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泰胜风能:公司产品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1:18
行业机遇 - 中国将在未来5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共同实施新增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显著扩大风电设备需求 [1][3] 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 [1] - 在新疆拥有5个生产基地 分别位于哈密 木垒 阿勒泰 若羌和昌吉地区 [1] 战略规划 - 公司持续深耕新疆市场布局多年 未来将努力把握海外市场机遇 [1] - 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建设及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对公司业务和业绩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3]
泰胜风能(300129)2025半年报点评:在手订单同比增长 静待盈利能力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2.99亿元 同比增长38.83% [2] -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下降8.08%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下降3.51% [2] - 毛利率12.88% 同比下降6.85个百分点 净利率5.01% 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收入15.04亿元 同比增长50.56% 环比增长89.15% 净利润0.74亿元 同比下降1.23% 环比增长64.01%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执行及待执行订单总额54.75亿元 同比增长29.19% [1][3] - 陆上风电装备订单41.73亿元 同比增长27.1% 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订单12.77亿元 同比增长59.1% [3] - 国内订单41.79亿元 同比增长33.27% 占比76.33% 海外订单12.96亿元 同比增长17.58% 占比23.67% [3] 业务结构分析 - 陆上风电装备收入18.82亿元 占比81.87% 同比增长25.61% [3] - 海上风电装备收入3.63亿元 占比15.8% 同比增长226.21% [3] - 国内收入14.53亿元 同比增长89.52% 占比63.23% 海外收入8.45亿元 同比下降4.91% 占比36.77% [3] 盈利能力变化 - 陆上风电装备毛利率12.72% 同比下降6.94个百分点 [4] - 海上风电装备毛利率9.29% 同比上升6.99个百分点 [4] - 国内项目毛利率下滑主要因钢材、法兰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 [4]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因客户结构变化 [4] 运营效率 - 期间费用率5.31% 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2.32% 同比下降7.2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62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4.8% 同比下降2.5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59个百分点 [2]
固态电池催化密集,科创板新能源 ETF(588960)盘中涨幅达5.8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2:42
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锂电池、电源设备、风电等概念板块盘中集体活跃且涨幅居前 [1] - 科创板新能源ETF(588960)盘中涨幅达5.82% [1] - 锂电池ETF(561160)盘中涨幅达5.28% [1] - 成分股嘉元科技、海优新材等多股单日涨幅超过7% [1]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10~11日召开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及标准项目启动会,涉及《固态电池材料评测用模具电池装配方法》等10项标准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硫化氢产气量评价方法》等5项新标准 [1] - 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与生产设备接近量产要求 [1] - 2024年下半年预计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 [1] 产品信息 - 科创板新能源ETF(58896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代码000692.SH),单日涨跌幅限制为20% [1] - 该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光伏、风电及新能源车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23851,C类023852)参与投资 [1]
龙源电力涨1.87%,成交额1.68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154.89万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2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日公司股价上涨1.87% 成交额1.68亿元 换手率0.20% 总市值1414.4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3.24万元 行业排名28/102 连续3日遭主力减仓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54.89万元 近10日净流入756万元 主力持仓占比仅2.96% [3]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新疆区域在运风电装机容量达159.08万千瓦 [2] - 与黑龙江铁力市政府签订353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协议 包括30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 [2]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及光伏发电 电力产品收入占比99.22%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7亿元 同比下降17.09% [6] - 同期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 同比下降11.82% [6]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9.7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7.46亿元 [7]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10万户 较上期增长1.18% [6]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87.38万股 较上期增持17.41万股 [8] - 交银国企改革基金持股383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持112万股 [8] - 多家沪深300ETF产品集体增持 嘉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21.81万股 [8] 技术指标与市场定位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6.52元 当前股价接近16.89元支撑位 [4] - 被归类为抽水蓄能、绿色电力、央企改革等概念板块 [5]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中的风力发电细分领域 [5]
英洛华(000795):国内领先的磁性材料生产商+出口许可+机器人
格隆汇· 2025-09-01 15:24
