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营销轻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润本业绩增长藏隐忧:存货激增28%,被质疑重营销轻研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1: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3.18亿元 同比增长27.61% 归母净利润3亿元 同比增长32.8%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4亿元 同比增长44% 净利润4420万元 同比增长24.6%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亿元 同比微增1.87% [2] - 2024年末总资产22.19亿元 同比增长9.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8亿元 同比增长8.29% [2] 业务板块表现 - 驱蚊系列营收4.39亿元 同比增长35.39% 占总收入比重33.3% [4] - 婴童护理系列营收6.9亿元 同比增长32.42% 占比52.4% 连续两年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4] - 精油系列营收1.58亿元 同比增长7.88% 占比11.9% [4] - 业务矩阵实现四季化发展 驱蚊业务季节性波动得到平滑 [5] 渠道结构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超70% 其中线上直销占总营业收入58% [9] - 线上平台经销占比12.5% 线上平台代销占比2.3% 非平台经销占比26.3% [9] 库存状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1.19亿元 占净资产5.7% 同比增加2566万元 增幅28% 为2020年以来最高 [12] - 驱蚊产品库存量约415万件 同比增长14.25% 婴童护理产品库存量约1205万件 同比增长12.93% 精油产品库存量约180万件 同比增长39.82% [12][13] - 三大系列产销量差分别为219万件、128万件和90万件 [12]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3.8亿元 同比增长41.25% 其中推广费用支出3.21亿元 [14][15] - 2020年至2023年推广费用累计近6亿元 同期研发费用累计仅0.71亿元 [14] - 2024年研发费用3507万元 同比增长36.5% 但仅占营收2.66% [15] - 销售费用率从2023年25.6%提升至2024年28.8% [16]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58.17% 但净利率为22.76% [16] - 销售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可能侵蚀利润空间 [16] 产研投入与规划 - 拥有研发人员151人 占总员工数16.4% 2024年新增专利13项 其中发明专利仅2项 [15] - 计划投资13亿元在广州知识城建设产研基地 总占地面积约6.46万平方米 规划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 [18] - 新基地将聚焦个护用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医药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 [18] 历史问题 - 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通报 包括2021年婴儿手口湿巾细菌超标和2017年电热蚊香片成分不合格 [17]
江西生物IPO前大额分红 销售费用高企研发缩水
新浪证券· 2025-05-13 08:05
分红与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2024年累计分红1 26亿元 占同期净利润的80 25% [1][2] - 控股股东敬玥通过海南至正 前海天正控制公司76 64%的股权 近1亿元分红流入实控人腰包 [1][2]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5467万元 仅为9个月的运营成本 [1] - 公司计划募资用于抗蛇毒血清研发 欧盟GMP标准生产线建设等耗资数亿元的项目 [1] 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1-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 42亿 1 98亿 2 21亿 期内利润分别为2646 8万 5548 1万 7514 0万 三年利润合计1 57亿 [2] - 同期毛利分别为1 07亿 1 34亿 1 55亿 毛利率分别为75 4% 67 8% 70 3% [2] 销售与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累计达9462万元 其中推广开支占比超70%(2022年达2911万元) 主要用于学术会议和医院推广 [3] - 2024年研发开支同比暴跌43 5%至1368万元 仅占营收的6 33% 远低于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 [3] - 2024年研发支出不及同期分销成本(2686万元)的一半 研发团队高度依赖外包(2023年合约研发占比49 2%) [3] 质量与ESG风险 - 公司曾因生产33366支劣质破伤风抗毒素被罚没133万元 2019年生产线被查出13项缺陷遭整改 [3] - 质量管控漏洞贯穿血浆采集至分装全链条 MSCI ESG评级仅为CCC级(行业平均BB) [3]
服饰年报|重营销侵吞利润 欣贺股份、锦泓集团、安奈儿超5成收入用作营销
新浪证券· 2025-05-09 08:33
服饰服装行业销售费用规模及增速 - 2024年海澜之家、森马服饰、太平鸟销售费用位居行业前三,分别为48.41亿元、37.51亿元、26.39亿元 [1] - 海澜之家和森马服饰销售费用持续增长,同比分别增加11.21%和13.89% [1] - 九牧王、比音勒芬、森马服饰销售费用增速显著,同比分别增长24.2%、22.96%、13.89% [1] - 太平鸟、瑞河集团、爱真股份等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5.85%、4.32%、4.42% [2] 服饰服装行业销售费用率 - 欣贺股份、锦泓集团、安奈儿、歌力思销售费用率超50%,分别为54.36%、50.8%、50.42%、50% [2] - 欣贺股份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8.37%,地素时尚同比增加5.29%,九牧王同比增加7.05% [3] - 部分公司销售费用率远超销售成本率,如欣贺股份销售费用率54.36% vs 销售成本率32.95%,地素时尚45.74% vs 25.16% [3] 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问题 - 欣贺股份、锦泓集团、安奈儿研发费用率仅为4.4%、2.85%、4.05%,远低于其销售费用率 [4] - 行业普遍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现象,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库存积压问题突出 [4] - 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战,线上渠道频繁促销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4]
