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将举办 国际参与更广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9:52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福建厦门举办 [1] - 论坛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 - 论坛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 参与范围 - 来自34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参会 [1] - 论坛广泛邀请金砖成员国、伙伴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 [1] - 与往年相比本届论坛国际参与更广泛 [1] 论坛成果与倡议 - 将发布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五周年成果 [1] - 公布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落实进展 [1] - 展示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合作进展 [1] - 推出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倡议 [1] 论坛内容设置 - 主论坛设置产业高级别对话包括主旨发言 [1] - 包含三场圆桌对话:创新协同驱动工业化发展、绿色低碳助力可持续工业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1] - 邀请相关国家主管部门官员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同台对话 [1] 论坛主题导向 - 积极回应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需求 [1] - 顺应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1] - 以促进产业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
华商新能源汽车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916.33万元 净值增长率2.64%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916.33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15元,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64% [3] - 截至9月3日,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5.61%,同类排名181/607;近半年增长率15.25%,排名389/607;近一年增长率43.86%,排名305/604;近三年增长率-44.40%,排名494/495 [6] - 近三年夏普比率-0.7128,同类排名465/468;近三年最大回撤65.02%,同类排名2/483,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为32.7% [25][28]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3.23亿元,持有人共计1.48万户,合计持有7.68亿份 [33][36] -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0.30%,个人投资者占比99.70%,管理人员工持有26.11万份占比0.03% [36]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86.6%(同类平均85.36%),2023年末最高仓位91.88%,2024年上半年末最低仓位74.26% [31] 投资组合估值与成长性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20.08倍(同类均值33.74倍),市净率(LF)2.48倍(同类均值2.47倍),市销率(TTM)1.28倍(同类均值2.07倍) [12]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14%,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15%,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12% [19] - 最近半年换手率284.29%,持续1年高于同类均值 [39] 重仓股与行业布局 - 前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理想汽车-W、中国汽研、伯特利、亿纬锂能、小米集团-W、中矿资源、吉利汽车、银轮股份、比亚迪股份 [42] - 产业聚焦安全、智能、健康、出海和绿色领域,重点关注智能化与关键矿产资源投资机会 [3] 基金经理与同业比较 - 基金经理张文龙管理的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中华商鑫选回报一年持有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69.04% [3] - 基金单位净值截至9月3日为0.517元,属偏股混合型基金 [3]
展+产融合,从成都车展看“智”电新风向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9:36
行业智能化趋势 - 智能化成为行业重要增量动力源 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2024年接近60% 预计2025年底达66% [1] - 智能座舱前装搭载率2024年突破70% 2025年有望超过80% [1] - 理想汽车推出VLA司机大模型 具备视觉语言动作三重能力 9月10日全量推送 [1] 车企技术展示与市场策略 - 岚图汽车推出2026款梦想家预售及追光L新车型 同步发布纯电SUV岚图知音 看重成都市场高接受度 [2] - 小鹏汽车在春熙路完成全新P7首批交付 利用成都消费者对新鲜事物高接受度推广智能汽车 [2] - 比亚迪设置天神之眼动态演示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通过仰望U8应急浮水等场景化体验展示全产业链技术 [2] 新能源产品集中展示 - 新能源品牌展区面积创历史新高 奔驰CLA纯电版 比亚迪仰望U8L 福特烈马新能源等车型集中亮相 [3] - smart发布最新超级电混技术 主流品牌均将下半年新能源王牌产品带至成都车展 [3] 成都汽车产业数据 - 2025年前5月成都汽车产量34万辆同比增长29.4% 产值626.7亿元同比增长21.1% [3]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9.9万辆同比激增402% 产值117.7亿元同比增长162.1% [3] 地方政府产业规划 - 成都出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构建"整车引领 零部件协同 创新驱动"产业生态 [4] - 搭建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与新能源研发中心 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规级芯片技术突破 [4] - 核心零部件企业本地配套率达41% 目标提升至50%以上 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等企业与本地整车厂协同 [4]
