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

搜索文档
普源精电股价小幅波动 拟赴港上市拓展全球化布局
金融界· 2025-08-14 10:1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38.9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8% 成交额3.59亿元 [1] - 当日股价波动区间38.81元至40.88元 振幅达5.30% 换手率13.35%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68亿元 同比增长11.14%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01.66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06%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3057.28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16% [1] 业务布局 - 属于仪器仪表行业 是国产电子测量仪器领域代表性企业 [1] - 在美国 德国 日本建立海外子公司 在印度 巴西设立国际营销代表处 形成全球化业务布局 [1] - 2024年以来在西安 上海及马来西亚槟城新建研发中心 持续加大技术投入 [1] 资本运作 - 8月8日公告拟发行H股股份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
深走访·提质效丨借资本市场加速创新 美的集团构筑全球发展版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8:58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1993年作为中国首家乡镇企业于深交所上市 最初主营电风扇和空调业务[3] - 2013年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完成整体上市 成为从单一品类制造商向多元产业集团跨越的分水岭[3] - 自2013年整体上市至2023年十年间 营业总收入增长2倍 净利润增长3倍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超4.5倍[4] 并购战略与产业布局 - 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生态重构:1998年收购东芝万家乐压缩机业务实现垂直整合 2017年收购库卡集团切入机器人自动化领域[4] - 近年并购步伐加快 收购标的包括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等A股公司 以及瑞士Arbonia气候部门、东芝电梯中国业务等境外资产[5] - 形成"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模式 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多元领域[5] 研发投入与创新体系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超430亿元 其中2024年投入超160亿元 同比增幅超10%[6] - 全球研发人员超2.3万名 占非生产人员比例超50% 专利家族数位列全球第八、中国民营企业第一[6] - 建立"三个一代"研发模式与"四级研发体系" 在12个国家设立38个研发中心 形成"2+4+N"全球化研发网络[6][7] 智能制造与生产成果 - 佛山顺德基地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全自动化产线每30分钟下线一台工业机器人[2] - 拥有6座"灯塔工厂" 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二 重庆工厂成为全球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行业首座全流程AI赋能灯塔工厂[8] - 库卡智能产线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成为ToB业务重要增长极[4]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营业收入4071.50亿元 同比增长9.44% 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 同比增长14.29%[9] - 自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派现超1340亿元 累计股份回购超271亿元[9] - 2025年披露两个回购方案:15亿-30亿元和50亿-100亿元[9] 行业地位与全球布局 - 产品在9个家电品类中稳居线上线下双第一 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77位[9]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乡镇企业发展为全球化科技集团[2][10] - 通过跨国并购和全球研发布局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成为传统制造向高科技转型的典型样本[7][10]
银信科技: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8:1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港币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投资旨在实现出海战略 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搭建海外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1] - 通过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 推动传统资产与金融科技融合 加速全球化布局 [1] 投资决策程序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 应出席董事5名 实际出席5名 [1] - 表决结果为赞成5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 投资事项属董事会决策权限范围内 无须获得股东大会批准 [2] 交易性质与影响 - 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对本期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2] - 本次对外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 不属于重大资产重组 [2]
营业利润率14.3%!锦湖轮胎二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06: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二季度收入12213亿韩元(折人民币约62亿元),营业利润1752亿韩元(折人民币约9亿元),营业利润率14.3%,均创单季度最佳表现 [1] - 上半年收入24275亿韩元(折人民币约123亿元),同比增长11.5%,营业利润3217亿韩元(折人民币约16亿元),同比增长8.3% [1] - 业绩增长得益于独到发展战略、全球品牌认知度提升和科技创新能力 [1]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销售额同比增长24.1%,欧洲增长12.9%,中国增长12.8% [1] - 公司持续聚焦高收益市场,在北美、欧洲和中国保持稳健增长 [1] 产品结构 - 二季度大尺寸轮胎销售占比达43.4%,新能源汽车配套供货占比达20.3% [1] - 通过优化智能制造体系、供应链及销售网络,拉动新车配套和替换轮胎市场增长 [1] 研发与产品创新 - "Ecsta Sport S"在欧洲Auto Bild夏季胎测评中获第一名,在美国TIRE RACK极限性能夏季胎测评中获第二名 [2] - "Ecsta Sport"获Die Reifentester高性能轮胎"特优"评价,并在TIRE RACK超高性能夏季胎测评中获第二名 [2] - 在欧洲推出冬季胎"WinterCraft WP52+",以雪地、湿地制动性能赢得赞誉 [2] - 在韩国推出轿车四季胎"SOLUS ADVANCE",提升驾乘体验并降低油耗 [2] 未来战略 - 下半年将继续聚焦北美、欧洲和中国市场,优化产品组合并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2] - 2025年是公司高端品牌飞跃元年,将通过品牌、产品、技术和运营创新强化全球市场地位 [2]