溜溜果园弃A转港:遭原料涨价、量贩渠道双重挤压 自降身价募资凑2.61亿红杉赎回款
新浪证券· 2025-04-28 09:47
公司上市动态 -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 [2] - 公司曾在2019年向深交所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拟募集4.19亿元,但6个月后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撤回 [2] - 2022-2024年公司总营收从11.74亿元增长至16.16亿元,较2019年增长1.85倍,净利润从6843.2万元提升至1.48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原材料成本从4.89亿元攀升至7.7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41.7%增至47.7% [3] - 2024年毛利率为36.0%,较2023年下降4.1个百分点,三大产品线毛利率全线下滑 [1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7804.70万元,流动比率0.9,远低于安全范围1.5-2.0 [14] 产品结构 - 梅干零食和梅冻收入合计占总营收85%以上,西梅产品占比约10% [3] - 梅干零食售价从2022年39.4元/千克降至2024年35.2元/千克,梅冻售价从27.2元/千克降至18.6元/千克 [8] - 西梅产品2024年提价3.1%,但难以抵消原材料成本6.3%的年复合增长率 [3][8] 渠道转型 - 经销商数量从2018年1517家减少至2022年1200家,2024年维持在1400家以内 [6] - 2024年经销收入6.5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降至40.8% [6] - 2024年前五大客户交易金额占总收入33.1%,同比增20个百分点,前三大客户均为连锁零食店 [7] 营销与研发 - 2022-2024年营销和广告开支累计4.27亿元,约占期间毛利润总和27.3% [11] - 2024年研发开支1894.80万元,研发费用率仅1.2%,研发人员26名占员工总数1.2% [11] 资本运作 - 红杉中国2024年6月行使赎回权,公司以2.61亿元回购其全部股份 [13][14] - 公司引入D轮融资7500万元,投后估值22.22亿元,较C轮下降9% [14] - 2025年1月新获银行融资1.10亿元,但未动用部分仅剩3900万元 [14]
敷尔佳一季报|业绩双降、扣非净利润-63% 产品矩阵单薄、研发实力堪忧
新浪证券· 2025-04-28 07:5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下滑26.39% [1] - 归母净利润9138.43万元,同比暴跌39.77%,扣非净利润骤降62.8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616.48万元,较去年同期1.28亿元由正转负 [3] 业务结构 - 医疗器械类(医用敷料)占营收42.28%,均价同比下滑11.8%至39.68元 [2] - 化妆品类新品如次抛精华、眼膜等未能复制面膜的成功 [2] - 2024年推出的10款新品中仍有6款为贴片类产品 [2] 渠道与营销 - 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激增19.35%至1.59亿元,但线上收入增速未能对冲线下渠道萎缩 [2] - 经销商体系因价格管控失序导致渠道利润空间压缩,部分核心代理商转向竞品 [2] 研发与专利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专利29项中仅7项为发明专利 [2] - 产品迭代依赖外部代工,难以建立差异化壁垒 [2] 财务风险 - 应收账款同比激增79.15%,存货规模攀升至1.89亿元 [3] - 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达42.4%(政府补助4286万元) [3] 行业竞争 - 哈三联(原第二大股东)全面减持并推出竞品,使公司失去独家原料供应优势 [3] - 市场份额面临薇诺娜、可复美等技术派竞品蚕食的风险 [4] 战略转型 - 短期需聚焦渠道梳理,长期需夯实自主研发能力(如重组胶原蛋白、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 [4] -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如功能性精华、医美术后护理套装) [4]
贝泰妮一季报:业绩双降、归母净利润暴跌84%、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转负
新浪证券· 2025-04-28 07: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下滑13.51% [1] - 归母净利润2834.05万元,同比暴跌83.9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一季度达-6865.22万元 [2] 品牌与产品问题 - 薇诺娜品牌增速持续放缓,市场地位动摇 [1] - 功效性护肤赛道竞争白热化,品牌布局后知后觉 [1] - 新品牌未能有效接力薇诺娜 [1] - 斥资5.36亿元收购姬芮、泊美等品牌,但新业务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1] - 标的公司连续两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 [1]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显露疲态,2023年天猫双11期间薇诺娜在美妆类目排名从第5位跌至第9位 [1] - 线下渠道承压,商超专柜因客流锐减出现撤柜潮 [1] - CS渠道受制于高额返利政策侵蚀利润 [1] 行业与竞争 - 中国美妆企业"重营销轻研发"模式面临局限性 [2] - 流量红利消退,消费者趋于理性 [2] - 珀莱雅、华熙生物等对手在功效赛道持续加码 [2] 转型建议 - 亟需停止盲目并购,将资源聚焦于活性成分创新、医研共创体系完善等核心领域 [2] - 重建技术壁垒、夯实产品力才能破局 [2]
重压下的敷尔佳:重金砸营销、净利却连降,医用面膜价格混乱
