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驱动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卧龙电驱招股书解读:净利润复合增长16.2%,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新浪财经· 2025-08-14 00:27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业务覆盖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五大核心板块[7] - 全球化布局触达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以全球化研发、生产和品牌为全球用户提供解决方案[7] - 收入板块多元 2024年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6.97亿元占比28.9% 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0.63亿元占比25.0% 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5.93亿元占比28.3%[7] 营业收入构成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逐年上升 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8] - 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呈下降趋势 2022年6.47亿元(占比4.5%) 2023年6.09亿元(占比3.9%) 2024年3.9亿元(占比2.4%)[7] - 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收入逐年增长 2022年3.56亿元(占比2.5%) 2023年4.06亿元(占比2.6%) 2024年4.52亿元(占比2.8%)[7]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2022年8.40亿元(占比5.9%) 2023年14.42亿元(占比9.3%) 2024年20.52亿元(占比12.6%)[4] 财务表现 - 200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1.9%[8] - 2002-2024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16.2%[6] - 2024年未经审计数据显示各业务板块收入保持稳定 防爆电驱动系统24.27亿元 工业电驱动系统20.19亿元 暖通电驱动系统23.31亿元[4] 研发投入 - 研发支出持续增加 2022年8.19亿元 2023年8.58亿元 2024年8.72亿元[1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4.26亿元 与2024年同期4.38亿元基本持平[16] 市场地位与客户关系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七大电驱动系统产品的全球最大提供商 在隔爆电机和中高压防爆电机等领域市场地位显著[16] - 客户关系稳固 与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年限超过21年[16] - 客户集中度相对较低 2022-2024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6.1%、13.8%、13.8% 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1%、6.9%、7.3%[16] 业务调整 - 2025年3月完成将储能及光伏发电相关业务出售给控股股东控制的联属实体[16] - 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短期业绩波动风险[16]
星驱科技成功完成B轮融资 芯联集成为核心投资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7:59
融资与投资 - 星驱科技成功完成B轮融资 由芯联集成与市场化产业资本联合投资 [2] - 融资将用于新一代超集成电驱系统量产落地、碳化硅技术研发及全球化市场拓展 [2] - 芯联集成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淀与星驱科技的电驱系统研发能力形成深度互补 [2] 产能与建设 - 公司一期工厂年产电驱系统30万套 电机25万台 2024年平均产能利用率达100%以上 [3] - 二期6万平方米厂房2024年底启动建设 预计2026年底前封顶 [3] - 2026年总产能预计达电驱系统超100万台 电机超250万台 电控超180万台 [3] 财务与业绩 - 2024年销售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电驱营收持续高速增长 [3] - 公司在手订单相比去年翻了三倍 [3] 技术与合作 - 双方将围绕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电控、下一代多合一EDU等方向展开联合攻关 [2] - 公司已完成纯电与混动电驱及其核心零部件的全产品型谱布局 [3] - 成功拓展了十几家国内外客户 [3] 公司背景 - 星驱科技成立于2021年 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路特斯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等多方股东合资成立的高性能电驱动公司 [2] - 团队在动力传动系统和电子元件领域拥有近20年研发和制造经验 [2] - 2022年签约落户无锡市惠山经开区 是当地首个百亿项目 总投资额100亿元人民币 [2] 市场地位 - 发电机等部分产品销量在行业内已进入前三 [3] - 预计全产品系列2025年能够进入行业前十 [3] - 2026年随着海外客户产品投产 市场表现将进一步提升 [3] 项目规划 - 项目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投资60亿元人民币 二期投资40亿元人民币 [2]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超100亿元人民币 年税收超10亿元人民币 [2]
精进电动:2024年营收同比增加50.64%,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铸就电驱行业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0:49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1] - 行业进入市场化驱动新阶段,下半年月度市场占有率突破50%,全年达40.9% [4]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0%,成为增长新动能 [4]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超30%,插混和增程车型向纯电化发展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50.64%,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52.24% [1]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47.68%,其中乘用车电驱动系统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82.75% [2] - 商用车电驱动系统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1.39% [2] - 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17.4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12亿元,同比改善103.74% [2] 技术研发 - 研发投入1.1亿元,占营业收入8.51%,新增境内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境外授权专利36项,累计专利达720项 [3] - 掌握高效电机技术(提升效率1%~3%,减轻重量超10%)、油水复合冷却技术和直磁型双稳态电磁离合器等核心技术 [3] - 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采用碳化硅控制器和扁线电机,成为行业标杆 [3] - 欧洲小型三合一系统获得定点,轻卡扁线桥驱电机稳定量产,客车电机即将量产 [3] 市场拓展 - 国内与一汽、上汽、广汽、奇瑞等头部车企深度合作,多个项目实现量产 [4] - 海外与Stellantis、福特、大众商用车等国际客户深化合作,突破欧美畅销车型细分市场 [4] - 欧洲电动摩托车驱动系统量产定点,拓展非车用市场 [4] 未来战略 - 深化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和碳化硅控制器研发,巩固技术优势 [5] - 加速欧美市场布局,优化制造体系,提升成本控制和交付能力 [5] - 全球化战略推进,有望在全球电驱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