行业聚焦:全球激光三角测距传感器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05 09:29
激光三角测距传感器技术原理 - 采用激光发射与线性CCD接收的三角测量原理 通过计算光学路径差异推导物体距离[1] - 发射光轴与接收透镜主光轴呈斜角布置以提高距离分辨率和像素资源利用率[1] - 可在最大1000毫米近距离范围内实现高精度测量 且不受物体颜色 形状 表面粗糙度影响[1] 全球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27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25.72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8.65%[5] - 汽车工业是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来源 亚太地区(尤其中国 日本 韩国)与欧洲为主要需求高地[3][9] - 主要生产商包括KEYENCE Panasonic SICK等国际厂商 国产品牌在性价比与定制化方面快速追赶[3][8] 行业发展趋势 高精度化与亚微米级突破 - 精度向纳米级逼近 泓川科技干涉式激光尺实现1米1微米测量精度 成本仅为传统设备十分之一[12] - 深度学习智能测量方法将非线性误差降低一个数量级 均方根误差达亚微米级[12] - 在半导体晶圆检测中实现0.1μm级重复精度 新能源汽车电池极耳焊接环节0.5μm分辨率将良率提升至99.95%[12] 成本下降与国产替代加速 - 国产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高功率激光器等核心部件打破国际垄断 美芯晟激光测距芯片已进入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13] - 禾赛科技车载激光雷达毛利率提升至45% 推动汽车领域成本优化[13] - 政策推动下高端工业传感器国产化率将从不足20%升至2025年45%以上[13] 智能化与AI深度融合 - 深度学习算法用于优化光斑识别和环境补偿 张浩团队提出的无方程激光三角测距方法通过神经网络消除对系统结构参数的依赖[14] - 与工业物联网结合实现预测性维护 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使设备停机时间减少30%[14] - 未来传感器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动态调整测量策略适应极端环境[14] 小型化与集成化设计 - 巨星科技与徕卡测量合作推出笔式激光测距仪 直径仅为传统设备三分之一[15] - 多模态集成趋势明显 三星OLED面板检测中三角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光谱分析模块结合将良率从92%提升至98%[15] 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协同 - 美芯晟通过"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全链条布局构建产品矩阵[17] - 禾赛科技与车企深度合作形成从研发到量产闭环[17] - 与AR/VR技术结合用于空间计算设备微米级3D扫描 2025年AR/VR设备中光敏传感器单设备搭载量预计从12颗增至35颗[17] 多场景拓展与跨界应用 - 医疗领域用于监测术后关节活动度 误差低于1度[19] - 农业领域引入激光测距无人机将播种精度从厘米级提升至毫米级 种子浪费率降低40%[19] - 太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SpaceX星舰热防护系统采用该技术实现再入大气层形变监测[19] 应用领域与区域分布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 航空航天与军事 工业制造 电子和光伏 建筑 物流等[20] - 重点关注地区为北美 欧洲 中国 日本 韩国等[20] - 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占全球30%以上 印度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速将超15%[18]
每日市场观察-20250905
财达证券· 2025-09-05 02:2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4日市场全天震荡走低 创业板指领跌4.25% 科创50指数跌超6% 沪指跌1.25% 深成指跌2.83% [3] - 成交额达2.5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约1800亿元 行业多数下跌 商贸、银行、社会服务、纺织小幅上涨 通信、电子、军工、有色、计算机跌幅居前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上证440.90亿元 深证360.67亿元 流入前三板块为一般零售、光伏设备、证券 流出前三为半导体、通信设备、元件 [3] 行业动态与政策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目标: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 全行业营收增速超5%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75英寸以上彩电渗透率超40% [4] - 家电行业101家A股公司上半年营收8670.56亿元(同比增8.32%) 净利润700.84亿元(同比增12.85%) 增长动力来自智能化、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 [7] - 学习平板市场Q2出货量154万台(同比增44.6%) 前五厂商份额合计82.3% PC市场(不含平板)Q2出货1020万台(同比增12%) 平板出货910万台(同比增18%) [8][9][10] 研发与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 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 [4][5] 基金与私募动态 - 今年以来私募市场备案股票策略产品5173只(同比增91.31%) 量化产品备案3584只(同比增100.34%) [11] - 9月124只新发基金中85只为权益类(占比68%) 医药、高端制造为主题基金为主力 多只浮动费率基金同步发行 [12] 板块表现与资金动向 - 算力、半导体、有色、军工等高位板块集体重挫 新能源板块冲高回落 资金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储能与锂电池受景气催化 [1] - 储能龙头Q2业绩大幅增长 风电头部公司亏损缩窄 固态电池新产线投产 [1]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一张软铁皮,“裁”出160亿元钢家具产业