搜狐财经· 2025-04-28 00:1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17亿元同比增长4.3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亿元同比下降11.77%扣非后净利润6.04亿元同比下降17%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下滑26.39%净利润9138.43万元同比下滑39.77%扣非后净利润5263.54万元同比下跌62.82% [5] - 2024年毛利率81.73%连续第二年下滑净利率从2018年超53%降至2024年32.78% [5] 营销与研发投入 - 2024年销售费用7.48亿元同比激增40.53%远超营收增速4.32% [4] - 销售费用从2021年2.64亿元持续增长2022年、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7.69%、36.44%均远超同期营收增速7.25%、9.29% [4] - 2024年研发费用仅3482万元研发费用率长期不足2%远低于华熙生物8.68%和贝泰妮等同行的研发费率 [4] 产品与渠道问题 - 王牌产品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白膜/5片装)官方旗舰店售价超100元/盒但部分线上渠道单价低于65元/盒价差显著 [7] - 医用黑膜、清痘净肤修护贴等大单品在不同渠道价差较大分析师认为价差冲击品牌体系 [7] - 公司解释一季度业绩下滑因主动优化销售渠道与梳理产品价格导致短期影响 [5] 股东与竞争格局 - 二股东哈三联拟两年内清仓4.5%股份(180万股)且未说明原因截至2024年3月暂未减持 [8] - 哈三联原为技术支持方2021年公司收购其子公司北星药业获得自研能力但2024年哈三联推出与公司雷同的医美产品成为直接竞争对手 [8] - 哈三联2024年化妆品业务营收515.09万元同比增长100% [8]
“翻新卫生巾”余波未平,自由点母公司一季度线上增长遇阻
新京报· 2025-04-22 12: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95亿元 同比增长30.1% [1] -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同比增长27.2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91.07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2.92% [1][7] 产品线表现 - 自由点品牌营收9.52亿元 同比增长35.8% [2] - 产品定位中高端 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和成人失禁用品三大品类 [2] 渠道结构变化 - 电商渠道营收3.22亿元 同比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50.5%锐减至8.6% [2][3] - 电商营收占比从46.85%下降至32.36% [2][3] - 线下渠道营收6.5亿元 同比增长49% [3] - 核心区域外省份营收同比增长125.1% [3] 成本与费用结构 - 综合毛利率53.3%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4] - 销售费用3.38亿元 同比增长28.5% [6][7] - 研发费用1511万元 同比下滑1% [6][7] - 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的17倍(基于2024年数据) [7] 舆情影响与应对 - 3·15晚会曝光行业乱象涉及自由点和好之品牌 [2] - 电商渠道增长明显受舆情影响 [4] - 公司适当放宽经销商信用政策以应对舆情影响 [8] - 增加舆情应对和电商投流费用支出 [7] 未来战略方向 - 营销策略从单一抖音投放转向全域投放 [4] - 重点投入裤型卫生巾细分品类 因市场渗透率较低且增长空间大 [9]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进行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迭代升级 [9]
苏泊尔增长乏力三年赚65亿分红79亿 法国SEB集团入主18年累赚超400亿
长江商报· 2025-03-31 00: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24.27亿元同比增长5.27% 归母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97% 增速均较上年放缓 业绩增长呈现疲态 [1][3]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极高 2024年分红22.3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99.74% 近三年累计分红78.63亿元超过同期归母净利润总和64.92亿元 [1][10] - 控股股东SEB国际持股83.18% 通过高额分红及市值增长累计获利超421亿元 [2][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4.27亿元同比增长5.27% 归母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97% [1][3] - 季度业绩波动明显:第四季度营业收入59.15亿元同比下降0.37% 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下降0.73% [4] - 历史业绩增速放缓:2019-2024年五年间营收累计增长13.29% 净利累计增长16.88% 远低于2013-2019年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3] 业务运营 - 产品线覆盖炊具、厨房小家电、厨卫电器及生活家居电器四大品类 [5] - 市占率保持领先:炊具线下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厨房小家电线上线下份额均居首位 [5] - 关联交易显著增长:2024年向大股东销售收入70.46亿元同比增长20.51% 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42% [5]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4年销售费用21.82亿元 其中营销费用16.91亿元占比77.48% [7]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4.70亿元 仅为销售费用的21.5% [7] - 近四年销售费用均达研发费用的4倍以上 [7] 产品质量问题 - 多平台出现产品质量投诉 涉及油烟机、蒸锅、养生壶等产品 [7] - 具体案例包括电饭锅冒充合格品、珐琅电炖锅实物与描述不符等消费纠纷 [7][8] 股东回报 - 控股股东SEB国际通过2007年要约收购及后续增持 累计投资约88.08亿元获得83.18%股权 [9][10]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持股市值约389亿元 叠加累计分红收益120亿元 总收益超421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