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动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百公里馈电油耗2.49L!自主混动技术再出“王炸”,2025年全球混动汽车销量将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0:42
吉利雷神AI电混2.0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雷神AI电混2.0技术 包含雷神EM-i AI电混、雷神EM-P AI电混及雷神醇氢EF等多条技术路线 实现节能、性能、安全等多方面升级 [1] - 新技术通过AI实现预知路况、智能研判和主动决策 吉利银河A7实测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2.49L 较传统混动系统降低30%以上 [1] - 雷神AI电混2.0在堵车工况下能耗更低 可延长发动机保养里程50%以上 动力电池寿命提高15% [2] 混动技术市场格局变化 - 自主车企加速混动领域布局 长城、比亚迪、奇瑞等发布自研技术 阿维塔、小鹏等新势力也开始进入该领域 [3] - 中国混动车市场销量从2020年到2023年增长10倍 2024年销量达725.2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市场40%份额 [3] - 2025年插混和增程车型预计将占新能源汽车市场近50%份额 [3] 中国混动技术海外拓展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汽车在欧洲注册量同比增长78%至15万辆 市场份额达4.5% 其中插混车型销量同比激增368% [4] - 雷神超级电混技术已搭载在吉利银河、领克、沃尔沃、雷诺等10余款车型上 成为多个国际品牌首选的中国电混技术 [6] - 日系品牌仍占据全球80%混动市场份额 丰田与雷克萨斯2025年一季度在欧洲售出2.59万辆插混车型 同比增长155% [6]
穿越低谷,长城魏牌如何重塑品牌价值?
晚点Auto· 2025-06-03 15:13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行业价格战、过度宣传和零公里二手车等乱象,强调"求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 - 公司承认前几年在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上节奏把握不足,步伐不够稳健 [2] - 5月公司整体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1.8%,除欧拉外所有子品牌均实现同比增长 [2][3] - 魏牌作为战略高端品牌,经历8年战略摇摆后通过产品焕新找到发展路径,5月销量6161辆同比大增115% [4] 产品表现与细分市场 - 哈弗品牌5月销量57693辆同比增长22.58%,累计销量259031辆增长2.79% [3] - 坦克品牌5月销量20900辆增长2.82%,但累计销量82089辆下降8.77% [3] - 欧拉品牌表现疲软,5月销量1961辆暴跌67.34%,累计10625辆下降58.69% [3] - 魏牌高山系列定位家用MPV新赛道,高山8和高山9分别定价30.98万和35.38万元,上市24小时锁单超5900辆 [5][6][8] - 高山系列首周销量1514辆,在30-40万新能源MPV细分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腾势D9 [8] 产品技术与设计创新 - 高山系列基于纯电平台开发,采用共轨座椅系统实现灵活空间组合,标配冰箱、显示屏等配置 [6] - 内饰采用NAPPA真皮和椰壳纤维地毯等环保材料,座椅经过七轮水洗处理 [7] - 针对家庭用户优化设计,包括365mm踏板高度、双台阶结构和分段式B柱扶手 [7] - 配备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支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点到点导航 [7] - 搭载Hi4混动技术,百公里加速5.7秒,兼容92号汽油,兼顾性能与经济性 [9][10] 研发体系与渠道变革 - 公司研发支出从2014年25.72亿元增至2024年92.84亿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森林生态"体系 [10] - 2023年底试水直营模式,初期整合魏牌和坦克品牌,目前已在全国建成430家用户中心 [10][11] - 计划2024年将魏牌门店拓展至600家,覆盖200+城市,直营渠道聚焦品牌形象建设 [10][11] - 直营模式面临运营成本压力,一季度财报显示现金流承压部分源于直营体系建设投入 [11] - 公司强调直营门店的核心是建立用户信任而非单纯销售,销售人员定位为"产品体验官" [11]
行进中国|0.6秒破冰!中国混动黑科技征服“寒极”