公司概况 - 国内领先的磁性材料生产商 主营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制造 子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钕铁硼永磁材料 电机系列产品 健康器材产品以及电子声学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2] - 概念题材包括稀土永磁 小金属概念 养老概念 比亚迪概念 风电 机器人概念 减速器 苹果概念等 [2] - 总股本11.34亿股 总市值139.78亿元 流通A股11.34亿股 [2]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7.34亿元 同比下降14.73% [2] - 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增长0.52% [2] - 毛利率20.88% 净资产收益率5.26% [2] - 动态市盈率48.55 静态市盈率56.44 市净率5.19 [2] 产能与销售 - 2024年磁材成品销量达6200多吨 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2] - 目前磁材产能13000吨左右 产能利用率达70%-80% [2] - 稀土永磁材料销售区域国内占比55% 东南亚21% 欧洲18% 其他6% [6] 客户与供应链 - 主要终端用户包含苹果 三星 比亚迪 飞利浦 宇通等知名公司 [6] - 与北方稀土 中国稀土等头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采用长协和灵活采购相结合模式 既锁定原材料成本又能根据价格走势调整策略 [3] 业务拓展 - 收购浙江全方科技100%股权 拓展下游电子声学领域应用 完善消费电子 扬声器等领域布局 [6] - 电机产品出口占比高达60%-70% 主要面向欧美 亚洲市场 [3] - 在出口管制政策背景下率先推进许可申请 已有少量订单陆续获批出口许可证 [3] 技术研发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产品和技术基础 电机和磁材均有相关研发布局 [5] - 关节模组已在开发测试中 减速器有小批量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 [5] - 磁性材料产品包括烧结 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和磁性组件 [5] 应用领域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 节能家电等高景气领域 [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消费电子 智能家电 汽车零部件 工业机器人 仪器仪表等 [5] - 稀土永磁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性能UPS不间断电源和服务器硬盘等算力基础设施关键部件 [5]
金雷股份(300443):业绩超预期 大兆瓦铸件盈利反转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79.85% [1] - 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53.34%;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76.88%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69.98%,环比增长54.1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93.95%,环比增长135.46% [1] 铸造业务发展 - 具备5MW至30MW风机核心铸造部件全流程生产能力 [2] - 与GE、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等全球高端风电整机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 [2] - 铸造主轴发货量显著增加,风电铸造轴类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76.06% [2] - 铸造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工艺完善与规模效应显现 [2] 锻造业务表现 - 全球风电锻造主轴龙头,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 [2] - 风电锻造轴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47.33% [2] - 2024年陆风招标放量带动2025年产业链出货高增 [2] 其他业务板块 - 自由锻件产品覆盖船舶制造、能源电力、矿山机械等行业 [3] - 其他精密轴类产品收入1.82亿元,毛利率34.20%,同比增长3.02%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08亿元、6.96亿元、8.56亿元(原预测4.55亿元、5.48亿元、6.76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1.59元/股、2.17元/股、2.67元/股 [4] - 对应PE分别为18倍、13倍、10倍 [4]
中国电力(02380):动态点评报告:煤价下降、风电并表装机增长,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国海证券· 2025-09-01 07: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煤价下降和风电装机增长推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6] - 2025H1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0.8% [6] - 火电板块受益于煤价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至14.3亿元 [6] - 新能源新增装机4.5GW,风电售电量同比增长26.9%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38.1/38.9亿元,对应PE均为9倍 [6]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238.6亿元,同比下降9.9% [6] - 火电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17.8%,主要因售电量减少14% [6] - 水电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14.8%,主要因来水偏枯导致售电量减少23% [6] - 风电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8.2%;光伏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36.6% [6] - 煤电度电净利5.8分/度,同比提升1.9分/度 [6] 业务指标 - 煤电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3.9分/度,上网电价同比下降1.9分/度 [6] - 风电度电净利0.127元/度,同比下降2.2分/度;光伏度电净利0.056元/度,同比下降4.0分/度 [6] - 风电度电收入同比下降3.6分/度,光伏度电收入同比下降2.4分/度 [6]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3.13港元,总市值38,718.57百万港元 [4] - 近1个月股价表现-0.9%,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0.9% [4] - 近12个月股价表现-5.9%,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46.9%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547/576/605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1%/2% [7] - 预计2025-2027年ROE维持在6%-7%水平 [7]
恒星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08%
中证网· 2025-08-30 00: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 归母净利润2137.56万元 同比增长111.08% [1] - 化工板块有机硅及相关产品营收6.87亿元 同比增长38.79% 净利润同比增加2881.63万元 [2] 金属制品业务 - 金属制品业务营收16.10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66.09% [1] - 镀锌钢丝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2.28% 受益于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政策推动 [1] - 预应力钢绞线需求增长 因风电产业向大兆瓦高塔筒趋势发展带动风机塔筒建设需求 [1] - 钢帘线及胶管钢丝产品受益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轮胎配套需求同步增长 [1] 化工业务 - 有机硅产品产销量分别同比提升91.87%和25.53% 成本管控效果显著 [2] - 内蒙古恒星化学有限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参与制定有机硅国家标准 [2] - 有机硅项目依托鄂尔多斯园区资源 就近取材降低采购与运输成本 临近交通干线保障低成本运营 [2]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 - 公司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 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3] - 聚焦钢绞线 钢帘线 金刚线及有机硅等技术突破 建立以发明专利和工艺创新为主的知识产权体系 [3] 新能源与工业应用 - 金刚线业务通过提升钨丝金刚线产销量对冲光伏行业价格波动 为行业回暖储备竞争力 [1] - 有机硅业务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成为国内重要供应商 [2]
超高性能纤维行业分析框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附74页PPT)
材料汇· 2025-08-29 13:38