卧龙电驱招股书解读:净利润复合增长16.2%,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新浪财经· 2025-08-14 00:27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业务覆盖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五大核心板块[7] - 全球化布局触达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以全球化研发、生产和品牌为全球用户提供解决方案[7] - 收入板块多元 2024年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6.97亿元占比28.9% 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0.63亿元占比25.0% 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5.93亿元占比28.3%[7] 营业收入构成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逐年上升 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8] - 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呈下降趋势 2022年6.47亿元(占比4.5%) 2023年6.09亿元(占比3.9%) 2024年3.9亿元(占比2.4%)[7] - 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收入逐年增长 2022年3.56亿元(占比2.5%) 2023年4.06亿元(占比2.6%) 2024年4.52亿元(占比2.8%)[7]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2022年8.40亿元(占比5.9%) 2023年14.42亿元(占比9.3%) 2024年20.52亿元(占比12.6%)[4] 财务表现 - 200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1.9%[8] - 2002-2024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16.2%[6] - 2024年未经审计数据显示各业务板块收入保持稳定 防爆电驱动系统24.27亿元 工业电驱动系统20.19亿元 暖通电驱动系统23.31亿元[4] 研发投入 - 研发支出持续增加 2022年8.19亿元 2023年8.58亿元 2024年8.72亿元[1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4.26亿元 与2024年同期4.38亿元基本持平[16] 市场地位与客户关系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七大电驱动系统产品的全球最大提供商 在隔爆电机和中高压防爆电机等领域市场地位显著[16] - 客户关系稳固 与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年限超过21年[16] - 客户集中度相对较低 2022-2024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6.1%、13.8%、13.8% 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1%、6.9%、7.3%[16] 业务调整 - 2025年3月完成将储能及光伏发电相关业务出售给控股股东控制的联属实体[16] - 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短期业绩波动风险[16]
欣旺达递表港交所引关注锂电巨头全球化前景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8-13 21:12
公司上市动态 - 欣旺达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高盛、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募资方向明确 主要用于全球化布局、研发投入、智能化改造及补充运营资金 [1] 市场份额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34.3%居首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池市占率21.6%全球第二 [1] - 动力电池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九 消费电池业务贡献稳定增量 动力电池业务面临成本竞争压力但技术落地加速 [1] 全球化战略 - 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及泰国动力电池项目稳步推进 出海节奏加快 [1] - 香港上市有助于获取国际资本 支撑欧洲/东南亚产能建设及车企合作深化 [1] 技术研发进展 - 动力电池6C超级快充Pack系统体积利用率达80%行业领先 10C闪充电池进入量产筹备 [1]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硅基负极材料研发持续投入 [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企业通过多元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 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 [1]
安杰思20250812
2025-08-13 14:5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医疗器械(高值耗材)[1] - 公司:安捷斯(医疗器械领域优质标的,聚焦创新与国际化)[1] --- **核心经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1. **财务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26亿元(+1.26%),每股收益1.56元(+0.87%)[3] - 总资产26.46亿元,净资产24.27亿元(均稳步增长)[3] - 毛利率:国内67.14%,海外77.27%(海外毛利率高10个百分点)[14][20]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3445万元(费用率11.39%,同比+1.6pct),金额同比+33.29%[3] - 研发人员187人(同比+47.24%),研发管线覆盖内镜辅助机器人、能量平台等[3] 3. **费用结构** - 管理费用3190万元(+32.65%),销售费用2394万元(占比7.92%,同比-14.29%)[5] - 财务费用因利率下行减少611万元,影响利润增速[5] --- **市场表现与区域动态** 1. **国内市场** - 收入1.37亿元(+10.07%),覆盖2540家医院(三级医院覆盖率提升)[4] - 集采影响:2024年十省集采未中标,但通过产品分层(高/中/低价)维持毛利率67%[20] 2. **海外市场** - 收入1.63亿元(+18.29%),新增客户14家(累计130家)[4] - 区域分化:亚洲+29%、南美+59%、欧洲+38.28%,北美因关税下降10%[7][31] - 渠道策略:ODM与自营结合,未来重点布局欧洲、美国、日本自建渠道[24][28] --- **核心挑战与应对** 1. **政策与外部环境** - 医保集采加速、中美关税影响(北美发货受阻)[2][7] - 反内卷政策利好创新医疗器械(7月23日政策推动行业股价上涨)[15] 2. **研发与产品进展** - 设备管线:一次性内镜辅助机器人、能量平台等预计2026-2027年上市[12] - 耗材创新:ERCP涂层导丝等产品推动国内增长(35家医院已入院)[16] 3. **产能与全球化** - 泰国工厂投产延迟至2024年底,未来承担基础耗材生产[29] - 欧洲子公司运营顺利,计划拓展南美(巴西)、亚洲(日本)市场[24] --- **未来战略与展望** 1. **短期目标(2025下半年)** - 稳定北美市场(关税影响缓解),海外收入目标增速25-30%[31] - 国内非营销中心建设(8月底启动),分设备与耗材团队运营[32] 2. **中长期规划(2026-2028)** - 设备业务:呼吸介入(肺癌治疗)、ERCP光学成像技术突破[34][35] - 全球化:自营品牌占比提升(目前30%),重点突破欧洲、美国、日本[28] 3. **董事长总结** - 聚焦创新医疗器械,未来2-3年推出设备类产品,实现收入与利润阶梯式增长[39] --- **注**:关键数据与策略均引用自原文编号,未提及部分为无相关内容。