人民网· 2025-05-25 02:51
马赫动力技术突破 - 公司在黑龙江漠河-40℃极寒环境下成功测试马赫电混PHREV车型,车辆在极端低温下保持优秀续航和动力输出,静置12小时后仍能在0.6秒内启动[1] - 马赫动力发动机为行业首个热效率突破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在-40℃环境下冷启动时间比国际竞品快30%[3] - 马赫动力采用四项颠覆性技术: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提升增压效率7%,低压冷却EGR率突破30%,全球首创高压四次喷射技术实现毫秒级燃油雾化,184克超轻活塞降低机械能量损失[3] 电池低温解决方案 - 公司针对新能源车低温续航问题提出三大独创方案:新型保温材料实现整体保温,电池脉冲自加热技术使低温充电时间降低40%,AI能量分配策略可自动启动"求生模式"精准分配剩余电能[4] 研发成果与行业地位 - 马赫动力系列产品累计获得五座"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奖和"世界十佳电驱动"证书[7] - 公司已累计申报650项专利,研发团队保持每3天诞生1项发明的创新速度[7] - 该动力链技术完全自主,正在重塑全球混动技术竞争格局[7]
一汽丰田上海车展:普拉多领衔,驱动汽车行业新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4-28 08:54
公司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车172,461辆,同比增长9.6%,3月销售71,025辆,同比增长22.3%,成为少数正增长的合资车企[1] - 电动化车型销售87,476辆,占比51%,同比增长27%,高端车型销售101,466辆,占比59%,同比增长39%[3] - 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展示战略布局与前沿技术,涵盖轿车、SUV、MPV和纯电等多领域[12][16] 全新普拉多产品力 - 搭载2.4T双擎混动系统,综合功率243kW,峰值扭矩630N·m,低速脱困能力较燃油版提升37%,百公里亏电油耗10L,较老款降低30%[6][7] - 基于TNGA-F平台打造,配备SDM电控稳定杆分离装置、托森LSD可锁止中央差速器,旗舰VX版为"双托森"配置[7] - 推出四款车型(穿越者版、旅居者版、都市版、旗舰VX版),覆盖越野发烧友至都市新贵群体[8] 智能化与营销创新 - 搭载Toyota Space智慧空间和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人、车、家"生态连接,提升复杂路况识别与主动避险能力[8][15] - 推出"时光焕新计划",车龄每年补贴递增1000元,最高置换补贴3万元,置换成本降低30%,打破"购买即贬值"模式[9][11] 新能源与智能驾驶进展 - 纯电车型bZ5定位"丰田超感时空舱",价格区间13万-16万元,配备9个SRS气囊、五重电池防护及544Tops算力芯片,支持30余项智能驾驶功能[13][15] - 与Momenta合作升级Toyota Pilot系统,联合华为、腾讯、百度打造Toyota Space智慧空间,实现跨车型技术推广[15] 行业竞争与市场趋势 - 硬派越野市场从进口垄断转向国产竞争,需求从单一越野性能转向"可城可野"全场景适用性[6] - 长城坦克300、比亚迪方程豹等国产车型推动市场多元化,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成为竞争焦点[6][16]
商用车|卡车电动化最后一块拼图:重卡混动发展前瞻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9 00:19
重卡新能源化趋势 - 重卡新能源化进程迅猛,2024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8.4万辆(同比+134%),累计渗透率为14%(同比+8pcts)[2] - 目前中国新能源重卡以纯电动为主流路线,2024年占比达91.3%,主要受成本优势驱动[2] - 纯电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从2022年不到20万元提升至2024年50-100万元[2] - 混动重卡预计将成为中长距离运输场景的重要解决方案,2024/2025/2026年渗透率预计分别为1%、5%、10%[1][20] - 2030年混动重卡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在重载工程车和山区长途运输领域(销量占比40%以上)快速渗透[1][20] 混动技术路线分析 - 混动重卡技术原理与乘用车相似,乘用车PHEV渗透率从2021年2.6%快速提升至2023年11.3%[7][8] - P2并联路线动力性最强,PS功率分流路线节油性最好,P2并联为当前主要商业化路线[18] - 