高性能纤维行业政策支持 - 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2015年《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2017年《"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改委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明确将其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和轻质高强新材料重点发展 [3][6] 碳纤维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超高强度,抗拉强度达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仅为钢的1/4,铝合金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耐超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下可达2000℃,耐低温在-180℃仍保持弹性,耐酸、防油、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 [8] - 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力学性能优异,如T300拉伸强度3530MPa,T700S达4900MPa,T1000G达6370MPa,T1100G达7000MPa,高模型M55J模量达540GPa [9] - 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不可替代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 [10] 碳纤维分类与生产工艺 - 按原丝种类分为PAN基(占90%以上)、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按丝束规格分为小丝束(<24K)和大丝束(≥24K),小丝束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用于基础工业和民用领域 [10][11] - 原丝制备工艺按溶剂分DMSO、DMAC、NaSCN等,按聚合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按纺丝工艺分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可实现高速纺丝,原丝表面平整光滑,强度较高 [11][21][30] - 碳纤维生产流程包括从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PAN原丝,再经预氧化、碳化(1000-3000℃)得到碳纤维,最后经表面处理制成织物、预浸料或复合材料 [17][19][23] 全球碳纤维供需格局 - 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17.2万吨,同比增长20.76%,中国产能6.34万吨占比31%,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产能地区,东丽+卓尔泰克产能5.75万吨居首,吉林化纤1.6万吨、赫氏1.6万吨紧随其后 [37][39] - 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1.8万吨,同比增长10.4%,风电叶片领域需求3.3万吨占比28%,体育休闲1.85万吨占比16%,航空航天1.65万吨占比14%,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需求增长显著 [52][56] -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62,379吨,同比增长27.7%,进口量33,129吨占比53.1%,国产供应29,250吨占比46.9%,风电叶片需求22,500吨占比36%,体育休闲17,500吨占比28% [58][64] 中国碳纤维产能扩张 - 2021年中国碳纤维产能6.34万吨,同比增长75.14%,吉林化纤产能1.6万吨居首,中复神鹰1.15万吨次之,预计2023年产能达15.3万吨,2025年达26.0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6% [44][45][46] - 原丝产能2020年4.96万吨,预计2025年达54.86万吨,复合增长率56%,吉林碳谷为原丝龙头,产能全国首位,其他企业原丝多配套自用 [48][49][50] - 丙烯腈作为原丝主要原材料,2021年中国产能315.9万吨,产量261万吨,利用率超80%,2021年起出口量21.0万吨超过进口量20.4万吨,2022-2024年新建产能164万吨占现有产能51.9% [29][31][34] 碳纤维应用领域分析 - 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3.3万吨,中国需求22,500吨,占比全球66.7%,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9.3万吨 [52][64][71] - 压力容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1万吨,主要受益于氢气瓶应用,预计2025年达2.19万吨,IV型储氢瓶较III型成本低7%-11%,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增长 [56][83] - 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65万吨,主要使用3K、6K、12K小丝束,预计2025年需求2.63万吨,体育休闲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85万吨,中国需求17,500吨占比94.8% [56][64][88] - 汽车轻量化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9,600吨,预计2025年达1.8万吨,碳纤维减重效果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56][94] 碳纤维生产工艺进展 - 拉挤工艺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VESTAS采用拉挤梁片标准件组装工艺,提高纤维体积含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99][101] - 真空灌注工艺生产复合材料部件,空隙率低,表面质量好,适合中等批量生产,但材料浪费较大,不适合大批量 [103][105] - 预浸料生产工艺分热熔法和溶剂法,热熔法树脂含量控制容易,无溶剂残留,但树脂粘度高易导致纤维变形,溶剂法成本低但溶剂残留影响强度 [93][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更耐磨,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性能为工程塑料最高,比聚碳酸酯高3-5倍,拉伸强度3-3.5GPa,模量100-125GPa [106] - UHMWPE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吸水率最低仅0.01%,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可达-269℃,应用于人工关节、润滑材料、防护装备等领域 [106][107]
正泰电器(601877):主营业务稳健增长 数据中心领域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96.19亿元,同比增长2.18%,归母净利润25.54亿元,同比增长32.90%,扣非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32.6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50.60亿元,同比增长15.22%,归母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65.32%,环比增长19.59%,扣非归母净利润14.45亿元,同比增长64.78%,环比增长32.92%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70.27亿元、715.38亿元、768.8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9%、6.7%、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47亿元、57.36亿元、66.3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7.7%、15.9%、15.6% [4] 智慧电器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智慧电器产业实现营收121.04亿元,同比增长3.74%,国内业务有50多家合作伙伴进入"亿元"规模行列,"专-精-特-新"产品销售占比15%以上 [2] - 公司在风电和储能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数字基建领域积极推进与中国联通B2B平台业务合作,深化与华为的联合研发 [2] - 海外业务巩固欧洲核心市场,拓展亚太、西亚非区域市场,培育北美、拉美市场,亚太区获得淡马锡、华为等数据中心标志性项目,北美区实现数据中心等领域标杆项目突破 [2] 绿色能源业务 - 户用光伏业务2025年上半年正泰安能实现营收147.98亿元,净利润19.01亿元,新增装机容量超9GW,电站交易规模超3GW,持有电站装机容量约25GW [3] - 国内市场招募加盟代理商近3500家,海外市场实现德国、法国、波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核心市场业务覆盖,绿电月平均交易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 [3] - 逆变器储能业务在北美市场成功实现地面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市场拓展,连续多年保持北美三相组串逆变器出货量第一,欧洲市场推出全场景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实现多个重点市场项目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