新华网· 2025-09-05 02:11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河南洛阳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年产值逾160亿元 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1] - 产品畅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种数量达1000余个[1][6] - 形成9大类产品体系 涵盖办公家具、民用家具、校用家具、医用家具等[6] 产业发展历程 - 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 由手工小作坊起步[2] - 5年内企业数量从个位数发展到40多家[2] - 经历从小作坊到现代化工厂的转型升级 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4]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改造 - 2003年引进德国先进设备 将产品误差控制在±0.1毫米[5] - 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0%[5] - 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 开发智慧档案库房整体解决方案[7]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百余项 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1000余项[10] 国际化进程与质量认证 - 获得欧盟CE认证 成功进入国际市场[5] - 产品通过国际货运代理直接发往欧洲市场[5] - 产品曾应用于里约奥运会、米兰世博会等国际舞台[10] 产业集聚与企业实力 - 全镇拥有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 - 与知名科技公司合作推进智慧园区和智慧工厂建设[10] - 形成"采购钢制家具 不到庞村不下单"的业界口碑[6]
车企出海、黑科技首发!车企“西进”成都,除了“吸金”还为啥?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1:46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国际车展作为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 已成为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推广的关键平台 并成为行业技术风向标和企业市场拓展的重要桥梁 [1][3][5] 看风向:智能化技术竞逐 - 车企积极展示低碳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 车展定位从传统产品展示转向智能化技术实战验证平台 [3] - 极氪9X作为全球首款900伏混动全尺寸SUV 发布会后1小时订单突破42667台 采用滑移式飞翼屏解决全景天窗与吸顶屏二选一痛点 配备首创四向自适应腰托座椅和32扬声器Naim音响系统 [3] - 长安启源发布E07焕新版 基于全栈自研SDA天枢架构实现硬件可插拔能力 支持硬件层面升级延长车辆生命周期 [3] - 岚图携华为乾崑ADS4系统首发新车 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等智驾系统集中演示 体现成都车展作为行业技术风向标地位 [4] 看市场:出海战略拓展 - 奇瑞一季度海外收入262.89亿元 占总营收38.5% 上汽集团建立2000余个海外网点覆盖100多国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超2024年全年 同比增长1.3倍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50% [6]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6万辆 2025年上半年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6] - 车企通过本地化建厂、合资公司等形式深度链接全球市场 成都车展举办出海行经贸活动 推介二手车出口平台和政策支持 [6] - 中植一客新能源商用车出口东南亚 计划拓展阿联酋、沙特市场 四川辰宇海升出口多品牌汽车 通过车展分析海外市场潜力 [7] 看城市:产业立体化发展 - 中国一汽、大众与成都经开区签署协议 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计划2028年前推5款新车含4款新能源车 首款车型2026年上市 [8] - 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在成都注册 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表示自1998年四川一汽丰田成立以来持续发展 目前生产亚洲龙、普拉多等车型 [8] - 成都拥有汽车产业链企业1000余家 规上工业企业249家 智能网联生态企业110余家 入选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 [9] - 2025年6月成都汽车产量8万辆 同比增长21% 环比增长25% 1-6月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7.4%、23.9%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52%、129% [9]
两部门印发行动方案:确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今明两年稳增长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23:38
产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1] - 包括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到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到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手机将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1]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目标过万亿元 [1] 产业转型升级措施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智能化分级方法与标准 [1] - 加快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强化6G技术成果储备 [1] - 依法规范光伏等领域低价竞争行为,指导地方梳理产能布局并推动有序调整 [2] - 实施产品质量管理,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2]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自律机制,通过技术进步和规范引导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2] 市场拓展方向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2]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2] - 支持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跨界融合领域发展 [2]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融合 [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 [2] - 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有序布局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 [2] - 聚焦垂直行业场景推动算力向生产力转化 [2] - 打造跨平台计算框架核心生态,提升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的兼容适配能力 [2] 产融合作支持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3]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纽带作用 [3]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指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3] 产业基础现状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3] - 上半年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4.7和1.6个百分点 [3] - 6月单月增速达11%,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3]
比亚迪(002594):销量环比增长,出海销量维持高位
长江证券· 2025-09-04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核心观点 - 公司8月销量环比增长 出海销量维持高位 高端品牌表现亮眼 智能化与海外布局驱动长期增长 [1][2][4][9]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整体销量37.4万辆 同比微增0.1% 环比增长8.5% [2][4][9] - 乘用车销量37.2万辆 同比增长0.2% 环比增长8.9% [2][4][9] - 分品牌销量:海洋王朝/方程豹/腾势销量分别为34.3万/1.6万/1.2万辆 同比变化-3.6%/+233.6%/+20.1% 环比变化+8.8%/+14.7%/+5.4% [2][9] - 仰望品牌销量405辆 同环比大幅提升 [2][9] - 出口销量8.0万辆 同比增长155.8% 环比微增0.4% [2][9]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0% [2][9] - 1-8月出海累计销量62.3万辆 同比增长135.4% [2][9] 战略布局与增长驱动 - 海外市场形成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匈牙利四大工厂 新进入越南、巴基斯坦、突尼斯等国家 [9] - 高端化车型密集投放:包括Z9GT、Z9、豹8、N9等 [9] - 智能化战略推进:高速NOA下探至10万级别 智驾升级助力高端市场拓展 [9] - 超级e平台发布 纯电技术重大革新 巩固电动化技术优势 [9] - 规模效应加持下 出海与高端化放量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46亿元 [9]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4.89元 2026年预计6.48元 2027年预计7.54元 [15] - 2025年预计市盈率22.42倍 2026年预计16.93倍 [15] - 2025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16.1% 2026年预计17.5% [15]
透视全球车企财报 看懂中国车企的弯道超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5:48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 全球汽车产业呈现"东升西降"态势 中国车企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创新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市场定义者的转变[1] - 海外车企普遍陷入增长停滞或倒退 而中国车企保持逆势上行态势[1] 销量表现对比 - 丰田汽车销量554.4万辆同比增长7.4% 大众集团销量440.5万辆仅增长1.3%[3] - 斯特兰蒂斯销量269万辆下降8.2% 本田汽车销量173.8万辆下降10.1% 特斯拉销量72.1万辆下降13.2%[3] - 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大幅增长33% 已与福特215.6万辆处于同一水平[3][4][7] - 上汽销量205.3万辆增长12.4% 吉利控股销量193.2万辆增长29.3%[4] - 小鹏汽车销量19.7万辆暴涨279% 蔚来销量11.4万辆增长30.6%[5] 营收表现对比 - 丰田汽车营收11900亿元增长7.5% 大众集团营收13167亿元下降0.3%[3] - 斯特兰蒂斯营收6174亿元下降12.7% 特斯拉营收2987亿元下降10.6%[3] - 比亚迪营收3713亿元增长23.3% 上汽营收2996亿元增长5.2%[4] - 小鹏汽车营收341亿元大幅增长132.5%[5] 盈利能力分析 - 海外车企利润集体受重创 丰田净利润728亿元下降35.4% 大众净利润333亿元下降36.6%[9][12] - 梅赛德斯-奔驰净利润216亿元下降56.7% 特斯拉净利润113亿元下降39.4%[9][10] - 福特净利润31亿元暴跌86.3% 斯特兰蒂斯亏损186亿元[10][12] - 比亚迪净利润155亿元增长13.8% 成为全球前十车企中唯一正增长企业[11][12] - 赛力斯净利润29亿元大幅增长81%[11] 研发投入对比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9亿元大幅增长53.1% 为全球前十车企中研发投入增幅最大[11][13] - 赛力斯研发投入52亿元暴涨154.9% 小鹏研发投入42亿元增长48.6%[11] - 特斯拉研发投入214亿元增长34.7% 本田研发投入312亿元增长27.2%[10] - 大众研发投入827亿元下降12.8% 宝马研发投入334亿元下降3.6%[9] 财务结构优化 - 中国车企主动优化负债结构 赛力斯负债率下降11.3% 长安下降5.35% 比亚迪下降3.55%[15][16][17] - 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总负债3.6% 赛力斯为5.7% 长安仅1.0%[16][17] -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较高 丰田有息负债占比68.1% 现代汽车70.7% 本田64.9%[14][17] - 特斯拉负债率39.28%为全球主要车企中最低[14] 竞争维度转变 - 汽车行业竞争规则从规模与成本转向技术创新 中国车企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13] - 中国车企依托三电技术、智能体验和完整产业链获得技术溢价和毛利提升[13] - 高端品牌如腾势、鸿蒙智行成功突破 加速切分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13] - 海外巨头研发主要用于电动化领域"补课" 中国车企聚焦智能驾驶和AI等前沿领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