建邦科技20250813
2025-08-13 14:53
公司及行业概述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建邦科技 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及非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商和分销商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电子 家庭庭院产品 摩托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5亿元 同比增长20.8% 归母净利润为0.49亿元 同比增长27.2%[3]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9.3%和16.5%[3] * 非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达6,500万元 同比增长183.2% 占总收入比重17%[2][4] * 电商渠道收入1.7亿元 同比增长18% 占总收入比重45.4%[2][4] * 非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提升7.27个百分点[13] * 经营现金流下降主要因存货准备增加 存货从去年同期的1亿元增至1.8亿元 增加8,000万元[27][28] * 销售费用率为4.87% 管理费用率为5.18% 相较去年全年有所上升[23] 业务亮点与增长驱动 * 非汽车零部件业务成为核心亮点 其中泳池产品收入超4,500万元 同比增长200%[2][4] * 高附加值电子电器业务收入增长60.6%[2][4] * 家庭庭院类 摩托车等其他品类收入达6,500万元[2][11] * 汽车电子业务为其他品类增长奠定软件基础[11] * 欧洲市场收入预计增长10%以上[19] 产品与研发策略 * 产品布局广泛 涵盖泳池清洗机器人 割草机 拖地机器人等多种产品[8] * 拥有近70位软件工程师 近200人的产品打造团队 占公司总人数350多人的很大比例[9] * 采用开放式平台化模式 小品类项目投入10万元以下无需高层审批 鼓励创新[10] * 盐氯发生器已推出四五个销售型号 还有十几个储备型号正在研发测试[13] * 在商用车领域发展汽车电子和毫米波雷达 有一个型号在供货 其他型号在测试中[26] * 开发适用于大货车的颗粒捕捉器和尿素综合喷射系统 已接近量产[26] * 智能房车牵引机器人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供货 预计年收入增加大几百万或小一千万[24] 生产与供应链布局 * 全球化与自产化布局加速 设立迅岩科技进行汽车电子资产布局[2][5] * 约有200项产品实现自产[2][5][21] * 泰国工厂于7月获生产许可证 进入小批量生产 设计产能单线超1亿元 两条线满产可达2至3亿元营收[4][14] * 泰国工厂主要生产飞轮 卡钳等汽车零部件 目前良品率从30%-40%提高到60%以上[16][17] * 95%以上的型号以外协生产为主[11] * 推动上游供应商共同出海建厂 已有约5家供应商启动在泰国建厂的审批程序[18] 市场与渠道策略 * 线上渠道优势扩大 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如洋腾科技 盛牧贸易贡献显著[4][25] * 电商渠道收入占比从去年年底的38.43%增长至45.36%[24] * 专注非意识零部件 吸引大量C端客户在线购买 预计未来线上线下销售对半分成[24] * 主要市场集中在美国和澳大利亚[14][24] 风险与挑战应对 * 2025年4月份关税问题对业务产生冲击 部分中小客户暂停订单和发货 但随后经营逐渐恢复正常[6] * 通过提前布局非汽车零部件(如泳池产品关税较低)成功抵御关税冲击[9] * 泰国工厂四季度大概率无法盈亏平衡 预计2026年盈利 产能爬坡周期较长[4][14][15] * 家庭庭院类产品具有季节性 主要消费旺季在二季度和三季度[13] * 新产品可能存在质量控制问题或交期延迟风险[13] 未来发展战略 * 发展战略以产品打造为核心 专注于产品端的发力 通过优质产品打通销售渠道[12] * 打造真正的平台化生态链 实现产品多样化扩展[7] * 计划在两三年内整体自产比例达到50%以上[21] * 模式类似于小米 90%以上的产品为代工生产[12]
澜起科技股价微跌0.01% 公司拟赴港上市拓展融资渠道
金融界· 2025-08-13 14: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13日股价报90.15元 较前一交易日微跌0.01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23.98亿元 换手率为2.32% [1] - 总市值维持在1032.35亿元水平 [1] 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PCIe Retimer芯片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 在半导体行业具有重要地位 [1]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书 计划在香港市场进行融资 [1] - 此举被视为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1] - 港股市场对AI及半导体企业保持较高关注度 多家科技企业近期在港上市获市场积极反响 [1]
麦田能源 全球化布局彰显市场领导力
新浪证券· 2025-08-13 07:38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正 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营销与服务网络。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不仅巩固了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更 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与认可。 展望未来,麦田能源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拓展更多新兴市场与领域。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全球 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麦田能源也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 创新力度,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新能源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郭栩彤 麦田能源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体现在市场拓展上,更体现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上。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 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报告期内,麦田能源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包括低成本 高精度MPPT技术、离网输出多机并联技术等,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更为客户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麦田能源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 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在全球化布局的过程中,麦田能源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 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