混动重卡节油比例根据不同技术路线可达15-35%,适合城市、城际物流等多种场景[19] - 多家主机厂已布局混动重卡,包括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福田汽车等传统企业及长城重卡等新势力[18] 经济性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混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较柴油重卡降低约35万元[11] - 纯电动重卡在不同充电场景下每公里运行成本为4.95-5.79元,低于燃油重卡的6.53元[17]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将于2025年实施,"四阶段"油耗标准再降约15%[11] - 2025年初将制定重卡"国七"标准,可能倒逼新能源重卡研发[11] - 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政策明确推广特定场景重型货车,目标推广60+万辆新能源汽车[13] 应用场景分析 - 重卡使用场景可分为高速物流、城际物流、工地工程和城市专用车四大类[21] - 混动重卡特别适合重载工程车(销量占比约30%)和丘陵山区长途运输(销量占比约10%)[20] - 在重载工程场景中,部分工况节油率可达40%以上[19] - 2030年动力类型占比预测:柴油/天然气各15%,纯电动30%,氢燃料/甲醇各5%[20]
发布Hi4-G混动技术,长城汽车布局重卡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4-02 06:58
文章核心观点 长城重卡Hi4 - G技术共创成果显著,产品贴近用户场景,油耗降低且技术先进,公司还宣布开放实验室挑战计划 [1][4][5] 分组1:发布会信息 - 3月26日长城重卡Hi4 - G技术共创发布会在保定举行,将用户置于舞台中央 [1] 分组2:研发历程 - 长城技术团队跟随司机跑运输,从山区到高速收集1026组场景数据,通过“一天一标定”迭代模式将用户诉求转化为技术方案 [2] 分组3:产品实测数据 - 根据超500万公里用户实测,长城Hi4 - G重卡平原高速油耗较传统柴油重卡降低3 - 4L,平原快递运输油耗低至19.9L/100km,山区冷链运输油耗降幅超30%,复杂路线综合节油率达15% - 25% [4] 分组4:技术特点 - Hi4 - G超级混动系统配备全球首款重卡8挡智能混动变速器,支持混动多挡位智能切换,动力响应效率提升20% [5] - 结合康明斯13L高热效率发动机,综合马力超1000匹 [5] - 行业首创三擎智能动力架构(P2 + P2.5双电机 + 柴油机),双电机独立控制,山区场景续航提升15% [5] - 智能域控系统可实时分析载重、路况、时效需求,自动切换十种驱动模式 [5] 分组5:公司计划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宣布开放实验室,邀请进口车车队、卡友及同行挑战油耗,胜者免费试用长城重卡一年 [5]
丰田调整在华策略,南北丰田工厂齐减产
晚点LatePost· 2024-04-28 10:41
燃油车市场萎缩与日系品牌销量下滑 - 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日系品牌面临销量分水岭,2023年日系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369.4万辆,同比下降9.9%,3月市场份额降至13.8%(高峰期为30%)[4][8] - 一汽丰田泰达工厂2023年产能降至20.4万辆(2022年为62万辆),仅为上一年的1/3,主因生产线关停及主动减产[5][7] - 广汽丰田2024年1-3月累计产能16.63万辆,同比下降23.31%,日产和本田计划分别削减30%和20%在华产能[8] 日系车企销量表现与细分市场变化 - 一汽丰田2023年销量80万辆(同比+4.1%),广汽丰田90.1万辆(同比下滑),两者均退出“百万俱乐部”[9] - 卡罗拉销量从2021年31万辆降至2023年18万辆,雷凌从2021年23万辆降至2023年11.4万辆,A级车市场被比亚迪秦PLUS DM-i等新能源车型抢占[10][11] - 汉兰达2023年销量7.3万辆(回落到2015年水平),凯美瑞2024年3月销量不足7000辆(1月为1.6万辆),受理想L系列、比亚迪唐等新能源车型冲击[11] 丰田电动化战略与业务调整 - 丰田2023年全球销量1123万辆中纯电动占比仅1%(中国约3%),但净利润预期上调至4.5万亿日元(首次突破4万亿)[12][13] - 丰田电动化战略涵盖BEV、PHEV、FCEV和HEV,2023年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含混动)占比超1/3,计划2026年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纯电生产成本[13][14] - 丰田放权合资企业主导纯电开发,广汽丰田发布新能源品牌铂智,2024年将在中国投放2款本土开发纯电车型[14][15]