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6090 成为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 发行价71.20港元/股 首日收盘价102.5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43.96% [1] - 全球发售1098.09万股股份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万股 国际配售988.28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3317.47倍认购 国际发售获7.37倍认购 净筹资约7.18亿港元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信庭基金 华泰资本投资及GreatPraise 合共认购164.25万股 占发售总数14.96% 禁售期至2026年3月22日 [4][5]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汪蔚通过WANGBOYAN持股46.55% 联合创始人沈凌通过SLING持股5.95% [5]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天图投资持股8.13% 高榕创投持股8.61% 经纬创投持股6.89% 泰康人寿持股4.52% 所有主要股东受禁售承诺限制至2026年3月22日 [7][8]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12.49亿元 三年增长近150%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9]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7.7% 50.2% 50.4% 2025年上半年为49.4% [9] - 经营溢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2.9%提升至2024年11.6% 2025年上半年达到13.9% [10] 业务结构变化 - 出行场景收入占比从2022年64.1%下降至2024年45.7%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5.5% [10] - 婴儿护理场景收入占比从2022年8.2%上升至2024年31.1% 2025年上半年达到42.3% [10] - 出行场景毛利率高于婴儿护理场景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49.5%和43.4% [11] 营销与研发投入 - 销售及分销支出占总营收比例均超过30%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89亿元 2.86亿元 3.9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2.25亿元 [13] - 推广开支占销售费用超七成 三年半累计花费8.15亿元 计划将上市所得款项净额34.1%约2.45亿港元用于品牌活动及销售网络扩大 [13] - 研发投入相对较低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0.16亿元 0.24亿元 0.2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0.11亿元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3.2%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1.5% [16] 运营管理 - 创始人薪资显著增长 汪蔚薪资从2022年151.7万元增至2024年752.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773万元 [5][6] - 存在社保缴纳缺口 2022年至2024年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缺额分别为590万元 770万元 940万元 2025年上半年缺额540万元 [6] - 生产模式以外包为主 仅自行生产儿童安全座椅及部分餐椅 其他产品均外包生产 [16] 市场与品牌 - 公司主打高端育儿产品市场 产品价格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如婴儿推车售价主要在两千元左右 最高达1.68万元 [16] - 主要通过小红书平台进行营销推广 bebebus话题浏览量突破1.1亿 讨论量达83万 [14] - 产品质量投诉较多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关联投诉达293条 涉及婴儿推车质量及纸尿裤异物等问题 [16]
网红婴儿车不同集团上市,创始人年薪翻倍涨,员工社保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